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头泡饭是哪里的 中国人吃鱼头的历史
中国人吃鱼头的历史
每年的农历大年初七,顺德均安某村举行一年一度的“主帅公出游”,主帅公即大太公,主帅公出游即太公出游。
是日,全村男女老幼穿着整齐,敲锣打鼓,一派喜气洋洋之景象。
年轻力壮的小伙子抬着主帅公的神位绕村巡游一圈,而年过六十之男性长者更穿长袍带礼帽,手持刀枪剑戟护卫“太公”出游。
游毕,众人在村中大祠堂聚餐,筵开百席,其中以鱼头为主菜,分八味——“天麻鱼头”、“花雕鱼头”、“鱼头猪脑”、“南瓜炆鱼头”、“豉汁蒸鱼头”、“头菜蒸鱼头”、“川芎白芷鱼头”、“煎焗鱼头”。
八款鱼头上桌之后,香气扑鼻,令人食指大动。
众人酒酣耳热之际,“主帅公出游”活动达至高潮。
“太公鱼头”选用之鱼头是大头鱼的头。
大头鱼,亦称大鱼,学名为鳙鱼,是四大家鱼之一,多在鱼塘养殖。
与其它家鱼相比,大头鱼除了“一个头两个大”外,口部无齿,天生就是用来打边炉的鱼头。
鱼头的好吃,完全在于一个“滑”字,丰富的胶质之外,还带有一定的骨感。
至于骨感存在的目的,也是为了反衬这个“滑”字。
大头鱼的脂肪含量很高,约占全身的三分之一,因此本身就够滑。
不过,为了于“骨”之外再添上“软”的快感,最终到达“软滑”的美妙境界,就必须要在鱼头的同时,再添上一份猪脑,于是便有了“鱼头猪脑”。
猪脑异常鲜美,本身也有一点腥,其与鱼头“腥腥相惜”起来,味道竟十分融洽。
“天麻鱼头”与“鱼头猪脑”,皆为民间药膳验方。
有平肝火、定惊、止头痛,以及行气活血之功效,对于眼黑肢麻,神经衰弱、高血压等症,更有显效。
“川芎白芷鱼头”,川芎的药性通血管,去头风;白芷驱风散寒。
此菜有舒筋活络,强身健体之功效。
尤其对妇女头晕目眩,气血不足有显著之功效。
更令人欣喜的是,吃鱼头可以美容。
谁说不是呢?一张素面正对着那口蒸腾的火锅,端的是药材蒸脸啊!
“鱼头猪脑”:为民间药膳验方,有平肝火、定惊、止头痛,以及活气血的功效,更益于有眼黑肢麻、神经衰弱、高血压症状者进补。
猪脑鲜美,本身有一点腥味,与鱼头“惺惺相惜”,味道竟也十分融洽。
“川芎白芷鱼头”:主料为鱼头、川、白芷等,味道鲜美,有利于通血管,驱风寒舒筋活络,更有益於头晕目眩,气血不足的女士进补。
花雕浸鱼头”:爱酒之士必选,花雕的酒香渗进鱼头里,今人回味无穷。

汤也可当酒来喝。
“古法蒸鱼头”:用新鲜沙姜作调味料,以荷叶垫底。
蒸出来的鱼头清香扑鼻,不带一点腥味
煎局鱼头”:传统顺德菜,最考厨师的功力。
煎出来的鱼头呈金黄状,香脆可口,为下酒的好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