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城市公共游憩空间 以茶馆为中心的南方城市公共空间在抗战时期具有怎样的作用?
以茶馆为中心的南方城市公共空间在抗战时期具有怎样的作用? 民国时期,以品茶为主的城市茶馆可称为“茶艺馆”,参与者多为社会名流、文人雅士,可说是文人饮茶品位商品化发展的结果,反映了品茶人口具有相当规模,

以茶馆为中心的南方城市公共空间在抗战时期具有怎样的作用?
民国时期,以品茶为主的城市茶馆可称为“茶艺馆”,参与者多为社会名流、文人雅士,可说是文人饮茶品位商品化发展的结果,反映了品茶人口具有相当规模,品茶已普遍成为文人生活的一部分。这种茶馆在上海租界、南京的繁华街道和商业中心均有开设,但这种文人化茶艺馆的形态并非茶馆的主流,毕竟它的品茶特性注定了对消费者有极大限制,只能在小众中经营。 昆明茶馆 >抗战初期的昆明茶馆有350余家,多以清饮为主,并无售卖其他物品。大的有三四十张茶桌,小的也有三四张茶桌,开设茶馆成本极少。也有一些茶馆在馆中摆设饼食摊、木刻铺,晚间开赌场。如开设在光华街的光华茶社,附设理发室、包子铺,平时茶客每天有400人左右,秩序较为混乱,尤其晚上“茶客满座,馆内空气不清,谈话声甚嘈杂,又夹有抽竹烟筒时所发水汲动之声,又有剥瓜子之声,谈话声皆甚高,因人多之关系,非大声不足压倒他人之声,便不易得闻。谈话声以工人茶客最高,商人茶客较低。茶客多安于座,谈笑吸烟,少有起立走动”。位于昆明正义路的华丰茶楼,除了日常茶客每日约百人外,每逢纪念日竟然有“省党部每每派宣传员到馆宣传三民主义,每年约有七八次之多。宣传内容不离三民主义之要旨与解说,用说故事的方式宣传,每次宣传费时1小时半至2小时之久。商人茶客在此种宣传所受影响甚少,学生茶客则多注意倾听,有因受此宣传而醉心入党者”。昆明还有一种茶馆名为“播音茶馆”,颇有特色。所谓“播音茶馆”,即在馆中规定的一定时间内播放唱片以助茶兴,有用手摇留声机的,也有用电动留声机的,所播放音乐歌曲、京戏、滇戏唱片,多是流行曲目,也有20世纪20年代流行的音乐唱片,有时也通过收音机播放新闻。茶资较清饮茶馆略贵一些。全市最大的播音茶馆是位于正义路的大华交益社,一些茶客每天来茶馆就是为了听唱片。 >民国茶馆画 >在民国时人看来,茶馆具有集合民众、洽谈业务、调查行情的功能,又有休息娱乐、消除疲劳、听书赏艺的享乐特征,还可以调解纠纷,“每一发生事端,即定期邀请硕望乡绅,或保甲人员,品评曲直,辨明是非。曲者负担茶资,以示儆戒,鼠牙雀角,涣然冰释。群众批评,舆论制裁,效力至为宏大,讲‘道理茶’至今未替”;茶馆还可以传播各种信息,增长知识,满足好奇心,可以指点江山,纵论古今,针砭时弊,表彰公益。当然,沉湎于茶馆会让人产生安逸心态,浪费大量时间,设备不良会传播疾病,一些低级趣味的说书影响风化,甚至流娼暗妓穿梭其中,为害风俗。 >民国茶馆环境 >茶馆是一个社会的缩影。长期以来,茶馆多被误认为鼓励人们无所事事、滋生惰性,不利于社会健康发展,但是人们忽视了茶馆多层次的、复杂的社会经济和文化的功能。社会的演进总是伴随着时间概念变化的,但这种时间的新概念也仅限于受西方影响的新式精英。大多数一般市民仍保持着传统的时间观念,怎样利用他们的时间取决于他们的个人习惯、教育程度、职业和家庭背景、经济状况等等因素。即使是在许多现代娱乐场所出现以后,茶馆仍然是大多数市民最能接受的公共生活空间。 张宪文、张玉法:《中华民国专题史(第九册)》 编辑:浙江大学中国近现代史所研究生 萧宸轩 季我努学社青年会会员 很赞哦! (10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