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吉安安福 安福历史文化

火烧 2021-04-21 01:46:42 1088
安福历史文化 一、安福民风民俗6个安福南乡的民间风俗独具特色,文明礼仪繁杂而隆重,如从一个人的出世、三朝,满月、周岁、发蒙、结婚(找媒人,吃饭,给见面礼,看人家,定日子,过担,结婚、回门这些程序),做

安福历史文化  

一、安福民风民俗6个

安福南乡的民间风俗独具特色,文明礼仪繁杂而隆重,如从一个人的出世、三朝,满月、周岁、发蒙、结婚(找媒人,吃饭,给见面礼,看人家,定日子,过担,结婚、回门这些程序),做寿到丧葬,又如建房子的捡(挑)日子动土、挖基、缮架到(过窝)乔迁新居,又如“吃新”过年、三礼五节等仪式风俗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

据有关记载:“吃新”又叫“尝新”,“吃新节”,是安福县南乡片的一个民间传统节日,也是当地一年当中仅次于春节的第二大节日,在中国民间传统节日中,“吃新节”是唯一没有确定日期的节日,其时间大约在农历“小暑”到“大暑”之间,以早稻成熟为标志。因各村水土、气候条件不一致,早稻成熟往往会相差一天或几天,所以,各村的“吃新”也有先有后。

现在“吃新”的具体时间基本上由当地乡政府来确定。同时由于地域和风俗的不同,各地吃新仪式稍有不同,但供奉新谷、祭拜神灵、祭祀祖先、按长幼辈分依次入席尝新的仪式程序几近雷同,更重要的是各地都很重视“吃新节”。

节日当天,各村外出务工经商村民纷纷赶回家过节,村民们精心摘取颗粒饱满的稻穗,捆扎成稻束,供奉神灵,祭拜当地谷神和祖先,并在随后按长幼辈分,依次入座就餐,餐席以新米饭、米粉蒸肉为主,还有鲜嫩的茄子、辣椒、黄瓜、南瓜、豆荚等时令蔬菜以及鸡、崖、鱼、肉等。“吃新”,不仅仅能表明农民劳作之后,对即将收获的无比喜悦之情,更重要的是一种增进亲朋好友、左邻右舍间和睦团结的传统风俗、是该县不可多得的一项非物质文化遗产,对于研究该县民间古风古俗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吃新”是指早稻收割时吃头回新米的意思。节日时间为一天,按照南乡惯例由洲湖镇政府决定并张榜公布,大约在每年的公历7月上、中旬,南乡各乡镇统一过“吃新”节。

在安福南乡,“吃新”节与春节一样重要而隆重,俗称“吃新过年,不说假的”。在中秋节还有烧塔的习俗,每到中秋节年轻人和学生就会到处去捡许多残瓦片搭成一座一人多高的塔,由几个小孩敲打着村里的铜锣去家家户户捐稻草,大人还会用稻草圈起来放在塔顶上烧,说是烧元鞑子,这样的活动会持续烧3个晚上。

家家户户在月亮出来时都会放鞭炮,把家里的月饼,广橘(柚子)等等圆的食物摆在桌上供月亮公公。在过春节初一那天小孩都要穿新衣服,在这一天父母交代小孩不许讲脏话,不许骂人,同村的人都要到村里人家去拜年贺喜,初二那天才可以出门走亲戚。

春节初七八开始舞龙灯(在以前还会有舞狮灯),第一天舞龙灯先要去村口的小河边给龙上水,也就是拜河神的意思,然后才可以去家家户户舞龙灯贺春,在春节十三那天舞龙灯结束,在那天晚上要熄了灯悄悄地把龙灯抬到初时给龙上水的河边,脱掉龙身上的纸片再一把火烧了,就这样舞龙灯就结束了。吃完元宵春节就过完了。

文化风气 安福县南乡地区文化底蕴深厚。宋元以来,文风蔚然,人才辈出,乃人杰地灵之域、物华天宝之地。

历代名人学子、忠臣义士不乏其人:唐禅宗七祖行思、文学家刘弇、诗人王庭珪、宰相彭时、理学名家邹守益、文武女豪刘淑英、"七君子"之一王造时、爱国诗人王礼锡等均出生于此。功勋卓著的安福南乡籍老红军有,王元和、廖明、毛少先3位授衔将军,为南乡历史谱写了新的篇章。

安福南乡内古代民俗文化村落很多,较大型、有价值的当数洲湖镇的塘边村、甘洛乡三舍村、金田乡柘溪村、洋门乡槎江村和高州村等。明清建筑群上百座,造型别致、雕工精美、文化底蕴深厚,是旅游观光和历史研究的好去处。

塘边古村,是江西省安福县的一个自然村,离县城约30公里,交通方便。1996年在京九铁路沿线旅游资源普查中被发现。

这些年来,对外有了一些宣传介绍,来古村参观、考察、游览者络绎不绝。2003年8月,经江西省人民政府批准,列为省首批“历史文化古村”。

2014年被评为中国历史文化名村。“筨箕晒谷,教崽读书”是南乡人祖祖辈辈传下来的重文敬士、尊师重教的优良传统。

南乡人在勤于务农、经商之余,创造了辉煌灿烂的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文化。在南乡有历史悠久的安福县洲湖中学,学校前身为著名理学家邹守益于明嘉靖三十七年(公元1558年)倡立的复真书院,为当时著名的讲会式书院之一。

清光绪三十一年(公元1905年)改名为“复真学堂”。民国初年(1911年)改为“复真学校”。

洲湖中学是江西省乃至全国连续办学史最长的学校之一。悠久的办学历史形成了“崇真求实,开拓进取”的优良校风,培育了一代又一代的各类人才。

恢复高考以来,为高校输送优秀新生500多人,培养出处级以上干部40人,博士27人,教授17人,以及一大批副教授、硕士、企业家活跃在祖国建设各条战线上的骨干人员。教师公开发表论文达130余篇。

在县级以上的各类教学竞赛中,先后共有316多人次获奖。南乡妇女有事没事还会凑到一起喝“表嫂茶”。

喝茶的名义很多妇女怀孕吃好事茶,小孩出生后吃三朝茶、满月茶、周岁茶,开始上学读书吃发蒙茶,考取大中专学校吃升学茶,女子出嫁前吃妹妹茶,娶了媳妇吃新人茶,做六十、七十、八十、九十大寿则更要吃祝寿茶。

二、江西安福县的历史

秦朝以前,安福先后隶属吴国和楚国。公元前222年,秦朝在今安福境内设立安成和安平二县。县治所分别设于今严田镇和竹江乡境内。西汉初年,境内安平县为豫章郡18县之一;安成县为长沙郡辖县。三国吴宝鼎二年(267),安成、平都(公元96年,改安平为平都)、宜春、萍乡、新余、永新6县合并,设立安成郡,郡府设于境内安成县,归属扬州。太康元年(280),安成郡新增广兴县,安成改为安复县,统7县,改隶荆州。隋开皇九年(589),将安复、平都二县合并为安成县。十年(590),废安成郡,安成县隶属吉州。十八年(598),安成县改为安复县。唐武德五年(622),升安复县为颖州,七年(624)废州,改安复县为安福县,安福之名自此始。元元贞元年(1295),安福升为州。明洪武二年(1369)复为县。清乾隆九年(1744),从安福县上西乡划出12个都之地(即今莲花县的路口、湖上、闪石、坊楼、高州、六市等乡镇),与从永新县划出的一部分辖地,设置莲花厅(今莲花县)。自那时起,安福版图基本未变。

民国时期的安福县,1912年直属省;1914年属庐陵道;1926年直属省;1932年属江西省第十行政区;1935年属江西省第三行政区。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安福县属老革命根据地,先后隶属井冈山根据地和赣西南苏维政府、湘赣省苏维埃政府。

1949年7月14日,中国人民解放军解放安福县。安福县先后隶属江西省吉安分区、吉安区、吉安专区、井冈山专区、井冈山地区、吉安地区、吉安市。

三、安福国会的历史

袁世凯死后,北洋军阀由比较集中的独裁统治,变成了分散的军阀割据局面。

他们分别在不同帝国主义的支持下,进行争夺或控制中央政权的斗争,在政治上出现了极端混乱的局面。1916年6月6日袁世凯死后,北京政府由黎元洪继任大总统,但是政府的实权却操纵在国务总理段祺瑞手中。

段是袁世凯的忠实走卒之一,他继承了袁的衣钵,企图组织新的独裁政府。但由于当时各派政治势力对于国家政制究竟依《临时约法》来制定,还是按《新约法》来组织,发生了一场争执。

争论的结果,段祺瑞被迫宣布恢复1912年3月由南京临时政府所颁布的《临时约法》,并恢复民国元年的官制与国会,实行责任内阁制。国会重新开会后,选举冯国璋为副总统,并重行审议《天坛宪草》。

为时不久。国会与内阁因“对德宣战案”发生了冲突。

黎元洪借机利用国会免去了段祺瑞总理职务,可是他在督军团的要挟以及张勋的所谓调停下,又下令解散了国会。接着,1917年7月1日,北京城又演出了一幕为时12天的张勋复辟丑剧。

于是段祺瑞东山再起,黎元洪引咎辞职,冯国璋继任总统,段祺瑞仍担任国务总理。冯、段执政后。

段祺瑞因为与原国会矛盾较深,所以不打算恢复被解散了的国会。于是着手改造国会,以为己用。

他与研究系的人物互相勾结,主张仿照民国元年的先例,先召集临时参议会,重新制定国会组织法及选举法,然后再召集新国会。对于被解散了的原国会,则不再过问。

于是原国会中的国民党议员奋起反对,他们在上海集会并发表宣言,主张仍召集原国会,孙中山于1917年7月17日,带领这一批人南下,在广州组成军政府,开展护法运动。于是出现了南北两个政府、两个国会相互对峙的局面。

在反对帝制的过程中,《临时约法》终于再现了它那历史的光辉。在袁世凯死后,尽管军阀们并不准备实行民主政治,但是民主的潮流迫使他们不得不承认《临时约法》的合法地位。

1916年6月7日,黎元洪宣誓就任大总统之职,以段祺瑞为国务总理。在经过了一番“法统”问题的争执后,6月29日,以黎元洪的名义发布申令:“共和政体,首重民意;民意所寄,厥惟宪法;宪法之成,专待国会。

我中华民国国会,自三年一月十日停止以后,时越两载,迄未召复,以致开国五年,宪法未定,大本不立,庶政无由进行,亟应召集国会,速定宪法,以协民志而固国本。宪法未定以前,仍遵用元年三月十一日公布之《临时约法》,至宪法成立时为止;其二年十月五日宣布之大总统选举法,系宪法之一部,应仍有效。”

8月1日,国会在北京正式恢复,称为国会第二期常会。国会恢复后决定以《天坛宪草》为基础继续制宪。

9月初追认段祺瑞为国务总理。于是责任内阁制的民主共和政体又在形式上建立起来了。

从此时直到1924年10月底,北京中央政府的政治制度并无多大变化在这段时间里,由于袁世凯的死,便北洋集团失去了统一的首脑,开始以段祺瑞、冯国璋、张作霖为核心,分裂为皖、直、奉三大派系。三派之间明争晴斗,在中国出现了军阀混战、轮流坐庄的政治局面。

这是北洋集团开始分裂、衰落的阶段。在这短短的7年中,北京政府更换了4个总统。

国务总理包括正式任命、署理、代理、暂代等各种名义上台的有28人次。其中任期最短的仅仅是6天。

作为资产阶级民主制度象征的国会,由于军阀们的破坏和操纵,也发生了极大的蜕化甚至变质。1916年8月国会恢复后,于9月5日成立宪法会议,开始继续制宪。

此次制宪,各方面人物都异常活跃,争吵激烈,一时间似乎很有点民主气氛。但实际上,国会此时已经蜕化,成为各派军阀之间公开争权夺利的场所。

国会恢复后,从国会原有的几个政党中又分化出许多小的派别。其中势力及影响较大的,一为梁启超为首的宪法研究会(研究系),一为一部分国民党议员所组织的宪政商榷会(商榷系)。

研究系和商榷系分别以段祺瑞和黎元洪为靠山,于是为了各派的利益,议员们围绕宪法迭起纷争,喧嚷不可终日,当时,围绕宪法内容争论的主要焦点在于总统、内阁和国会的关系以及中央和地方的关系两方面。在总统、内阁和国会的关系方面,商榷系主张扩大总统和国会的权力,以削弱段祺瑞把持的国务院的权力,研究系则主张加强国务院权力以体现责任内阁精神。

在中央与地方的关系方面,商榷系主张省长民选,各省可制定省宪。研究系为了支持段祺瑞的武力统一则反对省宪及省长民选。

吉安安福 安福历史文化

1916年12月8日,众议院举行审议会,讨论省制问题,研究系与商榷系议员争论激烈,相持不下,最后竟导致大打出手,酿成著名的“国会殴斗案”的丑闻。可见此时的国会已经蜕化为军阀政客们的交易场所,议会民主制完全成了幌子。

1917年5月,在制宪之争远未结局的情况下,又爆发了“府院之争”。黎元洪免去了段祺瑞的职务。

在张勋的逼迫之下他又下令解散了国会。第二期常会就这样结束了。

1917年6月,张勋复辟,解散民元国会(第一届国会)。1917年7月,段祺瑞再造共和,打败张勋。

但是段因为民元国会曾反对他参战欧战,故段没有恢复,而是在梁启超等建议下,“效法”辛亥革命初期成立临时参议院,制定新的国会组织法,于19。

四、江西历史文化古村是哪些

3、渼陂古村是江西省历史文化名村,位于吉安市东南部,赣江支流富水河(亦称”王江”)南岸。

梁氏家族世居于此,是一个耕读并重、农商并立、文武并举、义利并蓄、庐陵文化与红色文化并存,人文历史和自然田园风光和谐统一的历史文化古村。渼陂南宋绍兴年间始建,至今已有870余年的历史4、双元古村位于吉水县金滩镇以北1 km处,东临赣江,西侧为原有护村河,远处山峦连绵,近处稻田葱郁.该村现有居民200户,人口约1157人,面积1.3km2.古村村落规划整齐,青山绿水树木环绕,徽派建筑的粉墙黛瓦和精巧雕琢的马头墙鳞次栉比.整体自然环境非常良好. 5、江西省历史文化名村---安福柘溪刘氏古村://56/p60/v_ODgyOTM5Njk.?pstyle=1。

五、安福发生历史灾害

江西省安福县蒙岗岭发生滞后性滑坡灾害 【字体:大 中 小】 2014-07-03 11:58:08 来源: 中国天气网江西站 受6月27~29日强降水过程的影响,江西安福县蒙岗岭7月1日凌晨发生滑坡地质灾害。

滑坡体前缘发生小规模滑塌,下方的排水渠在土体的挤压下出现不同程度的变形垮塌。 据专家介绍,此次滑坡由强降雨引发,但发生时间稍晚于降雨过程,在滑坡地质灾害中属于常见现象,在降雨诱发型滑坡中表现尤其常见。

滞后性滑坡多发生在较大程度的降雨之后,滞后时间的长短与滑坡体的岩性、结构及降雨量的大小都有一定关系。文图:江西省安福县气象局,蔡哲。

六、安徽与江西的历史文化渊源

安徽省是中国史前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

在繁昌县人字洞发现距今约250万年前人类活动遗址。在和县龙潭洞发掘的三、四十万年前旧石器时代的“和县猿人”遗址,表明远古时期已有人类生息繁衍在安徽这块土地上。

亳州在商代曾为成汤之部,古寿春(今寿县)在春秋战国时曾为楚国首都。 ------------------------------------------------------ 江西 江西开发的历史,从出土文物考证,可以上溯到距今一万年以前。

而江西作为明确的行政区域建制。 始于汉高帝初年(约于公元前202年)。

时设豫章郡,郡治南昌,下辖18县,分别为南昌、庐陵、彭泽、鄱阳、馀汗、柴桑、赣、新淦、南城、宜春、雩都、艾、安平、海昏、历陵和建成等,分布地域为赣江、盱江、信江、修水、袁水沿岸,即与后来的江西省区大致相当。 汉武帝时划全国为13个监察区,称13部州,此时的江西属杨州部。

公元291年,即西晋元康元年,改设江州,其主体为江西地区原有郡县。 隋时曾作行政区划调整,州的级别降与郡同,因而隋代的江西地区设有7郡24县。

唐时增加到8州37县,分别为洪州、饶州、虔州、吉州、江州、袁州、抚州和信州。 贞观元年唐太宗划全国为10道监察区,玄宗时增为15道,洪、饶、虔、吉、江、袁、抚、信8州隶属于江南西道监察区。

五代时期,江西地区辖南唐(南唐前期称吴)。在这个时期出现了相当于下等州的新的行政区划6州、4军、55县。

交泰元年,南唐中主决定建南都于洪州,并因此升洪州为南昌府。 宋代在州之上改道为路,江西地区被置9州、4军、68县,其大部分隶属于江南西路,另有一部分隶属于江南东路。

元朝开始确立行中书省制度(简称行省或省)。江西行省辖区远远大于今天的江西省区。

除包括了今江西绝大部分地区外(原江西东北地区隶属于江浙行省),还包括了今天广东省的大部分。元行省下设路、直隶州、州(同县级行政机构)和县。

江西行省下辖龙兴、吉安、南康、赣州、建昌、江州、南安、瑞州、袁州、临江、抚州、饶州、信州等13路和南丰、铅山2直隶州以及48个县、16个县级州。 明朝虽然基本上保留了元朝的省区建制,但改行中书省为布政使司(习惯上仍然称省),改路为府和改州为县。

江西布政使司辖南昌、瑞州、饶州、南康、九江、广信、抚州、建昌、吉安、袁州、临江、赣州、南安13府,下辖78县,地域基本等同今天的江西省区。其时承宣布政使司、提刑按察使司、都指挥使司为江西布政使司的最高行政机关,三司分别由中央直接节制,分权而治,互不统属。

清代改江西布政使司为江西省,行政区域基本承袭明建制。另在吉安府增设莲花、南昌府增设铜鼓、赣州府增设虔南等3个县级厅,同时升宁都县为省辖直隶州。

巡抚成为全省最高行政长官,下设承宣布政使司和提刑按察使司,分管民政、财政与司法监察。 民国时期,清朝的府、州、厅一律改为县。

江西省共辖81县。至1926年北伐军进驻南昌时正式设南昌市。

1934年从安徽划婺源县入江西,1947年划回安徽,1949年再次划归江西。 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gcdzg领导人民群众先后在江西建立了大片革命根据地。

其中著名的有赣西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包括宁冈、永新、莲花3县和吉安、安福、遂川与湖南酃县的一部分)、湘赣革命根据地、赣东北革命根据地(包括弋阳、横峰、贵溪、德兴、余江、万年、上饶、铅山等县,后发展为闽浙赣革命根据地)以及包括铜鼓、修水、万载、宜丰等县的湘鄂赣革命根据地。当时的中央革命根据地在赣南和闽西地区的21县(包括江西的瑞金、安远、信丰、广昌、石城、黎川、宁都、兴国、于都、会昌、寻乌等11县),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设在瑞金,故瑞金有红都之称。

七、江西历史文化古村是哪些

3、渼陂古村是江西省历史文化名村,位于吉安市东南部,赣江支流富水河(亦称”王江”)南岸。梁氏家族世居于此,是一个耕读并重、农商并立、文武并举、义利并蓄、庐陵文化与红色文化并存,人文历史和自然田园风光和谐统一的历史文化古村。渼陂南宋绍兴年间始建,至今已有870余年的历史

4、双元古村位于吉水县金滩镇以北1 km处,东临赣江,西侧为原有护村河,远处山峦连绵,近处稻田葱郁.该村现有居民200户,人口约1157人,面积1.3km2.古村村落规划整齐,青山绿水树木环绕,徽派建筑的粉墙黛瓦和精巧雕琢的马头墙鳞次栉比.整体自然环境非常良好.

5、江西省历史文化名村---安福柘溪刘氏古村://56/p60/v_ODgyOTM5Njk.?pstyle=1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