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燕小乙杀庆帝 北魏和后燕:从相爱到相杀,慕容垂若晚死几年,鹿死谁手还不好说
北魏和后燕:从相爱到相杀,慕容垂若晚死几年,鹿死谁手还不好说 公元383年淝水之战后,好不容易统一的北方又重新陷入大分裂之中,北方诸胡趁前秦大败之际纷纷独立,至386年短短三年之内北方八国并立:关陇地
北魏和后燕:从相爱到相杀,慕容垂若晚死几年,鹿死谁手还不好说

公元383年淝水之战后,好不容易统一的北方又重新陷入大分裂之中,北方诸胡趁前秦大败之际纷纷独立,至386年短短三年之内北方八国并立:关陇地区有前秦、后秦、西秦、后凉、后仇池五国,关东地区则有后燕、西燕及北魏三国,今天就来说一说关东三国中的北魏和后燕:从相爱到相杀,慕容垂若晚死几年,鹿死谁手还不好说。 公元384年鲜卑慕容垂于河北称王复立燕国,史称后燕,386年正月称帝;386年鲜卑拓跋圭于代地复国,国号魏(338年拓跋圭祖父拓跋什翼犍建立代国,376年前秦苻坚灭代国),北魏立国之初实力远在后燕之下,而且外有强敌环伺:北有贺兰部、南有独孤部、东有库莫奚部、西有匈奴铁弗部,内有拓跋什翼犍之子也就是拓跋珪叔父拓跋窟咄的内乱,加上两国之前就是世婚之邦(拓跋什翼犍的皇后是慕容皝之女,也就是说拓跋什翼犍和慕容皝之子慕容垂是同辈的,拓跋珪是慕容垂的孙子辈),为此拓跋珪主动向慕容垂示好并臣服于后燕,所以北魏立国后的好几年时间里和后燕的关系相当好。 对于慕容垂来说,他此时的眼光还来不及顾及到代地以及代地以北以西的广袤区域,因为他自己也忙得很,此时他的主要精力除了要和东晋争雄之外,还有两个心腹之患:一个是和自己同出一源的西面的西燕(前燕景明帝慕容儁之子,也就是慕容垂的侄子慕容泓于384年在关中建立西燕,385年西燕攻破长安,386年定都长子),一个是盘踞在后燕南面的翟魏政权,所以他对北魏的臣服也乐见其成,甚至还出兵帮助拓跋珪对付其叔父拓跋窟咄,可以说这段时间是北魏和后燕的蜜月期。 俗话说「 ”没有永恒的朋友,只有永恒的利益”,一方面随着拓跋珪先后击败周边强敌实力大增不甘居于后燕之下,另外一方面后燕想继续控制拓跋氏,双方的关系从相爱到相杀,从微妙到紧张、恶化最后终于是一拍两散、大打出手。双方彻底撕破脸是在394年,这一年慕容垂出兵灭西燕,西燕慕容永向北魏求援,北魏出兵,最后的结果是北魏援兵未到西燕已被攻灭,关东只剩下了北魏和后燕两大强国,双方大战一触即发。 395年的参合陂之战成为扭转双方实力的关键之战:慕容垂派太子慕容宝和慕容农、慕容麟率军8万,慕容德、慕容绍率骑兵1.8万正式出兵北魏,拓跋珪避其锋芒西渡黄河,双方在黄河两岸相持了10多天,拓跋珪拦截了慕容垂和慕容宝之间的信使并在后燕军中散布慕容垂已死的消息,引起了后燕军心涣散、将士无心恋战不得不撤军。 远本黄河未结冰北魏军是没办法这么快渡河的,所以慕容宝连斥候都没派出,可是一场大风和突然下降的气温帮了拓跋珪大忙,黄河一夜结冰,拓跋珪以两万多精锐骑兵倍道行军在参合陂追上慕容宝,根本未加防备的后燕大军近乎被屠杀,除了战死者之外,拓跋珪把被俘的四五万后燕将士悉数活埋。 参合陂之战的大败给慕容垂的打击实在太大,虽然第二年慕容垂御驾亲征攻破北魏平城,但是此时的慕容垂已年逾七十,又恨又怒之下承受不了如此大的打击吐血得病,不到一个月就病逝于回师途中。 慕容垂一死,后燕内部互相倾轧,国力大大减弱,强盛一时的后燕终于被北魏所灭。实事求是的说,慕容垂一生征战沙场历经大战无数罕有败绩,军事上拓跋珪还真不是他的对手,参合陂之败对后燕也没能伤筋动骨,后燕国力仍在北魏之上,慕容垂若晚死几年,北魏和后燕两强争霸鹿死谁手还真不好说,只能是说时也命也!
很赞哦! (10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