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并对价的公允价值 非同一控制企业合并涉及或有对价怎么处理
非同一控制企业合并涉及或有对价怎么处理
非同一控制企业合并涉及或有对价怎么处理
作为合并成本的一部分。
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第22号——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企业会计准则第37号——金融工具列报》以及其他相关准则的规定,或有对价符合金融负债或权益工
具定义的,购买方应当将拟支付的或有对价确认为一项负债或权益;符合资产定义并满足资产确认条件的,购买方应当将符合合并协议约定条件的、对已支付的合并
对价中可收回部分的权利确认为一项资产。
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在合并报表层面,合并日被合并方入账价值以及合并方支付的合并对价均按原账面价值计量,其差额计入"资本公积(资本溢价)".相应地,或有对价的后续调整也应调整"资本公积(资本溢价)".在个别报表层面,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取得的长期股权投资依据被合并方于合并日所有者权益的账面价值确定其初始投资成本,其与合并方支付对价的账面价值的差异计入"资本公积(资本溢价)".相应地,或有对价后续的调整也应调整"资本公积(资本溢价)".
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在合并报表层面,或有金融负债应当采用公允价值进行后续计量,其公允价值变化产生的利得和损失应计入当期损益;或有金融资产也应当采用公允价值进行后续计量,但其公允价值变化产生的利得和损失计入当期损益或是"资本公积(其他综合收益)"则要取决于该项或有金融资产的初始分类:
企业合并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彼此独立的企业的联合,或者一个企业通过购买权益性证券、资产、签订协议,或者以其他方式取得另一个企业的控制权的行为。
通过合并,合并前的多家企业的财产变成一家企业的财产,多个法人变成一个法人。企业合并是资本集中从而市场集中的基本形式。
请教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涉及的或有对价
一、会计准则的相关规定
《企业会计准则讲解2010》第二十一章中,关于或有对价的会计处理相比之前的《企业会计准则讲解2008》发生了较大的改变。《企业会计准则讲解2010》指出,"某些情况下,合并各方可能在合并协议中约定,根据未来一项或多项或有事项的发生,购买方通过发行额外证券、支付额外现金或其他资产等方式追加合并对价,或者要求返还之前已经支付的对价。购买方应当将合并协议约定的或有对价作为企业合并转移对价的一部分,按照其在购买日的公允价值计入企业合并成本。
"购买日后12个月内出现对购买日已存在情况的新的或者进一步证据而需要调整或有对价的,应当予以确认并对原计入合并商誉的金额进行调整;其他情兄下发生的或有对价变化或调整,应当区分以下情况进行会计处理:或有对价为权益性质的,不进行会计处理;或有对价为资产或负债性质的,按照企业会计准则有关规定处理,如果属于《企业会计准则第22号-金融工具的确认和计量》
二、存在的问题及其会计处理分析
(一)合并日的初始确认
按照会计准则的相关规定,购买方于购买日应当将合并协议约定的或有对价作为合并对价的一部分,按照其在购买日的公允价值计入合并成本。或有对价的初始计量直接影响企业合并形成的商誉金额。购买日的或有对价的公允价值应基于标的企业未来业绩预测情况、或有对价支付方信用风险、时间价值等因素予以确定。
(二)合并日后的后续计量
1. 计量期间调整
根据会计准则的相关规定,购买日后12 个月内出现对购买日已存在情况的新的或者进一步证据而需要调整或有对价的,应当予以确认并对原计入合并商誉的金额进行调整,其属于计量期间的调整。
2. 非计量期间调整
(1)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在合并报表层面,合并日被合并方入账价值以及合并方支付的合并对价均按原账面价值计量,其差额计入"资本公积(资本溢价)".相应地,或有对价的后续调整也应调整"资本公积(资本溢价)".在个别报表层面,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取得的长期股权投资依据被合并方于合并日所有者权益的账面价值确定其初始投资成本,其与合并方支付对价的账面价值的差异计入"资本公积(资本溢价)".相应地,或有对价后续的调整也应调整"资本公积(资本溢价)".
(2)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在合并报表层面,或有金融负债应当采用公允价值进行后续计量,其公允价值变化产生的利得和损失应计入当期损益;或有金融资产也应当采用公允价值进行后续计量。

企业合并中涉及或有对价的合并成本怎么确定?
在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中,对合并成本的初始确认,会计准则做出的规定是,以投资者享有被投资单位净资产的“账面价值”的份额作为作为投资合并成本的。这里强调的是被投资单位的净资产的账面价值。并且在合并过程中是不确认损益的。
但是作为投资方其投资用的无形资产,是相当于用无形资产的处置后的所得在再进行投资一样,这是两个环节上的,而非同一个环节,其处置无形资产环节的上利得是应当确认的。也就是说,你应当将这笔处理看作是两笔经济业务的合并处理,视同分解的处理是:
借:银行存款 5000
贷:无形资产 4000
营业外收入 1000
然后再:借:长期股权投资 6200
贷:银行存款 5000
资本公积-资本溢价 1200
这样两笔合并后,就是题中的处理了,这是两个环节上的处理,即一是处置非流动资产,二是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这里面有的一个虚拟的“银行存款”的。只有第二笔处理才是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的准则所规定的,不允许其确认损益。
我国合同法并没有对价的概念和规定,但国内法学研究人士认为,这并不意味着就没有调整的法律规定,只不过是从权利义务对价的角度来调整。
对价从法律上看是一种等价有偿的允诺关系,而从经济学的角度说,对价就是利益冲突的双方处于各自利益最优状况的要约而又互不被对方接受时,通过两个或两个以上平等主体之间的妥协关系来解决这一冲突。换句话说,在两个以上平等主体之间由于经济利益调整导致法律关系冲突时,矛盾各方所作出的让步。这种让步也可以理解为是由于双方从强调自身利益出发而给对方造成的损失的一种补偿。
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相关税费的处理
企业合并的会计处理:
购买法是一个公司购买另一个公司的合并;权益联营法合并是两个或两个以上公司的权益联合起来的合并。
看你的题目应该适用购买法,即按公允价值记账,权益联营法是按账面价值记账。
购买法账务处理要点:
①市价为股本
②市价与面值差为资本公积
③登记发行费用冲减资本公积,其他费用作为长期投资
④投资成本超过公允价值的作为商誉处理
投资成本>公允价值=正商誉
投资成本<公允价值=负商誉
例:E公司于200年7月1日为取得F公司净资产发行了100000股面值10元的普通股,当时E公司普通股市价为16元。此外E公司还发生了与合并相关直接费用:登记发行费40000元,其他直接费用80000元。
1)E公司记录发行100000股普通股的会计分录
借:长期股权投资——F公司 1600000
贷:股本 1000000
资本公积 600000
2)记录所支付的费用
借:长期股权投资——F公司 80000
资本公积 40000
贷:银行存款 120000
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发生的手续费怎么处理
计入管理费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