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冯唐易老 教书先生出一上联:竹笋出墙,一节须高一节!学生的下联挺尴尬

火烧 2021-12-30 02:44:07 1045
教书先生出一上联:竹笋出墙,一节须高一节!学生的下联挺尴尬 在中华的五千年历史长河中,诞生了许许多多优秀的文化,它们丰富着人们的生活,给人们增添了无限的乐趣,像对联文化,自五代十国后蜀主孟昶的第一幅对

教书先生出一上联:竹笋出墙,一节须高一节!学生的下联挺尴尬  

在中华的五千年历史长河中,诞生了许许多多优秀的文化,它们丰富着人们的生活,给人们增添了无限的乐趣,像对联文化,自五代十国后蜀主孟昶的第一幅对联开始,便迅速的在民间流传开来,特别是到了明朝,在明太祖朱元璋的倡导下,逢年过节的,家家户户均贴对联,以此成为了习俗而流传至今,足以见证其魅力无限,受到人们的喜爱程度!

有着对“联天子”美誉的朱元璋,其一生堪称传奇,平日酷爱对联,在对联的长河中留下了不少妙趣横生的对子,他每每得空时,总要与臣子们对上几幅,既打发无趣,又能促进君臣关系,可谓是一举两得!而最经典的莫过于这幅——“小村店三杯五盏,没有东西;大明国一统万方,不分南北”,可谓是经典、大气至极,不禁令人感叹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明朝的时候,有位秀才姓王,人称王秀才,其生性执拗,耿直,不善言表,但他自由聪慧,才华横溢,颇受学堂先生的喜爱,一年,这学堂先生过寿,学堂里的学生们纷纷前去送礼,而这位先生有点势力,且爱财,当时,王秀才家中并不富裕,因此,只送了三分银子,那私塾先生一见如此薄礼,心中很是不悦,当场吟出一上联来,故作讽刺之意,给王秀才难堪

上联:竹笋出墙,一节须高一节

这上联出的很巧妙,运用了一语双关的手法,首先是说竹子,一节长得比一节高,字面的意思,但另外一个意思则是说,送礼就应该一次比一次多,联中充满了嫌弃之心,尽显先生的贪婪。王秀才一听,听出了先生的意思,笑了笑,略加思索后,脱口而出一下联来

下联:梅花逊雪,三分只是三分

王秀才这下联应对经典,采用了宋代卢梅坡的《雪梅》诗“梅花逊雪三分白”,且也是一语双关之意,一则是指《雪梅》诗中的三分意,一则是说我送礼就送三分,尽显秀才的执拗和无奈,上下联对仗工整,意境相符,堪称一副经典之作。

那私塾先生一听,顿时脸色尴尬不已,青一阵红一阵,非常的难看,只好悻悻的让大家都入席,而自己则走进了内屋,可谓是颜面尽失,心中有些愤慨,自取其辱!

亲爱的朋友们,你们有更好的下联吗?赶紧来试试吧!

冯唐易老 教书先生出一上联:竹笋出墙,一节须高一节!学生的下联挺尴尬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