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调兵山市概况 调兵山市历史

火烧 2021-12-22 11:35:14 1274
调兵山市历史 1.调兵山的历史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设法库门抚民厅,调兵山、大明等村镇划入法库厅管辖。全厅共分30个社。调兵山为安全社首村,辖17个村,大明安碑为安庆社首村,辖12个村。宣统二

调兵山市历史  

1.调兵山的历史

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设法库门抚民厅,调兵山、大明等村镇划入法库厅管辖。全厅共分30个社。调兵山为安全社首村,辖17个村,大明安碑为安庆社首村,辖12个村。

宣统二年(1910)年法库厅改30个社为一城十乡,调兵山为东一乡,仍为乡会所在地,大明安碑村为东二乡,乡会所在地为柏家沟。

民国二年(1913年),根据当时政府统一规划各县地方官厅组织令,法库改厅为县。从此,调兵山和大明等地一直为法库县所辖。大青、晓明等地则始终为铁岭县的辖区。

1981年9月21日,经国务院批准,划铁岭县、法库县的各一部分行政区域设市,因该邻近铁岭市和法库县而得名铁法市。

1984年10月铁法市改为铁岭市铁法区。

1986年9月又恢复了市建制。

1995年经辽宁省人民政府批准为省级经济技术开发区,位于铁岭凡河新区和沈北新区之间,产业根基已基本形成。经济技术开发区参与调兵山市的施工建设,投资环境最优的现代化产业重要集聚区,并取得了很大成绩,成为适宜人居,适宜创业,适宜休闲度假的城市。

2002年建市20周年的铁法市经国务院批准更名为调兵山市。

2.调兵山的历史

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设法库门抚民厅,调兵山、大明等村镇划入法库厅管辖。

全厅共分30个社。调兵山为安全社首村,辖17个村,大明安碑为安庆社首村,辖12个村。

宣统二年(1910)年法库厅改30个社为一城十乡,调兵山为东一乡,仍为乡会所在地,大明安碑村为东二乡,乡会所在地为柏家沟。 民国二年(1913年),根据当时政府统一规划各县地方官厅组织令,法库改厅为县。

从此,调兵山和大明等地一直为法库县所辖。大青、晓明等地则始终为铁岭县的辖区。

1981年9月21日,经国务院批准,划铁岭县、法库县的各一部分行政区域设市,因该邻近铁岭市和法库县而得名铁法市。 1984年10月铁法市改为铁岭市铁法区。

1986年9月又恢复了市建制。 1995年经辽宁省人民政府批准为省级经济技术开发区,位于铁岭凡河新区和沈北新区之间,产业根基已基本形成。

经济技术开发区参与调兵山市的施工建设,投资环境最优的现代化产业重要集聚区,并取得了很大成绩,成为适宜人居,适宜创业,适宜休闲度假的城市。 2002年建市20周年的铁法市经国务院批准更名为调兵山市。

3.调兵山的历史沿革

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设法库门抚民厅,调兵山、大明等村镇划入法库厅管辖。全厅共分30个社。调兵山为安全社首村,辖17个村,大明安碑为安庆社首村,辖12个村。

宣统二年(1910)年法库厅改30个社为一城十乡,调兵山为东一乡,仍为乡会所在地,大明安碑村为东二乡,乡会所在地为柏家沟。

民国二年(1913年),根据当时政府统一规划各县地方官厅组织令,法库改厅为县。从此,调兵山和大明等地一直为法库县所辖。大青、晓明等地则始终为铁岭县的辖区。

1981年9月21日,经国务院批准,划铁岭县、法库县的各一部分行政区域设市,因该邻近铁岭市和法库县而得名铁法市。

1984年10月铁法市改为铁岭市铁法区。

1986年9月又恢复了市建制。

1995年经辽宁省人民政府批准为省级经济技术开发区,位于铁岭凡河新区和沈北新区之间,产业根基已基本形成。经济技术开发区参与调兵山市的施工建设,投资环境最优的现代化产业重要集聚区,并取得了很大成绩,成为适宜人居,适宜创业,适宜休闲度假的城市。

2002年建市20周年的铁法市经国务院批准更名为调兵山市。

4.调兵山的来由,有哪些历史,

民间传说:

金天会四年秋,金完颜宗弼(兀术)(音Wùzhú)在此地调集军队,分三路兵马南下,一举灭亡了北宋,此地故称“调兵山”。

从考古上看,调兵山地区确实发现过不少辽金时代的遗址遗物,但是不是与金兀术有关就无从考辩了。现在在调兵山市里还新修了一座兀术城,以示对历史的追忆。

调兵山市在 15 年前叫 " 铁法 "。铁法为铁岭市下辖的县级市。铁法当时设市是因为当地有大量的煤炭资源储备,现在那里的龙头能源企业仍是以铁法为名。可以说,铁法也就是现如今的调兵山市是因煤而盛。

在铁法市成立二十周年的时候,铁法就改名为 " 调兵山 " 了。2000 年左右的时候,中国很多城市都流行改名,也就是为了提高城市形象和提升文化底蕴。铁法这个名字毕竟太新,而且没寓意,所以选择了新的市名 " 调兵山 ",这名字一听就是有历史的了。

扩展资料

调兵山市,原称铁法市,辽宁省铁岭市下辖县级市,调兵山是一座新兴的煤炭工业城市,全国县域经济百强县。辖区内的兀术城曾被辽宁省旅游局评为“四大辽金古建筑之一”。

兀术城位于铁岭城区西35公里的调兵山风景区,在长久的历史发展中孕育了丰厚的特色文化,其中以金文化最具代表性。调兵山市以金文化为主线,在原址兴建仿金古城池,总占地176.7亩。古城建筑古朴,雕梁画栋,云檐四起,重现了金王朝鼎盛时期的风貌。城中集餐饮、娱乐、休闲、购物于一体,服务人员服饰及各种旅游项目设置均依照金国原貌,古老文明于现代气息融为一体、交相辉映,让人流连忘返。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调兵山

百度百科-兀术城

5.调兵山的历史求大神帮助

调兵山市 是辽宁省铁岭市下辖的一个县级市。

原为铁法市。位于中国辽宁省北部,铁岭和法库之间,由地级铁岭市代管。

市人民政府驻调兵山街道育才路.调兵山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大约一千年前。相传北宋时期金国兀术曾在此调兵遣将,调兵山因而得名。

宋徽宗、宋钦宗曾被囚禁在调兵山市锁龙沟村的一眼枯井里“坐井观天”,调兵山之名更是闻名遐迩。 1956年,这里发现了储量极为丰富的煤田,1982年成立铁法市(县级市,隶属铁岭市),因该市邻近铁岭市和法库县而得名.调兵山市面积263平方公里,人口25.5万,有汉、满、回、蒙等27个民族。

年平均气温6℃,降水量610毫米。调兵山的煤炭储量约占辽宁省总储量的三分之一,是辽宁省最主要的煤炭生产基地。

另外,这里出产的石材也颇有名.调兵山市原称铁法市,属于辽宁省,是县级市。位于辽宁省北部。

地理位置在东经123°27'3至123°41'52,北纬42°20'31至42°33'19之间。东西宽20.6公里,南北长23.7公里,幅员面积262.9平方公里。

中共调兵山市委、调兵山市人民政府设在市中心的调兵山东麓,东距铁岭市35公里,西距法库县城15公里,西北距康平县城44公里,南距省城沈阳90公里,与京哈高速公路35公里,距沈阳桃仙机场只有110公里的距离,距大连港443.4公里,营口港300公里。人口25万,有汉、满、回、蒙等27个民族。

其独特的地貌、丰富的煤矿铁路专用线、全球各地基本淘汰却在本地所使用的蒸汽机车使得调兵山市吸引了大批的中外旅游者。

调兵山市概况 调兵山市历史

6.铁领调兵山

调兵山市原称铁法市,属于辽宁省,是县级市,位于辽宁省北部,铁岭和法库之间,由地级铁岭市代管。距离沈阳96公里,它西依绵绵燕山,东瞰浩瀚的辽北平原,是融入东北各民族起源发展的过程中不可缺少的发祥地之一,是一个多民族源流的集散地,在长久的历史发展中孕育了丰厚的特色文化,其中以金文化最具代表性。

调兵山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大约一千年前。相传北宋时期金国兀术曾在此调兵遣将,调兵山因而得名。宋徽宗、宋钦宗曾被囚禁在调兵山市锁龙沟村的一眼枯井里“坐井观天”,调兵山之名更是闻名遐迩。 1956年,这里发现了储量极为丰富的煤田,1982年成立铁法市(县级市,隶属铁岭市),因该市邻近铁岭市和法库县而得名。

调兵山市面积263平方公里,人口25.5万,有汉、满、回、蒙等27个民族。年平均气温6℃,降水量610毫米。调兵山的煤炭储量约占辽宁省总储量的三分之一,是辽宁省最主要的煤炭生产基地。另外,这里出产的石材也颇有名。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