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出尔反尔到底是什么意思 “漢初第一謀臣”也是一個出爾反爾的小人

火烧 2023-02-02 06:56:03 1053
“漢初第一謀臣”也是一個出爾反爾的小人 我們都知道,在楚漢爭霸時期,劉邦身邊有不少謀士,幫助他建立西漢,其中之一就是被譽為“漢初第一謀士”的張良。張良祖上是春秋戰國時期的韓國人,韓國被秦滅掉之後,張良

“漢初第一謀臣”也是一個出爾反爾的小人  

我們都知道,在楚漢爭霸時期,劉邦身邊有不少謀士,幫助他建立西漢,其中之一就是被譽為“漢初第一謀士”的張良。

出尔反尔到底是什么意思 “漢初第一謀臣”也是一個出爾反爾的小人

張良祖上是春秋戰國時期的韓國人,韓國被秦滅掉之後,張良一直尋求為韓國報仇。仇恨的種子在他心中不斷發芽,也逐漸影響了他的心智和行事方式。讓他變成了一個人前做一套人後又一套,出爾反爾的人。我們看看他是怎麽做的:

撕毀盟約滅嶢關守將

當初劉邦和項羽約定,誰先平定關中誰就可以稱王。兩個人都卯足了勁要進入關中消滅秦國。在這期間,劉邦率領大軍從宛城出發,先到達嶢關,準備從嶢關進入關中。嶢關是秦都鹹陽的咽喉要塞,易守難攻。正當劉邦無計可施的時候,張良獻計派酈食其帶著財寶去做說客,賄賂秦國守將,秦國守將果然獻關投降,並要調轉槍頭一起滅秦。

人們都知道背信棄義為人不齒。可張良此時就再次獻計讓劉邦趁和談成功之際,從秦軍背後發動進攻,消滅了嶢關部隊,長驅直入關中,消滅秦國。張良這一計,可以說是讓劉邦對著自己人下手,畢竟秦將已經答應一起滅秦。此計充分說明了張良人前做一套人後又一套,表面聯盟背後插刀子。

背信棄義進攻項羽

秦國滅亡後,劉邦與項羽展開大戰,打了很多年,都無法消滅對方。後來約定以黃河為界,中分天下,西邊歸劉邦,東邊歸項羽。兩人握手言和,簽訂盟約之後,項羽帶領自己的軍隊準備回自己的都城。但張良給劉邦獻計,讓劉邦趁項羽不備,從背後攻擊項羽。最終導致項羽自刎烏江。項羽已經遵守約定,而張良卻背信棄義。

此計再次說明了張良是個出爾反爾,人前做一套人後又一套,表面言和背後插刀子的人。

表面推辭,為呂後獻計

劉邦晚年,要廢太子劉盈,立戚夫人的兒子為太子。劉盈的母親呂後非常害怕,於是派人找張良謀劃。張良對來的人表示這是皇帝的家事,自己不便參與,不答應出謀劃策。但在呂後強烈要求下,張良不僅給出計策,而且每一步都非常的詳細。由此可見,他對這個計策已經深思熟慮很久了。

張良表面表示自己不參與皇帝的家事,反過頭來又給呂後出謀劃策;表面拒絕小人物,背後卻給小人物的老闆幫忙。這不正是說明了張良是個出爾反爾,人前做一套人後又一套,表面拒絕背後答應的人。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