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非常详细的新中国军衔的历史演变
求非常详细的新中国军衔的历史演变
战争年代由于受当时历史条件所限,人民军队未能实行军衔制度。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为适应军队正规化建设的需要,人民解放军于1955年至1965年和1988年至今两次实行军衔制。
1955年新中国首次实行军衔制
1951年2月15日,中央人民政府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发布《关于干部评级工作的指示》,并确定全军干部的评级工作于当年完成。
1952年4月根据总干部部指示,全军干部评级工作全面展开,并于当年基本结束,正式建立了我军干部的等级制度.1952年我军评定的干部级别,从军委主席到副排级共计9等21级:军委主席、副主席、总司令级;大军区司令员、政委级,军委委员级;正兵团级,副兵团级,准兵团级;正军级,副军级,准军级;正师级,副师级,准师级;正团级,副团级,准团级;正营级,副营级;正连级,副连级;正排级,副排级。
1953年1月9日,中央军委发布《关于实施军衔制度准备工作的指示》,指出“如果可能的话,拟于今年7月份全军实行军衔制度”,要求全军有组织有计划地完成各项准备工作,包括草拟授衔条例及实施规程,进行军衔鉴定,研究制定军衔肩章、标章、识别符号及服装样式,制定编制军衔等
955年1月23日,中央军委发布《关于评定军衔工作的指示》,指出,鉴于1952年评定干部级别的标准是“以德才资衡量干部现职”,与授衔条件一致,故评定军衔应以干部的级别为主要依据并参照编制军衔的规定,进行全面衡量。
对正兵团以下各级军官都规定了评定军衔标准:正兵团级,多数可评为上将;副兵团、准兵团级,多数可评为中将;正、副、准军级,多数可评为少将;正师级,多数可评为大校;副师、准师级,多数可评为上校;正团级,多数可评为中校;副团、准团级,多数可评为少校;正、副营级,多数可评为大尉;正连级,多数可评为上尉;副连级,多数可评为中尉;正排级,多数可评为少尉;副排级,任军官职务者可评为少尉,任军士职务者一般评为准尉。
按照中共中央规定和当时干部任免权限,授予元帅、大将军衔的人员名单由中央确定;授予上将、中将、少将军衔人员名单由总干部部和总政政治干部部分别提出,报请中央军委批准授予;授予校官军衔人员名单由各总部、各军兵种和各大军区提出,报总干部部和总政政治干部部在全军统一衡量。
经过几个月细致、缜密的工作,授予军职以上干部军衔的名单终于全部经中央军委审查批准。
至1955年国庆节前,全军军官的评衔工作基本完成.
1955年首次授衔时,全军共有64.4万余名干部荣获准尉以上军衔。
其中,准尉11.3万余名;尉官49.8万余名;校官3.2万余名;将官和元帅共1052名。
高级将领授衔情况是:元帅10人:dz、ph、bl、刘伯承、贺龙、陈毅、罗荣桓、徐向前、聂荣臻、yj;大将10人:粟裕、徐海东、黄克诚、陈赓、谭政、萧劲光、张云逸、罗瑞卿、王树声、许光达;上将55人,1956年和1958年又各补授1人;中将175人,1956年和1958年又各补授1人;少将802人,1956年至1958年补授4人,1961年至1963年由大校晋升少将233人,1963年、1964年晋升321人。
少将累计1360人。
至1965年军衔制取消前,共授少将以上将帅1614名。
1965年取消军衔制及其原因 第一,军官实际军衔严重偏低。
1 9 5 5 年首次授衔后,大多数军官实际军衔低于编制军衔一至两级,少数低了三级甚至四级。
第二,军衔晋升制度不完善。
自1955年首次授衔以后,由于各种原因,军衔晋升制度未能完全按条例规定执行。
第三,军衔在承担军人待遇方面作用不大。
军衔与职务是军官制度中两个相对独立又互有联系的等级体系,各自有不同的功能。
军衔的重要职能之一就是以衔级体现军人的全部劳绩贡献,作为确定军人综合报酬的重要依据。
第四,军衔的识别功能被弱化。
军衔作为区分军人等级、权责、荣誉的称号和标志,与职务等级系列相比,最显著的区别是有外在的等级标志。
因此,军衔比职务更加明朗化,强化了军队的垂直组织结构,有利于统一指挥和管理。
新军衔制的正式实施
经过8年的准备,从1988年4月13日起,新的军衔制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立法和颁行。
与此同时,4月27日,中央军委主席dp签发了《中国人民解放军文职干部暂行条例》。
同年7月31日,中央军委在京召开文职干部大会。
我军历史上第一次出现了一支10多万人的文职干部队伍。

1988年7月1日,第七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次会议通过了《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官军衔条例》,当天以gjzx令予以公布施行。
军衔条例的颁布,是人民解放军新军衔制正式立法的重要标志。
同年9月14日,中央军委在北京中南海隆重举行授予上将军官军衔仪式,洪学智等17人被授予上将军衔,揭开了新军衔制授衔的序幕。
中央军委主席dp出席授衔仪式,gjzx、中央军委常务副主席杨尚昆向被授予上将军衔的17名高级军官颁发军衔命令状。
此后,全军各单位陆续开始授衔。
9月16日至23日,各总部、军兵种、军区等大单位分别举行中将、少将和部分校官、尉官军衔授予仪式。
中央军委委员洪学智、刘华清、秦基伟、迟浩田、杨白冰、赵南起分别出席了各大单位的授衔仪式。
此次授衔,全军共授予将官军衔1452人、校官军衔18万人、尉官军衔40.5万人。
10月1日,人民解放军正式实施新的军衔制度,全军官兵换着新式服装,佩带军衔符号,以崭新的面貌出现在世人面前。
军衔制的再度实施,标志着中国人民解放军现代化、正规化水平提高到新的阶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