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历史地图 韩国的古历史
韩国的古历史
韩国的古代朝代及皇帝
1、古朝鲜(고조선)( 公元前2333年~公元前108年) 据传,神话人物檀君于公元前2333年在韩半岛上建立起了第一个王国- 古朝鲜。
此后,几个部族由满州南部地区迁移到韩半岛。 2、三国时代(삼국시대)( 公元前57年~公元676年) 高句丽(고구려)、百济(백제)、新罗(신라)于一世纪时建国。
这期间古代国家的政治体系,宗教(佛教和儒教)和文化得到了发展。国家领袖主要有朱蒙、大武神王、好太王、高藏、尉仇台、文周王、义慈王、法兴王。
3、统一新罗时代(통일신라시대)( 公元676年~公元935年) 新罗的统一促进了文化的发展,佛教也在这一时期得到了最大范围的普及。统一的新罗因贵族争权夺势的内部斗争而衰退,935年归属高丽。
4、高丽王朝(고려왕조)(公元918年~1392) 高丽建于918年。佛教在这一时期被定为国教,给政治和文化带来巨大的影响。
著名文物有高丽青瓷(청자)和《高丽大藏经》(고려대장경)。高丽时代发明了直指(직지)。
直指是世界历史上最早出现的金属活字本,比古腾堡发明的金属活字本早了78年。14世纪中期后,高丽走向衰退。
高丽王朝领袖主要有:王建、王昭、王治、王㬚、王焘。 5、朝鲜王朝(조선왕조)(1392~1910) 朝鲜王朝建于14世纪末,尊奉儒教为国教,儒教文化对全社会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1443年发明了韩文字母。由于日本的侵略(1592年,任辰倭乱)和外国势力的侵略使朝鲜开始走向衰退。
国家领袖主要有李成桂、李芳远、李裪、李瑈、李熙等。 6、日本统治时期(일제시대)(1910~1945) 1876年朝鲜王朝被日本强迫打开了门户。
1910年日本占领韩国,开始了殖民统治,直到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日本被联军打败投降,朝鲜才摆脱了日本帝国主义的统治。 7、大韩民国(대한민국)(1945~至今) 1945年日本向联军投降后撤离韩国。
其后韩半岛以北纬38度为界,分为大韩民国与北韩两个国家。韩国战争于1950年6月25日爆发,1953年6月27日签订停战协定。
2000年历史性的南北韩首脑会谈在北韩的首都平壤召开。 扩展资料: “朝鲜”一词本为东方古国的国名,高丽王朝开始将本国与“朝鲜”挂钩,并成为其别称。
如高丽后期李承休所作《帝王韵纪》中如此介绍本国:“辽东别有一乾坤,斗与中朝区以分。洪涛万顷围三面,于北有陵连如线。
中方千里是朝鲜,江山形胜名敷天。耕田凿井礼义家,华人题作小中华。”
明太祖朱元璋赐高丽的诏书中写道:“咨尔高丽国王王颛,世守朝鲜……”。 1392年,李成桂推翻高丽王朝,自立为王,将所拟国号方案“朝鲜”(箕子所建古国名)、“和宁”(李成桂诞生之地)上奏明太祖朱元璋裁定,朱元璋选取新国号为“朝鲜”,理由是:“东夷之号,惟朝鲜之称美,且其来远,可以本其名而祖之。
体天牧民,永昌后嗣。” 李成桂遂于洪武二十六年(1393)二月十五日钦奉明朝圣旨,定国号为朝鲜。
在庄重场合下,朝鲜会冠以上国名号作为全称,如“有明朝鲜国”,《江华条约》以后开始使用“大朝鲜国”作为对欧美日本的正式国号。
韩国历史
历史 韩国历史可追溯到公元前2333年。
据说,韩国历史上的传奇人物檀君,是天神之子与一位以熊为图腾的部落的女子所生。檀君建立了韩国历史上第一个王国。
历史学家将韩国的这段早期历史阶段称为“古朝鲜”时代。 古代韩国最初以组成小城邦的氏族社会为特征,各小城邦又逐渐合并成政治结构复杂的部落联盟,并最终形成了王国。
在这些部落联盟中,位于鸭绿江中游的高句丽(公元前37-公元668)最先建国。高句丽富于侵略性的军队逐一征服了周围的部落,并在公元313年甚至攻占了中国的乐浪地区。
百济(公元前18-公元660)是由位于今天的汉城附近汉江南面的一个小城邦发展而成的类似高句丽的部落联盟王国。百济于近肖古王(346-375在位)统治时期发展成为一个由贵族统治的中央集权的国家。

新罗王国(公元前57-公元935)位于韩半岛最南端,最初是三国中最弱小、最落后的国家。然而由于在地理上远离中国的影响,它很容易接受非中国的外来习俗和思想。
它的社会阶级特征明显,后来产生了独特的“花郎团”并发展了佛教。 统一新罗与渤海 6世纪中叶,新罗王国征服了临近的伽倻王国(从1世纪中叶至6世纪中叶在韩半岛南部地区发展起来的一批城邦国家)并与中国唐朝结成军事同盟,征服了高句丽和百济王国。
当中国唐朝后来暴露出要将高句丽和百济纳入其帝国版图时,新罗便以武力相抗。 公元676年,新罗将中国人逐出韩半岛。
其后,居住在满洲中南部地区的前高句丽人于698年建立了渤海王国。 渤海王国不仅有高句丽人,还有众多的靺鞨族人。
渤海王国按高句丽王国的行政结构,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五京政权体系。渤海王国有着源于高句丽文化的先进文化。
渤海王国的繁荣和强大在公元9世纪上半叶达到鼎盛时期。它占领了北至阿穆尔河,西至满洲中南部开元的广大地区,并同突厥和日本建立了外交关系。
渤海王国于公元926年被契丹人灭亡,其统治阶级中的很多人(大部分为高句丽人)迁移到南方,加入了新成立的高丽王国。 新罗在公元668年统一了韩半岛,并在8世纪中叶进入繁荣强大的鼎盛时期。
新罗一直想建立一个理想的佛教国家,佛国寺就是在统一的新罗时期所建立的。但因王公贵族沉溺于安逸奢侈的生活,王国对佛教的崇尚开始衰落。
此外,和被占领的高句丽和百济声称有统治权的地区领袖间产生了冲突。公元935年,新罗国王正式向新建立的高丽王朝投降。
高丽 尽管韩半岛经常遭受外来入侵,但自公元 668 年由新罗统一后一直由一个单一的政府治理,并保持了政治独立,以及文化和民族传统。无论是高丽王朝(918-1392 年),还是朝鲜王朝(1392-1910 年),他们都巩固了政权,发展了文化,驱逐了诸如契丹、蒙古和日本的入侵者。
高丽王朝的开国君主王建是新罗一位反叛王子弓裔手下的将军。他选择自己的家乡松岳(即现今北韩的开城)作为都城,并宣称要收复高句丽在中国东北的失地。
他将他的王国定名为高丽,韩国现在的名称“ Korea ”就是由此而来。尽管高丽王朝未能收复失地,但却取得了以青瓷和佛教繁荣兴盛为代表的辉煌的文化成就。
具有同等重要意义的是,早在1234 年,即比德国古登堡早两个世纪,韩国人发明的世界上最早的金属活字印刷。大约也在这一时期,韩国的工匠还完成了在大块木板上雕刻全部佛经的艰巨任务。
这些雕刻佛经的木版有8万多块,目的是祈求佛祖保佑击退蒙古人的入侵。这些称为 《高丽大藏经》的木版现珍藏在历史悠久的海印寺内。
高丽王朝末期,士大夫和武士之间的冲突以及儒教信徒与佛教信徒之间的争斗,使高丽王朝衰败。蒙古人入侵高丽始于1231年,高丽人民虽然与蒙古人进行了英勇斗争,但高丽仍沦为蒙古的附庸国长达近1个世纪之久。
朝鲜 1392年,李成桂将军建立了一个新的王朝——朝鲜。朝鲜早期的统治者支持儒家学说作为王国的指导哲学,以抵销在高丽时代占统治地位的佛教影响。
朝鲜的统治者以良好的中庸政治制度治理国家。科举制度是选拔官吏的主要途径。
这一时期,科举考试成为做官的重要途径。以儒家学说为导向的社会高度重视研究学问,但鄙视工商。
朝鲜在第四代国王世宗大王统治时期(1418-1450),国家的文化与艺术空前繁荣。在世宗大王的倡导下,王室学术机构的学者创造了韩语字母“训民正音”。
世宗大王非常重视天文学。日晷、水漏、天文图和天球仪等都是在他的要求下造出来的。
后来他将王位传给儿子文宗(1450-1452在位)。文宗于1452年驾崩,年仅11岁的太子接替了王位,是为端宗。
1455年,端宗的叔叔首阳大君篡夺了少年国王的王位,成为世祖国王(1455-1468年在位)。他公布了一部名为《经国大典》的法典,这部法典成了王朝治国的基石。
1592年,日本入侵朝鲜王国,准备对中国发动侵略战争。在海上,韩国历史上最受尊敬的人物李舜臣将军(1545-1598),指挥“龟船”与日本人作战,并取得了一系列辉煌胜利。
这种“龟船”被认为是世界上最早的铁甲战船。 在陆上,自愿参战的农民和僧侣军队也奋勇杀敌。
随着日本军阀丰臣秀吉的死亡,日本军队开始撤退,战争于1598年结束。但这。
韩国的历史
历史地图的变迁是这个样子:
春秋战国时期,朝鲜半岛没有像样的政权,箕子朝鲜是周朝的地方诸侯(箕子墓现仍在北朝鲜,当地一景),战国的燕长城是穿过鸭绿江,修到“满潘汗”,也就是现北韩西北角的一块。在秦朝时那更是中国中央政权管辖。
到了西汉时期,中国的边境已接近现在的汉城(即现在所谓的“首尔”),中央政权设置乐浪等四郡,在包括朝鲜半岛中部以北地区实行了和中原地区相同的统治方式。这个时期一度曾建立卫氏朝鲜,但依然是汉朝的藩属,后干脆被汉灭掉。
东汉时期北韩东部一块脱离汉朝“独立”,但三国时又恢复原状,此时为魏的领地,也就是归曹操一派管。在西晋时,北韩仍在中国版图上,情况与西汉时差不多,但到东晋时,高句丽成气候,整个北朝鲜渐成高句丽的地盘,那是天下大乱之时。到五胡十六国时,南北韩那一整块地方渐渐都成了高句丽的地盘,基本上就是现在地理上的朝鲜。
这个高句丽是有点小NB的。公元前37年(汉元帝建昭二年)时,西汉王朝的玄菟郡高句丽县(今辽宁省新宾县境内)里,一个叫朱蒙的扶余人建立了一个“国家”,因县而名,称其为“高句丽”,这个地方本来就是西汉的地盘,但那时交通不便,信息也不太发达,对这种边远地区的管理也比较稀松,朱蒙就渐渐成了气候,但并没有断绝和中央王朝的臣属关系。高句丽小政权后建都于纥升骨城(今辽宁省桓仁县境内五女山城)。公元3年迁到国内城,同时在今吉林省集安境内筑尉那岩城。(北魏始光四年也就是公元427年迁都平壤)这就是为什么他们今天还说东北也曾是他们的的“历史依据”,也是韩国小MM们举小牌子意淫的依据。
进入隋朝时期,高句丽愈发NB,干脆拉开杆子干了,不听天朝指令,还阻塞朝鲜半岛其他政权入贡中原王朝的道路,这导致了隋王朝的征讨。隋朝短暂,大业未成,这个难题就交给了唐朝。唐太宗时中国强盛无比,论国力就是现在的美国,公元668年,高句丽政权(时已迁入平壤)被唐与朝鲜半岛的新罗联军所灭,整个朝鲜回归天朝。此时的朝鲜半岛大部已不是做为属国,而是唐王朝直接管辖的一部分,行政名称叫安东护府。大唐为表彰新罗军队配合唐军平叛有功,将韩国的东边一小块地盘保留给新罗人,以资奖励,史称“新罗”。前高句丽的臣民被唐王朝迁往内地,渐渐被中华同化了,与现在的韩国人没什么关系。
安史之乱后,唐帝国逐渐衰败,新罗乘机将边境扩张到平壤以北,其领地接近于现在的模样。再以后是五代十国,又是天下大乱,此时朝鲜“抓住机遇”乘机“独立”。北宋时,辽国横在北宋与朝鲜中间,这时朝鲜算是独立了。元、明、清中国统一时,天朝再度发威,朝鲜又成为中国的属国,不过不像汉唐那样紧密。但藩属关系是铁板钉钉的事。
鸦片战争后,中国权益不断丧失:割地赔款、藩属脱离、租界、治外法权、关税不自主……朝鲜就是在1895年中日甲午战争战败后,由一纸《马关条约》分割了去。二战后期,美英苏三国召开雅尔塔会议,确定了朝鲜独立、台湾及澎湖列岛归还中国等政策,基本上确立了现在的政治格局。紧跟着冷战出现,社会主义阵营支持北韩的金日成,西方资本主义阵营支持南韩的李承晚,最终爆发了朝鲜战争,两大阵营相互交手(东方阵营实际上基本是中国单独抗击了西方十几个国家的多国联军),最终双方又回到了三.八线,就是朝鲜半岛现在的情况。
历史的本来面目就是这样。可笑的是韩国人不仅装着看不见这种事实,还要将自己的梦讫硬当成真的,这在任何神智正常的人看来都是不可思议幼稚可笑并且是稀奇古怪的,只有韩国人例外。
中国是老大哥,韩国是小兄弟,无论从政治上、历史上、文化上、地缘上、经济上及现实上都是如此,此乃不争的事实。老大哥对小弟弟的无知举动总是报着宽容的态度,过份了才拍拍他的小脑袋,中国不会在亚冬会这类事上大惊小怪,也不会受到任何损害。相反,中国民众特别是年轻一代会在这件事上受到一定的教育,更激发了民族意识及爱国情感。此事同时也给本国国民乃至本朝天庭上提了一个醒:现在仍不是长袖善舞高唱太平盛世之时,保护领土完整仍是头等重要的事。而对韩国,他自己给别人扮演了一个反面教员,使自己在韩剧中扮演的“优秀典型”样板形象惨遭破灭,韩剧韩风从此休矣。在众人眼里,韩国人在冬亚会这个大型公共活动中的做的这个动作是在扮演一个自私、狭隘、无礼、无知的不良形象,是一群没智慧没脑子的驼鸟。从这个角度看,此次韩国MM们愚蠢行为的结果对中国来说是净赚,对韩国来说净赔。不仅如此,还留下了一个历史笑料——“白头山(长白山)是我们(韩国)的
韩国的历史和文化史
大韩民国(大韩民国),通称韩国、南韩,是位于东北亚朝鲜半岛南端的国家,首都位于首尔。
韩国三面环海,西南濒临黄海,东南是朝鲜海峡,东边是日本海。北面隔着三八线非军事区与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相邻。
朝鲜战争后,韩国经济得到飞速发展,成为亚洲四小龙之一。韩国目前是世界经济第十大政治体系,是经合组织(OECD)和20国集团(G20)成员国,也是亚太经合组织(APEC)和东亚峰会的创建国之一。
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美国中央情报局2005年开始先后将韩国与匈牙利,捷克等一起列为新增的发达国家。 “韩”在韩语中是“伟大”或“领袖”的意思,并延用了朝鲜半岛历史上南部的三韩之名。
为与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区别,大韩民国人往往将自己的国家称作“南韩”或“韩国”),而将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称作“北韩”;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人往往将自己的国家称作“朝鲜”或“北朝鲜”,而将大韩民国称为“南朝鲜”。中华人民共和国在1992年与大韩民国建交以前,一直将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视为朝鲜半岛唯一合法的政权,拒绝承认大韩民国,并称其为“南朝鲜”,1992年两国建交以后,已经改称“韩国”。
在如今中国大陆民间,多数人仍沿习惯称呼将该国称作“南朝鲜”或者韩国的现象。香港、中华民国以及部分海外华人则 习称汉城方面为“韩国”或“南韩”,称平壤方面为“北韩”。
大韩民国在1992年与撤退到台湾的中华民国断交以前,撤退到台湾的中华民国一直将大韩民国视为朝鲜半岛唯一合法的政权,拒绝承认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并称其为“北韩”。 朝鲜族(韩国称为韩民族)起源有多种不同的说法,目前尚无定论。
其中一种说法为中国商周时代的移民与原土著居民组成,现大部为中国移民后裔,见箕子朝鲜,此说有中国早期史料佐证,朝鲜半岛的王氏高丽、朝鲜两朝多沿用中国史料以箕子为开化始祖。,但今天的朝鲜、韩国更倾向于把神话传说中的檀君朝鲜列为朝鲜的起源。
至于朝鲜半岛原土著居民究竟来自何方则无定论,有说法称为居住在日本的早期居民移居形成,而朝鲜半岛的学者则认为阿尔泰人在新石器时代到青铜器时代之间陆续从欧亚大陆迁徙到朝鲜半岛后形成的,并且有部份移民日本。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以平壤市祥原郡黑隅里遗迹等旧石器时代、新石器时代的遗迹为依据认为北朝鲜大同江流域是人类的起源地之一。
但这几种说法均属日、韩、朝各自的说法,均无有力证据证明。 根据中国西汉史书记载,朝鲜半岛北部及中国东北分布着夫余、沃沮、濊貊、东濊等东北亚部落,朝鲜半岛南部为三韩部落。
进入4世纪以后,高句丽在鸭绿江流域兴起,统一北部的各部落国家及灭亡中原朝廷在东北亚行使主权的汉四郡。在西南部,百济消灭了马韩54国。
东南部的辰韩也由12国合并为新罗。朝鲜半岛形成高句丽、新罗、百济三国鼎立时期,史称“朝鲜三国时代”。
公元7世纪新罗在唐朝的帮助下统一朝鲜半岛大同江以南,史称“统一新罗时代”。大同江以北的高句丽故地被唐朝 渤海国等继承。
904年,新罗僧人金弓裔建立“后高句丽”。918年,后高句丽大将王建建立高丽国,此后定国号“高丽”。
并深受中国儒家思想以及佛教的影响。1392年,高丽大将李成桂建立王朝,定国号为朝鲜,史称“李氏朝鲜”。
1896年,甲午战争后,中日马关条约中协定了清朝承认朝鲜自主,当时日本帝国控制下的朝鲜宣布终止与清朝的册封关系,日本扶持建立了临时性、过渡性的大韩帝国傀儡政权。1910年“日韩合并”。
不愿被日本统治的大韩民国临时政府于1919年4月13日在中国上海成立,并随当时抗日的中华民国政府于1940年到达中国重庆。 1945年2月,二战结束后,根据雅尔塔会议的安排,朝鲜半岛由中国、美国、英国、苏联4国共同托管。
此后朝鲜半岛被划分为南北两块势力范围:由苏联势力范围的“北朝鲜(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以及处于美国势力范围内的“南韩(大韩民国)”。1950年6月25日,朝鲜战争爆发。
因苏联等共产国家缺席,导致当时美国等主导的联合国投票发动了联合国军支援南韩。联合国军支援的南韩同苏联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抗美援朝支持的北朝鲜最终在1953年7月27日签署停火协议,朝鲜半岛沿三十八度线非军事区划分为两个国家。
韩国位于朝鲜半岛南部。朝鲜半岛地处亚洲大陆的东北部,自北向南延伸,全长1,100公里。
韩国的邻海与太平洋最西部的海域交汇。朝鲜半岛北部与中国大陆和俄罗斯接壤,东部濒临日本海,与邻国日本隔海相望。
除与大陆相连的半岛之外,韩国还拥有3,000个大小岛屿。 朝鲜半岛的面积为222,154平方公里,几乎与英国或罗马尼亚的大小相等。
其中45%,即99,000平方公里的土地,为可耕地(不包括已开垦的土地)。与葡萄牙、匈牙利或爱尔兰一样,朝鲜半岛的山地约占领土的三分之二,并且整个朝鲜半岛以太白山脉为主干,于半岛东侧,全境山势以 豸 字形的方式呈现。
太白山脉沿半岛整个日本海 海岸延伸。由于受日本海 波涛的冲击,东海岸形成一片悬崖峭壁和岩石小岛。
西部和南部坡度平缓,形成平原和许多。
韩国古时候的历史是怎样
近代朝鲜民族应该是由古代朝鲜半岛北部的夫余民族与半岛南部的三韩民族融合而成。
公元前1000年的时候,三韩民族以部落的形式遍布半岛南北,而夫余民族还在大陆的东北部与他们的强悍的邻居女真民族(当时叫肃慎)一起纠缠不休的讨生活。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姬发率大军灭掉商王国,末代国王子受辛的叔叔箕子带着他的手下仓皇向东北逃亡,越过鸭绿江进入朝鲜半岛的北部。
在那里箕子凭借中原先进的技术与文化整合了半岛北部的部落,建立了箕子朝鲜王国,国土曾经一度东延至辽河流域。而此时半岛南部还处于三韩民族部落林立的状态。
箕子朝鲜王国一直延续了近900年,传了41代国王,是一个长寿的政权。在王国历史的末期,国力开始衰败,公元前3世纪华北地区的燕王国夺取了箕子王国在辽河流域的土地,势力进入东北地区,箕子朝鲜的疆土开始萎缩。
公元前194年,箕子王国终于灭亡,取而代之的是卫氏朝鲜王国。开国者卫满的背景与箕子差不多,也是一个亡国(燕王国)的贵族流亡至朝鲜半岛北部,篡夺了政权。
卫氏朝鲜王国没有箕子朝鲜王国那么长的寿命,只维持了86年便灭亡了。因为卫氏朝鲜的对手不像箕子朝鲜当年所面对的燕王国那样还可互有攻守,他所面对的是当时整个大陆上最强大的汉帝国。
公元前108年在汉帝国皇帝刘彻的命令下,帝国的军队轻易的粉碎了卫氏朝鲜王国,建立了乐浪(平壤)、玄菟、真蕃、临屯四郡,即汉四郡,将朝鲜半岛的北部置于汉帝国的管理之下。此时朝鲜半岛南部的三韩民族各部落经过了千年的积蓄,力量逐渐强大,渐渐整合为辰韩、马韩和弁韩三个部落联盟,与北方的汉四郡并存。
时光又过去70年, 此时朝鲜民族的另一组成部分夫余民族开始亮相。夫余民族在同女真民族千年的争斗中有胜有负,不过在公元前1世纪的时候夫余民族处于劣势,被女真民族(当时又叫勿吉)驱赶至现吉林省吉林市地区。
当时夫余王国的国王金蛙王喜欢自己的干儿子高朱蒙而不喜欢太子大索。高朱蒙因而被大索迫害追杀,就带部下逃至今本溪桓仁五女山地区,并娶了当地部落首领的女儿昭西奴为小老婆。
公元前37年高朱蒙(东明王)在本溪借助岳父的势力建立了***王国。***王国建国后向朝鲜半岛扩张,吞并了汉四郡中的真蕃、临屯二郡,从此夫余民族进入了朝鲜半岛。
这时高朱蒙在夫余王国的大老婆所生的儿子高类利从吉林跑到本溪来投奔他。高朱蒙立高类利为王储,就是***第二代国王琉璃王。
琉璃王接掌王国后为避开当时势头正劲的鲜卑民族的攻击把国都迁至吉林省集安市,并于公元22年灭了夫余王国,杀了当年的夫余王国太子现今的夫余王大索,替父报了仇。东明王建国之后400年来历代***国王曾经试图向西扩张,其中最大的胜利是在公元313年趁西晋王国的混乱,吞并了带方、乐浪二郡,统一了朝鲜半岛北部。
不过王国西部的势力都过于庞大,王国曾先后受到汉帝国、公孙氏、曹魏、慕容氏的多次打击,有几次几濒临灭亡。从此***王国的夫余人就偏安于朝鲜半岛北部了。
而这段时间里朝鲜半岛南部在形成了辰韩、马韩和弁韩三个部落联盟后,终于建立了百济和新罗两个国家。百济王国起始于公元前18年,创建人就是当年本溪桓仁五女山地区部落首领的女儿昭西奴同东明王所生的儿子温祚。
温祚因为琉璃王高类利的到来意识自己在***的日子不会好过,于是带着自己的手下进入朝鲜半岛南部马韩部落的领地建立了百济城。经过300多年的努力,公元346年温祚的后代近肖古王统一了马韩诸部落,建立了百济王国。
新罗王国起始于公元前57年,建立者是辰韩的一个部落首领赫居世,王国建立初期王位由辰韩部落联盟中势力强大的朴氏、昔氏、金氏三家贵族轮流担任,后由金氏一家世袭。同样经过300多 年的努力,公元356年,新罗王国统一了辰韩和弁韩各部落。
就这样在公元4世纪的时候,朝鲜半岛出现了***、百济、新罗三国鼎立的局面。三国之间互有攻守,谁也奈何不了谁,持续了300多年的时间。
三国鼎立时期,于公元300年在日本岛建立的大和国(倭国)也伸手介入了朝鲜半岛的政局。从此朝鲜半岛的变乱与混战中就从不会少了日本人的身影,一直到1600年后的二次世界大战结束。
三国中的百济王国与日本大和王国和中国的南朝政权关系密切,而***则与中国的北朝政权交好。369年,大和王国进军朝鲜半岛,占领新罗王国内任那地区,设“日本府”统治之,百济也成为大和的朝贡国。
396年***好太王征伐百济,百济臣服。3年后的399年,百济王国又会同大和王国进攻新罗,新罗战败。
***急忙派兵支援新罗,百济大和联军被打败。404年,大和王国进攻***王国,又败。
屡战屡败的百济王国和大和王国主动和中国南朝政权修好,想借中国南朝的权威加强在朝鲜半岛的剩余势力。公元420年,南朝宋顺帝为了牵制强大的***王国,将百济王封为“镇东大将军”,大和王封为“安东大将军”。
屡战屡胜的***王国势力逐步强大,以平壤为中心向外扩张,甚至乘北魏内乱占领了北魏部分领土(今辽宁省和河北北部)。这就是现在的韩国人声称辽宁和河北省都是韩国领土的历史渊源。
475年***攻破百济首都汉城,百济迁。
关于韩国古代的所有历史
公元前1050年,周武王灭商,纣王的叔叔箕子逃到朝鲜,击败当地诸韩土著的各部落首领, 当上了朝鲜国王,这是朝鲜历史上的第一个王朝,不过这个王朝是汉族建立的不是朝鲜族建立的。
不知道箕 子 为什么没有把甲骨文汉字带到朝鲜? 前194年,中国西汉时期,燕国贵族卫满反汉,东逃到朝鲜,推翻箕 子第40代孙,建立卫氏朝鲜。这是朝鲜历史上的第二个汉族政权。
前108年汉武帝吞并卫氏朝鲜,设立了乐 浪(平壤)、带方、真蕃、临屯四郡,史称汉四郡(听说郡首都是当地的土著而根本不是来自长安-洛阳的汉族 流官),统治着朝鲜半岛中北部。 南部的诸韩民族仍然处于部落时代。
汉字开始传入朝鲜半岛,自此中国文言 文长期是朝鲜唯一的书写文字。 勿吉人(??族的祖先)是挹娄人的后代,以强悍著称,向西驱逐扶余,扶 余只得苟延残喘。
扶余金蛙王(其王宫据说就是现在的君安证券吉林营业部)喜欢义子邹蒙,而不喜欢太子 大索,大索联合其他六个王子合伙谋杀邹蒙,邹蒙逃到今吉林集安,建立高句丽王国(后来迁都平壤)。 邹蒙 的儿子是琉璃,琉璃的儿子大武神王继承高句丽王位,击败扶余王大索,灭掉扶余。
邹蒙建立高句丽后不 久占有了真蕃、临屯,前82年,汉昭帝刘弗陵废弃真蕃、临屯两郡。 同时,朝鲜半岛南端出现三个小国 ——马韩、辰韩、弁韩,史称三韩(朝鲜族的祖先)。
“han”在古朝鲜语中是“大”的意思,当时三韩还 没有汉字,后来汉字传入朝鲜,朝鲜人就将“han”写作“韩”字。 除三韩外,朝鲜半岛上还存在伽椰等国 家政权。
北部的则乐浪、带方一直稳定地属于中国的汉、魏、晋管辖。 中国东汉末年,辽东太守公孙度割 据称侯,控制乐浪郡,乐浪成为东北亚各族的交通中心。
204年,度子公孙康割乐浪郡南部设立带方郡,统 辖中日朝交往事宜。 238年,公孙康的儿子公孙渊自称燕王,联络孙权反魏,阻断各族交通。
238年魏国司马 懿灭公孙渊,魏国控制朝鲜半岛中北部,乐浪和带方重新成为交通枢纽。 239年,日本邪马台国派使者到带 方郡,要求向魏国“朝献”。
此后,中日两国多次通过带方等郡来往,形成密切关系。 285年中国西晋时 期,朝鲜人王仁将中国的《论语》、《千字文》赠给倭人,可见朝鲜半岛在中日交流中的重要地位。
当时邪 马台国军事力量较强,多次对朝鲜南部用兵。朝鲜往往成为日本的侵略对象。
二、三足鼎立时期的朝鲜半 岛 313年,高句丽趁西晋的混乱和衰落,吞并了带方、乐浪,成为朝鲜半岛最强大的国家。 过了三年,西晋灭亡。
337年,慕容光在辽宁建立前燕,首都义县,352年灭掉汉族冉魏政权,370年被前秦灭亡。 384年,慕 容垂在定州建立后燕,398年慕容宝被北魏战败,逃到老家义县,407年,后燕高句丽族大将高云处死慕容熙 建立北燕, 后来汉族人冯跋成了北燕皇帝,统治着整个辽宁省。
就这么一个小政权,高句丽居然怕他,大概 是仰慕汉族文化,高句丽对北燕称臣。 346年和356年,马韩中的一个小部落统一马韩诸部,建立了百济国, 国王姓扶馀,系从北方南迁的高句丽人; 另一弁韩中的小部落则统一了弁韩、辰韩诸部,建立了新罗国,国王姓金,系本地人士。
朝鲜半岛出现三足鼎立的局面。 300年,日本大和国(倭)建立。
随着日本的统一和 强大,加强了对朝鲜半岛的侵略。 366年倭派使者到百济。
而百济为了对抗高句丽,和中国东晋-南朝通好, 又和倭结盟。 而高句丽与中国北方政权关系密切。
369年,倭侵占弁韩(今韩国庆尚南道釜山),建立任那 地方,设“ 日本府”统治之。 百济也成为倭的朝贡国。
384年,佛教由东晋僧侣传入百济。 391年,倭渡海大 破百济、新罗。
396年高句丽好太王征伐百济,百济臣服。 但是,399年,百济又勾结倭,进攻新罗,倭军一 时遍布新罗。
400年高句丽派兵支援新罗,追至任那和加罗。 404年,倭军侵入带方,又被高句丽打败。
413 年,倭改变策略,主动和中国南朝汉族政权修好,想借中国南朝的权威加强在朝鲜半岛的剩余势力。 438 年,倭王要求南朝宋武帝封他为“使持节、督倭·百济·新罗·任那·秦韩·慕韩六国诸军事、安东大将 军、倭国王”, 妄图取得在朝鲜半岛的霸主地位,被宋武帝拒绝。
420年,南朝宋顺帝为了牵制强大的高句 丽,将百济王封为“镇东大将军”,但新罗与南朝宋没有联系。 出于同样目的,封倭王为“使持节、都督 倭·新罗·任那·加罗·秦韩·慕韩六国诸军事、安东大将军、倭国王”。
439年,鲜卑族的北魏灭掉汉族 的北燕,统一中国北方。 亡国的北燕皇帝冯弘跑到高句丽居然继续在高句丽国王面前作威作福,被高句丽干 掉。
五世纪下半叶,倭在朝鲜半岛势力衰退,而以平壤为中心的高句丽势力逐步强大。 后来甚至乘北魏内 乱,占领北魏领土(今辽宁省和河北北部)。
这就是现在的韩国人声称辽宁和河北省都是韩国领土的历史渊 源。 436年,475年,高句丽攻破百济首都汉城, 百济迁都熊津,力求在南方扩大疆土。
479年,倭出兵新 罗,虾夷族士兵起义,不战自乱。 512年,百济要求倭割让任那四郡,倭被迫答应。
562年,任那政权被新罗 所灭亡。这对倭是沉重的。
韩国的历史
l我想说的是,第一楼的,他用的全是现在高丽棒子的言论!朝鲜的第一个国家是周武王分封的商纣王二哥——其子!(历史上有名的其子王朝参见朝鲜《三国史记》!)什么膳君?完全是现代韩国人编出来的!
其子王朝后被燕国人卫满所灭,秦始皇以辽东以北荒凉无用弃之,汉武帝时期,朝鲜南部有三个部落,马韩辰韩···这三个部落以及朝鲜半岛中北部的卫满朝鲜都是汉朝的附属国!后来卫满朝鲜侵略南部三部落,并断绝他们的朝贡路线,于是汉武帝灭卫满朝鲜,最终在卫满朝鲜故地设立四郡!
一楼所说的统一新罗,那和新罗没多大关系!唐朝灭掉其他朝鲜两国高句丽新罗,后来在朝鲜半岛设立安东都护府(治所,相当于省会,就在平壤)但是,五年之后,唐朝又将朝鲜半岛中地区交由新罗,朝鲜半岛南部北部交由安东都护府管理,但是很令人失望的是,新罗连唐朝给他的地都守不好···
至于现在朝鲜的由来,是由明朝册封而来并且确立其地盘!一楼所谓的日本侵朝,其实朝鲜只有被打得分!当时日本根本就看不起朝鲜兵!后来朝鲜王跑到故宫向万历皇帝大哭大闹万历皇帝才派兵,最终胜利的!(这段历史,如果楼主感兴趣,欢迎讨论!)
到了清朝,甲午战争之后,朝鲜才脱离中国···
唉···还有一楼的那种?不过,还是欢迎楼主继续讨论···如果我有什么没说清楚的,请见谅,指出来,我会整理语言,说清楚的!
韩国的由来和历史
韩国(Korea),全称大韩民国(대한민국/大韩民国Daehan Minguk),简称韩国(한국/韩国 Hanguk),又称南韩、南朝鲜。成立于1948年8月15日,是位于东亚朝鲜半岛南部的共和国,国名来源于古代朝鲜半岛南部的三韩部落(辰韩、马韩、弁韩),英文名Korea源于古名“高丽”。韩国的行政首都是世宗,总统府和国会目前仍在首尔,韩国成为拥有两个首都的国家。
韩国位于东北亚朝鲜半岛南部,三面环海,西濒临黄海,与胶东半岛隔海相望,东南是朝鲜海峡,东边是日本海,北面隔着三八线非军事区与朝鲜相邻,领土面积占朝鲜半岛总面积的4/9。韩国历史上曾是中原王朝的藩属国,清末,清朝于甲午战争中战败,韩国脱离与中原王朝的藩属关系,后成立“大韩帝国”,1910年被日本吞并,二战后光复取得独立。1950年爆发朝鲜战争,南北分裂,北方国家称朝鲜,南方国家称韩国。
韩国是20国集团和经合组织(OECD)成员之一,也是亚太经合组织(APEC)和东亚峰会的创始国,是亚洲四小龙之一。
韩国的大概历史
韩国历史可追溯到公元前2333年。
据说,韩国历史上的传奇人物檀君,是天神之子与一位以熊为图腾的部落的女子所生。檀君建立了韩国历史上第一个王国。
历史学家将韩国的这段早期历史阶段称为“古朝鲜”时代。 古代韩国最初以组成小城邦的氏族社会为特征,各小城邦又逐渐合并成政治结构复杂的部落联盟,并最终形成了王国。
在这些部落联盟中,位于鸭绿江中游的高句丽(公元前37-公元668)最先建国。高句丽富于侵略性的军队逐一征服了周围的部落,并在公元313年甚至攻占了中国的乐浪地区。
百济(公元前18-公元660)是由位于今天的汉城附近汉江南面的一个小城邦发展而成的类似高句丽的部落联盟王国。百济于近肖古王(346-375在位)统治时期发展成为一个由贵族统治的中央集权的国家。
新罗王国(公元前57-公元935)位于韩半岛最南端,最初是三国中最弱小、最落后的国家。然而由于在地理上远离中国的影响,它很容易接受非中国的外来习俗和思想。
6世纪中叶,新罗王国征服了临近的伽倻王国(从1世纪中叶至6世纪中叶在韩半岛南部地区发展起来的一批城邦国家)并与中国唐朝结成军事同盟,征服了高句丽和百济王国。 文中以“檀君开国”的神话传说作为韩国历史的开端,中国的“三皇五帝” 没有任何文物证据,也可以认为是神话传说。
中国从黄帝算起自称有5000年文明史,韩国从檀君算起也声称有5000年历史,两国的做法彼此彼此。不过韩国人的推算精确到公元前2333年就有些夸张了,而且从“檀君朝鲜” 直接进入到公元前1世纪到公元10世纪的所谓“三国时代”(高勾丽、百济、新罗),不知是有意还是无意地忽略了中国史籍中记载的“箕子朝鲜”和“卫满朝鲜”两段在“三国时代”之前的史实。
在另一家韩国网站“韩国在线”,有着更为详细的叙述,其中提到箕子朝鲜、卫满朝鲜,还认为韩民族是东夷的后代(历史学界认为商族征服夏族入主中原之前是东夷的一支,《孟子》记载舜也是东夷人:舜生于诸冯,迁于负夏,卒于鸣条,东夷之人也)—— 史籍称古朝鲜人为“东夷”,意即东边的弓箭手。他们遍布于满洲、中国东部沿海、长江以北和韩半岛。
东夷人中有一个神话,传说立国者檀君系天上下凡的父亲和一位以熊为图腾的部落女子所生。据说他于公元前2233年开始统治,他的后代在朝鲜——“黎明宁静之国”——执政达一千余年。
当周朝伐殷时,东夷人移向满洲和韩半岛,因为那里气候条件较好。看来他们保持着团结,因为中国大圣人孔子和孟子曾赞扬他们亲密友爱,恪守礼仪。
在中国的战国时代,黄海西岸的东夷同周朝人发生冲突。这导致他们向满洲南部和韩半岛迁移。
东夷还有其他一些部落,即居住在满洲地区的貉和居住在韩半岛上的韩人,他们都属于通古斯族,语言上属阿尔泰语系。当殷朝崩溃时,殷国臣民箕子约在公元前11世纪进入檀君的辖土,引进殷国的文化。
接着,由于中国东北地区的燕国入侵,古朝鲜在公元前3世纪丧失了辽河以西的领土。这时候,出现了铁器时代文明,战国诸国向东驱赶难民。
移民中有一个叫卫满的,在古朝鲜出任军事指挥官,以鸭绿江为基地把准王赶到南方,篡夺了政权。但在公元前109年,汉武帝发兵由陆海两路进犯位于辽河口的古朝鲜。
两年后,古朝鲜被打败,中国在满洲南部和韩半岛北部设立了四个都督府。这四个都督府建立之后不久,韩国的进攻变得猛烈起来,所有四个都督府均于公元313年被摧垮了。
文中承认商朝灭亡之后,商的贵族箕子带领一部分臣民进入朝鲜半岛,但是其叙事方式与中国史籍不同,显得避重就轻遮遮掩掩。只说箕子“进入檀君的辖土,引进殷国的文化” 而没有提到箕子建立政权延续近千年,事实上“箕子朝鲜” 是韩国信史时代的开始(也就是说,韩国类似于今天的台湾,是中国垮台政权的避难所——当然,半岛上也有许多土著居民)。
秦灭六国,燕人卫满步箕子后尘建立“卫满朝鲜”,公元前107年汉武帝派兵将其征服,汉朝在其故地设四郡,到公元313年,这些殖民地被高勾丽占领。据说目前韩且历史学界普遍重点讲述所谓“檀君开国”,对于“箕子朝鲜”,“卫满朝鲜” 和汉代四郡的历史要么避而不谈,要么一笔带过,直接就讲到所谓“三国时代”。
中国史籍关于古代韩国(朝鲜)的记载 司马迁的《史记》第115卷《朝鲜列传》: 朝鲜王满者,故燕人也。自始全燕时尝略属真番、朝鲜,为置吏,筑鄣塞。
秦灭燕,属辽东外徼。汉兴,为其远,难守,复修辽东攻塞,至坝水为界,属燕……传子至孙右渠,所诱汉亡人滋多,又未尝入见;真番旁众国欲上书天子又拥淤不通。
文中所说的即“卫满朝鲜”,后“天子募罪人击朝鲜。其秋,遣楼船将军杨仆从齐浮勃海,兵五万,左将军荀彘出辽东,诛右渠。
右渠发兵距险。元封三年夏,尼溪相参乃使人杀朝鲜王右渠来降。
王险城未下,故右渠之大臣成已又反,复攻吏。左将军使右渠子长、降相路人子最,告谕其民,诛成已。
故遂定朝鲜为真番、临屯、乐浪、玄菟四郡。” 被“卫满朝鲜”所阻无法上书天子的“真番旁众国”指的是朝鲜半岛最南端的“三韩”,《三国志·乌丸鲜卑。
韩国的历史
史前时代 经人类学研究发现, 在70万年前, 韩半岛就有人类居住。
古朝鲜( B。C。
2333~B。C。
108) 据传, 神话人物 檀君于公元前2333年建立了韩国第一个王国- 古朝鲜。 此后, 几个部族由满州南部地区移到韩半岛。
三国时代( B。C。
57~A。D。
676) 高句丽, 百济, 新罗建于一世纪。 这期间古代国家的政治体系, 宗教(佛教和儒教) 文化得到发展。
统一新罗时代( A。D。
676~A。D。
935) 新罗的统一促进了文化的发展, 佛教也在这一时期得到了最大的普及。 统一新罗因贵族的霸权争斗而衰退, 935年归属高丽。
高丽王朝(A。D。
918~1392) 高丽建于918年。 佛教在这一时期被定为国教, 给政治和文化带来巨大的影响。
著名文物有高丽青瓷和《高丽大藏经》。 高丽时代发明了直指。
直指是世界历史上最早出现的金属活字本,比古腾堡发明的金属活字本早了78年。14世纪中期后,高丽衰退。
朝鲜王朝(1392~1910) 朝鲜王朝建于14世纪末, 儒教成为国教, 对全社会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1443年发明了韩文字母。
由于日本的侵略(1592年, 任辰倭乱)和外国势力的侵略使朝鲜开始走向衰退。 日本统治时期(1910~1945) 1876年朝鲜王朝被日本强迫打开了门户。
1910年日本占领韩国, 直到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战时, 日本被联军打败投降。 大韩民国(1945~至今) 1945年日本被联军投降后撤离韩国。
其后韩半岛分为韩国与北韩。 韩国战争于1950年6月25日爆发, 1953年6月27日签定停战协定。
2000年历史性的南北韩首脑会谈在北韩的首都平壤召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