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地名叫坟岗 濟南地區那些帶“墳”字的地名

火烧 2022-08-04 22:27:16 1048
濟南地區那些帶“墳”字的地名 咱大濟南地名中有個特殊的歷史符號——“墳”。比如張公墳、墳台村等。在過去,先民逝世後實行土葬,名門望族又講究厚葬,所以留下許多帶“墳”字的地名。本文,傳承君給你聊聊咱濟南

濟南地區那些帶“墳”字的地名  

咱大濟南地名中有個特殊的歷史符號——“墳”。比如張公墳、墳台村等。在過去,先民逝世後實行土葬,名門望族又講究厚葬,所以留下許多帶“墳”字的地名。本文,傳承君給你聊聊咱濟南歷史上帶“墳”字地名的故事。

1.柳雲

天橋區柳雲村又稱張公墳村,因村東有張養浩墓而得名。張養浩是元代清正廉潔、關心百姓疾苦的名臣和散曲作家,他號雲莊,所以他所在的村又稱雲莊,張養浩別號五柳先生,故雲莊又稱柳雲村。

(張養浩墓園)

2.文莊

市中區文莊在濟微路(104國道)和新南二環高架交匯處,根據村碑記載:明朝洪武年間(1368-1398),潘、胡、陳、李四姓自直隸棗強遷居至此,因莊西有一處老爺墳,得名墳莊,1938年改名文莊。

3.墳台村

長清區墳台村在長孝路,歸德鎮東北。該村址原是周王朝盧王的葬地,後人為祭祀盧王於此修祭墳台一處,後來,被人發掘墾為良田。唐朝前後,人們來此建村時,以相傳的祭墳台,命名墳台莊,後簡稱墳台。

(墳台村位置示意圖)

4.張家林村

章丘區張家林原名張家墳,該村址原是一片墳地。古時稱規模較大、小有名氣的墳地為“林”,比如“孔林”,張家墳因此改名張家林。

(張家林村位置示意圖)

5.曹塚子村

(曹塚子村位置示意圖)

6.秦家墳村

濟陽秦家墳村原名劉梁莊,因村中劉、梁兩姓先人於明朝永樂年間自直隸棗強遷居此地而得名。據傳,明朝朝廷官員運送郡馬爺秦大人的靈柩,路過此地突然空中飄來一片黑雲,狂風旋轉攔路,使靈車無法前行,旋風刮至此地時消失。風停後朝廷官員說,此地定是一塊風水寶地,為此就將秦大人靈柩安葬此地,構築墳墓氣勢龐大,佔地方圓一傾。為防扒穴盜墓,便命人居住看守,秦家墳名氣較大,後來人們逐漸把“劉梁二莊”改名為秦家墳村。

(秦家墳村位置示意圖)

7.張家墳

濟陽張家墳位於崔寨鎮,黃河西岸(黃河在此是東北--西南走向)。

(張家墳位置示意圖)

地名不僅是地理信息標誌,更是一份鮮活的人文記憶。帶“墳”字的地名,同樣傳承著一種特有的文化,記錄著一段古老的歷史,也承載著當地民眾一縷難以割捨的情懷。

地名叫坟岗 濟南地區那些帶“墳”字的地名

(如有更多信息請親們補充)

“老濟南文化傳承者”原創製作

你若喜歡,請點個在看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