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冯保和万历 张居正被抄家很冤?看他多嚣张,巡抚没参加他父亲葬礼直接被罢官

火烧 2021-10-05 05:16:48 1058
张居正被抄家很冤?看他多嚣张,巡抚没参加他父亲葬礼直接被罢官 历来成大事者,无不杀伐果断、敢于任事、通达识变,明末时期的万历首辅张居正就是这样一位人。张居正领导的变法雷厉风行、风风火火,为腐烂到根的大
冯保和万历 张居正被抄家很冤?看他多嚣张,巡抚没参加他父亲葬礼直接被罢官

张居正被抄家很冤?看他多嚣张,巡抚没参加他父亲葬礼直接被罢官  

历来成大事者,无不杀伐果断、敢于任事、通达识变,明末时期的万历首辅张居正就是这样一位人。张居正领导的变法雷厉风行、风风火火,为腐烂到根的大明王朝续命。然后历史人物总是相对的,人们普遍看到的是张居正的变法所取得的成就,而看不到张居正玩弄权柄的嚣张跋扈、目中无人。张居正对于大明王朝居功至伟,位列内阁首辅,死后却被抄家,这种巨大的落差使后世的人们非常不理解。不少人替张居正叫屈,埋怨万历皇帝薄情寡恩,其实不然,张居正的结局可以说是意料之中、咎由自取。 在之前的以前文章中,作者详细介绍了张居正为了爬上首辅之位,是如何的不择手段、排除异己。在成功赶走前任首辅高拱后,张居正丝毫不收手,欲将前首辅高拱斩尽杀绝,真可谓是心狠手辣。张居正当上首辅后,他的专横跋扈和贪腐饱受世人诟病,张居正去世后,他的专横跋扈和贪腐也成为了万历皇帝清算他、同僚报复他的理由。在成为内阁首辅之后,万历皇帝对张居正言听计从,他又得到司礼监掌印太监冯保的亲密协作,以及太后的支持。张居正所掌握的权力几乎不受制约,长期身居上位使他愈发专横跋扈,他也避免不了贪污腐败。 《明史·张居正传》记载:居正自夺情后,益偏恣,其所黜陟,多由爱憎。时任户部侍郎送了一副对联给张居正:日月并明,万国仰大明天子;岳山为岳,四方颂太岳相公。"太岳"是张居正的号,这马屁拍得非常响亮,把张居正和万历皇帝相提并论。作者举一个例子,便能说明张居正跋扈到何等的地步。公元1557年(万历五年),张居正父亲张文明病逝,张居正回江陵老家给父亲举办葬礼。湖广巡抚赵应元公务繁忙,且已经身体有疾行动不便,因而没参加张居正父亲的葬礼(见《明史·张居正传》)。这使身居内阁首辅的张居正很不高兴,指使御史王篆罗织罪名弹劾赵应元,赵应元因此被罢官免职。 户部员外郎王用汲是赵应元的朋友,他愤愤不平的上疏为赵应元打抱不平,结果也一并被罢免革职(见《明史·神宗本纪》卷四)。与张居正的私德不修、广受贿赂相比,他破坏科举的公正性是最大的腐败。在古代,特别是明朝和清朝,科举的公正是重中之重。江南四大才子之首的唐伯虎,就是因为有科举舞弊嫌疑,因此虽然成绩非常好,但终身不得入仕为官。因为在封建时代,无论是勋戚子弟,还是寒门秀士,在科考面前基本上是机会均等的。如果科举的公正性受到了损害,朝廷的威信可能将受到最大的质疑。张居正表面上教子甚严,不允许儿子和各省的督抚以及边塞将帅私通信件,在京城也不许儿子和大臣结交。 然而他严厉约束儿子的背后,却帮助儿子谋取最大封建时代最大的私利——科举舞弊,让儿子们顺利进入宦途。张居正的三个儿子,长子张敬修,次子张嗣修,三子张懋修,在父亲张居正的帮助下,全都中了进士。这也就罢了,更令人无法接受的是,张嗣修中了榜眼(第二名),张懋修中了状元(第一名)。公元1554年,张居正长子张敬修参加会试落榜,张居正很生气。他遂下令那年所中的进士不馆选,所谓馆选是从进士当中选庶吉士进翰林院培训。明朝的大学士几乎都是庶吉士,所以庶吉士亦被称为"储相",那一届的进士受了池鱼之殃,丧失了做"储相"的机会。 公元1557年,张居正的的三子张嗣修高中榜眼,三年后。六年前落第的长子张敬修和三子张懋修一起参会试,都成为进士,而且老三是状元。当时张府的对联是:上相太师一德辅三朝功光日月,状元榜眼二难登两第学冠天人。这幅对联就是张家的盛况,张居正丝毫不掩饰自己操控儿子科举舞弊,欣然将其挂在家中。尽管张居正的几个儿子从小受过良好的教育,且都天资不错。但一门如此高密度地中进士,且成绩名次否非常靠前,天下靠科举改变命运的莘莘学子当然会忿忿不平。张居正去世后,王锡爵成为内阁首辅,儿子乡试中了头名解元,被天下人质疑。 王锡爵为了避嫌,干脆不许儿子参加会试,直到王锡爵退休多年后,这个儿子才高中榜眼。对于科举腐败这种最大的腐败,唯有当时的万历皇帝可以阻止,但万历皇帝畏于张居正的权势,默许了张居正操纵科举舞步。万历五年,张居正的二儿子张嗣修会试中式后,按照科举程序参加殿试,殿试的主考官是皇帝。所以进士被称为天子门生,但皇帝只是名义上的,真正主事的是读卷大臣,内阁首辅当然要参加读卷。张居正按道理是必须回避呢,万历皇帝却说,"读卷重要,卿为元辅,秉公进贤,不必回避”。万历皇帝表面是举贤不避亲的意思,实际上是张居正已经是内阁首辅官做到了顶点。 他家里也不缺钱财和田地,皇帝能酬劳他的,只有牺牲科举公正,拿大明的科举公正送人情。张居正死后被皇帝抄家,他利用权势为儿子在科举场上谋私利成为了重要理由。刑科给事中阮子孝弹劾张居正三个儿子"滥登科第",皇帝看完奏疏,下旨将张的几个儿子的官职罢免,科举成绩取消。凡做大事的人,多多少少有些偏执,总认为自己开出的济世药方是最管用的,在这方面上,张居正和海瑞差不多。但海瑞因为清廉,专断固执的性格固然也是缺陷,但能被世人接受。所以说张居正死后被抄家一点也不冤,嚣张跋扈、科举舞弊,在哪个朝代都是死罪,并不是万历皇帝薄情寡义。 参考资料:《明史·张居正传》、《明实录·神宗实录》、《明史·神宗本纪》等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