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系21集团军 关于桂系军的历史,
关于桂系军的历史,
桂系是指在1911年辛亥革命之后,先后以广西为统治基地,以广西籍军政人物为主要代表的军政集团。

按代表人物来分,可以分为以陆荣廷为代表的“旧桂系”,以及以李宗仁、白崇禧为代表的“新桂系”。
1911年辛亥革命之后,原清政府广西提督陆荣廷,宣布广西独立,投向革命,实际上却逐步排斥同盟会人员而逐渐走向军政集团统治。
其势力在史学界通常称之为旧桂系。
1915年, 旧桂系参与护国战争,并在护国战争之后,控制两广。
孙中山与廖仲恺、朱执信等南下广州后,利用两广自主的局面,联合滇桂军政集团。
随后,两广和西南诸省参加了护法战争。
期间,两广和西南诸省逐渐排挤孙中山,并导致第一次护法战争失败。
此后,以李宗仁、白崇禧为代表的桂系势力控制了广西全境,其势力又被史学界称为“新桂系”,以区别于陆荣廷的“旧桂系”。
旧桂系势力主要人物出身封建官僚,政治经济素质相对较低,加之统治广西时间较短,除了争夺地盘之外,所起影响极其有限。
新桂系主要人物出身近代军校,受过孙中山的民主思想影响,军事、政治、经济素质相对较高。
海峡两岸史学界都对新桂系促成两广统一,促成国民政府北伐以及在北伐战争中的战功、抗日战争的模范作用给予肯定评价。
但中华人民共和国史学界认为新桂系应对北伐大革命的失败,即四一二政变负主要责任,而且杀害了部分以共产党为首的左派政治势力,所以长期对新桂系作为一股军阀势力进行批判。
中华民国史学界则认为新桂系作为军阀,多次争夺国民政府的领导权,应该对国共内战中国民政府的失败负一定责任。
广西历史上一直处于边远落后之地,科教文卫建设都十分落后。
然而广西人一直拥有英勇善战,保家卫国不怕牺牲优良传统。
在整个抗日过程中广西是唯一没有出现伪军的地区,台儿庄就是广西部队的主力打赢的,这种敢于反抗,热爱家园,忠于国家的精神是桂系得以壮大以至统治半边中国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