夸克和饺子的区别 请详细介绍一下胶子和夸克
请详细介绍一下胶子和夸克
胶子:理论上预言传递夸克(Quark)之间强相互作用的粒子。
共8种 ,静质量为0,自旋为1,具有色荷(Color Charge)。
带电粒子间的电磁相互作用是通过交换光子而实现的;与此类比,具有色荷的夸克之间的强相互作用是通过交换胶子而实现的,所不同的是光子不带电荷,光子本身不能放出或吸收光子;胶子具有色荷 ,胶子之间也有强相互作用,胶子本身可放出或吸收胶子。
实验上还未发现自由状态的胶子,但1968年电子对质子的深度非弹性散射实验中,显示质子中有着点状结构,质子的能量只有一半由带电的点状物质所携带,另一半则由中性的无电磁作用的组分所携带。
按照夸克模型,这带电的点状结构是夸克,中性的组分就是胶子,实验结果提供了可能存在胶子的迹象。
1979年在高能正负电子对撞实验中发现三喷注现象,进一步显示了胶子的存在。
在物理学中,胶子是一种负责传递强核力的玻色子。

它们把夸克捆绑在一起,使之形成质子、中子及其他强子。
胶子的电荷为零,但自旋是 1。
它们通常假设为无质量,但亦可能有大至几百万电子伏特(MeV)的质量。
胶子是维持原子核穏定的重要一环。
在量子色动力学(QCD,是一广为接受描述强核力的理论)中,当两颗粒子色荷互相作用时便会交换胶子。
当两颗夸克交换胶子时,它们自身的色彩亦同会时改变;胶子会携带发出者的反色彩以补偿发出者的色变,它亦会携带接收者的色彩。
因胶子本身有色,故它们亦能与其它胶子互相作用,令到对于强核力的数学分析十分复杂和困难。
於1980年代早期,位于汉堡的德国电子加速器(DESY)的大规模电子-正子碰撞器(Large electron-positron collider,PETRA)凭一明显的三重喷流结构显示了胶子的存在;其第三喷流被认定为一个产生了的夸克发出胶子。
八种胶子 从一般人的角度来看,由于有三种色荷,故应有九种不同的胶子:。
可是,若由数学角度出发则胶子应有无限多种:以上九种形态的叠加(例如 等)。
此外,由于实验证明无色重子并不互相作用,故以下性质必然成立,否则重子便能通过发射胶子来利用强核力互相作用。
因胶子再没有其他线性独立关系,故只有八种线性独立的胶子,其一般简化为“胶子共有八种”。
夸克:(一个质子和一个反质子在高能下碰撞,产生了一对几乎自由的夸克。
) 1964年,美国物理学家默里·盖尔曼和G.茨威格各自独立提出了中子、质子这一类强子是由更基本的单元——Quark组成的。
它们具有分数电荷,是基本电量的2/3或-1/3倍,自旋为1/2。
夸克一词是盖尔曼取自詹姆斯·乔埃斯的小说《芬尼根彻夜祭》的词句“为马克检阅者王,三声夸克(Three quarks for Muster Mark)”。
夸克在该书中具有多种含义,其中之一是一种海鸟的叫声。
他认为,这适合他最初认为“基本粒子不基本、基本电荷非整数”的奇特想法,同时他也指出这只是一个笑话,这是对矫饰的科学语言的反抗。
另外,也可能是出于他对鸟类的喜爱。
麻烦采纳,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