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世凯为什么称帝 袁世凯想把母亲葬入祖坟,他二哥扬言:官大没用袁家的事我说了算
袁世凯想把母亲葬入祖坟,他二哥扬言:官大没用袁家的事我说了算
纵观整个中国封建历史,我们不难发现嫡长子继承制作为我国古代一项基本继承原则,是王公贵族按血缘关系分配国家权力,以便建立世袭统治的一种制度。其特点就是嫡妻(正妻)所生的长子,享有优先继承爵位和财产的特权,即为“立嫡以长不以贤,立子以贵不以长”。明代法典《大明令·户令》也规定:“凡嫡庶子男,除有官荫袭,先尽嫡长子孙,其分析家财田产,不问妻、妾、婢生,止依子数均分。”
可以说嫡长子继承制对我国封建史有着无比深远的影响,即便是后来叱咤风云的一代枭雄袁世凯,在封建传统观念下也不得不受阻妥协。作为晚期民国时期一个响当当的人物,袁世凯手握六镇雄兵,逼迫清帝退位,自己当上了第一任中华民国大总统。然而,在其生母刘氏去世后,袁世凯想把母亲葬入祖坟,却被袁家的嫡子二哥袁世敦果断拒绝,事后更是扬言:官大没用,袁家的事我说了算!
大家都知道,袁家乃是河南项城当地有名的豪绅大族,袁世凯的生父袁保中共有六个儿子,他们分别依次是袁世昌、袁世敦、袁世廉、袁世凯、袁世辅、袁世彤,因袁世凯在家排行第四,故时常被人称呼为“袁老四”。在袁世家族中,“枭雄”袁世凯并不是说话最有地位的,因为袁世凯是庶出,其母刘氏本为袁府上的一名丫鬟,只因善于做烙饼才被袁保中纳为妾室。后来,袁保中更是因弟弟袁保恒膝下无子,便又将他过继给叔父做嗣子。
而在兄弟六人当中,袁世凯的二哥袁世敦则为袁保中正妻郭氏所生,所以嫡出袁世敦在袁家兄弟辈中的地位最高,其父袁保中去世后,理所当然的担当起“当家人”的角色,在袁家具有说一不二的权威性。后来,袁世凯虽凭借自己的聪明才智在乱世中崛起,混成了一方封疆大吏,生母刘氏去世,为此他亲自带着母亲的灵柩返回故乡,本想将她与父亲袁保中合葬。可是这却遭到他二哥袁世敦的坚决反对,他认为刘氏作为妾室,只能另起小坟而不能同葬。
依照袁世敦的说法,刘氏并非正室,而是袁保中的妾室,自古“嫡庶有别”,妾室死后是不能进祖坟的!当时,袁世凯虽然已经位高权重,但在后葬其母这件事上,碍于祖宗家法袁世凯还真没办法与二哥袁世敦相争。为了这件事,兄弟二人反目成仇,无奈之下袁世凯只能另择宝地安葬母亲。据记载袁世凯厚葬了母亲,从那之后再也没有回过项城袁府,即使被迫回乡归隐期间,也是“垂钓”于安阳洹上村。
兄弟之间为了这么点小事何至于撕破脸面呢?其实,他们的之间的矛盾根源并不在此,据后来袁世凯的女儿袁静雪提供的信息得知,兄弟二人的矛盾由来已久,而祖母刘氏葬入祖坟的“嫡庶之争”也只是一个结果罢了。前因还是的从义和团运动期间,袁世凯在山东巡抚任上说起。
众所周知,袁世凯家族世代热衷于科举入仕,从袁世凯叔祖父袁甲三开始,袁家曾出现过“父子进士、弟兄同举人”的盛况,然而到袁世凯兄弟这一辈,却无一人靠科举入仕,袁世凯也是两度名落孙山在外闯荡。好在袁世凯后来通过投军博取功名,而袁世敦屡试不第后,只得走捐纳之途,最终出钱捐了个“盐大使”的虚衔,按清制这不过是个八品小官。而此时袁世凯已是朝廷大员,袁世凯自然责无旁贷上下疏通,终给二哥袁世敦谋了个实缺,兼管营务处事宜。
要说起来,袁世凯在袁世敦的仕途道路上也算帮了不少忙。随后袁世敦第一时间被调往山东,出任管代营务处兼巡河工,同时将其保奏为候补知府。可后来,山东义和团闹得沸沸扬扬,给朝廷出了难题。最终1899年冬,清廷将袁世凯由工部侍郎调任山东巡抚,在境内全力镇压义和团。
在袁世凯到任之前,袁世敦已是济南一个军官带兵打仗。在平原县围剿义和团朱红灯部的一次战斗中,袁世敦出师不利损兵折将,让朱红灯溜之大吉,袁世敦一个多月后才将其诱捕抓获。官军一时战败,本是寻常之事,但袁世凯政敌却大力炒作,说袁世敦“纵勇扰民”告到朝廷,这才导致朝廷将袁世敦革职并驱逐回籍。
据清史专家骆宝善考证,袁世敦被革职驱逐完全是“代弟受过”,因为袁世凯的政敌拿袁世凯没办法,就“杀鸡儆猴”,拿他哥哥下手。袁世敦本来就心有不甘,加之老弟维护不力,更是令其恼恨异常,兄弟间自然便有了深深的隔阂。若干年后,袁世凯的生母刘氏病逝,袁世凯特意回乡葬母,结果主持族务的袁世敦不仅对弟弟百般刁难,还以刘氏非袁家正妻为由不准其葬在袁氏祖坟。
当时,袁世凯已经升任直隶总督北洋大臣权势熏天,安葬母亲的仪式更是极其隆重。慈禧太后还特地下了懿旨,准袁世凯四十天假,并加恩赏给刘老夫人一品封典,派河南巡抚专程前往项城致祭。据《项城县志舆图》记载:“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太子少保直隶总督袁世凯亲奉母亲灵柩归葬于此……大门内为石牌坊,上书“教子有方”四个大字。”
客观上讲,袁世凯此次既是回乡尽孝葬母,但也算是衣锦还乡光宗耀祖。他本以为能威风八面,好好地风光一回,谁曾想事与愿违,主持家务的二哥袁世敦却让他出了洋相。袁世敦坚决反对妾室刘氏于袁保中合葬,并搬出“嫡庶之分”的理由让袁世凯难堪。当时,无奈的袁世凯还专门请了族人调解此事,但在坚持封建礼教袁世敦面前,谁说情都没用。而且他还摆出一家之主的派头扬言:“封疆大吏怎么了,官大没用,袁家的事我说了算!”

最后我们要说,尽管当时袁世凯已是叱咤风云的直隶总督,但在封建礼教面前还是不得不低头,即便是告到慈禧面前袁世敦也占理。被迫之下,袁世凯只得另辟新茔安葬刘老夫人。可以说这件事对袁世凯的刺激非常大, 既让其愤怒痛苦,又充满屈辱之感,于是他发誓此城永不回项城老家。以致袁世凯在弥留之际,对身边的儿子们说:“扶柩回籍,葬吾洹上”,而非项城老家。
【免责声明】图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 上一篇
有限公司和责任公司区别 我公司的老板新注册一个公司(有限责任),出资人是另外一个人,让我做法人,咨询一下,我要承担哪些风险
我公司的老板新注册一个公司(有限责任),出资人是另外一个人,让我做法人,咨询一下,我要承担哪些风险 我公司的老板新注册一个公司(有限责任),出资人是另外一个人,让我做法人,咨询一下,我要承担哪些风险对
- 下一篇
三国杀诸葛诞好 「两晋」诸葛诞叛乱,司马昭东征,魏国历史上耗时最长的内战!
「两晋」诸葛诞叛乱,司马昭东征,魏国历史上耗时最长的内战 正元二年(255年)闰正月,毌丘俭、文钦叛乱失败,一个被杀,一个投降东吴。不过,叛军并不是没有取得一点战果,文钦十八岁的儿子文鸯夜袭司马师的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