芜湖市博物馆免费开放试运行 蕪湖博物館免費開放試運行 再現「米市」繁華
蕪湖博物館免費開放試運行 再現「米市」繁華

作為蕪湖重點工程、惠民工程,市博物館於昨日起免費對外開放試運行。試運行期間,將採取邀請和預約相結合的方式,請業內專家和社會各界人士參觀並征求意見。參觀時間為周一至周五的上午9—12點,下午14點30分—17點,節假日期間暫不接受預約。
市博物館以全新的設計理念、完美的展陳形式、先進的展陳設備,力爭將其打造為全國一流的博物館。博物館位於城東中江大道與仁和路交叉口,占地39畝,建築面積約2.2萬平方米。這裡以蕪湖地區人類活動和自然環境的見證物,以經濟、社會、政治、文化發展史料來展示蕪湖地區人類活動、區域經濟、社會文化發展歷史,集史料研究、文物收藏、文化傳承、科學傳播、觀光休閒、綜合服務為一體,具有較高藝術水平和文化價值。市博物館相關負責人介紹,博物館具有兩大特點:其一,展陳分為通史類陳列和專題類陳列,內容涵蓋蕪湖220萬年前到1949年歷史,將一個個相對獨立的專題串聯起來作為展陳的基本形式,既突出展陳重點,又展示蕪湖的歷史精華;其二,除了展出大量的文物精品,還有大量文字說明和圖形影音,內容雅俗共賞。
博物館有哪些亮點和看點?市博物館負責人介紹,宏偉大氣、場景形象逼真、文物展示精美是其中的「三大看點」。例如,這裡有根據文獻史料和老照片復原的十裡長街,有「蕪湖米市」再現當年繁華,有「繁昌人字洞」真實再現220萬年前古人類的生活,還有繁昌和南陵出土的魚龍紋盤、龍耳尊、吳王光劍等精美文物。同時,博物館還具有「四大亮點」,包括展陳形式多樣化、積極營造展陳氛圍、注重觀眾的不同需求、現代高科技的應用。記者在現場看到,博物館既採用展品展櫃、沙盤模型等傳統展陳形式,又採用語音導覽、聲光投影等現代展陳形式。在序廳和六大展區分別營造了與展陳內容相協調的氛圍,既有時間的滄桑感,又有歷史的厚重感。在「長岸之戰」、「十裡長街」等展陳中,廣泛應用現代「聲、光、電」和「裸眼3D立體視屏」技術,使觀眾身臨其境。此外,展陳還將知識傳播與休閒娛樂功能有機結合,通過藝術形式寓教於樂。(蕪湖新聞網--蕪湖日報)
本文來源:安徽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