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中华民族形成的历史进程 试论述中华民族觉醒的历史进程
试论述中华民族觉醒的历史进程
论述中华民族觉醒的历史进程800字
1、1840-1950,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主要矛盾:中华民族与殖民主义(西方列强)的矛盾。基本特征:西方资本主义的商品输出不断加剧,中国自然经济开始解体,农民革命开始酝酿。任务:反抗外来侵略,维护国家主权与独立。
2、1950-1964,(太平天国运动)人民大众与封建的满清王朝、农民阶级与地主阶级的矛盾;特征:西方资本主义的商品输出不断加剧,中国自然经济进一步解体,农民革命爆发。任务:反抗腐朽的满清政府的统治。特征同上
3、1964至19世纪末,同第一,资产阶级革命开始酝酿。
4、19世纪末至1911年,资产阶级革命派与满清王朝(地主阶级)的矛盾、中华民族与帝国主义的矛盾。两者相互交叉,此起彼落:时而主要,时而次要。基本特征:帝国主义资本输出,列强间共同瓜分中国,民族解放思想、民主思想及其引发的改良主张、革命浪潮方兴未艾、如火如荼。任务:反抗腐朽的满清政府的统治,建立民主共和国;反抗外来侵略,维护国家主权与独立。
5、1911-1927,中华民族与帝国主义的矛盾、资产阶级革命与北洋军阀的矛盾。特征:两半社会性质仍未改变,但民主观念深入人心。
任务:反抗北洋军阀的统治,建立真正的民主共和国;反抗外来侵略,维护国家主权与独立。
6、1927-1937,无产阶级与地主阶级、官僚资本主义、帝国主义的矛盾;任务:发动工农开展新民主主义革命,建立苏维埃革命政权。特征,新民主主义革命称为大势所趋。
7、1937-1945,中华民族与日本帝国主义的矛盾;任务:驱逐日本军国主义侵略者,维护我国主权与领土完整。特征: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和人民群众是抗日战争胜利的决定性因素
8、1945-1949,与无产阶级与地主阶级、官僚资本主义、帝国主义的矛盾;任务:完成新民主主义革命,实现人民当家做主。第三条道路行不通,社会主义是中国人民的历史性选择。
试论述中华民族崛起的进程
廉洁修身是社会对大学生的殷切期望 1、社会主义建设者与接班人的崇高使命 当代大学生的崇高使命已经由人民赋予。
党的十六大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这是党的历史使命,是全国人民的历史使命,当然也是当代大学生肩负的崇高使命。
作为社会主义建设者与接班人,作为社会的知识精英,大学生的崇高使命必然蕴含着特殊的社会责任。 (1)致力于中华民族崛起和复兴是当代大学生的首要使命。
大学生作为中华民族的成员,是未来的希望,大学生不仅应当承担一个公民的基本社会责任,更要担当起民族振兴的大任。“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是积淀在中华民族血液中的民族魂,它需要当代大学生用毕生的智慧和努力去读解,在中华民族的崛起过程中用生命去实践。
(2)科学技术创新是当代大学生的职业使命。当代大学生是未来的知识精英,大学生的思想观念和科学技术创新程度将直接影响中国社会的未来发展。
为了承担科技科技创新的崇高使命大学生应做好充分的知识储备,学会自己做自己的主人,在摆脱知识“移植品格”的基础上学会知识创新。 (3)大学生的崇高使命内在地包含了对大学生廉洁修身的要求。
(4)大学生的崇高使命要求大学生通过修身树立起高度责任担当精神。 2、科教兴国与人才强国的素质要求 大学生经过了长时间学习、培养,具有较高水平的思想道德素质与科学文化素质,拥有巨大的人才资源潜力,理所当然地要担当起科教兴国与人才强国战略的重任。
大学生要担当起这一重任,首先要有廉洁修身的个人品质,具体体现在三个方面:第一,大学生要有报效祖国的和人民的爱国主义精神。第二,大学生要有为发展科学技术刻苦拼搏的精神。
第三,大学生要有团结协作精神。 二、廉洁修身是知识分子的历史责任 1.大学生的知识分子定位 (1)大学生是未来工人阶级的一部分,这是大学生知识分子上午责任定位。
(2)大学生是知识的传播、运用和创新者,这是大学生知识分子的身份定位。 (3)肯定知识分子作用,奖励知识分子创造性成果,是社会对知识分子的政策定位。
2.现代知识分子的人格特征 现代知识分子的人格追求,既有以往的知识分子优良传统的体现,也,也具有现代社会的时代特征。与廉洁修身相关联,现代知识分子的人格特征归纳如下:第一,现代知识分子的现实超越性;第二,现代知识分子的文明示范性;第三,现代知识分子的精神自主性;第四,现代知识分子的道德自律性。

3.知识分子的良知与责任 知识分子的良知体现为对社会和他人命运的高度关注,对知识和真理的执着追求,对自身行为的深刻检视。良知引领下的知识分子,既把自己当目的,同时又把别人当目的,其良知的表现过程实质上是向社会和他人表达爱心的过程。
关心人民疾苦是知识分子最大的良知。责任是一个人对社会和他人的应尽义务,这里所指称的知识分子责任主要是道德责任,是知识分子实现人内在统一、完善自身社会规定性的伦理本分。
捍卫真理是知识分子的最大责任。 三、廉洁修身是大学生的现实需要 1.腐败现象对大学生廉洁修身的警示 腐败是一种社会毒瘤,在祸国殃民的同时,亦对大学生构成严重的道德伤害。
第一,权力腐败对大学生廉洁修身的危害。权利腐败也就是人们所说的官场腐败,特指社会权力拥有者非法利用公共权力谋求个人私利的行为。
当社会上权力腐败盛行却得不到有效遏制的时候,容易给大学生造成一种观念上的误导,既将权力腐败的流行归因与权力的绝对性,从而对我国的政治制度的合理性产生怀疑,对党的执政能力产生疑虑。权力腐败还可能为一些大学生拒绝接受廉洁教育提供借口,使一些大学生丧失对思想政治教育的信心。
第二,职务腐败对大学生廉洁修身的危害。 职务腐败特指公职人员利用职务便利以合法形式占有公共或私人财富,其特点是合法性、垄断性、隐蔽性。
主要表现在:垄断行业的不合理高收入,权力的合法寻租,国有资产的合法流失。职务腐败对大学生的危害在于动摇了大学生权力观的合法性。
第三,学术腐败对大学生廉洁修身的危害。 学术腐败是一个让知识分子感到脸红的词语,可惜有些知识分子没有能力将它与自己分离。
学术腐败无论是没有权力背景的学术造假,还是利用学术权力的利益寻租,其污秽与不齿总让知识分子感到难堪。学术腐败是对大学生的精神强暴,消解了大学生对学术文化的神圣感。
廉洁自律是中华民族的一种传统美德,也是职业道德规范的一项重要内容。廉洁自律,是各级领导干部必备的品格,也是党和人民对他们的起码要求。
领导干部廉洁自律是密切干群关系,提高领导干部拒腐防变能力的内在要求,是推动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取得成效的关键环节。 大学生是国家培养的技术干部和后备干部.廉洁修身,既是大学生的崇高使命,也是大学生的历史使命,既是社会对大学生的政治期待,也是社会对大学生的道德希望。
加强廉洁教育的方法:第一,制定完善的监督管理制度,只有在条文纪律的约束下才能行之有效;第二:净化校园氛围,营造良好的反腐倡廉风气,在良好风气的熏陶下才能使同学们的身心得到健康成长 从自己。
试述鸦片战争到甲午中日战争前后中华民族觉醒的历程
1840年,英国人用坚船利炮打开了中国国门,中国军队战斗力衰弱,强烈的反差使一部分中国人醒悟。
为了解对手,林则徐不断收集欧美国家的资料,成为中国第一个睁眼看世界的人。 1848年魏源在林则徐《四洲志》基础上编写了《海国图志》,成为中国第一部比较系统介绍西方风土人情的著作,推动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中国洋务运动的开展。
李鸿章、曾国藩等一批先进的封建地主阶级,展开自救,开始学习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拉开了中国近代化的序幕。 甲午战争中国战败,日本因此成为亚洲的暴发户,也引发了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狂潮,中华民族到危亡的境地,康有为、梁启超等掀起了救亡图存的戊戌变法运动。
扩展资料: 孙中山领导辛亥革命把统治中国2000多年的皇帝拉下了马。严复、邹容等一批又一批知识分子振高呼,发出"救亡图存"、"振兴中华"的悲壮呐喊,从此,救亡图存成了中华民族觉醒的主旋律。
1903年,清政府又要和沙俄私定丧权辱国条约消息传出后,陈天华咬破手指书写抗俄救国血书,痛陈亡国亡民的悲惨辛酸,鼓舞同胞一起战斗。 1919年5月4日北京爆发了一场以青年学生为主,广大群众共同参与的五四运动,运动坚定而明确地喊出了"外争国权,内惩国贼"的爱国口号,这是国民民族意识更加成熟的标志。
抗日战争时期,不屈的中华民族也开始了长达8年的全民抗战,中华民族同仇敌忾,这是民族自觉史的开端,是真正的新中国国家的序幕。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中国近代史 。
论述鸦片战争到甲午战争前后中华民族觉醒历程
鸦片战争前大夫和一般中国人的观念:上朝天国。
鸦片战争后开始逐步变动,产生了
的觉醒,其表现和过程是:
(1)
的主张和早期维新思想产生:
:近代中国睁眼看世界的第一人。
:编辑
,提出“
”的思想,主张学习外国先进的科学技术,以期国家富强来抵御外国侵略。开创了中国近代学习西放的先河。
中有
、
、
等的早期维新思想,主张变革封建专制制度。
(2)救亡图存与
的口号喊出:甲午战争后,中国人民族意识开始普遍觉醒。严复《救亡决论》喊出了“救亡”口号,康有为亦要求中国人发愤自救。孙中山兴中会成立时喊出了“振兴中华”的时代最强音。
(3)近代以来志士仁人,就是在怀着强烈危机感和民族意识下,在救亡图存,振兴中华大旗下,探索挽救中华民族的道路的。中国各个阶级的历史活剧就此上演。
试述gcdzg成立的历史特点和意义
你好,我来为你解答:总共51道题,18000多字,这儿只能给你这么多,喜欢的话先给分,我再给你发过去。
1.西方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及其殖民扩张对中国的威胁(1)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及其工业革命的发生。1640年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标志着世界进入了资本主义时代。
美国、法国等相继确立资本主义制度。资本主义制度建立后发生了工业革命。
高效率的大机器生产取代了原来的低效率的手工工场生产2)资本主义与扩张的必然联系。资本主义商品生产需要原料和产品市场,资本主义制度确立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靠殖民主义的军事、政治、经济和文化侵略方式把一些国家变为其资本主义市场的一部分。
中国成为其扩张对象的命运已在所难免,战争不可避免。2.近代中国社会的两大矛盾及其关系: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
前一对矛盾是各种矛盾中最主要的矛盾。这两对矛盾的运动贯穿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决定着中国社会发展变化。
两对矛盾的关系:不同时期呈现不同的状态,如有时民族矛盾是主要解决的对象。如历次反侵略战争和义和团运动。
有时呈现出阶级矛盾为主要矛盾,如太平天国农民起义和辛亥革命。有时二者勾结一道,如镇压太平天国农民运动。
3.近代以来中华民族面临的两大历史任务及其相互关系(1)两大历史任务的表述:一是求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二是实现国家富强和人民共同富裕。(2)二者的关系区别:主体、内容不一样。
前者要改变民族受压迫、人民受剥削的地位和状况,要从根本上推翻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统治秩序,解决生产关系问题;后者是要改变近代中国经济文化和社会落后的地位和状态,是要充分发展近代民族工商业,解决生产力问题。联系:完成第一大任务是为第二大任务完成创造条件。
一方面,前者是前提条件,只有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才能废除列强强加的不平等条约,才能推翻封建专制制度,改变买办和封建生产关系,解放生产力,开辟走向现代化的道路。另一方面,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最终目的是使中国走向现代化,实现国家繁荣和人民共同富裕,是中华民族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4.从鸦片战争到辛亥革命前中国人民族意识觉醒的表现:鸦片战争前大夫和一般中国人的观念:上朝天国。鸦片战争后开始逐步变动,产生了民族意识的觉醒,其表现和过程是:(1)师夷之长技以制夷的主张和早期维新思想产生:林则徐:近代中国睁眼看世界的第一人。
魏源:编辑《海国图志》,提出“师夷之长技以制夷”的思想,主张学习外国先进的科学技术,以期国家富强来抵御外国侵略。开创了中国近代学习西放的先河。
洋务运动中有马建忠、王韬、郑观应等的早期维新思想,主张变革封建专制制度。(2)救亡图存与振兴中华的口号喊出:甲午战争后,中国人民族意识开始普遍觉醒。
严复《救亡决论》喊出了“救亡”口号,康有为亦要求中国人发愤自救。孙中山兴中会成立时喊出了“振兴中华”的时代最强音。
(3)近代以来志士仁人,就是在怀着强烈危机感和民族意识下,在救亡图存,振兴中华大旗下,探索挽救中华民族的道路的。中国各个阶级的历史活剧就此上演。
5.试述太平天国农民斗争的历史意义:第一,它沉重打击了封建统治阶级,强烈撼动了清政府的统治根基。(1)从规模、持续时间(14年之久)、影响的深度上看,均大于以往历次农民起义。
(2)在太平天国起义的影响下,各地各族反清起义风起云涌(如天地会起义,捻军起义及各族起义等)。加速了清王朝的衰败过程。
第二,它是中国旧式农民战争的最高峰,具有了不同于以往农民战争的新的历史特点。(1)最高峰:太平天国建立了自己的政权,提出了《天朝田亩制度》,比较完整地表达了千百年来农民对拥有土地的渴望。
(2)新特点:《资政新篇》则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具有资本主义色彩的方案,反映出太平天国具有了不同于以往农民战争的历史特点。第三,太平天国严厉批判孔子及儒家经典,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封建统治的精神支柱。
第四,太平天国农民战争有力地打击了外国侵略势力。太平天国领袖们拒绝不平等条约,严禁鸦片贸易。
当中外反动势力勾结共同镇压太平天国时,太平天国将士们进行了英勇的斗争。第五,在19世纪中叶的亚洲民族解放运动中,太平天国农民战争也属于时间最长、规模最大,它和其他亚洲国家的民族解放运动汇合在一起,冲击了西方殖民主义在亚洲的统治。
6.试述洋务运动的历史作用(1)在客观上促进了中国早期工业和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洋务派继承了魏源的“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以“求强”、“求富”为目标,发展军事工业,发展若干民用企业,使资本主义经济成份在社会经济中明显增长。
(2)成为中国近代教育的开端。为了培养新式外交、军事、科技人才,洋务派开办了一批新式学堂,派出了最早的官派留学生,这是中国近代教育的开始。
(3)传播了新知识,打开了人们的眼界。洋务派翻译了一批西学的书籍,介绍西方近代的科学文化知识,给当时的中国带来新知识、新学问,开阔了人们的眼界。
(4)引起了社会风气和价值观念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