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年度损益调整 什么时候通过以前年度损益调整,什么时候通过留存收益的科目?

火烧 2021-12-29 05:14:35 1039
什么时候通过以前年度损益调整,什么时候通过留存收益的科目? 什么时候通过以前年度损益调整,什么时候通过留存收益的科目?以前年度损益调整属于损益类科目。但由于核算的损益内容不属于本年度损益,因此,不计入

什么时候通过以前年度损益调整,什么时候通过留存收益的科目?  

年度损益调整 什么时候通过以前年度损益调整,什么时候通过留存收益的科目?

什么时候通过以前年度损益调整,什么时候通过留存收益的科目?

以前年度损益调整属于损益类科目。但由于核算的损益内容不属于本年度损益,因此,不计入当年的损益表中
以前年度损益调整,是指企业对以前年度多计或少计的重大盈亏数额所进行的调整。以使其不至于影响到本年度利润总额。以前年度多、少计费用或多、少计收益时,应通过“以前年度损益调整”科目来代替原相关损益科目,对方科目不变,然后把“以前年度损益调整”科目结转到“利润分配”科目下,进行相应的盈余公积的调整。最终不能影响当期的“本年利润”科目。
比如说以前年度的差错更正,涉及损益的需要通过以前年度损益调整处理。
而留存收益是属于所有者权益的。
留存收益包括盈余公积和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当期损益其实就是将涉及的损益类科目的金额汇总。损益类科目包括收入和费用两类,具体包括:主营业务收入、主营业务成本、其他业务收入、其他业务成本、营业税金及附加、管理费用、财务费用、销售费用、营业外收入、营业外支出、资产减值损失、公允价值变动损益、投资收益、所得税费用等。
比如说以前年度的差错更正,通过以前年度损益调整之后,需要结转至损益科目,就是说结转至利润分配。

什么时候用以前年度损益调整账户 什么时候直接调整留存收益

会计政策变更不是表明以前年度的损益有差错,所以涉及损益专案的调整不通过“以前年度损益调整”会计科目,而是直接通过“利润分配”会计科目进行调整

以前年度损益调整和留存收益

会计政策变更不是表明以前年度的损益有差错,所以涉及损益专案的调整不通过“以前年度损益调整”会计科目,而是直接通过“利润分配”会计科目进行调整
求采纳为满意回答。

发现以前年度资料有错,什么科目才可以通过以前年度损益调整,什么科目不需要通过以前年度损益调整

如果资料有错的科目是损益类的那就要用到以前年度损益调整,如果不是,也就是说跟利润无关的,直接调整

以前年度损益调整科目一般什么时候结转

分录做完了就结转
以前年度损益调整一般是调涉及以前年度的差错等
该调整的科目都转入以前年度损益调整了
就专至利润分配

关于什么时候用“以前年度损益调整”

以前年度损益调整的使用情况为:

(一)企业调整增加以前年度利润或减少以前年度亏损,借记有关科目,贷记以前年度损益调整科目;调整减少以前年度利润或增加以前年度亏损做相反的会计分录。

(二)由于以前年度损益调整增加的所得税费用,借记以前年度损益调整科目,贷记“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等科目;由于以前年度损益调整减少的所得税费用做相反的会计分录。

(三)经(一)(二)调整后,应将以前年度损益调整科目的余额转入“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科目。本科目如为贷方余额,借记以前年度损益调整科目,贷记“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科目;如为借方余额做相反的会计分录。

(四)固定资产盘盈时,借记固定资产,贷记以前年度损益调整。

“以前年度损益调整”科目有关的所有会计分录,还有“以前年度损益调整”在什么时候用?

字面意思,对以前年度即非本会计年度的损益(收入、成本或费用)调整,属于过渡性损益类科目,它代表了过去年度的收入、成本或费用,本科目不在利润表体现,直接调整资产负债表的期初未分配利润。举例:在过去的2012年度,母公司应提未提折旧100万元,在2013年补提折旧。
借:以前年度损益调整 100万
贷:累计折旧 100万
同时,借:期初未分配利润 100万
贷:以前年度损益调整 100万

以前年度损益调整什么时候不用结转

以前年度损益调整在入账的当时应该按照余额转入“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不留余额才行。 以前年度损益调整属于损益类科目,而损益类科目的余额肯定要结转本年利润的,期末余额结转至本年利润账户,结转后无余额。

如何通过以前年度损益调整科目调整纳税所得

借:以前年度损益调整-补交上年所得税 18000
贷: 应交税金-所得税 18000
上交税款时
借:应交税金-所得税 18000
贷:现金/银行存款 18000
期末结转
借: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18000
贷:以前年度损益调整-补交上年所得税 18000
补充:
借:应收帐款等
贷:以前年度损益调整
借:以前年度损益调整
贷: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以前年度损益调整是什么时候才用到

一、以前年度损益调整科目的应用范围
根据《企业会计准则——应用指南》附录的规定,本科目核算企业本年度发生的调整以前年度损益的事项以及本年度发现的重要前期差错更正涉及调整以前年度损益的事项。企业在资产负债表日至财务报告批准报出日之间发生的需要调整报告年度损益的事项,也可以通过本科目核算。
即“以前年度损益调整”主要调整的是以前年度的重要差错,以及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作为损益类专案的过渡性科目,其余额最终转入“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科目。该调整金额不体现在本期利润表上,而是体现在未分配利润中。
二、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涉及的以前年度损益科目调整
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包括资产负债表日后调整事项和资产负债表日后非调整事项两类。企业发生资产负债表日后调整事项,应当调整资产负债表日已编制的财务报表。涉及损益的事项,通过“以前年度损益调整”科目核算。
调整事项的主要事例:
(1)已证实某项资产在资产负债表日已减值,或为该项资产已确认的减值损失需要调整;
(2)资产负债表日后诉讼案件结案,法院判决证实了企业在资产负债表日已经存在现时义务,需要确认和调整;
(3)表明资产负债表所属期间或以前期间存在重大会计差错;
(4)发生资产负债表所属期间或以前期间所售商品的退回。
三、财审与税审差错处理一致的以前年度损益调整
会计与税法规定一致时,企业调整增加以前年度利润或减少以前年度亏损,借记有关科目,贷记“以前年度损益调整”科目;调整减少以前年度利润或增加以前年度亏损做相反的会计分录。由于以前年度损益调整增加的所得税费用,借记本科目,贷记“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等科目;由于以前年度损益调整减少的所得税费用做相反的会计分录。 经上述调整后,应将本科目的余额转入“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科目。本科目如为贷方余额,借记本科目,贷记“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科目;如为借方余额做相反的会计分录。
四、财审与税审差错处理不一致的以前年度损益调整
由于会计和税法服务于不同的目的,遵从不同的原则,日常会计处理一般都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第18号——所得税》的规定核算。在企业所得税检查或者财务检查时,发现会计差错存在两种情况:
一是同时影响会计利润和应纳税所得额,即一种会计处理同时违反税法和会计法规。例如,对于一些时间性差异,包括广告费、业务宣传费、固定资产折旧费、职工教育经费、资产减值损失、公允价值变动损益等费用错记,在补税的同时,均应调整损益和“递延所得税资产”等科目。
二是纳税差异只影响计税所得并不影响会计利润。例如永久性差异,包括不“合理的工资”、超出标准列支的对外捐赠、赞助、业务招待费、滞纳金、罚款、国债利息收入、居民企业投资收益等对收入、费用错记造成的差异。在调整时,对于永久性差异,一般调整损益类科目,不涉及到递延所得税的调整。
五、固定资产盘盈的会计差错处理
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第4号——固定资产》及其应用指南的有关规定,固定资产盘盈应作为前期差错记入“以前年度损益调整”科目,而原来则是作为当期损益,之所以新准则将固定资产盘盈作为前期差错进行会计处理,是以这些资产尤其是固定资产出现由于企业无法控制的因素而造成盘盈的可能性极小,甚至是不可能的为理论基础的,该些资产如果出现盘盈,必定是企业自身“主观”原因所造成的,或者说以前会计期间少计或漏计该些资产等会计差错而形成的,所以,应当按照前期差错进行更正处理。旧准则直接计入营业外收入,直接影响净利润,新准则通过以前年度损益调整,计入未分配利润,使企业的报表更加透明,这样也能在一定程度上控制人为调解利润的可能性。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