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耻辱1 岡村寧次的兩場恥辱大敗,原因在哪?戰後岡村說出無奈

火烧 2021-05-27 01:43:22 1052
岡村寧次的兩場恥辱大敗,原因在哪?戰後岡村說出無奈 岡村寧次,這個人在抗日劇中屢次被提及。他是抗日戰爭末期的日本中國派遣軍總司令,是昭和軍閥“三傑”中的第三位,他也是日本天皇最信任和倚重的親信之一,在

岡村寧次的兩場恥辱大敗,原因在哪?戰後岡村說出無奈  

岡村寧次,這個人在抗日劇中屢次被提及。他是抗日戰爭末期的日本中國派遣軍總司令,是昭和軍閥“三傑”中的第三位,他也是日本天皇最信任和倚重的親信之一,在抗日戰爭的最後階段,給我軍制造了不少的麻煩。但是他並不是日寇中的軍神,因爲他打了兩場大敗仗,這不但是岡村寧次軍事生涯的恥辱,也是日寇的恥辱,而這也正展現了我國軍民的堅強不屈和高人一等的軍事智慧。

岡村寧次的兩場大敗仗,出現在1938年和1939年,這個時候他在華中戰場任日寇十一軍的司令官。而在抗戰之初,日寇憑藉裝備優勢迅速推進,我軍頑強抵抗以巨大犧牲減緩了日寇的侵略腳步。但是肉體始終難以和槍炮對抗,日寇接連取得了幾場打戰役的勝利,尤其是1937年淞滬會戰的勝利,讓日寇氣焰囂張到了幾點,這個時候我軍取得勝利是極鼓舞士氣的一件事情。

華中戰場是中日戰爭的關鍵,也是兩方爭奪的焦點。日寇深知這一點,在1938年6月,日寇在華中派遣軍和下屬的各師團間增加了十一軍,用以協調華中戰場的戰爭。從1938年6月到1940年3月的二十一個月間,岡村帶着十一軍總共打了六場大的戰役。武漢會戰成爲岡村寧次高峯和低谷的集中體現。在九江會戰中,岡村寧次帶着十一軍打了第一場大的戰役,獲得大勝,那是在1938年7月,而僅僅在一個月後的南潯萬家嶺會戰當中,岡村寧次就遭遇了重大失敗。這場的大敗岡村寧次要負最主要的責任,早期的日寇的長驅直入,讓他在潛意識當中產生了輕敵的思想,這直接影響了他的決策。南潯會戰岡村寧次動用了由日本民間退役老兵組成的戰鬥力最弱的一零六特設師團。於萬家嶺他又指揮部隊孤軍深入,最終導致一零六師團被我軍全殲,師團長都險些被活捉。

岡村寧次的另一場大敗,是在長沙會戰中,之所以會說岡村寧次的輕敵或者說對我軍的看不起是潛意識上的,就是因爲這場大敗他又輕敵了。這和他在南潯會戰後又連續取得勝利有很大關係,尤其隨棗和南昌戰場的勝利,當然,岡村寧次是個惡魔,惡魔獲得勝利的方法是極其慘無人道的,比如他竟然動用了毒氣,這是非常極端和慘無人道的行爲。連續獲得了幾場大勝後,1939年9月的長沙會戰中,失敗後一直以一個聯隊對戰我軍一個師的岡村,此時竟然用一個大隊來對戰我軍的一個師。

而我軍在經歷幾場失敗之後吸取教訓積極改良戰術戰法,各部協同作戰,結果可想而知,當岡村寧次的主攻部隊將到長沙時,才猛然發現,他們的情況和南潯萬家嶺失敗的情況簡直一模一樣,又是孤軍深入,又是要進入我軍的布袋陣當中,有被全殲的危險,岡村立即下令撤退。這一次部隊的損失並不大,因爲這裏不像萬家嶺,這裏既沒有陡山密林,也沒有大霧。我軍在取得了長沙大捷,岡村並不承認這次我軍的大捷與他有關,因爲他出兵的目的是消滅在湖南北部的我軍部隊。可是這一戰略意圖他也沒有完全達成。

耻辱1 岡村寧次的兩場恥辱大敗,原因在哪?戰後岡村說出無奈

戰爭的失敗原因是多方面的,岡村寧次輕敵只是其中原因之一,另外的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日寇內部的不和,這一點岡村寧次在回憶錄中有過描述。在南潯萬家嶺戰役中,華中派遣軍的司令是畑俊六,岡村寧次和畑俊六的關係不是很好。畑俊六給他安排了一個人,就是在南潯萬家嶺帶軍隊孤軍深入那個日寇將領,他是主動像岡村寧次請命的,岡村也是想做個順水人情,結果這位差點把命送了。

1939年9月,岡村好不容易送走了畑俊六,可是卻來了一個與自己關係更差的板垣徵四郎,他們是同學,岡村還比板垣大一歲,對於這位上司,岡村相當的不爽,他我行我素,不聽任何勸告,非要用最弱的一零六師團負責主攻,雖然他不承認長沙會戰的失敗和他有關,可是他我行我素的行爲已經讓板垣等日寇高層非常不開心,兩方矛盾越來越深。結果板垣直接插手岡村的作戰方案,上司修改下屬的作戰方案,相當於是一種否定,這讓岡村感到很丟臉。

岡村寧次屬於誰都不服的性格,他是那種恃才傲物的性格,而且權力慾很強,這種人非但不會受到上司的喜愛,還會受到排擠和嫉恨,戰爭講究的是合作、協同作戰,與上司關係如此緊張的岡村,難以得到上司的支持,他的失敗就是情理之中的事了。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