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女孩英姿飒爽的诗句 唐朝女子「英姿颯爽」的著裝背後,是「人民」當家做主的體現

火烧 2022-12-07 15:12:49 1033
唐朝女子「英姿颯爽」的著裝背後,是「人民」當家做主的體現 滿身盡帶黃金甲,似乎成了男子的專屬特權。可是,中華兒女多奇志,不愛紅裝愛武裝。女人穿男裝,在大唐王朝成了一道別樣的風景線。在大唐王朝,女子著男
女孩英姿飒爽的诗句 唐朝女子「英姿颯爽」的著裝背後,是「人民」當家做主的體現

唐朝女子「英姿颯爽」的著裝背後,是「人民」當家做主的體現  

滿身盡帶黃金甲,似乎成了男子的專屬特權。可是,中華兒女多奇志,不愛紅裝愛武裝。女人穿男裝,在大唐王朝成了一道別樣的風景線。在大唐王朝,女子著男裝,不是什麼司空見慣事。那麼在那個等級森嚴、男尊女卑的時代,女子為何這樣開放,可以大方的穿著男人服飾來去自如呢?這在頑固派的眼中是不是有些不成體統呢?
如果是在現今社會,女子穿身男子的衣服,那是時尚,那是非主流,那是走潮流的路線。可是,在唐朝,女子穿男裝為何如此風靡一時,是有什麼讓人難以想像的奧妙呢?
一、女著男裝:唐朝女性不一般
1.全民的女著男性
女子穿上男人的服裝,在那個封建禮教禁錮的年代,可是很嚴重的問題,可不能因為一時興起,個人愛好而自作主張的隨便穿穿,搞不好定個罪名,也是沒有辦法的事情。可是,在唐代的壁畫中就有許多女子一身男兒裝扮,是這麼的與眾不同、特立獨行。
石榴裙和胡服,已經滿足不了唐朝女子的愛好,愛男裝卻成了一種病。據說,唐代女子喜歡穿男裝的第一人就是的高宗的女兒太平公主。太平公主這個「潮女」,性格豪爽,不愛塗抹胭脂,喜歡男裝,對於愛女太平公主一身男性裝束,高宗和武則天卻很讚賞。
人靠衣裝馬靠鞍,服裝是一個人的顏面,服裝作為一種文化載體,折射著唐朝女性的自由與開放。唐朝女著男裝風尚的先河是有皇室開啟的最佳證明,最具說服力的便在於唐朝的墓葬之中
在唐高祖李淵第十五子李鳳墓中的「捧物男裝女侍圖」,在這個圖中我們看到,一個隨風而行的飄飄欲仙的美麗女子,卻身著男裝,頭上戴著黑色的帽子,腳上穿著線鞋。雖然男裝灰暗無光澤,可是她的臉上卻充滿了自信。足見,男裝給她們帶來的不單是穿著方面的自由。
同時,也有記載唐玄宗天寶年間,多數女子穿的流行款便是男裝,很多婦女,穿著丈夫的衣服,腳上穿著男士靴子,頭上戴著男士帽子……處處都有男裝被女子穿著的現象。在《舊唐書·輿服志》也有關於這一現象的記載:唐玄宗時宮中的女子,有的穿著丈夫的衣靴,有的腳上穿著皮靴,宮廷內外,女子服飾男性化。唐武宗時,她寵愛的妃子王氏,她就很愛著男子的袍服,一次,她和武宗並騎而行。人們分不出來哪個是皇帝,哪個是妃子。王妃穿男裝看來是被武宗所接受的。
可見,唐朝時期女著男裝已經是一種風靡社會的普遍現象。
2.男子胡服穿在女性身上,依舊風姿颯爽
唐代女著男裝的時尚,在很大程度上是受到胡服的啟發。在陝西昭陵唐墓出土的大量陶俑中,有一些腰上系著革帶、腳上穿著皮靴、頭上戴著「渾脫帽」的婦女形象,就是唐代婦女崇尚胡服的真實寫照。由於唐高祖的母族便是鮮卑的望族,所以,受她們的影響,胡風成了一種時尚,就像《新唐書輿服志》中提到,唐中宗時期,後宮佳麗都愛穿胡服戴胡帽。
同時,在出土的墓葬中,我們看到,女子騎馬狩獵俑便是胡服和男裝的結合。胡服和唐裝是截然不同的,唐代女子的石榴裙,雖然穿起來顯得優雅、妖媚、俏皮,可是行走是不便的,胡服卻是和它截然不同,方便穿脫,方便勞動,如小袖袍、靴子男女都可穿,在胡風的影響下女著男裝成為了一種自然的流行。
二、唐朝女性著男裝到底緣何而來?
1.「誰說女子不如男?」——唐朝女性也想「當家作主」
誰說女子不如男,為國殺敵是代代出英賢,木蘭從軍,穆桂英挂帥,還有梁紅玉,用行動見證著巾幗不讓鬚眉。重男輕女男尊女卑,似乎成了一種心病,同樣是人卻因為性別歧視,生來就矮了一截,長期在這不公平待遇下生存,女孩們心理扭曲在所難免。
但是唐朝女性卻是幸運的,雖然她們生長在封建社會,卻是過著新時代的生活。女子們翻身了,做回自由人。女權意識也開始慢慢崛起,像女皇帝武則天和她的女兒太平公主,就是當時擁有女權的代言人。
在封建社會時期,有的女子穿男裝是情非得已,就像祝英台,為了隱瞞性別不得已而為之。而唐朝女性穿男裝,則是大方,普遍現象,婦女的衣服不夠穿了,穿上丈夫的衣服出去耕種,是很正常不過的事情。
唐代的女著男裝則是公開化、生活化與普遍化的。這是何等的裝扮權利?它不是個別的偶然,而是形成一定氣候。唐朝女性,可以說是很幸福的,可以解去束縛多年的裹腳布,可以露出牙齒哈哈的大笑,可以穿著男人的服裝四處溜達,可以和男子一樣蹴鞠,可以身穿男裝和男子一樣騎馬郊遊,可以崇尚和追逐各種外來風尚。
武宗王時,他寵愛的才人,和武宗身材差不多,每次出去打獵,武宗都允許才人穿上和他同樣的裝飾,一同騎著戰馬狩獵。
武則天時期,她的愛女太平公主很愛著男裝,武則天也很溺愛她,對於她的言行和穿著打扮,更是允許放飛自我。這也體現了唐代婦女性情曠達
豪爽霸氣。這些「自由」和「特權」都證明了這個時期就是中國封建社會上層婦女最解放的時期。

2.開放的社會環境帶給女性「當家作主」的底氣
作家切斯特頓曾經說過:一個開放的社會就像一張張開的口,合下來的時候一定要咬住某種堅實的東西,而在這個特別的年代,我們需要咬住的堅實就是唐王朝的自由自在,而大唐王朝,繁華似錦,有錢了就是大氣開明。
大量接受外來文化,大度接受新事物,使得唐王朝煥然一新,並使當時的社會文化呈現出一派生機勃發的現象,一個開明的王朝,必然會有一個開放式的新舞台,讓女子瀟洒的穿著男裝輕輕鬆鬆地走一回。
3.原本出身於關隴集團的唐朝,依舊保留著「當家作主」的習氣
金帶連環束戰袍,馬頭沖雪度臨洮。黃沙百戰穿金甲,不破樓蘭終不還。笑穿戰袍,醉卧沙場,想想就會讓人產生一種莫名的崇拜,似乎戰袍只有男子穿著才夠霸氣。可是,在唐代的女性中還有一種尚武的風氣存在,平陽公主沒事就打理下她的「娘子軍」。可惜的是,她不是楊門女將可以上陣殺敵。大唐王朝,國富民強,休養生息,戰火紛飛的日子早已灰飛煙滅,婦女自然就不需要戎裝在身了。
可是,男子穿著戰袍,著上戎裝,英姿颯爽,威武挺拔的樣子已經埋在她的們腦海里,崇拜得無法自拔。於是這些鐵粉們懷著對偶像的崇拜心理,把這種追星的思想寄托在了男裝之上。這對當時女性的審美心理也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4.佛教宣揚的眾生平等與道教提倡的個性解放帶給女性們「當家作主」思想層面的支撐
和平使者玄奘法師,西天取經,影響了大唐王朝的生活。佛系人生,影響著一代代的人。佛系,其實就是一切隨緣,得之我幸,失之我命!凡事知足常樂,隨遇而安。佛系生活,把原本複雜的生活變得簡單化,這種外來的宗教,宣揚的是人人平等,生活簡簡單單,平平淡淡。
在佛家的思想熏陶下,唐代女性的人身得到自由和個性自然而然的得到了解放。武則天能夠成為第一個女皇也是利用了佛教。生活在這個時代的唐人,由於受佛教思想的影響,唐代的婦女自由自在了,她們挺直了腰板和男子站在一起,穿一樣的男裝。
而和佛教有著不解之緣的道教,它主張的是無為而治,即順應時代發展的潮流,順應自然和諧發展,追求人民自主。這種自由民主的道教思想在唐代形成一種廣泛的社會風氣。生活在同時代的女性也必然會受到這種風氣的影響和感染,使她們大膽地、勇敢地擺脫傳統禮教的束縛,挑戰傳統「男女不通衣裳」的風俗,穿起了男性的服裝。
三、結語
大唐王朝你就是一個暖男,女人身邊的守護神。你對女子是不是太好了,你給她們自由,隨心所欲的放飛自我,你會把她們寵壞的,你這樣子的開明大度,讓隋朝女子怎麼看?她們笑不露齒、大門不出被牢牢的管控著。你這樣子讓宋朝女子怎麼活?她們三寸金蓮、三從四德被緊緊的束縛著。
盛世大唐你就是一股清流,輕鬆一躍,跳出了那灘被封建思想攪混了的污水,獨自搖曳著這艘自由的船,出淤泥而不染,唱著開明的歌兒昂首挺胸地向前走著。而從你的世界裡路過的女子,就像是從現代穿越過去的一樣,穿著男子的服裝,臉上寫滿的全都是自信,而這身打扮展示的是女神范,彰顯的是氣質非凡,顯擺的卻是開明自主!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