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僧是如来佛祖什么 唐僧只負責取經不負責傳經?因為如來佛祖是個“數字控”?
唐僧只負責取經不負責傳經?因為如來佛祖是個“數字控”?
(蝸牛看西遊第2033期)

文/範泛記書
唐僧有一句耳熟能詳的口頭禪,就是每逢有人問訊時,他都會恭敬回答:“貧僧乃東土大唐而來,前往西天拜佛求經的。”求經應該有兩層意思:一是取經,就是把經文典籍帶回來;二是傳經,還要把佛法精義宣揚起來、傳播出去。
但有趣的是,唐僧只完成了取經的任務,而沒有開展傳經的工作。那時,他們師徒帶上經書離開靈山往大唐折返。這一回,他們免去了腳力之苦,而是坐上“靈山高鐵”,由八大金剛親自護送。來時走了一十四年,回去只用時四天,當真是歸心似箭呀。
唐僧榮歸故里,唐王李世民大喜過望、親自迎接。幾番隆重招待之後,李世民便請唐僧赴雁塔寺登臺講經。誰成想唐長老手捧經書槓打算誦讀,忽聞得香風繚繞,半空中有八大金剛現身高叫道:“誦經得,放下經卷,跟我回西去也。”說罷,臺上臺下的唐僧師徒連同白龍馬一起升到九霄之中,隨金剛騰空而去。
唐僧就這麼走了,不曾唸誦一句他取回來的經文。李世民只得另選高僧,修建水陸大會,看誦《大藏真經》,將經文傳佈天下。
唐僧的離去比較突然,也很尷尬。畢竟千辛萬苦走一遭西天路,為的就是將大藏佛法取回來傳播華夏。取經只是前奏曲,傳經才是重頭戲。結果讓八大金剛這麼一搞,唐僧的事業有點虎頭蛇尾的意思。其實這並不能怨八大金剛,因為他們也是奉命行事,真正不讓唐僧傳經的是如來佛祖。如來這麼做也並不是有什麼針對唐僧意思,只源於他一個獨特的愛好。
如來佛祖喜愛數字,尤其對“五千零四十八”著迷。他的三藏真經共計三十五部一萬五千一百四十四卷。一藏之數正合五千零四十八卷,而最終傳給唐僧的也正是這個一藏之數。
唐僧帶著一藏之數五千零四十八卷經書剛走,觀音菩薩就給如來遞上一份報告:“弟子當年領金旨向東土尋取經之人,今已成功,共計一十四年,乃五千零四十日,還少八日,不合藏數。望我世尊,早賜聖僧回東轉西,須在八日之內,庶完藏數,準弟子繳還金旨。”觀音的意思是儘快讓唐僧折返回來,剛好湊整一藏之數,大吉大利。如來聽聞大喜,立刻吩咐八大金剛送聖僧回東,並在八日之內再返回靈山。他說的明白,這麼做就是為了“以完一藏之數”。
如來佛祖為何如此偏愛“五千零四十八”這個數字?為了湊整這個數,甚至不惜讓唐僧損失掉傳經的事業。可惜原著中並未給出明確答案,不知哪位讀者能夠解開這個疑問?
前往“蝸牛看西遊”公號,可看到第210期文章《豬八戒打死玉面狐狸為何要剝開衣服看一下?原來他知道妖界一個祕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