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清车王府藏曲本pdf 这座曾经的王府大院,藏了太多“秘密”

火烧 2021-06-03 09:24:42 1047
这座曾经的王府大院,藏了太多“秘密” 今天咱不说别的就来聊聊一座院子300多年前它是大清王朝礼亲王代善后人顺承郡王勒克德浑的府邸顺承郡王府鸟瞰图(1961年)清朝覆亡之后它属于北洋将领、“安福系”的大

这座曾经的王府大院,藏了太多“秘密”  

今天咱不说别的

就来聊聊一座院子

300多年前

它是大清王朝礼亲王代善后人顺承郡王勒克德浑的府邸

顺承郡王府鸟瞰图(1961年)

清朝覆亡之后

它属于北洋将领、“安福系”的大将之一、曾任过西北督边使的徐树铮

再往后“东北王”张作霖入据北京

它成为张作霖、张学良父子的大元帅府

1950年政协搬离中南海

成了这座大院的新主人

很多人进过或见过这个数百年的高墙大院

但院里的奇闻旧事却不见得知道

当年的政协礼堂东侧

有一些文学作品中写道

冯玉祥将军在直奉大战中倒戈回师后

曾一度设想过包围时为张大帅执政府的顺承王府

也有人说

“九一八”事变发生时

张少帅当时就在这座大院里

一群爱国学生围在院门前要求“打回老家去”

并把那几句后来流传甚广的

“温柔乡是将军冢,管他东师入沈阳”

的顺口溜高喊得满天飞

如果说以上这些说法都还属于传奇的话

新中国成立后发生在这里的许多事就让人肃然起敬了

1956年

具有重要历史意义的gcdzg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就在这里新落成不久的政协礼堂里召开

1956年9月在全国政协礼堂召开的gcdzg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

“文革”结束后

dp也是在这里最早提出我国阶级关系发生了根本性变化,最早在这里提出中国人民在80年代以至90年代的三大任务

1979年10月19日,dp同志在政协全国委员会和中央统战部举行的招待会上与孙起孟同志亲切交谈

历数半个多世纪在这里进进出出的人物

有穿制服的着洋装的,有穿唐服的着旗袍的

有穿僧服的着道冠的,有穿大褂戴瓜皮帽的

还有穿着东南西北各种不同少数民族服装的

这些来自全国各地不同方面的代表人物

留下无数治国理政的至理名言

也留下许多像

“国共将军同著史、相逢一笑泯恩仇”

“溥仪结婚做新人、沈醉醉卧东小楼”

一类的谈资佳话

80年代的政协大院和其他王府大同小异

整体布局共分三路

中路前殿后寝

有正门、正殿、后殿和两侧翼楼

异地复建的顺承郡王府(北京市朝阳公园东侧)

《乾隆京城全图》记载:该府正方形,东起今太平桥大街,西至锦什坊街,南起今华嘉胡同、留题迹胡同稍北,北抵麻线胡同。

50 年代初

原来的桥和大门拆掉

就地新建起了政协礼堂

并在原王府东墙处另开了一个大门

从东大门进来约50 米的北面

是保留下来的原王府二道门

政协礼堂南门

二道门

自打政协机关大门改在东面后,二道门实际上就成了进入政协机关大院的正门。

从二道门往北就是王府的主要建筑,我们称它为“正大殿”。

正大殿

正大殿是整个顺承王府的中心区域,建立在高出全院约一米多的一个平台之上,俯视全院,巍峨威严。

据说当年张氏父子这两位大帅少帅就都曾在正大殿中会客、开派对。

正大殿之后大约八九米处,是一座规模较小些的殿宇。

据说当年张家帅府时就是这个格局。从这里再往北,是“后大殿”。

“后大殿”

从正殿前面左右两侧的石阶走下来,再向北即正殿后方绕过去,就是后大殿。

“后大殿”当时是学习委员会和各工作组(即后来的专门委员会)办公室的办公场所。

在纵向这些依次排列的大殿两侧都配有翼楼

其中在二道门到正大殿之间的

东侧的翼楼叫东小楼

西侧的翼楼叫西小楼

1963年11月10日,ze总理接见溥仪夫妇

“溥仪结婚做新人、沈醉醉卧东小楼”

的故事就来自于此

东小楼曾作过已经成为共和国公民的

原大清朝末代皇帝溥仪的新婚洞房

而所谓“沈醉醉卧东小楼”

实际上就是他在溥仪的婚礼上多喝了几杯酒

醉倒在了东小楼门前的石阶上

顺承王府除前述中轴线上的主要建筑群外

还有东西两路

东路

东路的最南头是一座四合院,有人说这里过去是东花园,我们称其为东跨院。人民政协报社刚刚成立时它的编辑部也曾在这里办公。

由此往北有一个不大的小院,好像是后来另外加建的。

再往北是王府东路的第二进院落,也是东路的主要建筑群。在七届期间,政协机关的秘书局办公室和会议处从正大殿搬来这里办公,一直到八届政协机关重建搬迁时为止。

从这里往北再沿东侧围墙内一条小路穿过一条小胡同,就是王府东路的最后一进院落。

△1983年6月23日,全国政协文史专员罗历戎、杨伯涛、方靖、郑庭笈、董益三(左起)当选为六届全国政协委员

西路

从中路的二道门向西转,走过一个月亮门,就到了西路的第一进院落。

正面有一座坐北向南的大殿,规模形制又略小于东路之大殿,当时作为政协机关的医疗室。在医疗室的西侧,有坐西向东的一座规模不大的古典式建筑,据说是张大帅父子在京时期的张氏家庙。

其余还有一些较为破旧的排房。跨过西路的第一进院落,第二进和第三进院落已经打通,老房子已渺无踪迹,新盖了一幢面积较大的砖瓦结构建筑,作为政协机关的职工食堂。

1995年落成的全国政协机关办公楼

政协来到大院

留下太多故事

加挂中共八大会址标识后的全国政协礼堂

周总理关心末代皇帝溥仪撰写文史资料

周总理邀请文史专员中秋赏月

谷牧副总理与几位政协委员就海南洋浦港开发问题交换意见

孙起孟副委员长春节到东小楼看望单身职工

周培源同志到“正大殿”秘书局办公室就三峡建设问题谈意见

……

除了影响历史的大事

大院还记下了一些人的生活

“文革”期间政协机关停止办公

干部职工都下放到湖北沙洋“五七干校”劳动

周总理为保护民主人士

亲自做工作把一些民主党派和党外的政协委员留在了北京

包括溥仪、溥杰、杜聿明、沈醉等等

他们在政协机关院内劳动之余

常常苦中作乐、别出心裁地

做出一些嫁接果木之类的趣事

溥仪在植物园温室

80年代的大院

依然留下了他们的痕迹

在通往东跨院路边的一棵树上,既长着柿子又结着黑枣,模样相似,大小与颜色不同,相映成趣。

在西小楼前的另一棵树上,同时结满了国光苹果和京白梨。果熟时节,常引得一些机关职工的孩子们流连忘返、攀上爬下。

在东路第二进院落里,有一棵硕壮的核桃树,浓荫蔽日,果实累累,秘书局的同志们就常在这棵树下开会学习或打羽毛球。

柿子红 梨子黄 核桃收秋光

庭院深深深几许 而今网罗天下智囊

远远院墙 隐隐茅堂

三条大路走中央 人间正道是沧桑!

<预知后事如何?你我都是见证者>

作者:卞晋平

文案:刘聪

编辑:魏芯蕊

清车王府藏曲本pdf 这座曾经的王府大院,藏了太多“秘密”

审核:周佳佳

政协(2)大殿(1)东路(1)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