19年华语金曲奖 华语金曲奖简介及详细资料
华语金曲奖简介及详细资料
创立背景
2008年,华语乐坛面临新媒体的转型危机,原有的艺人包装以及宣传推广模式备受冲击。现有的音乐颁奖礼多聚焦人气和市场欢迎程度,而缺乏从专业和产业角度对乐坛指引的风向标。「华语金曲奖」参照格莱美的国际化模式应运而生,根据华语乐坛的实际情况分类设定奖项,希望为华语乐坛重新找到前进的方向。
历届回顾
历届华语金曲奖回顾 华语金曲奖2009(第一届) 华语金曲奖2010(第二届) 华语金曲奖2011(第三届) 2012华语金曲奖(第四届) 华语金曲奖2013(第五届) 华语金曲奖2014(第六届) 华语金曲奖2015(第七届) 华语金曲奖2016(第八届) 2017华语金曲奖(第九届)第八届(2016年)
2016华语金曲音乐盛典11月长沙举行
2016年11月25日,"中华黑茶园·华语金曲奖2016"在4万人的湖南长沙贺龙体育场盛大举行, 李克勤、罗大佑、崔健这3位代表华语乐坛三地的巅峰人物领衔50组艺人出席,堪称华语乐坛的又一盛事。本届的口号是"越唱越强",秉持"为音乐、唯音乐"的理念,表彰锐意创新、坚持理想的歌手和音乐人。晚会由电视湘军金牌导演团队匠心执导,联合腾讯视频、阿里音乐等优质传播资源,结盟新华网、人民网、凤凰网、湖南卫视等近百家全国一线媒体,为现场4万名观众以及线上超过千万名直播观众呈现华语乐坛聚合的力量。
华语金曲奖2016大奖邀请向雪怀领衔的全球近百名专业评审共同选出,其广泛性和代表性覆蓋中国内地、港澳台和海外华人地区,借鉴格莱美标准并结合本土特点分门别类设定,打造"华语格莱美"。同时,特邀多位在华语乐坛具有重量级影响力的音乐大咖加盟评审团,包括香港音乐教父黎小田、"我是歌手"音乐总监梁翘柏,台湾著名音乐人周治平、包小松、林隆璇、涂惠源,中国音协流行音乐协会秘书长金兆钧、广东省流行音乐协会主席陈小奇,著名音乐人/歌唱比赛评审黑楠、科尔沁夫等。
基于天气和表演时长的人性化考虑,大会今次采取创新模式,将颁奖与表演环节一分为二:下午在芙蓉王至尊豪庭酒店举行的星光大道和颁奖仪式简洁而隆重,体现高贵、典雅的感觉,而晚上8点在贺龙体育场的演出则激情四溢、精彩紧凑,当天活动由著名司仪吴大维、孟广美主持,他们精湛的口才和无缝连线的表演让观众在寒冷的冬夜享受一个难忘的华语音乐大餐。
殿堂聚首,经典重塑
本届盛典最令人瞩目的就是李克勤、罗大佑、崔健这3位分别代表香港、台湾和内地的巨星首次汇聚一堂,而令人感慨的是,30年前,李克勤和崔健刚好推出他们各自的首张专辑,而罗大佑也从台湾转战香港,开始他"音乐工厂"的事业;30年后,3位巨星通过不同的真人秀出任导师和选手的角色东山再起,此次在长沙的相聚也是意义非凡。当晚,李克勤当之无愧的获得他最想要的"最佳粤语男歌手"殊荣,让粤语天王不再是陈奕迅孤军奋战;罗大佑夺得"华语金曲30年殿堂音乐人"大奖,并指挥60人合唱团献出一曲有温馨家国情怀的《家2100》;崔健更凭专辑《光冻》更摘取"年度最佳国语专辑""最佳摇滚艺人"以及录音、编曲等技术奖项。缔造华语舞曲国际化潮流的亚洲舞王杜德伟也赢取"亚洲劲爆歌手"大奖,"快乐快烧坏"的热力令观众兴奋莫名;他的同门师妹"新加坡小天后"蔡淳佳则获得"我最喜爱的女歌手(海外)"大奖。
十年选秀,荣誉回归
2016年正好是中国选秀十年的纪念日子,组委会盛情邀请这十年间最优秀的选秀歌手代表出席颁奖典礼。包括"中国好声音"的吉克隽逸、陈冰、"中国好歌曲"徐苑、"超级女声"的刘惜君、郁可唯、李霄云、苏丁琦、赵静怡、"我是歌手"的哈雅乐团等。其中吉克隽逸以霸气的《我是女王》开场秀夺得"我最喜爱的女歌手(内地)"大奖,陈冰获"我最喜爱的新人",而刘惜君更以《当我身边空无一人》细腻温婉的演绎击败蔡健雅、黄绮珊等强劲对手,首夺"最佳国语女歌手",她同届的李霄云也以独立音乐人身份获得"最佳唱作人"大奖,郁可唯则获得"我最喜爱的影视歌手"以及携程颁发的"最具旅行精神艺人"奖;民族风情的哈雅乐团则获得"我最喜爱的乐队"大奖。十年选秀,通过这次专业的肯定登堂入室,必将为华语乐坛奉献更多更优质的新生力量。
粤语歌曲,再创辉煌
粤语流行歌曲,曾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创造最繁荣的黄金时代,近年有媒体发出"粤语歌衰落"的呼声,但在本次盛典现场,在母语并非为粤语的长沙,粤语歌军团将占据了几近半壁江山。除了大赢家李克勤外,以一曲《万里长城永不倒》启蒙中国内地粤语歌文化的著名导演徐小明夺得"殿堂歌手"大奖,并一气呵成地联唱他导演的《大侠霍元甲+陈真》主题曲,引起沸腾的万人合唱;情歌诗人黄凯芹以致敬粤语经典的《辉黄时期》夺得"最佳HIFI人声",并演唱《倩女幽魂》向六十大寿的哥哥张国荣致敬;而香港新生代的罗力威、泳儿、钟舒漫、陈凯彤、胡琳也展现了新派港乐的魅力;来自广州的小陈皮乐队的粤语童谣《月光光》勾起不少人的儿时回忆,讲者组合更以粤语嘻哈HIGH动全场。不少听粤语歌长大的观众都倍觉感动,也令人对粤语歌曲的再创辉煌充满信心。
独立音乐,百花齐放
除了主流音乐的强势登场,独立音乐在本届也是百花齐放,获得2项摇滚大奖的"南方摇滚教父"张萌萌、获"我最喜爱的组合"的民谣大咖好妹妹、获"最佳作词人"的民谣诗人蒋明、"最佳MV"的得主台湾原住民歌手陈永龙、"最佳国语男新人"简弘亦、"最佳国语女新人"李德筠、"最佳新乐队"的原生态乐队马帮、"最佳民乐专辑"的国乐大师熊云韵、"最佳戏曲专辑"的昆曲名家顾卫英、"最佳心灵专辑"的邓伟标,从不同的领域拓展华语音乐的疆界,令华语乐坛充满更多元化的内涵。
公益接力,爱心无量
本届音乐会联合携程网、去哪儿网、艺龙网共同推出《公益33天》明星线上公益爱心接力活动,号召超过50组明星和音乐人参与接力,接力乐人捐赠一件奖品(如合影名额、签名CD、乐器等),通过录制公益接力VCR以及微信或微博转发等方式完成接力。携程、去哪儿、艺龙每天推出一个明星的"爱心主题日"。与之相呼应,由新华网、凤凰网、人民网、环球网等33家爱心媒体组成媒体公益接力团对该活动进行深度报导。活动所得善款在颁奖盛典现场实时公布并以捐赠给中国儿童少年基金会音乐教育基金,用于农村音乐教室建设、留守儿童、农民工子女音乐教育。
第七届(2015年)
"华语金曲奖2015"广州体育馆盛大举行 韩庚、许茹芸引领群星"笑傲江湖"
2015年5月28日,华语金曲奖组委会在广州体育馆举行"瓷肌独家呈献-华语金曲奖2015音乐盛典"的新闻发布会,韩庚、许茹芸引领80组艺人群星云集"笑傲江湖"。
华语金曲奖20152015年3月25日,"华语金曲奖"组委会公布了2014年度盛典7大类的提名名单,借鉴格莱美标准并结合本土特点分门别类设定,邀请向雪怀领衔的全球近百名专业评审共同选出,本次更特邀与三宝并称"黄金搭档"、作品量超过3000余首的华语乐坛填词大师赵小源加盟,其广泛性和代表性覆蓋中国内地、港澳台和海外华人地区,打造"华语格莱美"。本届颁奖礼以"笑傲江湖"为主题,唱醒华人武侠梦,大会特别邀请香港经典巨星叶振棠打造概念大碟《笑傲江湖》。
80余组华语乐坛群星齐聚一堂 打造华语乐坛首屈一指的江湖盛会
活动由央视著名导演罗伟团队执导,通过6个章节声光电的奇幻效果呈现一个"笑傲江湖"的音乐武侠世界。人气劲爆的亚洲巨星韩庚压轴登场喜获"笑傲江湖至尊大奖",点燃现场最强欢呼。华语乐坛天后许茹芸凭唯美电子的专辑《奇蹟》加冕最佳国语女歌手,"我是歌手"满文军荣膺全国传媒联合推介最佳歌手,"中国好歌曲"霍尊凭《卷珠帘》拿下全国最佳创作歌手。而茜拉、温岚、郁可唯分别摘取"我最喜爱的女歌手"(海外/港台/内地)桂冠,张杰、陈柏宇、郑淳元则获得"我最喜爱的男歌手"(海外/港台/内地),张学友以七年来首张国语专辑《醒著做梦》成为当之无愧的"年度艺人"和"最佳国语男歌手",王菲《匆匆那年》、吴若希《越难越爱》当选年度最佳国语、粤语歌曲,台湾民歌之父胡德夫获"年度最佳国语专辑",叶振棠、谢安琪分获最佳粤语男、女歌手,谱写《笑傲江湖》名曲的香港流行音乐教父顾嘉辉则被封"华语金曲30年殿堂大奖","星梦传奇"冠军郑俊弘荣登"优秀新人王"。
现场出席的艺人还包括经典歌手萧煌奇、张洪量、尹光、张萌萌,"中国好声音"学员陈乐基与杀手锏乐队、毕夏、孟楠、钟伟强、毛泽少、歌浴森、曹寅、王乃恩、梁君诺,内地实力歌手后弦、白若溪、简弘亦、阿来、王麟、朱娜、崔文斗、添添、黄琦雯、华D,台湾唱将李圣杰、潘裕文,港澳当红歌手林奕匡、汉洋、谭嘉荃、李戴维、小瑜,广州"麦王争霸"选手罗隽永/麦震烁/何干梁/邓英婷、东山少爷、宋嘉其、东山少爷、陈坚雄、梁宇、讲者,新势力程壁、谢伟伦、邓佳欣、BOP天堂鸟、周游格、艾菲、林昕阳、赵仕瑾、蔡晓、唐古、姜耀哲、岑日珈、颜培珊、柳妍熙、林依、苏丹等80多组华语乐坛群星,真正是华语乐坛首屈一指的江湖盛会。
第六届(2014年)
"华语金曲奖2014/2015"跨年启动 群星云集"笑傲江湖"
2015年1月15日,在马羊之交的新年之际,华语金曲奖组委会举行了2014/2015跨年新闻发布会,盛大启动"笑傲江湖"主题,同时率先揭晓了2014年度的获奖名单。
2014年5月26日,"华语金曲奖"组委会公布了2014年度盛典7大类的奖项名单,借鉴格莱美标准并结合本土特点分门别类设定,邀请向雪怀领衔的全球近百名专业评审共同选出,本次更特邀曾为林忆莲、梅艳芳等巨星监制的香港著名音乐人伦永亮加盟,其广泛性和代表性覆蓋中国内地、港澳台和海外华人地区,打造"华语格莱美"。
大会宣布,本届颁奖礼将采取2014/2015跨年举行的方式,以"笑傲江湖"为主题,唱醒华人武侠梦,大会特别邀请香港经典巨星叶振棠打造概念大碟《笑傲江湖》,主题曲《笑傲江湖》在华语金曲榜上榜8周,再次创下纪录。活动开始前,播放了MR、吴雨霏、伦永亮、陈明、金志文、吉克隽逸等乐坛红星的祝福视频。主办方代表--华语金曲奖总策划游威和孙中山海外基金会主席欧振云更献出一段特别致辞,分享他们心中的"笑傲江湖"梦。
大会由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华夏之声D.J李智主持,当天出席发布会的歌手和音乐人涵盖广州、北京、新疆、香港、澳门、马来西亚等不同华人地区。包括麦子杰、汉洋、谭嘉荃、余畑龙、小瑜、黄琦雯、陈栋、高翔、洪启、蒋明、陈辉权、梁天山、林琳、张曼莉、王闻、韩炜、冯博、陈志嘉、周游格、嘉利、HUNTER Z、林振宇/吴雨青、SiS乐印姊妹、游美灵、罗凯莹、丁悦、郑志立、单一航、叶杨、苏耀光、程文政、零食娃娃以及华语金曲奖资深评审邱邓伟标、邱大立、杨震、羽善、戈尔巴乔通、潘阳、谭智仁等。
第五届(2013年)
2013华语金曲奖提名揭晓 陈奕迅林忆莲领跑
2014年1月11日,"丸美·回归心灵-华语金曲奖2013"于广州海心沙亚运公园圆满举行,群星闪耀,璀璨生辉,2万名观众在此欣赏了一场声光电与自然景观融为一体完美视听盛宴。
华语金曲奖2013继2012年的"音乐新纪元"之后,本次盛典以"回归心灵"为主题,茫茫大海升起的金色心轮,预示人类迎来心灵的回归,寄望华语音乐产业走出低谷、再造辉煌!晚会共分"新的纪元"、"中流砥柱"、"心灵之约""华语之巅"四个篇章,由央视著名导演罗伟担任总导演。包括华语乐坛天王陈奕迅、吴莫愁、金池、金志文、陈明、曹格、孟庭苇、王馨平、刘惜君、吴雨霏、赵晨浩、胡德夫、唐朝、陈启泰、张萌萌、吴涤清、蓝奕邦、林一峰、林二汶、伍迪、洪启、樊凡、欢子、东山少爷等50多流行巨星和经典艺人。风格百花齐放,跨越流行、民谣、摇滚、爵士/蓝调、电子、新民歌、儿歌、世界音乐等,堪称今年华语乐坛最大规模和最具分量的盛会。
陈奕迅以4项大奖(全球华人至尊歌手、十大华语唱片、十大华语金曲、年度KTV大奖等)成为当晚的最大赢家,继续他在当今华语乐坛不可撼动的至尊地位,EASON坦言连续3年出席华语金曲奖,既是基于对华语音乐的特殊情怀,也是共同打造华语格莱美的梦想期许。一年来华人世界最火爆的音乐赛事""中国好声音"的吴莫愁、金池、金志文共同获得"年度艺人",爆发中国新一代唱将积蓄已久的力量,吴莫愁更在当晚宣布成为丸美品牌代言人。实力唱将陈明、曹格也分别获得"我最喜爱的女歌手(内地)"和"最佳国语男歌手"大奖。香港新天后吴雨霏获"最佳粤语女歌手", 孟庭苇、唐朝分获"殿堂歌手"和"殿堂乐队",刚去世的台湾音乐大师李泰祥获"华语金曲30年殿堂音乐人",令人无限追思。为传承新疆民歌做出杰出贡献的"西部歌王"王洛宾获终身成就奖,"台湾民歌之父"胡德夫获"评审团大奖"。除众多当红歌手集体发力之外,以为代表的经典音乐,五条人、玩具船长为代表的方言音乐和陈永龙为代表的原住民音乐、以李子恒、洪启为代表的民谣和左小祖咒、张萌萌、MR.为代表的摇滚中坚、以简红、Robynn & Kendy、郑嘉嘉、AGA为代表的新势力也成绩彪炳,让人看到华语乐坛百花齐放的新希望。
第四届(2012年)
音乐新纪元,华语金曲奖2012
2012年12月11日晚,在广州亚运会的开闭幕式场馆海心沙,音乐新纪元--街库·华语金曲奖2012盛典 圆满举行,群星闪耀,璀璨生辉,2万名观众在此欣赏了一场声光电与自然景观融为一体完美视听盛宴。
华语金曲奖2012本次盛典以"音乐新纪元"为主题,2012年,是地球的新纪元,预示人类将迎来心灵的回归,这对于华语音乐产业也是走出低谷、再造辉煌的机会。当晚,华语乐坛天王陈奕迅、摇滚教父汪峰、超女天后周笔畅、唱作天王方大同、舞台之后何韵诗、实力唱将苏永康、经典巨星钟镇涛、黄小琥、殿堂乐队达明一派以及乐坛中坚力量吴雨霏、刘惜君、胡彦斌、孙耀威、欢子、林一峰/黄馨、樊凡、蓝奕邦、刘浩龙、卢凯彤、周柏豪、MR.、陈启泰、张智成、乔任梁、关楚耀、C ALLSTAR、阿兰、邓雯心、叶慧婷、岳薇、朱紫娆、雷龙/陈玉建、邝祖德、李紫盺,独立艺人左小祖咒、罗思容、南王姐妹花、李子恒、蒋明、沼泽乐队、黑撒乐队、新势力代表艳阳天、李高阳、奇翼果手机乐队、MVG、陈蕊蕊、Super Gear、Robynn and Kendy、李家仁、李蕴、李霞、李斌豪、韩小熏、黎冰冰、蒋雪儿、陈姿言、陈思彤/王柯琪、欧豪、冯家俊、天浩/丁娜、GALA乐队、王闻等50组艺人齐齐出席,风格百花齐放,跨越流行、民谣、摇滚、爵士/蓝调、电子、新民歌、世界音乐等,堪称今年华语乐坛最大规模和最具分量的盛会。
陈奕迅以6项大奖(全球华人至尊歌手、十大华语唱片、十大华语金曲、年度最佳国语歌曲、年度KTV大奖等)成为当晚的最大赢家,奠定他在当今华语乐坛不可撼动的至尊地位,方大同《15》一举囊括"最佳唱作人""我最喜爱的制作人大奖";而汪峰也以充满爆发力的《生无所求》称霸"年度艺人"和"最佳国语男歌手";2年后再度莅临华语金曲奖现场的周笔畅仍是现场当之无愧的"冬粉王",笔迷的阵阵尖叫让寒冷的冬夜显得特别温暖。以一曲《顺其自然》风靡卡拉OK的黄小琥加冕"最佳国语女歌手",全情投入舞台剧的何韵诗以概念专辑《Awakening》当选"最佳粤语女歌手",老将苏永康则以《那谁》爆冷夺得"最佳粤语男歌手"和"年度最佳粤语歌曲",而环球力捧的新天后吴雨霏也凭《我本人》人气急升,不仅连夺十大专辑和金曲奖,还与陈奕迅共同斩获最高点播率的"年度KTV大奖",势头不可小觑。内地歌手胡彦斌、刘惜君以及香港的唱作新锐蓝奕邦、卢凯彤等也都有不错成绩。令人激动的还有华语乐坛殿堂歌手钟镇涛和殿堂乐队达明一派的压轴登场,让观众们手过足经典金曲的瘾,大会也特意颁发"终身成就奖"给逝世的台湾"帽子歌后"凤飞飞,表彰她为华语音乐做出的杰出贡献,值广东流行音乐35周年大庆之际,以一曲《涛声依旧》脍炙人口的著名音乐人陈小奇获得"广东流行音乐35周年最杰出贡献奖"。除了流行歌手集体发力之外,以罗思容、李子恒、黑撒为代表的方言音乐和南王姐妹花为代表的原住民音乐、以林一峰、蒋明为代表的民谣和左小祖咒为代表的摇滚势力也成绩彪炳,让人看到华语乐坛独立音乐的新希望。
第三届(2011年)
"百年璀璨"华语金曲奖2011,纪念辛亥百年
由全球华语音乐工作者之协作推广机构"国际华语音乐联盟"主办的"百年璀璨"--华语金曲奖2011盛典于2011年11月15日晚在广州中山纪念堂举行,适逢辛亥革命100周年和中山纪念堂建成80周年,意义深远。
本届大奖由小虫、向雪怀、黎小田在内的全球百名资深评审选出,共分公开奖、粤语奖、艺术奖、行销奖、技术奖、十大华语唱片、十大华语金曲七大门类,音乐分类与国际标准接轨。打造华语格莱美。今年正值辛亥革命百年之际,大会亦以"百年璀璨"为主题,传承百年精神,继续推动华语乐坛繁荣,堪称全球华人瞩目之盛典。
本届盛典出席的包括:一线男女歌手:光良、谢安琪、黄韵玲、GEM邓紫棋、张智霖、梁汉文;当红艺人:龚琳娜、关心妍、陈启泰、农夫、SOLER、郑融、HOTCHA、朱紫娆、ENZO邵伟轩、东山少爷、郑建鹏、欢子、张曼莉;实力歌手:林俊逸、吴彤、邝祖德、李紫昕、林琳、张炜、紫F、猪红、钟志刚、何巧祥、杨斌;经典歌手:叶振棠、Anders Nelsson(聂安达)、曾航生、张萌萌;独立艺人/乐队:五行元素、沼泽、强音社、顶楼的马戏团、林广财、周云蓬、洪启;新人:岳薇、余翠芝、许廷铿、林二汶、邹文正、陈永龙、陈世川、李斌豪、黄艺明、邓澈;音乐人:向雪怀、杜自持、钟兴民、刘志文、李广平、邓伟标、朱昕嵘等约50组歌手、音乐人。来自大马的"国宝歌手"光良斩获4项大奖,成为当晚最大赢家,而香港平民天后谢安琪亦以3项大奖紧随其后,堪称女歌手中最佳,台湾音乐人黄韵玲以《美好岁月》的人文情怀获"年度最佳国语专辑",以神曲《忐忑》走红网路的龚琳娜则颇富戏剧性地当选至尊奖项"年度艺人",体现出大奖对于音乐跨界、创新的推崇。
香港的一众人气歌手梁汉文、张智霖。关心妍、GEM邓紫棋不出意料地在现场激起歌迷尖叫,而以沪语金曲脍炙人口的"顶楼的马戏团乐队"、台湾原住民歌手林广财、陈永龙、陈世川、民谣艺人周云蓬等也都以真实、质朴的音乐赢得乐迷共鸣,加上古琴跨界摇滚的沼泽乐队、钢琴圣手朱昕嵘、儿歌天后李紫昕和童星邓澈,华语音乐的多元性和融合性令人激赏。在港台音乐一直强势的当下,以广州为代表的内地本土音乐势力也在本次盛典中崛起,充满岭南粤语意味的东山少爷、郑建鹏、黄艺明、林琳、JQK、肥宝、强音社等展现了新一代的都市情怀,而张萌萌、SOLER、农夫等"乐势力"的抬头也让人看到乐队音乐的希望。颁奖礼前还举行了隆重的星光大道仪式,乐坛群星和时尚名模集体走SHOW,引发歌迷无数尖叫,金曲与美丽同行,将华语音乐传扬全球华人世界。
第二届(2010年)
华语金曲奖2010,打造华语格莱美
2010年9月2日,由万连网鼎力呈献的华语金曲奖2010盛典在广州白云国际会议中心世纪大会堂隆重举行,现场群星云集,打造"华语格莱美"。

本次活动由华语音乐工作者之协作推广机构"国际华语音乐联盟"与冠和集团-广州市秒动星光影视策划有限公司、华语文化国际有限公司主办,邀请向雪怀、黎小田等领衔的全球近百名专业评审共同选出,其广泛性和代表性覆蓋中国内地、港澳台和海外华人地区。本年度的评选共分7个类别,包括"十大华语唱片"、"十大华语金曲"、"公开奖"、"粤语奖"、"艺术奖"、"行销奖"、"技术奖"。该7个类别的奖项设定,经主办方长达2年的严谨求证和核定而成,既参考了格莱美等国际奖项按照音乐门类设定奖项的惯例,也依据华语音乐产业发展的现状,做了本土化的创新。
当晚出席的包括陈奕迅、谢安琪、周笔畅、吕方、陈启泰、关心妍、欧阳靖、陈奂仁、农夫、SOLER、MR.、SWING、HOT CHA、王子&小杰、泳儿、钟舒漫、陈伟霆、洪卓立、狄易达、李紫昕、王梓轩、陈思彤、ENZO、乐瞳、朱紫娆、郑欣宜、吴若希、洪杰、糖兄妹、曹方、黛青塔娜、左小祖咒、东山少爷、郑建鹏、蔡雨晴、胡芳芳、林琳、讲者、五条人、五行元素、向雪怀、黎小田、陈欣健、鲍比达、何重立、李达成、刘志文、陈洁明、植嘉敏、黄毅成在内的20多组内地和港台、海外华人歌手、音乐人,星光熠熠,堪称华语乐坛的一次大Party。
与格莱美等国际颁奖礼的惯例接轨,组委会特意将行销和艺术类奖项提前在新闻发布会颁发,以示重视。揭晓了公开奖、粤语奖、技术奖、十大华语唱片、十大华语金曲等5大类的奖项。香港乐坛天王陈奕迅以7奖、纵贯线以6奖成为大赢家,而香港平民天后谢安琪、内地天后周笔畅、乐队生力军MR,则以4奖紧随其后。
第一届(2009年)
华语金曲奖2009,金融海啸下凝聚士气
华语金曲奖2009,于2009年5月22日假广州军区体育馆隆重举行。出席现场的包括方大同、谢安琪、黄耀明、侧田、陈启泰、农夫、詹瑞文、MC JIN欧阳靖、AT17、胡琳、海鸣威、狄易达、胡琳、小肥、郑融、G.E.M、M.R、Rubber Band、左小祖咒、何莹、李思琳、江希文、陈思彤、朱紫娆等港台和内地歌手/音乐人。
上升势头迅猛的香港歌手方大同和谢安琪成为本次盛典的大赢家,分别包揽3项大奖,方大同在"年度最佳男歌手"这一大奖中击败陈奕迅,并同时囊括幕后的"年度最佳制作人"奖项以及"十大华语唱片",方大同带有骚灵味道的音乐已经成为周杰伦之后最有爆发力的主流。而谢安琪则凭大碟《Binary》获"十大华语唱片",号称"赢了香港整条街"的《喜帖街》成为"年度粤语歌曲",而她更夺得网路票选的"乐迷最爱女歌手"殊荣,不愧于"香港新一代天后"之称。
而以创作见长的侧田也不负众望,在网路投票中蝉联"乐迷最爱唱作人"和"乐迷最爱男歌手"奖。
作为香港粤语歌的中流砥柱,之前9项提名大热的老牌艺人黄耀明最终凭出色的公路音乐专辑《King Of The Road》返璞归真,夺得"年度最佳粤语专辑"和"十大华语唱片"。独立组合AT17终于获得她们在内地的第一个乐队/组合奖,双EP《Over The Rainbow vol 1 & 2》体现了她们独立的思考。
独立音乐领风骚,左小祖咒获评审团大奖
独立音乐乐占尽风骚,台湾老牌民谣歌手陈升,夺得"年度最佳国语专辑"、"年度最佳华语专辑"、"十大华语唱片",陈珊妮则获"年度最佳女歌手"和"十大华语唱片"。内地先锋音乐家左小祖咒凭借大胆的跨界专辑《你知道东方在哪边》连夺"最佳摇滚艺人"、"十大华语唱片"和特别设立的"评审团大奖"。
实力新人集体上位,嘻哈音乐抬头
在"乐迷最爱"投票中,MR、Rubber Band等新锐乐队和狄易达、MC JIN欧阳靖、G.E.M、小肥等实力新歌手共同获奖,以及陈思彤等新人的嘉宾表演,反映出乐坛后继有人,实力派越来越受重视的趋势。而HIP HOP界除欧阳靖获新人奖外,一贯嬉笑怒骂的农夫也获选"乐迷最爱组合/乐队"奖,证明嘻哈音乐越来越深入人心。
"流行爵士"首设,陈启泰、胡琳荣膺
本次盛典为表彰流行爵士这一在华语乐坛兴起的音乐品类,特别颁发"乐迷最爱流行爵士歌手奖"给两个香港歌手:香港的爵士歌手胡琳(专辑《Still... A Wonderful World》)以及著名主持人/HIFI歌手陈启泰(专辑《香港往事》)以作鼓励。
詹瑞文《万世歌王》神秘出场制造亮点
在一众获奖歌手之外,即将7月在广州开SHOW的香港舞台剧大师詹瑞文神秘登场,成为当晚的一大亮点。他以幽默抵死的《万世歌王》名歌手造型,讽刺流行乐坛只重偶像K歌不注重音乐的怪现状的,给大家开心之余,也让人反思未来流行音乐的发展之路。
原生态备受肯定
真挚感人的五彩呼伦贝尔儿童合唱团《五彩传说,草原童年的歌谣》获得首次设立的"最佳其他方言专辑奖",来自不同地区的方言唱片未来或许会成为一个新的潮流,再次印证"越是本土的越是世界的"观点。
广东乐坛再起风云
沉寂多年的广东乐坛,这次也在分类奖中颇有建树,何莹和李思琳分别拿下年度最佳New Age专辑和年度最佳HIFI专辑,证明拥有全国70%以上音像发行市场的广东乐坛不只能做网路歌曲,也有雕琢精品的意识。而瑞鸣发行的新派戏曲专辑《伶歌》则夺得最佳录音师奖。
评审机制:公开奖、技术奖分类评选
本次评选的记分机制,由评审团成员根据对每个项目的了解,选择相应项目投票,每项依次1-5选出5个候选,第5名得1分,第4名得1.5分,依此类推第1名得3分,总分最高的前5位成为提名,最终再选出一位获奖者;另一特点是公开奖与技术奖分开2个评审团,公开奖由所有评审投票,则技术奖则只有从事作词、作曲、编曲、制作、演奏的音乐人才有资质投票,进一步保证了技术奖项的专业含金量。
获奖名单
华语金曲奖2017
奖项名称获奖歌手/作品 十大华语国语唱片 周杰伦《周杰伦的床边故事》 田馥甄《日常》 林宥嘉《今日营业中》 李荣浩《有理想》 五月天《自传》 左小祖咒《上海岁月》 草蜢《Music walker》 方大同《JTW 西游记》 杨乃文《离心力》 魏如萱《末路狂花》 十大华语粤语唱片 林忆莲《陪着我走 in Search of Lost Time》 卢冠廷《Beyond ImaginationToo》 麦浚龙《Evil is a point of view》 林一峰《Made in Hong Kong》 容祖儿《J-Pop》 林二汶《People Like Us》 太极《Rock the Ballad》 叶振棠《临江仙》 郑秀文《Fabulous》 李幸倪《beGin》 十大华语国语金曲 胡德夫《撕裂》 李玟/萧敬腾《如果时间剩一秒》 赵雷《成都》 陈奕迅《在这个世界相遇》 张韶涵《不害怕》 邓紫棋《光年之外》 李荣浩《爸爸妈妈》 张杰《越爱越强》 杜德伟《抱紧处理》 辛晓琪《明白Flow》 十大华语粤语金曲 陈奕迅《四季》 林海峰《广东歌》 谢安琪《山林道》 李幸倪《月球下的人》 林二汶/岑宁儿《银发白》 刘德华《原谅我》 陈柏宇《别来无恙》 林奕匡《难得一遇》 徐小明《乱世未了情》 吉克隽逸《所爱一生》 年度最佳国语男歌手 方大同《JTW 西游记》 年度最佳国语女歌手 辛晓琪《明白》 年度最佳粤语男歌手 林奕匡《有人共鸣》/《Songs Of Love》 年度最佳粤语女歌手 李幸倪《beGin》 年度最佳国语男新人 柏霖《根源情歌》 年度最佳国语女新人 陈明憙《童装高跟鞋》 年度最佳粤语男新人 陈咏谦《Confession》 年度最佳粤语女新人 邓小巧《The strenth of weakness》 年度最佳新乐队 Nowhere Boys《Wele To Our Hyperreality》 年度最佳新组合 谢芊彤&谢芊蕾《Best Before》 年度最佳乐队 Supper Moment《The Moment》 年度最佳组合 小尘埃《A Little Louder》 年度最佳民谣艺人 林一峰《Made in Hong Kong》 年度最佳世界/民族音乐艺人 桑布伊《桑布伊创作专辑 - 桠干》 年度最佳摇滚艺人 枪击泼辣《黑色莲花》 年度最佳电子艺人 白天不亮《游园惊梦》 年度最佳爵士/蓝调艺人 The Shanghai Restoration Project《Life Elsewhere 她乡》 年度最佳舞曲艺人 杜德伟《抱紧处理》 年度最佳HIP HOP艺人 葛仲珊《皇后区的皇后》 年度最佳唱作人 吴国敬《Amplitude》 年度最佳原声配乐 吉田洁《大鱼海棠》 年度最佳合辑 陈辉阳x女声合唱《少女的祈祷》 年度最佳国语专辑 周杰伦《周杰伦的床边故事》 年度最佳粤语专辑 林忆莲《陪着我走 in Search of Lost Time》 年度最佳闽语专辑 伍佰&CHINA BLUE《钉子花》 年度最佳客语专辑 林生祥《围庄》 年度最佳国语歌曲 胡德夫《撕裂》 年度最佳粤语歌曲 陈奕迅《四季》 年度最佳闽语歌曲 伍佰&CHINA BLUE《我心内》 年度最佳客语歌曲 林生祥《南风》 年度艺人 邓紫棋 评审团大奖 冯翰铭《Chapter II - Stars of My Universe》参考资料:
华语金曲奖2016
奖项名称获奖歌手/作品十大华语国语唱片
崔健《光冻》
李健《李健》 蔡健雅《失语者》 苏打绿《冬 未了》 五条人《广东姑娘》 许哲佩《摇摆电力公司》 陈珊妮《如同悲伤被下载了两次》 蒋明《空山》 雷光夏《不想忘记的声音》 张惠妹《AMIT 2》 十大华语粤语唱片C AllStar《生于斯》
林一峰《Crossroads》 陈奕迅《准备中》 麦浚龙《Addendum》 谭咏麟《银河岁月》 卢冠廷《Beyond Imagination》 李克勤《李克勤 我克勤》 陈慧娴《Evolve》 吴雨霏《艳羨》 杨千嬅《如果大家都拥有海》 十大华语国语金曲汪峰《河流》
田馥甄《小幸运》 刘德华《回家的路》 那英《默》 曹格《冠军》 陈永龙《没有徐志摩》 林二汶《只怕不够时间看你白头》 古巨基《找到你是我最伟大的成功》 刘惜君《后来我们会怎样》 吉克隽逸《我是女王》 十大华语粤语金曲林子祥《粤唱越响》
麦浚龙/谢安琪《罗生门》 陈奕迅《无条件》 林欣彤《我们都是这样长大的》 黄淑蔓&英仁合唱团《差一点我们会飞》 C AllStar《逾越生死》 Twins《虚龄时代》 李克勤《一个都不能少》 杨千嬅《最好的债》 杜德伟《我们的虚拟世界》 年度最佳国语男歌手李健《李健》
年度最佳国语女歌手 刘惜君《当我身边空无一人》 年度最佳粤语男歌手 李克勤《李克勤 我克勤》 年度最佳粤语女歌手 杨千嬅《如果大家都拥有海》 年度最佳国语男新人 简弘亦《树先生》 年度最佳国语女新人 李德筠《价值观Vol01》 年度最佳粤语男新人 吴业坤《KWAN GOR》 年度最佳粤语女新人 陈凯彤《A Little Bliss》 年度最佳新乐队 马帮《马帮》 年度最佳新组合 SNH48《苦与甜》 年度最佳乐队 苏打绿《冬 未了》 年度最佳组合 C AllStar《生于斯》 年度最佳民谣艺人 五条人《广东姑娘》 年度最佳世界/民族音乐艺人 云力思与大小朋友《Ima lalu su你叫什么名字?》 年度最佳摇滚艺人 崔健《光冻》 年度最佳电子艺人 赵一豪 《漫步北纬40度》 年度最佳爵士/蓝调艺人 顾忠山《Pictures~顾忠山三重奏》 年度最佳舞曲艺人 钟舒漫《True Instinct》 年度最佳HIP HOP艺人 讲者《好嘢》 年度最佳唱作人 李霄云《正常人》 年度最佳原声配乐 陈见宏《1973战火忘情》 年度最佳合辑 大巴六九《大巴六九 部落传唱歌谣》 年度最佳国语专辑 崔健《光冻》 年度最佳粤语专辑 C AllStar《生于斯》 年度最佳闽语专辑 陈建玮《古伦美亚》 年度最佳客语专辑 黄玮杰《天光。日》 年度最佳国语歌曲 汪峰《河流》 年度最佳粤语歌曲 林子祥《粤唱越响》 年度最佳闽语歌曲 吴灿涛/蔡瑛《你担有影无》 年度最佳客语歌曲 邱幸仪《天弓》 年度艺人 汪峰 评审团大奖 罗思容与孤毛头乐团《多一个》华语金曲奖2015
奖项名称获奖歌手/作品
十大华语国语唱片 胡德夫《芬芳的山谷》 张学友《醒著做梦》 左小祖咒《我们需要个歌手》 莫西子诗《原野》 陈奕迅 《rice and shine》 徐佳莹《寻人启事》 张靓颖 《第七感》 许茹芸《奇蹟》周华健《水浒三部曲》
孙燕姿《克卜勒》 十大华语粤语唱片 谢安琪 《Kontinue》 叶振棠《笑傲江湖》 林忆莲《Re: Workz》 陈慧娴《BY HEART》 麦浚龙《柔弱的角》 林子祥《Lamusic》 陈辉权《音乐大厨1/2》 My Little Airport《适婚的年龄》 张敬轩《MORPH》 蓝奕邦《抚爱》 十大华语国语金曲王菲《匆匆那年》
邓紫棋《后会无期》 罗大佑《只得一生》 朴树《平凡之路》 张靓颖《无字碑》 张洪量《爱情神曲》 张学友《用余生去爱》 陈奕迅《你给我听好》 袁惟仁《木吉他》 满文军《初衷莫忘》 十大华语粤语金曲 吴若希《越难越爱》 叶振棠/叶洁馨《笑傲江湖》 谢安琪《独家村》 周启生《我们的八十年代》 卫兰《八九十》 杜德伟《影子舞》 张敬轩《青春常驻》 周柏豪《自由意志》 林奕匡《高山低谷》 东山少爷/陈坚雄/宋嘉其/梁宇《But I do》 年度最佳国语男歌手 张学友《醒著做梦》年度最佳国语女歌手
许茹芸《奇蹟》年度最佳粤语男歌手
叶振棠《笑傲江湖》 年度最佳粤语女歌手 谢安琪《Kontinue》 年度最佳国语男新人 黄勇《和从前一样》 年度最佳国语女新人 程璧《诗遇上歌》 年度最佳粤语男新人 谢伟伦《醒觉》 年度最佳粤语女新人 邓佳欣《Acoustic live on line》年度最佳新乐队
梅卡德尔《梅卡德尔》 年度最佳新组合 BOP天堂鸟《Bird of Paradise》 年度最佳乐队: KillerSoap 《月球背面的日光》年度最佳组合
Robynn &Kendy《Picturesque》 年度最佳民谣艺人 胡德夫《芬芳的山谷》 年度最佳世界/民族音乐艺人 帕尔哈提《Rock from Taklamakan Desert》 年度最佳摇滚艺人 左小祖咒《我们需要个歌手》 年度最佳电子艺人 黄琦雯《M & M》 年度最佳爵士/蓝调艺人 山狗大后生《檐头下》 年度最佳舞曲艺人 杜德伟《影子舞》/《震》 年度最佳HIP HOP艺人 讲者《新青年》 年度最佳唱作人 孟楠《我来自梦》 年度最佳原声配乐 陈伟伦《进藏》/《城市微旅行》年度最佳合辑
太歌《春/夏/秋/冬》 年度最佳国语专辑 胡德夫《芬芳的山谷》 年度最佳粤语专辑 谢安琪《Kontinue》 年度最佳客语专辑 陈永淘《细人》年度最佳闽语专辑
萧煌奇《上水的花》 年度最佳国语歌曲 王菲《匆匆那年》 年度最佳粤语歌曲 吴若希《越难越爱》 年度最佳闽语歌曲 萧煌奇《上水的花》 年度最佳客语歌曲 华D《出外靠朋友》 年度艺人 张学友 评审团大奖 张洪量《爱情神曲》华语金曲奖2014
奖项名称获奖歌手/作品
十大华语国语唱片 陈珊妮《低调人生》 周华健 《江湖》 张蔷《别再问我什么是迪斯科》 张智《巴克图口岸》 朱哲琴《月出》 吉杰《自深深处》 汪峰《生来彷徨》 冯翰铭《乐章》苏打绿《秋·故事》
庾澄庆《关不掉的月光》 十大华语粤语唱片 陈奕迅《The Key》 C AllStar《Canopsibility》 谭咏麟《708090后》 叶振棠《这首歌》 王菀之《晴歌集》 李克勤《复克》 何韵诗 《Recollections》 刘以达《第四度空间》 张敬轩《pink dahlia》 泳儿《我自在》 十大华语国语金曲 王铮亮《时间都去哪儿了》 陈奕迅《稳稳的幸福》 李宗盛《山丘》 郁可唯《时间煮雨》 王菲《致青春》 周华健《泼墨》 汪峰《一起摇摆》 黄小琥《心爱的人》 谢安琪feat吉克隽逸《两双》 杜德伟《好样》 十大华语粤语金曲 张学友/陈奕迅《同舟之情》 陈奕迅《任我行》 宝丽金群星《宝记正传》 李克勤《纸牌屋》 刘德华/郑秀文《盲爱》 车婉婉《谈笑风生》 C AllStar《音乐殖民地》 叶振棠《这首歌》 陈慧敏《自拍》 陈辉权/郑建鹏/周游格《披头四》 年度最佳国语男歌手 杜德伟《好样》年度最佳国语女歌手
曾淑勤《微日舞曲》年度最佳粤语男歌手
叶振棠《这首歌》 年度最佳粤语女歌手 王菀之《晴歌集》 年度最佳国语男新人 宋冬野《安和桥北》 年度最佳国语女新人 阿肆《预谋邂逅》 年度最佳粤语男新人 陈志嘉《五十年后》 年度最佳粤语女新人 AGA《首张唱作EP》年度最佳新乐队
The verse《52赫兹》 年度最佳新组合 零食娃娃《零食娃娃》 年度最佳乐队 闪灵《武德》年度最佳组合
C AllStar《Canopsibility》 年度最佳民谣艺人 洪启《黑夜的那颗心》 年度最佳世界/民族音乐艺人 朱哲琴《月出》 年度最佳摇滚艺人 窦唯《殃金咒》 年度最佳电子艺人 梁基爵《Coucou on Mars火星日常》 年度最佳爵士艺人 莫文蔚《Somewhere I Belong》 年度最佳蓝调艺人 弥藏乐队《和时光赛跑》 年度最佳舞曲艺人 张蔷《别再问我什么是迪斯科》 年度最佳HIP HOP艺人 陈冠希X MC Hotdog《Super Brothers》 年度最佳原声配乐 默林茂《一代宗师》年度最佳合辑
周云蓬《金色推土机》 年度最佳国语专辑 陈珊妮《低调人生》 年度最佳粤语专辑 陈奕迅《The Key》 年度最佳闽南语专辑 詹雅雯《感恩的花蕊》年度最佳世界/民族专辑
吴虹飞&幸福大街《萨岁之歌》 年度最佳国语歌曲 王铮亮《时间都去哪儿了》 年度最佳粤语歌曲 张学友/陈奕迅《同舟之情》 年度最佳闽南语歌曲 詹雅雯《漂浪的海沙》 年度最佳客语歌曲 余畑龙《不要去英国(第二集)》 年度最佳其它方言歌曲 吴灿涛《听我唱首歌》 年度最佳世界民族/歌曲 阿不都拉《祖国》 年度艺人 刘德华 评审团大奖 曾淑勤《微日舞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