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篇散文作文600字 一篇写旅游拉萨散文800字
一篇写旅游拉萨散文800字
一篇写旅游拉萨散文800字
你好
西藏是个美丽的地方,从峡谷到悬崖,从树林到草原,从雪峰到冰湖,从一碧如洗的万里苍穹到四茫茫不见天日的浓雾,这里有的是惊心动魄的等待旷世的沉寂。那种苍凉而又充满柔情、严酷又不失生机的美可以把你带入灵魂出窃的冥想之中,沉醉而不思归路。
西藏是个神圣的地方,那遍及山间湖畔的寺庙金碧辉煌,给雪域高原披上一圈神圣光环,也给西藏大了笼罩上了一层神秘的色彩。在这浓郁的宗教氛围下,在酥油灯火棋布的寺庙殿堂里,如来佛的高深莫测、观音佛的宁静慈祥、护法神的恐怖狰狞,伴随着香火的闪烁,越发透也各自非凡的神韵,善男信女们摩肩接踵,虔诚恭顺的膜拜。在这块土地上,随处可见人对佛十足的真诚。
西藏是个安详的地方 ,经由佛光透彻灵魂的照耀,西藏人在知天达命、乐观外向的表情下,还隐含着来自佛教的空、虚、无。那是广大而散漫的“无”¬-------无我的、无他的、无意的、无为的、无所谓的、无所用心的、无所想见的、无所事事的、无所作为的、无可如何的无可无不可。
西藏也是一个世俗的地方 ,八廓街紧挨着寺院,却坦然地洋溢着世俗的快乐,似乎每天都一样从未有过中断。转经的转经、游荡的游荡,买卖的买卖。磕长头的信徒饱受风霜的身体扑倒在大地的沉重声音令人怦然心动,却并不妨碍一队又一队花枝招展的旅行者嬉笑而过;尽管有雄伟壮丽的布达拉宫是如此显赫华丽,玛吉阿米那土黄的墙壁与床铺也一样值得怀念。
所有的一切注定了西藏是旅行者向往的天堂。
满意请采纳
写一篇描写拉萨公园的散文
当青藏铁路开通后,人们欢呼雀跃,争相坐火车到拉萨旅行。我听说车票非常不好买,也就放弃去拉萨旅行打算,尽管我儿子在拉萨工作一年有余了。
那年八月我在宁夏参加了一个学术研讨会,会后有人劝我到西宁去玩玩,宁夏到西宁走高速只需两、三个小时就到了,也就应允了。路上我突然萌发了在西宁买火车票去拉萨的念头,尽管听说买拉萨的火车票非常之艰难,但是我在网上看到西宁市对购买拉萨的车票进行了一系列的严管措施,也就抱试一试的心情到火车站去看一看。到了购票厅的10号窗口,竞无一人买票,问有无去拉萨的车票,回答说:“有!只有后天的硬坐。”,我的心怦的一动,毅然决然去西藏,于是立刻买了后天的硬坐车票。
路上我饱览了格尔木的荒凉带有悲怆美的戈壁,欣赏了恰有几分孤傲而又动人的玉珠峰她那不可一世的容颜,而可可西里的无限辽阔犹如大自然的怀抱裸露在我的眼前,列车正从她的胸膛驶过,神奇而美丽的纳木措更使我内心涌现出了无限的情怀:“你太美丽了!老天把你这颗蓝宝石镶嵌在海拔4000多米的高原上,不知你静静地躺了多少年,不知何人初见你,不知你还在等何人?年年相似,湖水依旧碧波粼粼。今天无数列车、汽车从你身边而过,无数颗心、无数的眼球掉进了你的万顷碧波,化作无数情怀,使你变得更加妩媚。”,也许面对你我还应该更庄严的遐想,因为你是藏族人民心中的神湖,想想你具有神的无限伟大和魅力。
路上我看见了被高原紫外线晒得黝黑黝黑得发亮的藏民在维护青藏铁路沿线的路基,他们看见列车来了,露出纯朴、善良、憨厚的微笑,频频向我们招手。我心中对这些高原雄鹰不禁油然起敬,这条天路的安全和生命就靠你们这些雄鹰啦!
路上我隔窗眺望了高原的天空,那是无数变幻的云彩构成的神奇而美丽的天空,有蓝天白云悠悠的优雅之情,有云涛翻滚蜂拥而来的摧城之势,有泼墨重彩五彩斑斓的大幅油画之美。在这里,不管你的摄影技术多么菜鸟,也能拍摄出精彩的画面。
到了拉萨,拉萨的繁华,拉萨的现代化使我不觉得她有什么神秘感,因为她的繁华和现代化与内地大都会城市没有什么差别,超市、网吧、酒楼、专卖店等等都有。但是,看见布达拉宫、大、小昭寺、罗布林卡就感觉她充满了神秘。她的神秘就在于她的众多门派宗教信仰的演变过程,这里包涵了博大的宗教哲学,宗教文化等等,还在于她融合中华民族大家庭那悠远而曲折的历史过程。除此以外,她的神秘之处还有那宏大的浓郁宗教色彩的寺庙建筑,寺庙中独特的建筑风格,诸神栩栩如生的造型,以及背后悠远纵深的历史背景,使人感到无限的神秘。
当我把拉萨大致浏览一遍后,在大街上漫步,拉萨的绿化也不错,特别是布达拉宫广场一带绿化得很好,但有的地方要差一些,我想,我们的农科专家们是不是应该再多搞些科研,让更多的绿色植物在高原安家落户,以改变这里的生态环境。
这里的商家大都来自四川,特别是餐饮馆子几乎全是四川人开的。我是成都人,自然味道没有多大挑剔。但是,令我震撼和不安的是很多馆子在烧蜂窝煤!拉萨什么都好,就是缺氧,许多从内地来这里无论是工作还是旅游的人都为这里缺氧而感到恐怖。我们视氧为最宝贵的资源,难道说我们还要烧蜂窝煤来消耗更多的氧气,还要和这里的人们争夺这么宝贵的资源。一想到这些,我想流泪,我想呐喊,我要向人们大声疾呼,要爱我们的环境,要重视我们的环保,要用科学发展观来改变我们的生态环境。
告别了拉萨,我老在想那里的氧气,那里的绿化,那里的蜂窝煤……。
不知什么时候合上眼睛,好象是经过当雄时,汽车的引擎声开始变得模糊了……
司机师傅说,前面不远就是羊八井,过了羊八井,就到拉萨了……
听到“拉萨”二字,意识神经有过一刻兴奋,但自从离开青海格尔木,两天一夜都没闭过眼睛,实在困得很,眼皮如铅一样沉,加上天色已完全黑了下来,难敌照射在柏油路面上刺眼的车头灯光,终于在颠簸摇晃中进入梦乡。
“到了,拉萨到了……”
朦胧中,再听到“拉萨”二字,意识渐渐苏醒,睁开眼睛时,司机师傅指着昏黄路灯中的一座高大纪念碑:“这是青藏公路纪念碑,拉萨到了,你在这下车吧,我还得赶往日喀则。”
挥手告别了送我千里的东风大卡车,站在纪念碑下,良久都不见再有车子经过,借着路灯看一眼手表,已是十点多。
活动了一下肩骨筋络,背上背包,大踏步向市区走去。
远远的,已经看见了高踞于拉萨西北红山山顶、在彩色霓光簇拥中的布达拉宫,笼罩其上的深黛色的天幕也镀上了一层耀眼的霓彩。
走过大昭寺,已近深夜,仍有虔诚的藏民在寺前广场顶礼膜拜。桑柏煨出的红红火苗,映照着一张张坚毅而安祥的面孔……
深夜敲开一家藏式小旅店,开门的是一位身穿藏袍的姑娘。我抱歉笑了笑,她没说话,便把我让进接待室。先是一杯热热的甜茶,尔后才慢慢的填写登记表。
半梦半醒的状态下,我还是做了一次检查,相机、镜头、胶卷、脚架、手电筒……
一头倒在软软的枕头上,感觉到一种前所未有的舒服和幸福,我梦见了大昭寺的金轮嵌进了圆圆的银月中……
生理时钟本能地叫醒了沉睡的意识,掀开盖在身上的氆氇坐起身来。透进窗口的月光刺得眼睛生疼,月光中,一位身披绛红袈裟的老喇嘛端坐在隔邻的床铺上。我记起了昨夜登记时接待员卓玛说,这旅店本是接待前来拉萨礼佛的喇嘛僧人。我忙双手合什,老喇嘛说:天还早,还没亮。
我跳下床,拉开窗帘,红山上的布达拉宫屹立在月华之中……
卓玛给我的保温水壶灌满了热热的酥油茶,我提起脚架,背起相机,揣上两块油饼,便匆匆走出旅店。
清晨,拉萨的空气透彻着无比空灵。穿行在净冷的高原街巷,脚步虽快,心却如拉萨河一样安宁。
来到布达拉宫广场,攀上西南面一处几层楼高的土坡,在坡上架好脚架相机,东方开始露出了鱼肚白。
镜头中,黎明前的布达拉宫庄严肃穆,这是玛布日红山赋予它的神圣气质。
我摘下皮帽,任凛冽的晨风吹在脸上,我要让每一个触觉细胞都好好地感受拉萨的清晨,我要用心迎接这一刻,迎接圣城黎明的到来。
东方开始泛起淡淡桃红,布达拉宫宏伟的轮廓在模糊的晨雾中渐渐清晰……
这是兴奋的一刻,映入相机镜头中的,是我所见到的最动魂的景象,在这以前,我只是在梦中见过……
我按动快门,手却没有了知觉,我忙往手心上呵气……
清脆的快门声中,红日跃出,高高的红山金光灿灿,一朵浮在天上的雪莲绽开了笑容,那就是沐浴在晨光中的金色布达拉……
去过的地方都忘记了,都忘记了,只有拉萨忘不了,拉萨忘不了……
滚烫的泪水蒸腾时,我唱起了《拉萨谣》……
如果可以用上, 请给个最佳答案吧 。
谢谢。
急需一篇关与旅游拉萨英语短文
The mild and pleasant climate in central Tibet makes this area available for tourists year around. This route offers the epitome of Tibet with some of the most impressive visions: snow-capped mountains and holy lakes, splendid monasteries and palaces, original villages and unsophisticated people. With the better road conditions and acmodations along the way, it is now the most popular route.
Lhasa, literally meaning “Holy-Land”, is the heart and soul of Tibet, has history of more than 1,300 years. It rose to prominence as an important center of administrative power in the 7th century AD, when Songtsen Gampo, a local ruler in the Yarlung Valley, continued the task of unifying Tibet. Songtsen Gampo moved his capital to Lhasa and built a palace on the site that is now oupied by the Potala.
The fifth Dalai Lama also made Lhasa his capital. He built his palace, the Potala, on the site of ruins of Songtsen Gampo’s 7th century palace, Lhasa has remained Tibet’s capital since 1642, and most of the city’s historical sights date from this second stage of the city’s development.
求一篇800字散文
幕初下,夕阳唱晚,白鹭南翔。 风起,寒如数九的冷,一下子吹进了心房。独立风中,看秋去,冬寒,云空翻。 有落叶在风中,然后以垂直的姿态掉落,就这样被踩到了人们的脚下,成就了最终的归宿,别无选择,因为它将命运交付给了风。 不想清点过去,在寒风中,突然感觉到了一种壮烈和决绝,人生的际遇和种种,相聚和相亲,相恶和分离,莫不是偶然和必然的恶意之作,当有泪吹落风中,抬起头看天,仿佛云天都写满了绝望。 向下一个路口走去。在下一个路口上,还会有谁在那里站立着,等待着,张着迷惘的双眼,不知去往。也许,只是又一个迷了路,不知去路,也找不到归途的人。 笑笑,从身边走过去,不再为谁停留。人生的许多路都是一个人在独行,因此有了更多的时间去看天地苍茫的景色和风云莫测的变幻。原来总以为找到了人陪,从此可以两手相挽,不离不弃,笑看云天,情深涟涟。 却不知道,那个人原来一直在流连着别处的风景,心,也一直在沉沉拥着我的身外--游离着。 你走过来,是要挽起我的手吗?是因为你不忍看我如此的忧伤和绝望吗?还是怜惜我在夜风中如此孤单的身形?我茫然,可惜,你来的不是时候。此时,我唯愿我的掌心空落着,也不想要一个陌生人来了解我的孤单和寂寞,一如昨夜的心,痛却清醒。

拉萨旅游散客
东措门口,纳木错每天发车,你去门口找保安就成了
求一篇作文 散文 800字
百合花的故事
我已经不记得那男孩的样子了,而且我也不知道他的名字,他从没告诉过我。我不知道现在长大的他在做什么,是不是还记得那个夏天,可是我还记得。
在那条人流熙攘,灰尘飞扬的街上,我有一个小小的花店。从小我就梦想着自己有一间玻璃花屋,堆满色彩缤纷的花,阳光透过一尘不染的玻璃照进来,最重要的,我要在花屋的中央,阳光里,放一张木头的小圆桌,然后用一个简单的没有装饰的玻璃花瓶装满满一花瓶的白色百合,而现在,我就坐在一屋子花的中间,下午的阳光正照在百合花上。
我注意那男孩有些时间了,差不多每个星期,他都会来,趴在玻璃上看百合花,嘴半张着,眼神痴迷,我从没见过一个男孩看花会看得那么专注。大部分来买花的男孩都只会要玫瑰和满天星,付了钱拿了花就走,甚至不会多看花一眼。可是他却长时间的用一种专注甚至有些爱恋的眼神看着我的百合,我不由得要注意他。
他这样来看花看了很久,我会在店里微笑着看他,可他从没把眼光向别处偏一偏。直到有一天,我走出店去招呼他,他却吓了一跳,飞快地跑了,消失在人群里。后来有很久他没再来过,我很后悔,那心情,就象无意间踩坏了一个小孩子精心堆起来的沙堡。
夏天里的一天,他走进我的小店,红着脸不说话,仿佛在积蓄勇气,大约我的微笑使他安心,他终于说:那花多少钱一枝?我告诉了他,那个时候百合还不象现在那样遍地都是,是很昂贵的一种花,而他也不象是一个身上有很多零用钱的孩子,所以我就从花瓶里抽出一枝递给他,没想到他忙不迭地把双手背到背后,还退后了一步,他看着我,说:"我不要。但是,您可不可以让我在这儿打工,我不要钱,只要......"他又看着花。我从没用过小工,这个花屋是我的梦,没有客人的时候,我喜欢一个人静静地拾掇花, 但是我还是很爽快地答应了他。
他工作得非常勤勉,可是不太有经验,尽管我给了他一副手套,他还是经常被玫瑰花扎着,他的手上,胳膊上常有斑斑点点的伤痕。有时候闲下来,他就看花,我则一点点把一束束花里的残枝败叶拣出来。我要说,他是个非常沉默的男孩子,沉默得不象他的年龄。
一次我无意中看见他,站在那张小圆桌边,脸上一股心醉神迷的样子,一只手伸出去,像是想要摸那百合花,他的手指很长,轻轻的向前探着,几次要碰到花,又缩了回来。我低声说:你可以摸摸看,不会摸坏的。他吓了一跳,很不好意思的跑到一边找事做,半天,他突然说:"那花真的很像她。""谁?""我的,我的同学。"他的脸又红了。
有一天他没来,第二天很晚才来,半边脸肿着,闷闷地对我说:"对不起,昨天我爸把我锁家里了,今天好不容易才出来。"他眼里浮着泪光,没有更多的解释,可我想像得到是什么样的情形,我不由得起了怜惜的心,对他说:"其实你不来也没关系,我还是会给你花的。"他却很大声的说:"不,不要,我一定要干完这个暑假。"后来,他来干活就很不规律了,有时候好几天都来不了,每次来,都见他身上有新伤。我很心疼他,常问他要不要我去和他家里解释,我可以给他一些钱算是交待给家里的工钱,可他总是坚决拒绝,他说:"这是我的事,我自己的事。"
终于暑假的最后一天到了,那天的天色很阴暗,雨意飘在空气里,一大早他就穿戴得整整齐齐的到我店里,帮我干活,等到下午,我把我所有的百合放在一起,用湿棉花把根包好,再用玻璃纸和一根漂亮的白缎带扎起来。他看着我做,眼睛闪闪发亮,等我把这一大束花交给他时,他那张激动的脸,过了很久,我闭上眼睛就能看见。这时外面的雨已经很大了,我看见他弓着身子,护着花,在雨里走远了,我心里有说不出的惘然,想起我少年的时候,那些若有若无,始终都在,却又始终没有说出来的心事。我在想:那个我从没见过的女孩,真的很幸福。
第二天他又来了,我问他:"把花给她了?"他一脸的幸福平静,点点头,又摇摇头说:"我放在她家门口了。"我很诧异,他用如此艰难的一个夏天换来的花,竟然没有亲手交到她手里,他看出我的诧异又低低地说:"其实,我从来没有跟她说过话。"
我想我可以明白他的心情,因为我也曾经年少。后来我没有再见过他,但我常常猜想,他是否会永远记得这个夏天,夏天里的白色百合花,还有,那个拿到花的女孩,是否一生都会用甜蜜感激的心情纪念着那些百合花。我的花屋里,依然有那张小圆桌,在清亮的玻璃瓶里,我从没有插过别的花,只有百合。
给一篇800字的散文
关于把事情做精做透这个观点,我好像真的是谈得比较得多。特别是前段时间,我写那个专一的时候。很多的时候也都是谈到了这点。后面自己都觉得烦了,就比较少写那个了。
但是我一直都觉得,成功一定不会在起点的附近,绝对是要很走久才能达到的。
一篇800字散文或诗歌
秋日絮语 远远近近的秋风来了,高高低低的秋月升了,深深浅浅的秋雨落了,浓浓淡淡的秋意近了。我如此钟爱着的秋天啊,那浓浓的翠,是你流转的眼波吗?那浅浅的红,是你含羞的笑厣吗?那翩翩的叶,是你轻舞飞扬的心吗?那淡淡的香,是你暗自妖娆的美吗? 竹依窗而弄影,兰因风而送香。风暂下而将飘,烟才高而不瞑。抬起迷迷蒙蒙的眼,拈一枝幽兰,斟一杯香茗,独自徜徉在秋的怀里,我快乐顽皮的像个淘气的孩子,挥洒着浪漫和洒脱,风中吟诗,雨里放歌,醉里挑灯,梦中看剑,恣意任性地将这个秋天酿成一坛醇醇的千日醉。 青山在门,白云当户,明月到窗,凉风拂座。倚着窗儿,凭着阑干,一卷在握,佳友相伴,煮茗佐谈,竟此夜乐。闲谈古今,静玩山水,清茶好酒,以适幽趣。逍遥岁月,秋日夜话,喜乐无边,只恨日短。高卧酒楼,红日不催诗梦醒;漫书花榭,白云恒带墨痕香。 红蓼白苹妆点着一派秋容,狂花疏柳安排几分秋色。那五彩斑斓的秋景让我驻足,那幸福甜蜜的秋意让我沉醉,那旖旎万千的秋情让我思量,那浪漫温馨的秋歌让我流连。酷爱对酒当歌、临风吟诗的我啊,迷乱在这浓浓的秋里,恍惚在这深深的秋里,幻化作一个恋秋的人儿。而那秋啊,因为我的痴恋,非但徒生出豪情万丈,更对恋秋的我施以百般的呵护,万般的宠爱。 秋日暖阳,最是和煦温暖,沐浴在这片秋阳之下,我为秋醉了,秋对我笑了…… 深秋絮语道寂寥 这个秋天,我有点疏懒。眉也懒得画了,衣也懒得换了,书也懒得读了,碟也懒得看了,话也懒得说了,泪却流得更勤了。 这个秋天,我有点弱视。看不清山,看不清水,看不清云,看不清月,只看到你。 你,是书吗?清清雅雅,笑傲古今,缠缠绵绵牵绊着我,书中诗华,红袖添香,把酒吟诗,琴瑟相和。 你,是歌吗?朗朗明明,余味悠长,点点滴滴浸润着我,歌舞翩跹,花瓣沾衣,芳草盈阶,好景良辰。 你,是风吗?徐徐缓缓,温暖和煦,轻轻柔柔包围着我,风舞黄昏,暗香盈袖,心香一瓣,妖娆盛放。 你,是雨吗?丝丝缕缕,润物无声,细细密密笼罩着我,雨湿秋千,浅翠娇青,吹花嚼蕊,细数归期。 你,是剑吗?潇潇洒洒,豪迈奔放,轰轰烈烈震撼着我,剑气如虹,漫书花榭,柔情一丝,将心萦系。 你,是酒吗?浓浓烈烈,意气风发,恍恍惚惚晕染着我,酒入愁肠,化作相思,万种深情,只为君狂。 夜阑人静玉笙寒,凝眸难对碧云天,盈盈相隔愁追随,相思欲寄无从寄。 怕听穿林打林声,泪透鲛绡红颜老。自古情长多伤心,晓风残月费思吟。 凭窗立,无处问归程。一种相思,两处伤怀。 独自醉,清愁把衣湿。花已飘零,好梦怕醒。 看黄昏雨后花落,叹相思病魂附骨。唉,罢了,罢了,伤心之事,不提也罢。 且邀明月伴我醉,忘却人间千古愁……
仿写丁丽梅的一篇散文800字
花香满天
——读丁立梅散文有感
淌过岁月的小溪,我仿佛来到了作者家乡的小镇……
感觉中,小巷一直很静,深巷幽幽,什么样的秘密都能藏在里面.然而,昔日的青春女子长成一个中年女人,作者也是一个男孩的母亲了.但是,岁月也总要留给我们一些挥之不去的记忆.“想起小时过年,年味的诞生却是从祖父清洗蒸笼开始的.”“睡梦里,是新年的欢腾.醒来,满屋的馒头香.”……这一切被糅进岁月的褶皱里,藏进心灵的沟壑里,风剥雨蚀都无法从记忆中抹去.由此我们在与岁月的对抗中变得坚强而温柔.
作者的眼光是多情的,她看水水扬波,看山山舞蹈,动感的心情牵引着动感的文字,在生活的路上恣意地徜徉.平平常常的日子就这样被作者以女性特有的耐心描绘得跌宕起伏,充满着温馨与浪漫.更令我们动情的是,作者铭记着山乡和城市养育着我们长大,我们今天的富足有着咸菜泡饭的印记.这是何等深厚的对父老乡亲的感恩!
读着读着,我不得不佩服丁立梅胸怀的坦荡和的立意的高远.在她的心里,春天的阳光无时无刻不在,不论在任何时候,在任何地方,“阳光在他手腕上划过的那道很耀眼的光芒”都会长久地在我们的心里驻留,成为鼓舞我们直面困难微笑着走向明天的动力源.在她的意识里,“窗外,有我们自己的天空呢,一弯新月,一方暖阳,总是把我们的心照得透亮.”为此,她坚信:“我们还有足够的资本让自己活得灿烂.”用优美的文字和瑰丽的想象提升着一篇篇短文的境界,充分展示了作者的豁达与智慧.
读着丁立梅的散文,我既看到了牡丹花怒放的华贵,亦闻到了百合花淡雅的清香.
求一篇写杜甫的散文,800字左右!
怅望千秋——感悟杜甫
如果把唐诗比作一支交响乐队,那些充满才华的诗人们每个人都奏出了属于自己的乐章,陈子昂的悲慨,王昌龄的雄浑,王维的秀丽,李白的飘逸,杜甫的沉郁,刘禹锡的清俊,柳宗元的简淡,韩愈的险怪,李贺的冷艳,白居易的轻俗,李商隐的雅艳......而无疑,李白是这场交响乐演奏中飞扬最高、飘扬最远的一支。杜甫呢?所幸有了杜甫,他为这支队伍压住了阵脚。
每读杜甫,总能让我渐渐冰冷的心又渐渐感觉到丝丝温情,那温情不但是由己及人的关注热爱,那温情更丝丝撩拨着人的心灵,让人渴望崇高渴望博大渴望热情,并因这种渴望而温暖了自己。
一个人活着有很多种选择,高尚或卑劣,清雅或粗俗,博大或狭隘,深刻或肤浅,骄傲或萎缩.....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道路,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选择,而选择之后心灵的感受也只有自己能够体验。是不是,我们每选择一分高尚,我们就能多一分内心的纯粹和幸福?每选择一分高尚,我们就能多一分内心的平静和安然?所以,杜甫是幸福的,他是那样高尚。
这个常常自称“老儒”的老头,用他的一生诠释了儒家标举的理想人格——人饥己饥,人溺己溺。这种伟大的人格,因有了杜甫的诠释而洗去了“腐朽”的铅华,光彩照人,令人神往。杜甫也在诗歌之外显得愈加巍峨高大,辉耀照天。当代学者傅道彬、陈永宏在《歌者的悲欢》一书中言杜甫为后人建立了一座纪念碑,说:“在这座非人工建立的纪念碑面前,任何一个正直善良的人都会在它的面前低下自己仰慕感念的头颅;任何一个有民族自尊和责任感的炎黄子孙,都会自心底深处升腾起一种民族的自豪感,为我们悠久的民族文化能哺育出如此伟大高洁的人格而由衷的自豪。”
艰辛的杜甫终生流浪,流浪的路上,他把人世间所有的苦难都一点一点地拣起,扛在了肩上,装进了心里。而他自己呢?“朝扣富儿门,暮随肥马尘,残杯与冷炙,到处潜悲辛”,“饥饿动即向一旬,敝衣何啻悬百结”,“麻鞋见天子,衣袖露两肘”。即便他已经贫得不能再贫了,即便他已经苦得不能再苦了,贫苦一生,却也从来没有推脱更不躲避。就是在他即将撒手人寰,在他为自己举行告别仪式的时候,在“转蓬忧悄悄,行药病涔涔”的时候,还在关心着“战血流依旧,军声动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