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力学在生活中的应用 土力学中什么是K0固结?
土力学中什么是K0固结?
土力学中什么是K0固结?
所谓KO固结,即是在围压为KO应力状态的固结试验.再说白了,就是一定侧压条件或完全侧限条件的固结试验.

土力学中什么是预载试验
预载试验是指在结构静力实验正式加载试验前,需要对结构进行预先加载的试验,即按一定程序逐级缓慢地加一不大的载荷,对位移和应变测量点进行观测和监视,找出结构承力和变形的基本趋势,并检验实验件、支持系统、 加载装置和测量设备的可靠性。
预载试验的目的:
1.使结构进入正常的工作状态;
2.可以检查现场的试验组织工作和人员情况;
3.可以检查全部试验装置和荷载设备的可靠性。
预载时应注意的事项:
1.预载试验用荷载一般是分级荷载的1-2倍;
2.预载的加载值不宜超过该试件开裂试验荷载计算值的70%。
土木工程的发展趋势 现代土木工程的特点是:适应各类工程建设高速发展的要求,人们需要建造大规模、大跨度、高耸、轻型、大型、精密、设备现代化的建筑物。既要求高质量和快速施工,又要求高经济效益。这就向土木工程提出新的课题,并推动土木工程这门学科前进。 高强轻质的新材料不断出现。比钢轻的铝合金、镁合金和玻璃纤维增强塑料(玻璃钢)已开始应用。对提高钢材和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已取得显著成果 ,而且还仍继续进展。 建设地区的工程地质和地基的构造 ,及其在天然状态下的应力情况和力学性能,不仅直接决定基础的设计和施工,还常常关系到工程设施的选址、结构体系和建筑材料的选择,对于地下工程影响就更大了。工程地质和地基的勘察技术,目前主要仍然是现场钻探取样,室内分析试验,这是有一定局限性的为适应现代化大型建筑的需要,急待利用现代科学技术来创造新的勘察方法。 以往的总体规划常是凭借工程经验提出若干方案,从中选优。由于土木工程设施的规模日益扩大,现在已有必要也有可能运用系统工程的理论和方法以提高规划水平。特大的土木工程,例如高大水坝会引起自然环境的改变,影响生态平衡和农业生产等,这类工程的社会效果是有利也有弊。在规划中,对于趋利避害要作全面的考虑。 随着土木工程规模的扩大和由此产生的施工工具、设备、机械向多品种、自动化、大型化发展,施工日益走向机械化和自动化。同时组织管理开始应用系统工程的理论和方法,日益走向科学化;有些工程设施的建设继续趋向结构和构件标准化和生产工业化。这样,不仅可以降低造价、缩短工期、提高劳动生产率,而且可以解决特殊条件下的施工作业问题,以建造过去难以施工的工程。土木工程专业是一门运用数学、物理、化学、计算机信息科学等基础科学知识,力学、材料等技术科学知识以及相应的工程技术知识来研究、设计和建造工业与民用建筑、隧道与地下建筑、公路与城市道路以及桥梁等工程设施的学科。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有较扎实的数学、物理、化学和计算机技术等自然科学基础知识,掌握工程力学、流体力学、岩土力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掌握工程规划与选型、工程材料、工程测量、画法几何及工程制图、结构分析与设计、基础工程与地基处理、土木工程现代施工技术、工程检测与试验等方面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方法;了解工程防灾与减灾的基本原理与方法以及建筑设备、土木工程机械等基本知识。具有综合应用各种手段查询资料、获取信息的能力;具有经济合理、安全可靠地进行土木工程勘测与设计的能力;具有解决施工技术问题、编制施工组织设计和进行工程项目管理、工程经济分析的初步能力;具有进行工程检测、工程质量可靠性评价的初步能力;具有应用计算机进行辅助设计与辅助管理的初步能力;具有在土木工程领域从事科学研究、技术革新与科技开发的初步能力。成为能在房屋建筑、隧道与地下建筑、公路与城市道路、桥梁等领域的设计、施工、管理、咨询、监理、研究、教育、投资和开发部门从事技术或管理工作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主要课程:工程数学、土木工程测量、土木工程材料、画法几何及工程制图、材料力学、结构力学、弹性力学、流体力学、土力学、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钢结构设计原理、桥梁工程、道路勘测设计、路基路面工程、土木工程施工与组织、土木工程专业英语等。 毕业去向:能在政府机关建设职能部门,机关及工矿企事业单位的基建管理部门,建筑、市政工程设计院,土木工程科研院所,建筑、公路、桥梁等施工企业,工程质量监督站,工程建设监理部门,房地产公司,工程造价咨询机构、银行及投资咨询机构等从事技术与管理工作;或可考取结构工程、防灾减灾及防护工程、道路与铁道工程、桥梁与隧道工程、岩土工程、工程力学等学科的硕士研究生;或按照国家相关规定考取注册结构工程师、注册建筑师、注册土木工程师、注册监理工程师和注册造价师等。
《土力学》对工程活动最有利的是?A正常固结土B超固结土C欠固结土D次固结土
超固结土工程性质最好,对工程活动最有利。因为超固结土自身已经固结沉降稳定,性质也最稳定,并且在所有的情况中,沉降量最小,承载力最大。
什么是土力学?
土力学 [编辑本段]土力学soil mechanics
研究土体在力的作用下的应力-应变或应力-应变-时间关系和强度的应用学科。工程力学的一个分支。为工程地质学研究土体中可能发生的地质作用提供定量研究的理论基础和方法。 主要用于土木、交通、水利等工程。
发展简史
18世纪中期以前﹐人类的建筑工程实践主要是根据建筑者的经验进行的。18世纪中叶至20世纪初期﹐工程建筑事业迅猛发展﹐许多学者相继总结前人和自己实践经验﹐发表了迄今仍然行之有效的﹑多方面的重要研究成果。例如法国的 C.-A.de库仑发表了土压力滑动楔体理论(1773)和土的抗剪强度准则(1776)﹔法国的H.P.G.达西在研究水在砂土中渗透的基础上提出了著名线性渗透定律(1856)﹔英国的W.J.M.兰金分析半无限空间土体在自重作用下达到极限平衡状态时的应力条件﹐提出了另一著名的土压力理论﹐与库仑理论一起构成了古典土压力理论﹔法国的J.V.博西内斯克(1885)提出的半无限弹性体中应力分布的计算公式﹐成为地基土体中应力分布的重要计算方法﹔德国的O.莫尔(1900)提出了至今仍广泛应用的土的强度理论﹔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期瑞典的A.M.阿特贝里提出了黏性土的塑性界限和按塑性指数的分类﹐至今仍在实践中广泛应用。1925年奥地利的K.太沙基(又译特扎吉)出版了世界上第一部《土力学》﹐是土力学作为一个完整﹑独立学科已经形成的重要标志﹐在此专著中﹐他提出了著名的有效压力理论。此后﹐在土的基本性质和动力特性﹑固结理论和强度理论的研究﹐流变理论的应用﹐土体稳定性分析方法以及试验技术和设备等方面都有很大的发展﹐使土力学得到进一步的完善和提高。
研究内容
主要包括以下方面﹕研究土体的应力-应变和应力-应变-时间的本构关系﹐以及强度准则和理论﹔研究在均布荷载或偏心荷载以及在各种形式基础的作用下﹐基础与地基土体接触面上的和地基土体中的应力分布﹐地基的压缩变形及其与时间的关系﹐以及地基的承载能力和稳定性﹔根据极限平衡原理用稳定性系数评价天然土坡的稳定性和进行人工土坡的设计﹔计算在自重和建筑物附加荷载作用下土体的侧向压力﹐为设计挡土结构物提供依据﹔改进和研制为进行上述研究所必需的技术﹑方法和仪器设备。
土体是一种地质体。这就决定了这一学科的研究工作必须采用在地质学研究基础上的实验研究和力学分析方法。
发展趋势
高大建筑物﹑核电站以及近海石油探采平台等世界性地兴建﹐不断对土力学提出更高的要求。裂隙对土体力学性能的控制性﹑非线性应力-应变的本构关系以及新的测试技术和设备等方面的研究将会有新的进展。 [编辑本段]土力学.图书书 名: 土力学 )
作 者:钱德玲
出版社: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9-7-1
ISBN: 9787112109180
开本: 16开
定价: 26.00元
内容简介
本书为高等学校土木工程专业规划教材之一。根据高等学校土木工程专业教学大纲,为了适应新世纪土木工程教学要求和人才培养,本教材在书写时力求语言精炼、重视学科基础理论以及强调新技术和新方法在工程中的应用。
本书内容包括:绪论、土的物理性质及工程分类、土的渗透性和渗流、土体中应力的计算、土的压缩性和固结理论、地基最终沉降量的计算、土的抗剪强度及参数确定、土压力与挡土墙、地基承载力和土坡稳定性分析,各章后均附有思考题和习题。
本书适用于高等学校土木工程:建筑工程、岩土工程、道桥工程、地下工程和水利工程等专业的教学,也可作为土木和水利工程科研人员和工程技术人员的参考书。
图书目录
前言
土力学名人录
第1章 绪论
1.1 土及土力学的概念及其意义
1.2 土力学的历史沿革
1.3 与土力学相关的工程事故
1.4 本课程的特点
1.5 学习内容、方法和学习要求
第2章 土的物理性质及工程分类
2.1 概述
2.2 土的生成
2.2.1 土的搬运和沉积
2.2.2 风化作用和土的主要特征
2.3 土的组成和土的结构与构造
2.3.1 土中固体颗粒
2.3.2 土中水
2.3.3 土中气体
2.3.4 土的结构与构造
2.4 土的物理性质指标
2.4.1 土的三相比例关系图
2.4.2 指标的定义
2.4.3 指标的换算
2.5 土的物理状态指标
2.5.1 无黏性土的密实度
2.5.2 黏性土的稠度
2.5.3 黏性土的灵敏度和触变性
2.6 土的压实性
2.6.1 击实试验及土的压实特性
2.6.2 影响压实效果的因素
2.6.3 击实特性在现场填土中的应用
2.7 土的工程分类
2.7.1 土的分类原则和标准
2.7.2 建筑地基土的分类
2.7.3 公路路基土的分类
思考题
习题
本章参考文献
第3章 土的渗透性和渗流
3.1 概述
3.2 土的渗透性
3.2.1 渗流模型
3.2.2 饱和渗流的基本定理一达西(H.Darcy)定律
3.2.3 渗透系数确定方法及其影响因素
3.2.4 成层土的平均渗透系数
3.3 土中二维渗流及流网简介
3.3.1 二维渗流的基本方程
3.3.2 流网及其性质
3.3.3 流网的绘制
3.3.4 流网的应用
3.4 渗透力及渗透稳定性
3.4.1 渗透力
3.4.2 渗透变形
思考题
习题
本章参考文献
第4章 土体中应力的计算
4.1 概述
4.2 土体的自重应力的计算
4.3 基底压力的计算
4.3.1 基底压力的简化计算
4.3.2 基底压力的分布规律
4.3.3 基底附加压力
4.4 地基附加应力
4.4.1 竖向集中力作用下的地基附加应力
4.4.2 矩形荷载和圆形荷载下的地基附加应力
4.4.3 线荷载和条形荷载下的地基附加应力
4.4.4 非均质和各向异性地基中的附加应力
思考题
习题
本章参考文献
第5章 土的压缩性和固结理论
5.1 概述
5.2 固结试验和土的压缩性指标
5.2.1 固结试验和压缩曲线
[1]5.2.2 侧限压缩性指标
5.2.3 土的回弹与再压缩
5.3 土的变形模量与弹性模量
……
第6章 地基最终沉降量的计算
第7章 土的抗剪强度及参数确定
第8章 土压力与挡土墙
第9章 地基承载力
第10章 土坡稳定性分析
土力学中什么是有效应力原理?
太沙基(K. Terzaghi)早在1923年就提出了有效应力原理的基本概念,阐明了碎散颗粒材料与连续固体材料在应力--应变关系上的重大区别,从而使土力学成为一门独立学科的重要标志。
这是土力学区别于其他力学的一个重要原理。我们知道土是三相体系,对饱和土来说,是二相体系。外荷载作用后,土中应力被土骨架和土中的水气共同承担,但是只有通过土颗粒传递的有效应力才会使土产生变形,具有抗剪强度。而通过孔隙中的水气传递的孔隙压力对土的强度和变形没有贡献。这可以通过一个试验理解:比如有两土试样,一个加水超过土表面若干,我们会发现土样没有压缩;另一个表面放重物,很明显土样被压缩了。尽管这两个试样表面都有荷载,但是结果不同。原因就是前一个是孔隙水压,后一个是通过颗粒传递的,为有效应力。
就是饱和土的压缩有个排水过程(孔隙水压力消散的过程),只有排完水土才压缩稳定.再者在外荷载作用下,土中应力被土骨架和土中的水气共同承担,水是没有摩擦力的,只有土粒间的压力(有效应力)产生摩擦力(摩擦力是土抗剪强度的一部分)
土力学中K=4.20E-02C是什么意思
太沙基(K. Terzaghi)早在1923年就提出了有效应力原理的基本概念,阐明了碎散颗粒材料与连续固体材料在应力--应变关系上的重大区别,从而使土力学成为一门独立学科的重要标志。%D%A这是土力学区别于其他力学的一个重要原理。我们知道土是三相体系,对饱和土来说,是二相体系。外荷载作用后,土中应力被土骨架和土中的水气共同承担,但是只有通过土颗粒传递的有效应力才会使土产生变形,具有抗剪强度。而通过孔隙中的水气传递的孔隙压力对土的强度和变形没有贡献。这可以通过一个试验理解:比如有两土试样,一个加水超过土表面若干,我们会发现土样没有压缩;另一个表面放重物,很明显土样被压缩了。尽管这两个试样表面都有荷载,但是结果不同。原因就是前一个是孔隙水压,后一个是通过颗粒传递的,为有效应力。%D%A%D%A就是饱和土的压缩有个排水过程(孔隙水压力消散的过程),只有排完水土才压缩稳定.再者在外荷载作用下,土中应力被土骨架和土中的水气共同承担,水是没有摩擦力的,只有土粒间的压力(有效应力)产生摩擦力(摩擦力是土抗剪强度的一部分)
土力学中ds是什么意思
干密度目录
干密度(dry density)
干密度的计算方式
土的孔隙中完全没有水时的密度,称干密度;是指土单位体积中土粒的重量,即:固体颗粒的质量与土的总体积之比值。 干密度反映了土的孔隙比,因而可用以计算土的孔隙率,它往往通过土的密度及含水率计算得来,但也可以实测。 土的干密度一般常在1.4~1.7 g/cm3。 在工程上常把干密度作为评定土体紧密程度的标准,以控制填土工程的施工质量。在土方填筑时,常以土的(干密度 )来控制土的夯实标准。
编辑本段干密度的计算方式
先算出土的湿密度,然后除以(1+w) 其中w是含水率 比如通过计算土的含水率是8%,那么就用湿密度除以(1+0.08)
土力学中σv ′是什么意思
1、土力学中σv ′是土体的有效自重应力,计算的方法是土体的重度重度乘以土体的埋深;
2、σv ′与σv 的区别在于水位以下的计算,在水位以下计算 σv ′时使用浮重度,而计算 σv时,使用饱和重度。
土力学中rw是什么意思?
rw 是水的容重 ,单位kN/m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