狮女传说是真实的吗 九女传说
九女传说
传说1:
传说,天宫里九位仙女,厌倦与世隔绝的宫廷生活,欲下凡周游人间。
一天,背着玉皇大帝,来嶂石岩游玩。
一见此地风光,峰峦叠嶂,林茂谷幽,潭泉相映,险径回曲。
九仙女流连忘返。
玉帝得知,令二值星官前来,催九女回宫。
谁知,二值星官到此,只顾观景,忘了传旨。
玉帝大怒。
出指点石,惩罚二官。
因动怒过甚,出手太猛,连同九仙女共十一个,全者点为石人,永驻嶂石岩。
玉帝悔已晚矣。
只好托梦给嶂石岩人,取名“九女峰”。
传说2:
很久以前,济南城东的护城河边有一块“破晓石”,石旁有一汪
清澈的泉水。
据说每天五更就会有一只金鸡从城外飞来,站在“破晓
石”上引颈高啼。
金鸡啼过三遍之后,便悄然离去,接着就有九位白
衣仙女飘到泉边,沐浴梳妆。
等到东方泛白时,她们就唱着歌,又飞
回天上去。
所以人们称这处清泉为“九女泉”。
当时,在城东住着一个姓陈的老头,他家世代以炸油条为生。
陈
老头身边只有一个儿子,名叫陈兴。
陈兴自小娇生惯养,养成了好吃
懒做的坏习惯。
他长大后,陈老头让他跟自己学手艺,可他一点也不
用心,炸的油条不是不熟,就是太老,气得陈老头整天骂他。
一天,陈兴又挨了陈老头的骂,他一气之下,把夹油条的竹筷狠
狠地摔在地上,叫道:“我不干了,干这有啥出息!”正在这时,过
来一个胖和尚,伸手把竹筷拾了起来,说:“把这竹筷卖给我吧,我
愿出五十两银子。”陈兴见这和尚要用五十两银子买这双竹筷,觉得
有些蹊跷,便说:“卖给你倒可以,不过你得说出它有什么用处,你
们和尚可不能撒谎。”和尚挠了挠脑袋,说:“好,我就告诉你。
你
这双竹筷在油里炸了几十年,已成宝筷,当金鸡出来报晓时,只要点
燃一根筷子,它的光就能罩住金鸡。
谁若在火焰熄灭前把金鸡抱回家,

金鸡就属于谁了。”陈兴又问:“另一根有什么用呢?”和尚说:“
这筷子的火光还可以把每天早晨来沐浴的仙女罩住,趁火不熄,可以
选一个带回家来,进门之后,她就走不了了。”陈兴听了,心里乐极
了,他连推带搡地赶和尚走,嘴里说着:“这筷子一千两银子我也不
卖,你老老实实当你的和尚去吧,别做梦发财娶媳妇了。”和尚却并
不生气,他笑着对陈兴说:“像你这种人,就算有宝物也白搭。”
陈兴赶走了和尚,捧着两根光滑滑、金灿灿的筷子乐个不停,过
去毫不起眼的两根筷子,现在越看越觉得不同寻常了。
他激动得一夜
没合眼,估计到五更了,便带着筷子出了门。
这时天很黑,路也不好
走,陈兴便点燃一根筷子照明。
竹筷点着后,顿时红光四射,就好像
天上的霞光一般。
陈兴举着筷子来到“破晓石”旁,又等了好一会儿,
才见金鸡从远处飞来。
这时他手中那根筷子已经用完了,他赶忙又点
燃了另一根。
金鸡一落到“破晓石”上,陈兴便扑上去捉住了它。
陈
兴抱着金鸡跑到九女泉边,果然看到九个仙女在泉边梳妆,他仔细地
挑来选去,最后选中一个最美丽的仙女,过去拉起她就走。
那个仙女
被红光罩着,只好身不由己地跟着陈兴走。
这时竹筷又快燃完了,陈
兴一手拉着仙女,一手抱着金鸡,匆匆忙忙地往家跑。
忽然,他脚下
一滑,竟“扑通”一声,掉到了护城河里。
等他爬上岸来,筷子已燃
完了,金鸡展翅飞走了,仙女也飘到了空中。
他只好垂头丧气地回到
家。
从那以后,金鸡再也不来唱晓了,仙女们也不再来九女泉沐浴了。
只剩下孤零零的“破晓石”和日夜流淌的九女泉。
不过陈兴也变得勤
快起来,人们每天清晨都见他,站在门口,用一双崭新的竹筷炸油条
传说3:
“九女矢志孝双亲”
这金老夫妇,由于九姐妹的照顾周到,都成了老寿星,金老太八十五岁先下世了,过了一年金老汉也随她而去,九姐妹发送了老人,过了百天后,一起悬梁自尽了。
她们孝名早已远扬,邻里敬重,大伙给收了尸,葬在一个墓坟里,并写了一个墓铭,人称“九女坟”。
墓志铭曰:孝哉九女,逾时弗嫁,甘旨奉亲,温清冬夏。
风树既悲,白华亦谢。
墓可封哉,永敦风化!李佐时笔也!人们敬重这九位孝女,在村里盖了“孝女祠”立了“孝女坊”, 传说,在东汉和帝时,成武县西南二十多里处,有一村庄,住一金姓人家,刚三十出头就有八个女儿,他盼啊盼啊,盼望能再添一子,可妻子却不能再生了。
有一年春天,金老汉去田里干活,见路边有一女孩啼哭,忙问其原因,原是父母逃荒,路过此地,把她扔在了这里,金老汉很气愤,就把这女孩带回家认作义女,起名金九姐,全家人个个欢喜。
一天金老汉干完活回家,无意间听村民议论他:虽有九个闺女,也抵不上一个瘸腿儿,到死后还是没人摔漏盆,他心里很不是滋味,很是伤心,回家蒙头大睡。
女儿们知道这件事后,金大姐便对众姐妹说:“咱可不能让爹娘伤心,人家不拿咱当人看,咱得做出个人样来,我最大,一辈子不嫁人,也要给二老养老送终,叫他们有十个儿也比不上咱爹娘的一个闺女”。
大姐一番话,打动了众姐妹的心,尤其是金九姐,她说:“要不是爹爹,我不知到哪庙里当鬼了,我要孝敬爹娘一辈子,请姐姐们放心”。
这一大一小下了决心,众姐妹纷纷表示一辈子不嫁,孝敬父母。
打那后金家九姐妹,头不擦油,面不补粉,白天下地种庄稼,晚上在家纺线织布,日子越过越富足。
天热了轮流给父母打扇,天冷了轮流给老人暖被窝。
十里八乡的人没有不敬佩的,说媒的人也踏破了门,可九姐妹视死不嫁,一家人相依为命,和和美美过日子。
传说4:
说,玉皇大帝有九个女儿,自从七仙女私嫁董永之后,玉帝非常生气,责令玉母娘娘好生看管女儿,为了避免类似的事情发生,王母娘娘每到一处便把九个女儿都带在身边。
这年春天,她们来到洞河这个地方,见这里山青水秀,鸟语花香,各种飞禽走兽或翱翔于蓝天,或穿越于丛林,风景十分优美,而更为奇特的是这里的一座山巅之上凸起一座石台,高约十余米,呈四方形如闺房楼一般,楼台上面较为平坦,据说过去还有石椅、石凳、石镜、石梳子之类,但都被战争年代做掩体而毁坏,石台的后面有一光滑园润的大石头,传说是王母娘娘常坐的地方,站于此台之上,四周景色一览无余。
这便是看花楼,是这里的一大景观,王母娘娘和女儿们在此赏花游玩,流连忘返,她们或穿梭于山花丛林之间,或嘻戏于清清的泉水之中,渴了饮几捧山泉,饿了摘些野果充饥,困了就到山下的山洞中休息。
(该洞便是现今的九女洞,也是锁九仙女的地方)就这样,她们日复一日,尽情的享受着这里的人间美景。
却说这里的山下,依山傍水住着十几户人家,他们竹篱茅舍,男耕女织,虽然贫穷却互敬互爱,邻里和睦,村中有一位名叫裰落的猎户,自幼父母双亡,孤身一人,以打猎为生,只有两间破茅屋和一只雄健奇大的猎鹰为伴,他年方二十,为人忠厚心地善良,虽然自己一贫如洗,也总是尽自己所能,常常帮助附近乡邻,这些都是被九仙女看在眼里,记在心里,便对他产生了爱慕之情,常常偷偷地为他做些家务,被落见九仙女善良贤惠,决定娶其为妻,终生斯守,于是两人海誓山盟私订终身,谁知这事被王母察觉,为了不让女儿私嫁凡间,斩断九女和裰落之间的情意,王母娘娘带上九个女儿回到天庭,再也不让她们下界游玩了。
回到天庭后,九仙女茶不思饭不想,八位姐姐见妹妹神情苦恼,日渐消瘦,知是为情所困,有心帮助妹妹与情郎相见,但那严历的天条使她们望而生畏、无可奈何在九仙女的苦苦相求之下,七仙女忽然心生一计,经商议后,她们一周去拜见母亲,要求乘船到天河中游玩。
然后八姐妹让九妹乘船自天河来到凡间与裰落相会,谁知九仙女见到朝思暮想的情人后,再也不愿再回天庭去了,时间久了那只小船便化做石船停泊于九女洞前的山顶之上,这座山便命石船山。
然而,好景不长,九仙女和裰落二人甜蜜地生活了半年时间,这事终于让王母娘娘发觉了,玉帝闻报后大怒立即派天兵天将把九仙女锁于山下的石洞之内,裰落打猎回家听说后,大骂天条的无理和玉帝王母的无情,并手持锤子要砸开石门救出妻子,暴怒的玉帝亲自坐镇,王皇顶指派雷公雷击裰落于山下,因此雷公当年站立的地方便耸出一高台,便叫雷公台。
裰落用的锤子便飞在山下,锤柄深深地插在洞外的山脚下,这便是现今九女洞前的裰落锤化石。
再说,九仙女见夫君被雷电击倒后,悲痛欲绝,使出神力,一脚蹬开石门,只听山崩地裂一声巨响,石镇崩开两半,一串飞在南,一半飞在北,才有如今的南锁、北镇的两处地名,锁簧一半飞到东,一半飞到西,更有现今的东簧西簧之说,西簧乡由此而得名,却说九仙女闯出山洞后,见丈夫已气绝身亡,随葬之于山下,这便是裰落墓,裰落墓村由此而得名。
这时的九仙女已身怀六甲,为了给丈夫裰落留下后代九仙女誓死不回天庭,在山洞中住下,回想往日的夫妻恩爱,如今落得如此凄惨,便整日流泪,至到如今洞中还常年滴水。
据说,那便是九仙女的眼泪,她的眼泪从洞中渗入地下,又从山脚下流出,流城一条小河,因此便叫洞河,洞河村由而得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