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张学良不抗日的原因 九一八事变后,声讨张学良最狠的,是这位德高望重的大学校长

火烧 2021-08-02 18:54:29 1047
九一八事变后,声讨张学良最狠的,是这位德高望重的大学校长 九一八事变后,张学良成为众矢之的,全国的爱国人士都在声讨,甚至远在上海的斧头帮帮主王亚樵,都声称要去刺杀他,以谢天下。不过,当时影响最大的,还

九一八事变后,声讨张学良最狠的,是这位德高望重的大学校长  

九一八事变后,张学良成为众矢之的,全国的爱国人士都在声讨,甚至远在上海的斧头帮帮主王亚樵,都声称要去刺杀他,以谢天下。

不过,当时影响最大的,还要数马君武写的两首诗——《哀沈阳》。

一曰:赵四风流朱五狂,翩翩胡蝶正当行。温柔乡是英雄冢,哪管东师入沈阳。

二曰:告急军书夜半来,开场弦管又相催。沈阳已陷休回顾,更抱佳人舞几回。

那么,这位马君武是谁呢?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影响力?

马君武1881年出生于广西桂林,是中国同盟会的创建人之一,民国建立后,《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就是他起草的,相继担任过孙中山的秘书长、北洋政府司法总长、教育总长。

后来,马君武退出了政坛,又相继担任大夏大学校长、国立北京工业大学校长、中国公学校长、广西大学校长,与蔡元培并称“北蔡南马”。

可想而知,马君武的地位有多高,威望有多重。

别说张学良了,就是蒋介石,马君武也敢当面训斥,把蒋介石训得抬不起头来。

就在九一八事变的一年前,即1930年10月,在马君武担任校长的中国公学发生了一次事件,当地政府甚至派出了军队,要进学校搜查。

马君武为了保护学生,亲自挡在学校门口,不让军队进去,还对军队长官说:“要想进去抓人,先从我身上踏过去!”

后来,中国公学董事会迫于压力,决定辞去马君武的校长职务。但马君武来了牛脾气,坚决不走,非要把这件事管到底不可。

董事会没办法,就把问题反映到了教育部,可教育部也不敢惹他,又往上反映到了蒋介石那里。蒋介石一看,也吃了一惊,因为马君武是同盟会的创始人之一,名副其实的党国元老,连自己在他面前还是晚辈呢,哪敢去罢免他的职务?

张学良不抗日的原因 九一八事变后,声讨张学良最狠的,是这位德高望重的大学校长

于是,蒋介石就亲自宴请马君武,想和平解决。但是,马君武毫不客气,在宴席上声色俱厉地训斥蒋介石,蒋介石也不敢回嘴,只有点头的份儿。

马君武之所以德高望重,除了他的特殊身份,他自身的清正廉洁也是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别人想攻击他都找不到把柄。

早在马君武出任北洋政府司法总长的时候,就清廉得让人不可思议。当时的大佬们都是鲜衣名车,家里仆人成群,但马君武却住在一个非常狭小的小四合院里,上班也从来不坐车,都是走路。

其实,马君武是有专车的,但他从来不坐,说:“车坐久了,人就废了,我还想多活几年呢,走路才能锻炼身体。”

马君武在广西大学当校长的时候,他的工资是全校最低的,甚至比刚入职的教师都低,学校董事会好几次想给他提工资,都被他拒绝了,说:“我要那么多钱干什么?够吃够喝就行了。”

不过,后来马君武的工资又不是全校最低的了,因为有个人比他还低,谁呢?他的儿子马保之。

1939年,广西大学升级为国立广西大学,规模要扩大,可师资力量太少,马君武就想到了儿子,让马保之来广西大学教书。

马保之是美国康耐尔大学的博士,还做过英国剑桥大学的研究员,绝对是金饽饽,国内很多大学都抢着要,但马君武还是把他拉到了偏远的广西大学,工资更是全校最低的,比自己都低。

像马君武这样的大人物,家里吃饭都起码是四菜一汤,但马君武别说四个菜了,很多时候连一个菜都没有,就是干吃米饭,就点小咸菜。

有一次,马君武过生日,大家都来给他祝寿,心想,马君武平时抠门也就算了,这次过生日总得大方一回吧?结果到了吃饭的时候,大家都愣住了,马君武给他们准备了什么好饭呢?一人一碗面条,再加一碗汤。

【免责声明】图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