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六阿哥永瑢 被稱為「圓明園阿哥」的弘曕,為何年紀輕輕便鬱鬱而終?

火烧 2022-06-06 06:44:15 1060
被稱為「圓明園阿哥」的弘曕,為何年紀輕輕便鬱鬱而終? 弘曕是雍正皇帝最小的兒子,於公元1733年出生在圓明園,又在此長期居住,故又叫「圓明園阿哥」。雍正皇帝1735年逝世時,弘曕不滿三歲,24歲繼位的

被稱為「圓明園阿哥」的弘曕,為何年紀輕輕便鬱鬱而終?  

六阿哥永瑢 被稱為「圓明園阿哥」的弘曕,為何年紀輕輕便鬱鬱而終?
弘曕是雍正皇帝最小的兒子,於公元1733年出生在圓明園,又在此長期居住,故又叫「圓明園阿哥」。雍正皇帝1735年逝世時,弘曕不滿三歲,24歲繼位的乾隆,以兄長的身份承擔起了教養這位幼弟的責任。
對於弘曕身邊的人甚為關注,生怕對其產生不好的影響。《清實錄》:今皇太后向朕說,圓明園阿哥請安,稱朕為汗阿哥……,倚恃皇太后照看,性情自然驕縱。是說太后說起了弘曕請安時的情形,不僅對乾隆稱呼不敬,而且仗著太后變得驕縱。如此,乾隆認為正是弘曕身邊的人沒有起到引導的作用,講明其中道理所致,於是,將隨侍太監王自立重責四十大板。可見,作為哥哥的乾隆對這位幼弟,既關愛又嚴厲。此後,乾隆將弘曕接到身邊,與自己兒子永璜、永璉一道讀書,一同教養。
公元1738年,果親王允禮去世,其為乾隆爺爺康熙皇帝第十七子,乾隆繼位後,任命其總理事務,賜親王雙俸。因允禮沒有子嗣,大臣奏請乾隆將弘曕過繼給允禮,承襲果親王的爵位。時年6歲的弘曕,成為了新一代的果親王。待其18歲(公元1750年)之時,乾隆又委以重任,管理武英殿、圓明園八旗護軍營、御書處等要職。可謂是炙手可熱,照此前途是無可限量。
允禮
然而事態急轉直下,十三年之後,公元1763年,乾隆皇帝下旨斥責這位幼弟:不知祗遵朕訓,承受朕恩,屢蹈諐尤,罔知繩檢。表明弘曕辜負了兄長的殷切希望,不知道法度,多次以身試法,日積月累導致乾隆皇帝的忍無可忍。聖旨中細數了弘曕的罪狀:
為己謀私:承襲爵位本就家財萬貫,還開設煤窯而強佔平民產業;目無禮法:原本是奉旨護送玉蝶去盛京(瀋陽),卻上奏要先去打獵;干涉選拔:私下囑託軍機大臣阿里袞,選拔親信委以朝廷要職;諷刺乾隆:弘曕生母逝世後,乾隆沒有予以豐厚賞賜,引起弘曕不滿,竟然出言諷刺;無關愛之心:圓明園曾經發生火災,諸王皆第一時間覲見乾隆,表達關懷;反觀離圓明園最近的弘曕,卻姍姍來遲且嬉笑如常,無半點關愛之心;儀節僭妄:與皇叔弘晝一同給太后請安之時,弘曕竟跪坐在皇太后旁邊,佔據了乾隆皇帝的位置。可見,幼年喪父的弘瞻,不僅得到了兄長乾隆的格外關愛,視如己出,加之年紀輕輕便承襲了果親王的爵位,可謂是集萬千寵愛於一身,都希望弘瞻能夠健康成長。
結果是適得其反,正是因為太過優越的成長環境,漸漸養成了弘曕驕奢跋扈的性格,目無法紀,目無尊長。此時乾隆下旨斥責,完全是為了治病救人,也僅僅是給予弘瞻革去弘曕親王爵位,降為貝勒,停發俸祿,並未圈禁,只是在家閉門思過而已,相當顧及手足之情了。
成長太過順利,並不是一件好事。從小被捧在手心裡的弘曕,沒有經歷過大的挫折,此次降為貝勒,備受打擊,致令其鬱鬱寡歡而鬱鬱而終,年僅32歲。而弘曕病重之時,乾隆特地晉封郡王,好讓其心情舒暢,病情得以緩解。弘曕死後,乾隆也沒因此怠慢其家人,弘曕長子永瑹承襲了果郡王爵位,成為了新一代果郡王。這位哥哥對幼弟,可謂是操碎了心。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