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下江南带了多少人 乾隆下江南游玩,随手题了三个字,此人去掉一字后,意境立马提升
乾隆下江南游玩,随手题了三个字,此人去掉一字后,意境立马提升
唐代诗人白居易,曾写过一首名为《忆江南》的诗:“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早在唐朝时期,江南不少城市逐渐变得繁荣,如苏州、杭州及南京等。另外,由于江南独特的气候,以及宜人的风景,不仅文人墨客流连忘返,帝王将相也非常向往。
清朝康熙年间,曾几次下江南体察民情,顺便欣赏一下江南的美景。客观来说,康熙每一次的江南之行,主要目的是为了加强与江南地主士绅的联系,更好地进行统治。康熙之后,雍正继承了皇位,他没有跟老爸康熙学习,从没有想过到江南游玩,把所有的时间和精力都放在了处理国事上。
经过康熙和雍正两位皇帝的努力,到了乾隆时期,清朝国力强盛,各方面几乎都达到了顶峰。另外,乾隆身体倍儿棒,精力相当充沛,就开始效仿祖父康熙,先后六次下江南玩耍。《御制南巡记》记载:“予临御五十年,凡举二大事,一曰西师,二曰南巡。”
若是普通的南巡也罢,但乾隆每次都带着大批的王公贵族、后妃妃嫔以及文武大臣,各地官府必须药献上山珍海味、奇珍异宝,甚至还会向皇帝进献江南佳丽,以此在皇帝心目中留下好的印象,升官发财指日可待。据说,就连乾隆南巡时所饮用的水,都是专门从济南、镇江等地运来的泉水,其奢侈程度可想而知。

作为皇帝中的大才子,乾隆自幼饱读诗书,经常与纪晓岚等人吟诗作对,一言不合就会写诗。据不完全统计,乾隆一生共创作了近五万首诗,若仅从数量上来看,他应该是古代写诗做多的人。但有些东西,并非越多越好,就比如诗词的创作,刘邦的一首《大风歌》,足以秒杀乾隆的所有诗。
自古就有“江南园林甲天下”的说法,乾隆每次下江南的时候,必然会到各个知名的园林逛上一番,也会到处题字,留下所谓的墨宝。乾隆二十七年,这是他第三次南巡,来到了苏州的狮子林游览,曾经的状元黄喜作为导游,给皇帝仔细介绍各个景点。
看到狮子林的美景后,乾隆顿时雅兴大发,一定要在此题上几个字,让天下人都见识一下自己的才华。于是,黄喜就赶紧端上笔墨等工具,乾隆帝大笔一挥,就写下了“真有趣”三个字。其他大臣都开始拍皇帝的马屁,而黄喜却认为乾隆替的这几个字太俗气,甚至登不了大雅之堂。
黄喜心想,作为此次的导游,万一后人因这几个字说皇帝不学无术,那自己肯定脱不了干系。思考了几分钟后,黄喜就对乾隆说道:“万岁爷一字千金,不知能否将三字中间的‘有’赏赐给微臣?”乾隆是个明白人,他也感觉这几个题字没有水平,明白黄喜是在给他一个台阶下,果断将“有”字赐给了状元黄喜,故就剩了“真趣”二字,境界立马提升了不少。
乾隆从狮子林离开后,当时苏州的官员为了讨好皇帝,斥资重金在园内建造了一个亭子,并将它命名为“真趣亭”。据说,乾隆得知该官员的做法后,高兴的不行,认为他是个可塑之才,头脑比较灵活,不及后就对他提拔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