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联不解体有多强大 爲什麼阿富汗戰爭纔是蘇聯的深淵?22張老照片告訴你
爲什麼阿富汗戰爭纔是蘇聯的深淵?22張老照片告訴你
1979年蘇聯入侵阿富汗戰爭,1979年12月末,蘇聯入侵阿富汗導致的長達10年的戰爭。這次入侵被認爲是蘇聯對外政策的重大失敗。1973年阿富汗共和國成立後,蘇聯即支持激進的政黨如阿富汗人民民主黨,加緊使阿富汗在經濟上依賴蘇聯,反對同中國有密切關係的巴基斯坦。
歷屆阿富汗政府雖然都曾試圖改革,但均由此而告終。1978年,人民民主黨激進分子推翻阿富汗政府,暗殺了第一任領導人,組織新政府,並由黨總書記努爾·穆罕默德·塔拉基出任國家元首(革命委員會主席),但在1979年9月又被其副手部長會議主席哈菲佐拉·阿明所取代。同年12月27日,蘇聯人支持的另一名左翼分子巴布拉克·卡爾邁勒在政變中上臺。當卡爾邁勒推行俄國化的企圖遭到武裝反對時,他要求並接受蘇聯援助,對反對派進行鎮壓,導致阿富汗戰爭的爆發。
1979年底,蘇軍集結10個師的兵力,大舉入侵阿富汗,使阿富汗原來各派力量的流血軍事政變,演變成阿富汗游擊隊與入侵的蘇軍之間的曠日持久的民族戰爭。
在阿富汗戰爭中,蘇聯耗資200多億美元。1988年5月25日,蘇軍總政治部主任利濟切夫宣佈:在阿富汗戰爭中,蘇軍死亡12210人,傷35478人,失蹤311人。阿富汗戰爭成了蘇聯日夜不停的“流血的傷口”。
由於入侵阿富汗,蘇聯不斷受到世界各國的譴責,承受巨大的外交壓力,處境孤立。由於入侵阿富汗,蘇聯與巴基斯坦交惡日甚。戈爾巴喬夫當選蘇共中央總書記後,即開始尋求阿富汗問題的政治解決。
1988年4月14日,阿富汗納吉布拉政權與巴基斯坦簽訂了由蘇美兩國予以保證的解決阿富汗問題日內瓦協議。5月15日,蘇聯和阿富汗發表聯合聲明:根據日內瓦協議,蘇軍從今天開始撤離阿富汗,撤軍將在9個月內完成。1989年2月15日,蘇聯政府就從阿富汗撤軍結束發表聲明:蘇聯從阿富汗撤軍已經結束,這一行動完全符合日內瓦協議。
阿富汗是一個溫差很大的國家,北部和東北部的冬季氣溫可以低至零下30℃以下,而東部的夏季氣溫可高達50℃!
對蘇聯來說,阿富汗屬於蘇聯通往印度洋戰略的必經要道,因此在70年代,處於攻勢中的蘇聯可謂是對阿富汗勢在必得。但蘇聯當年與美國一樣,總是在扶植傀儡政權上顯得毫無戰略與遠見,蘇聯人好不容易扶植起來的塔拉基卻毫無能力可言,直接被後來的實力派阿明發動政變幹掉。結果蘇聯人徹底乾瞪眼,本來蘇聯密謀讓塔拉基搞掉阿明,誰知卻被反殺,這種看人的眼光只有美帝越戰時期扶植吳庭豔政府的行爲可比,都屬於爛泥扶不上樹。

結果阿明政變上臺之後對蘇聯愛答不理,反而開始親巴基斯坦,也間接地親中,親美,這讓蘇聯人是可忍孰不可忍,最後親自下場動手,雖然成功料理了阿明,卻陷入了幾乎與全世界爲敵的窘境。與越戰驚人的一致,蘇聯在阿富汗打了九年,一無所獲,除了大量的傷亡與消耗的巨大財力。
西方軍界曾經預測蘇軍要想徹底消滅阿富汗游擊隊需要投入50萬兵力,這是根據美軍在越南戰爭中的經驗得出的結論。雖然蘇軍高層中也不乏有決心一舉蕩平阿富汗抵抗力量的鷹派人物,但是蘇軍在侵阿戰爭期間平均保持10萬左右的兵力,因爲後勤保障能力始終是制約蘇軍投入更多兵力的“瓶頸”。
七八十年代的蘇軍,一個參加作戰行動的摩步師每天需要補給700~800噸的物資,一個戰鬥直升機團每天需要補給近400噸。而阿富汗是個內陸山國,全國4/5的面積是山地,即沒有鐵路,也沒有海港。空運只能解決每天200~300噸的補給量,對10萬之衆的侵阿蘇軍無異杯水車薪。蘇軍絕大部分的後勤補給任務都依靠卡車運輸。
對阿富汗游擊隊來說,這些滿載彈藥和燃料的卡車隊是最好的打擊目標。蘇軍除採取武裝直升機、空降突擊部隊和步兵戰車掩護之外,還直接在ЗЦЛ-135卡車上安裝了雙聯裝23毫米ЗУ-23型高射炮。這是一種退役的老式武器,平時儲備在倉庫裏,爆發大戰時用來裝備蘇軍後備軍。因此,阿富汗戰爭無疑成了蘇聯無法擺脫的戰爭泥潭,讓其狼狽不堪。
註明:本文來源於網絡,如有涉及侵權請聯繫我們處理
相关文章
- 二战德国有多强大 秦朝军事力量有多强大?为什么临时组建的刑徒军团也很能打?
- 苏联的最后几个总统 这三个人解体了苏联,现在一个已去世,两个还健在,但是都后悔了
- 苏联不解体有多强大 阿富汗战争如果赢了,苏联还会解体么?
- 苏联不解体有多强大 苏联援助15年,我国援助20年,这个国家还是穷困潦倒
- 苏联不解体有多强大 是什么让希特勒最终下定决心攻打苏联?只因看到苏联的一场惨败
- 苏联钢铁洪流中国害怕 日本拼刺刀厉害,那为啥不敢和苏联拼刺刀呢?主要苏联有一法宝
- 苏联不解体有多强大 面对希特勒的百万大军 英法与苏联为何没有同盟
- 苏联不解体有多强大 苏联二战老战士记忆:父子互不知在中国对日作战
- 德国为什么打苏联 二战德国为何不占苏联大城市
- 苏联最穷的加盟共和国 此国在苏联时期很穷,独立后超富,人均GDP是俄罗斯3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