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祖 朝鲜正祖李算为父报仇,朝鲜正祖李算在影视剧中很是懦弱无能,历史
朝鲜正祖李算为父报仇,朝鲜正祖李算在影视剧中很是懦弱无能,历史
朝鲜正祖李算在影视剧中很是懦弱无能,历史上其人事怎么样的?
明道洪德显谟文成武烈圣仁庄孝大王李氏名祘,庄献世子第二子。1752年壬申(朝鲜英祖二十八年),九月二十二日生于昌庆宫景春殿。1759年己卯(英祖三十五年)册封王世孙。“壬午祸变”两朝鲜正祖年之后,1764年甲申(英祖四十年)二月二十日,英祖命李祘承孝章世子之嗣,次年命王世孙代理政务。1776年丙申三月十日即位于西内庆熙宫之崇政门。 正祖时期,东亚的头号强国——清国正处于乾隆皇帝统治下的全盛时期。但是朝鲜王朝的一部分士大夫严华夷之辨,以中华正统自居,对清朝的强大和繁荣并不以为然,而且还往往将中国的地震、彗星、水旱虫灾等现象加以夸大,看成是“胡儿无百年之运”的征兆。而且对两国的文化交流也严加限制。 英祖时期,朝鲜对清朝的敌视态度稍有缓和,但是仍然视其为窃据华夏的非正统政权。到了正祖时期,随着政局的变化,这种态度一度又有所抬头。1787(正祖十一年),朝鲜备边司规定“挟带杂文书及我国书册者,杖一百,流三千里”、“凡系书籍,涉于左道不经、异端妖诞之说,及杂术方书,一切严防。无论译官及三使臣所属,如有潜贸之事,即其地摘发,烧火状闻。犯者置之重辟”,事实上不止“杂术方书”,而且将中国出版的理学、音韵、诗文、经书、史集、天文、地理、政典、小说等书籍全部列入了禁止携入国境的清单。 此外,天主教也在这个时期开始传入朝鲜。在中国的天主教传教士利用朝鲜政府对西洋天文历法和天文仪器感兴趣的机会,同来京的朝鲜使臣交往,传教士的博学多闻、教堂的庄严崇高、基督教教义表述的新奇观念,也随着这些交往传给了朝鲜使臣。1784(正祖八年),朝鲜使臣李承薰在北京天主教南堂领洗为天主教徒,教名伯多禄(彼得)。他回国之后开始了秘密传教活动,朝鲜的天主教徒组织的地下教会,信徒迅速增加。 但是朝鲜的教会属于自发性质,没有经过教会任命的神职人员,教徒为教徒受洗,不符合天主教教义。由于朝鲜严格禁止西洋人入境,所以北京教区主教决定派遣相貌与朝鲜人相同的中国朝鲜正祖传教士进入朝鲜。1791年12月23日,姚文谟教士历尽艰辛,潜入朝鲜国境,随即开始了传教活动,入教信徒有两班显贵,也有卑贱的士卒。朝鲜政府将天主教视为邪教,不断逮捕处决教徒,在得知有中国传教士潜入之后,更是加紧了搜捕,逮捕、拷打教徒。为了保护广大朝鲜教徒的安全,周文谟决定向朝鲜政府自首,于1801年4月19日在汉城英勇就义。此案被称作“辛酉邪狱”,众多教徒和进步思想家如李承薰、丁若镛等人被处刑和流放。朴趾源、朴齐家等与天主教无直接关联的北学论者也被降职、革职。韩国学者认为,周文谟在朝鲜的活动已经超出了宗教的范畴,通过他的活动,十八世纪末的朝鲜社会在了解和吸收欧洲外来文化方面有了很大的进步。 虽然残酷镇压天主教,但是正祖大王还是被公认为李朝五百多年中最有孝心的一位国王之一。尽管被祖父强行过继给10岁就死掉的伯父,但是他对生父庄献世子的惨死始终念念不忘。他将父亲的坟墓从汉城近郊杨州佑姚园迁到了京畿道的水原显隆园,并在陵园附近修建了自己的健陵,以长伴生父亡灵。1796年,他还令丁若镛主持在水原兴建一座新都城,这就是有名的华城。 李祘首先把汉城的朝廷官员和兵民富户迁移到水原。在水原八达山划定城址之后,城墙于1794年动工,使用了37万壮丁民夫兵士作为劳力,在两年之后的1796年9月竣工。实学家茶山丁若镛根据当时代表新思潮的实学精神,以当时最新的技术,包括由清朝传入的西洋筑城技术和西洋式起重机械,修建了水原华城。1997年,水原华城和汉城宗庙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人类文化遗产。 1800年庚申,六月二十八日,正祖大王去世于昌庆宫迎春轩。在位二十四年,终年四十九。葬水原健陵。 谥明道洪德显谟文成武烈圣仁庄孝大王,(清朝赐谥恭宣)。李祘的庙号原为正宗。1900年,朝鲜高宗追尊为正祖宣皇帝。
关于朝鲜王朝正祖李算的电视剧
2007年李秉勋金根洪导演韩国电视剧
韩名:이산 译名:李算、正祖大王李祘 年份:2007年 国家:韩国 语言:韩语 类型:历史、古装 集数:77集 《李算》是韩国MBC电视台为纪念创社46周年而制作,并从2007年9月17日开始,逢星期一、二晚上9时55分播映的长篇连续剧。剧集描写了朝鲜王朝第22代王正祖时的政治、经济、文化、国防等各方面的情况。 李算是18世纪后期,朝鲜时代第22代皇帝。500年的朝代历史中,他是经历最为坎坷的皇帝,也是思想最开放,用最民主的方法包容了一切的君王。在这部剧中将表现李祘人生的等待和挫折,成功和喜悦,辉煌的成绩和令人伤感的爱情。朝鲜正祖的后妃宜嫔成氏
宜嫔成氏(成松渊,의빈성씨,1753年-1786年),朝鲜正祖的后宫嫔御,她非常受到正祖的宠爱。
宜嫔成氏的父亲是一名画员,在父亲的影响下,成松渊从小就很喜欢画画,而且技巧卓越。成松渊在11岁时,姻缘巧合之下与世孙李祘初次相遇,当时正好是在李祘的父亲思悼世子去世的前几天。初次见面后,李祘就对她念念不忘,而成松渊就在附近的图画所做茶母。 10年后,一直梦想去宫中的成松渊终于与李祘再次相见。成松渊虽然知道朴大寿对她的爱,却装作不知道,一片丹心向着正祖李祘。成松渊排除万难,最终成为正祖的后宫,并为他诞下了第一位皇子——文孝世子。 成氏为宫女出身,后封为尚仪,并得到正祖宠幸,正祖六年九月七日(1782年)生下文孝世子李(王享)后晋为昭容,隔年晋为宜嫔。另有一女未取名即夭折。她虽相当得到正祖的宠爱,可惜2个孩子都未能活到成年,文孝世子也仅4岁就不幸夭折。 文孝世子於正祖十年五月(1786年)夭折后,王室将希望寄托在再次怀孕的宜嫔身上,然而四个月后宜嫔竟於九月十四日去世,不知是否因为丧子过於悲痛的缘故,但是亦有人怀疑她的死因不单纯。宜嫔死后与儿子同葬孝昌园(今孝昌公园)。 正祖实录记载,正祖十年九月十四日宜嫔成氏卒。敎曰:「嫔丧,依甲申年例,以后庭一等例行之。」初宜嫔有身,药房都提调洪乐性,请设护产厅。命待当朔,至是遘疾而卒。上企待方切,不胜悼惜。朝野莫不以国本为忧。乐性奏曰:「五月以后,一国系望,惟在於此,而又遭此变,诚罔措矣。」上曰:「病情奇怪, 竟至於此。从今国事尤靡托矣。」盖嫔病症非常,时疑其有祟云。朝鲜第22代国王朝鲜正祖的父亲
朝鲜英祖(1694年10月31日-1776年4月22日),名李昑,字光叔,号养性轩。是李氏朝鲜的第21代君主,在位时期为1724年八月三十日至1776年三月五日。
求李氏朝鲜历代国王世系表
列表如下:
1、
2、
3、
4、
5、
扩展资料:
国王资料:
1、李成桂

李成桂(朝鲜语:이성계,发音:Yi Seong-gye,1335年-1408年),朝鲜王朝的开国君主(1392年—1398年在位)。
本贯全州李氏,出生于元朝双城总管府(今朝鲜咸镜南道咸兴一带)。初字仲洁,后改君晋,号松轩,即位后更名李旦,死后庙号太祖,明朝赐谥号“康献”,故又称“朝鲜太祖”或“康献大王”。
李成桂是元朝斡东千户所千户兼达鲁花赤李子春的嫡长子。1356年,李成桂与其父帮助高丽王朝恭愍王收复双城总管府后归附高丽,后由于在抵御元朝红巾军的入侵中战功显赫而被提拔。
1388年,李成桂发动威化岛回军,掌握高丽政权;1392年,李成桂自立为王,改国号为朝鲜,定都汉城。
即位后,李成桂对内实行改革,清除了原高丽禑王的势力,对外向明朝称臣,并通过招抚、武力征服朝鲜半岛东北地区的女真部落,使其疆域达到图们江。
第一次王子之乱后,李成桂让位于次子李芳果,奉为太上王。后来出奔老家咸兴,又被太宗李芳远挟持回京,于是有”咸兴差使”的典故。后死于汉城。
2、李娎
朝鲜成宗(朝鲜语:조선 성종,Joseon Seongjong;1457年七月三十日-1494年),名李娎。朝鲜王朝的第九代君主,朝鲜世祖李瑈之孙,朝鲜德宗(懿敬世子)李暲之子,朝鲜睿宗李晄之侄。1469至1494年在位,在位二十五年。
成宗李娎生于明天顺元年(1457年)七月三十日,出生一个多月后父亲懿敬世子过世,世子之位由叔父李晄(即睿宗)承袭,世祖并封其为者山君。
明成化五年(1469年)十一月二十八日,睿宗薨,因其长子早夭,次子年幼,成宗奉祖母贞熹王后的命令当天即位于景福宫勤政门。
即位后追封父亲懿敬世子为朝鲜德宗,并封母亲韩氏(昭惠王后)为仁粹王妃,明成化十年(1474年)再晋其母为仁粹王大妃。
在位期间完成了编著并颁布《经国大典》,成为了朝鲜刑法的典范。并扩建了弘文馆,完善了朝鲜包括司宪府、司谏院和弘文馆的三司制度。
明弘治七年(1494年)十二月二十四日,成宗在昌德宫大造殿薨,享年三十八岁。明朝赐谥为“康靖”(温良好乐曰康;宽乐令终曰靖),庙号"成宗",定世室,葬广州宣陵。
3、李怿
朝鲜中宗(韩语:조선 중종/朝鲜 中宗Joseon Jungjong;1488年三月十九-1544年十一月十四),名李怿(韩语:이역/李怿Yi Yeok),字乐天(韩语:낙천/乐天Nak cheon)。
明朝赐谥号恭僖,庙号中宗,朝鲜加谥曰恭僖徽文昭武钦仁诚孝大王,是李氏朝鲜第11位君主,1506年9月2日至1544年11月14日在位。
成宗嫡子,由贞显王后尹氏所生;前任君主燕山君李㦕的同父异母弟弟。1494年,燕山君即位时,李怿被册封为晋城大君(韩语:진성대군/晋城大君Jinseong daegun)。
由于燕山君的暴政,使群臣密谋废除燕山君,并拥立李怿为君主。中宗即位后废除了燕山君的不少苛政,受到欢迎,但他为人优柔寡断,容易被两班所左右。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朝鲜王朝
朝鲜李算时期,朝鲜对中国的态度。
李氏朝鲜对明朝采取事大政策,而对于日本和满洲政权则采取敌视的态度。所以在明时朝鲜用明朝的年号,在清时朝鲜用干支纪年法,只有在出使清朝时才会用清朝的年号。原因很简单,朝鲜尊明朝为华夏正朔,常称自己为小中华,至于清朝的满洲政权只不过是蛮夷而已,由于清朝武力的威胁,朝鲜后来被迫成为了清朝的属国,但和明朝比起来,一个是自愿的臣服(文明的向心力),另一个是被迫的臣服(武力的威胁),孰优孰劣,一看便知。说起朝鲜对明朝的热爱,还有一个例子,在明亡后,朝鲜君臣还秘密祭祀了明朝诸帝几百年,直到大韩帝国成立。
电影逆鳞里的王在朝鲜王朝历史上是哪个皇帝?李算吗?
电影《逆鳞》是玄彬退伍后的首部作品,也是玄彬出道十年来的第一部古装作品,玄彬在这部作品中将饰演朝鲜第22代国王朝鲜正祖。古语有”龙有逆鳞,触之必怒“的说法。影片讲述了身陷党派纷争遭遇暗杀危机的朝鲜第22代国王李算(玄彬 饰),与以文官洪国荣(朴圣雄 饰)为代表的保皇一派和视其为逆贼之子的一众野心家和杀手之间发生的一场宫廷乱斗。
朝鲜正祖李祘(李算),庄献世子第二子。1752年壬申(朝鲜英祖二十八年,乾隆十七年)九月二十二日生于昌庆宫景春殿。1759年己卯(英祖三十五年,乾隆二十四年)册封王世孙。“壬午祸变”两年之后,1764年甲申(英祖四十年,乾隆二十九年)二月二十日,英祖命李祘承孝章世子之嗣,次年命王世孙代理政务。1776年丙申(乾隆四十一年)三月十日即位于西内庆熙宫之崇政门。1800年庚申,六月二十八日,正祖大王去世于昌庆宫迎春轩。在位二十四年,终年四十九。葬水原健陵。朝鲜王朝时期,李算在位期间。大清在位的是哪位皇帝。
李算:1776年丙申三月十日即位于西内庆熙宫之崇政门。1800年庚申,六月二十八日,正祖大王去世于昌庆宫迎春轩。在位二十四年,终年四十九。大清就是乾隆、嘉庆皇帝在位!
第6任高宗爱新觉罗弘历1735—1795年在位60年 第7任仁宗爱新觉罗颙琰1796—1820年在位25年 朝鲜(76)无能(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