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代三周 百年诞生四代传承人 欧洲钢琴制造大师在西安讲述家族故事
百年诞生四代传承人 欧洲钢琴制造大师在西安讲述家族故事
彼得▪维莱斯基 记者尚洪涛摄
百年如一日的工匠精神,对于来自奥地利的欧洲钢琴制造大师彼得▪维莱斯基先生一家来说,是全家四代人共同用汗水与心血浇筑的艰辛旅程。一家四代均从14岁起钻研钢琴制造技艺,历经一战、二战两次世界大战的时代洗礼,将最传统的手工制造技艺绵延至今。5月31日,彼得▪维莱斯基先生来到西安,在西安市钢琴协会主办的鉴赏音乐会上,向记者讲述了4代欧洲手工艺传承人延续百余年的传奇故事。
1876年,彼得▪维莱斯基的曾祖父史蒂芬▪隆出生,他从14岁起就开始琢开始了家族制造钢琴的事业。起初作为学徒,曾祖父史蒂芬▪隆根本接触不到核心技术,就从制造钢琴的外壳入手。很快便从维也纳的钢琴厂到法国三家不同的钢琴厂去学习制造工艺,凭借出众的天赋和精湛的技艺。1910年,34岁的曾祖父与另一位钢琴制造大师文德先生共同在维也纳开办钢琴制造厂,命名文德隆,开创了文德隆钢琴的百年事业。
第二代传人祖母斯蒂芬妮是在奥地利极为传奇的女子,一位具有硬汉作风的“铁娘子”。如果没有这位杰出的女性,家族的钢琴技艺极有可能在二战时面临中断。彼得.维莱斯基至今提起祖母,自己人生道路上的第一位导师,依旧充满敬佩和眷恋之情,泪水盈满眼眶。他告诉记者:1912年祖母出生后,作为家里唯一的独生女,从小就开始刻苦的钻研技艺,最终在二战期间成为第一个获得欧洲钢琴制造大师证书的女性。在那个时代,几乎没有女性能获得这样的成就。1935年二战爆发祖父参军,直到1943年的漫长8年时间只回过一次故乡,1944年又战死沙场,1945年曾祖父病逝。一连串的打击没有将年轻的祖母击垮,他独自一人带着11岁的儿子和刚出生的婴儿维持生计。战争期间经济萧条,生产几乎中断,祖母一边带着两个孩子一边维持工厂运转,还考上了欧洲钢琴制造大师的证书。“祖母是非常强悍的一位女性,在优雅的外表下,很难想象她能独自带着两个孩子在工厂里生活。最终,我父亲也成为了欧洲钢琴制造大师,奥地利钢琴制造协会的主席。”
1960年,彼得▪维莱斯基出生之后,长期耳濡目染,14岁时进入工厂学艺。启蒙老师就是祖母,经过8年艰苦的磨练,修理了上千架不同国家、不同年代的钢琴,22岁便获得了当时最年轻的欧洲钢琴制造大师称号。一家四代钢琴制造大师,是鞭策也是荣耀。彼得.维莱斯基觉得:“新时代科技技术发展突飞猛进,到了我这一代钢琴制造技艺的传承不再是家族式的,而是敞开大门面向全世界。我们的团队技师里有德国人、日本人、中国人、美国人,比如一款立式钢琴里最重要的零部件就是一位日本专家发明的。”近40年来,彼得▪维莱斯基的团队也致力于将钢琴制造技艺毫无保留的传给中国钢琴技师,帮助中国制造自己民族品牌的钢琴,让奥地利家族传承的古老技艺在中国开枝散叶。 西安晚报记者 职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