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活动课内容 活动课寻找历史
活动课寻找历史
初一历史上册活动课寻找历史的主持词
男:纪念是内心感情的涌动,但又不是感情无节制的挥霍,是对先人的缅怀。
女:纪念需要行动来升华,但又需要理性的引导,才能找到那庄严的感觉。
合:七(3):永恒的记忆,现在开始。
女:历史的星星点点如散落在偌大沙滩上的沙石贝壳,我们悄悄经过,贪婪地看着这些晶莹珍贵的财富。
男:历史的点点滴滴如镶嵌在广阔夜幕上的朗月群星,我们静静走过,虔诚地欣赏这些璀璨耀眼的珠宝。
女:城市中,一栋栋高楼拔地而起,却不懂在这片土地下,掩埋着多少岁月。
男:学校里,一面面国旗迎风飘扬,可不知在这些国旗上,流露着多少艰辛。
女:下面让我们在诗的海洋中缅怀历史,领略一下中国五千年来的文化精髓!
(古诗朗诵)
男:历史给我们留下多少宝贵的财富,让我们得以在现在的幸福中辉煌发展。
女:历史给我们留下多少珍贵的思想,让我们能够在如今的安逸中茁壮成长。
男:岁月的风,吹落了一片又一片记忆的枫叶。
女:时光的雨,洗涤了一幅又一幅青春的画卷。
男:千百年来,历史给我们留下了多少文人豪客。
女:暮然回首,历史给我们留下了多少真心英雄。
男:让我们用心灵去倾听这一首——真心英雄。
(歌曲演唱)
女:时间就像开满玫瑰的花园,绚丽多姿,当春天离去时,不妨回头看看他们曾留下的步步脚印。
男:时间就像布满繁星的夜空,耀眼璀璨,当黑夜离去时,不妨回首想想他们曾留下的美好回忆。
合:到次结束。 谢谢大家
谁有七年级历史的知识与能力训练,我想看看第二课的题目.
第一单元 中华文明的起源 第1课 祖国境内的远古居民 第2课 原始的农耕生活 第3课 华夏之祖 活动课一 寻找历史 第二单元 国家的产生和社会的变革 第4课 夏、商、西周的兴亡 第5课 灿烂的青铜文明 第6课 春秋战国的纷争 第7课 大变革的时代 第8课 中华文化的勃兴(一) 第9课 中华文化的勃兴(二) 活动课二 编历史小故事 第三单元 统一国家的建立 第10课 “秦王扫六合” 第11课 “伐无道,诛暴秦” 第12课 大一统的汉朝 第13课 两汉经济的发展 第14课 匈奴的兴起及与汉朝的和战 第15课 汉通西域和丝绸之路 第16课 昌盛的秦汉文化(一) 第17课 昌盛的秦汉文化(二) 活动课三 秦始皇功过的辩论 第四单元 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 第18课 三国鼎立 第19课 江南地区的开发 第20课 北方民族大融合 第21课 承上启下的魏晋南北朝文化(一) 第22课 承上启下的魏晋南北朝文化(二) 活动课四 运用历史地图学习历史 活动课五 “温故而知新”的方法和技能。
求历史人教版七年级上,下册的目录
(上)
第一单元 中华文明的起源
第1课 祖国境内的远古居民
第2课 原始的农耕生活
第3课 华夏之祖
活动课一 寻找历史
第二单元 国家的产生和社会的变革

第4课 夏、商、西周的兴亡
第5课 灿烂的青铜文明
第6课 春秋战国的纷争
第7课 大变革的时代
第8课 中华文化的勃兴(一)
第9课 中华文化的勃兴(二)
活动课二 编历史小故事
第三单元 统一国家的建立
第10课 “秦王扫六合”
第11课 “伐无道,诛暴秦”
第12课 大一统的汉朝
第13课 两汉经济的发展
第14课 匈奴的兴起及与汉朝的和战
第15课 汉通西域和丝绸之路
第16课 昌盛的秦汉文化(一)
第17课 昌盛的秦汉文化(二)
活动课三 秦始皇功过的辩论
第四单元 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
第18课 三国鼎立
第19课 江南地区的开发
第20课 北方民族大融合
第21课 承上启下的魏晋南北朝文化(一)
第22课 承上启下的魏晋南北朝文化(二)
活动课四 运用历史地图学习历史
活动课五 “温故而知新”的方法和技能
中国历史大事年表古代部分(上)
附录
后记
(下)
第一单元 繁荣与开放的社会
第1课 繁荣一时的隋朝
第2课 “贞观之治”
第3课 “开元盛世”
第4课 科举制的创立
第6课 对外友好往来
第7课 辉煌的隋唐文化(一)
第8课 辉煌的隋唐文化(二)
活动课一 历史短剧——文成公主入藏
第二单元 经济重心的南移和民族关系的发展
第9课 民族政权并立的时代
第10课 经济重心的南移
第11课 万千气象的宋代社会风貌
第12课 蒙古的兴起和元朝的建立
第13课 灿烂的宋元文化(一)
第14课 灿烂的宋元文化(二)
活动课二 历史画配文——话说《清明上河图》
第三单元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社会的危机
第15课 明朝君权的加强
第16课 中外的交往与冲突
第17课 君主集权的强化
第18课 收复台湾和抗击沙俄
第19课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
第20课 明清经济的发展与“闭关锁国”
第21课 时代特点鲜明的明清文化(一)
第22课 时代特点鲜明的明清文化(二)
活动课三 历史知识竞赛
活动课四 设计历史知识示意图
附录一 中国历史大事年表古代部分(下)
附录二 中国历史纪年表
附录三 好书推荐 历史学习网站推荐
后记
七年级上册中国历史
第一单元 中华文明的起源
第1课 祖国境内的远古居民
第2课 原始的农耕生活
第3课 华夏之祖
活动课一 寻找历史
第二单元 国家的产生和社会的变革
第4课 夏、商、西周的兴亡
第5课 灿烂的青铜文明
第6课 春秋战国的纷争
第7课 大变革的时代
第8课 中华文化的勃兴(一)
第9课 中华文化的勃兴(二)
活动课二 编历史小故事
第三单元 统一国家的建立
第10课 “秦王扫六合”
第11课 “伐无道,诛暴秦”
第12课 大一统的汉朝
第13课 两汉经济的发展
第14课 匈奴的兴起及与汉朝的和战
第15课 汉通西域和丝绸之路
第16课 昌盛的秦汉文化(一)
第17课 昌盛的秦汉文化(二)
活动课三 秦始皇功过的辩论
第四单元 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
第18课 三国鼎立
第19课 江南地区的开发
第20课 北方民族大融合
第21课 承上启下的魏晋南北朝文化(一)
第22课 承上启下的魏晋南北朝文化(二)
活动课四 运用历史地图学习历史
活动课五 “温故而知新”的方法和技能
中国历史大事年表古代部分(上)
附录
后记
历史活动课以及历史课堂活动的概念及联系
我是川师学历史师范专业的,想必阁下不是学生了吧,能问出这个问题。
我的理解是:
1、历史活动课是在新课改下实行的历史课程名词,顾名思义,历史活动课就是在课堂上了解历史知识,增加历史阅历。
2、历史课堂活动是指历史活动课上的活动,包括课堂上的讲课、练习、作业,以及问答,游戏等等。
3、二者的关系:历史活动课是主体,是历史课堂活动的框架和基石,有课才能活动嘛;历史课堂活动是历史活动课的主要内容,有活动才能说是上课嘛;二者相铺相成,不可分割,是一个有机统一整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