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食用盐中加碘的碘是什么意思 间接碘量法测定加碘食盐中碘元素的含量时,淀粉指试剂在什么时候加入最合适

火烧 2022-05-22 16:40:42 1055
间接碘量法测定加碘食盐中碘元素的含量时,淀粉指试剂在什么时候加入最合适 间接碘量法测定加碘食盐中碘元素的含量时,淀粉指试剂在什么时候加入最合适【提问】碘量法测定药物时,淀粉指示剂加入的时间?A:近终点

间接碘量法测定加碘食盐中碘元素的含量时,淀粉指试剂在什么时候加入最合适  

间接碘量法测定加碘食盐中碘元素的含量时,淀粉指试剂在什么时候加入最合适

【提问】碘量法测定药物时,淀粉指示剂加入的时间?
A:近终点时加入;
B:直接碘量法于滴定前加入,间接碘量法须在近终点时加入
老师上课时讲过由于碘遇淀粉会发生反应变蓝色,就无法判断这个碘到底是跟淀粉反应的还是跟还原物质反应的,所以应该在滴定反应接近终点时加入淀粉,那答案应该是A呀,怎么会是B呢?
【回答】学员lzxj789,您好!您的问题答复如下:
首先A肯定不对!
您要仔细了解直接碘量法的概念如下:
直接碘量法可用淀粉指示剂指示终点。淀粉遇碘显蓝色,反应极为灵敏,在化学计量点后,溶液中有稍过量的碘,碘便与淀粉结合使溶液显蓝色而指示终点。直接碘量法还可利用碘自身的颜色来指示终点,化学计量点后,溶液中稍过量的碘即显自身的黄色。
如果将碘自身看做指示剂,则是如答案B所述,直接碘量法于滴定前加入。

如何测定加碘食盐中碘的含量

加碘盐中主要是KIO3和KI,可以先加入过氧化氢,把KI变成I2,用硫代硫酸钠滴定,测出KI的量
再取加碘盐,加入过量KI,酸化,让KIO3和KI生成I2,再用硫代硫酸钠滴定,测出KIO3的量

已知加碘食盐中提供碘元素的物质是碘酸钾(化学式为KIO3),能否用加碘食盐加盐淀粉

是“检验”淀粉吧,碘酸钾是碘的一种化合物,而淀粉之和碘单质变色,不会与其化合物发生变色反应

“加碘食盐”是指在食盐中加入适量的碘酸钾(KIO 3 ),其中碘元素的化合价为 [ ] A.+1B.+3

C

我国规定食用加碘盐中碘元素的含量为每千克食盐含碘20ng-40mg.生产中通常加入碘元素的稳定化合物

碘酸钾相对原子质量214=39+127+16*3
碘含量所占比例 127/214=59.3%
所需碘酸钾(20ng-40mg)/59.3%=(33.72ng-67.45mg)
10t共需要(33.72ng-67.45mg)*10*10^3kg=337.2mg-674.5g
不知对不对?

我国食用盐碘含量标准中建议加碘盐中碘元素的含量为每千克食盐含碘20~30mg,生产中可通过加入碘元素

I ----->KIO3 把碘的质量换算为KIO3的质量
KIO3的质量=20*214/127=33.70mg
KIO3的质量=30*214/127=50.55mg
10吨食盐,即10000kg,应加入碘酸钾的质量
=33.70X10000=337.0g
=50.55X10000=505.5g
应加入碘酸钾的质量为337.0g至505.5g

我国规定食用加碘盐中碘元素的含量为每千克食盐含碘20ng-40mg.

I~~~~ KIO3
127 214
30 x 取20 到40 的均值 30 mg
x==30*214/127==50.55 mg
即 KIO3 每千克为50.55mg
则 10t 食盐, 则 KIO3 为 10*1000*50.55/1000==505.5 克
即 加入 505.5克碘酸钾

间接碘量法测定铜盐中的铜计算公式

Cu%=[(C*V*63.55)/(m*1000)]*100
C,V表示硫代硫酸钠的浓度(mol/L)和消耗的体积(ml),m表示试样的质量(g),63.55是铜的摩尔质量(g/mol)。

“加碘食盐”是指在食盐中加入适量的碘酸钾(KIO 3 ),其中碘元素的化合价为(  ) A.+l价 B.+3

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可得碘酸钾(KIO 3 )中碘元素的化合价为:(+1)+x+(-2)×3=0,则x=+5,
故选C.

用碘量法测定铜含量时,为什么要加入ks溶液

因为是为了使被络合了的铜释放出来,这部分铜是还没参加反应的,加了硫氰酸钾后会等一会才会变色,它要和碘化钾反应了才会看见淀粉变蓝这个变化

食用盐中加碘的碘是什么意思 间接碘量法测定加碘食盐中碘元素的含量时,淀粉指试剂在什么时候加入最合适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