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傅抱石山水精品图片 傅抱石简介

火烧 2021-11-09 18:10:08 1077
傅抱石简介 傅抱石,1904 年 10 月 5 日出生,江西新余人,原名长生、瑞麟,号抱石斋主人。1926 年 毕业于省立第一师范艺术科,并留校任教。1933 年赴日本留学。1934 年在东京举办个人

傅抱石简介  

傅抱石,1904 年 10 月 5 日出生,江西新余人,原名长生、瑞麟,号抱石斋主人。1926 年 毕业于省立第一师范艺术科,并留校任教。1933 年赴日本留学。1934 年在东京举办个人画展。1935 年回国,在中央大学艺术系任教。1938 年进入国民革命委员会政治部第三厅工作,后随三厅撤至重 庆。1946 年迁南京。新中国成立后,曾任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美协江苏分会主席。1957 年任江 苏省中国画院院长。1965 年 9 月 29 日因脑溢血逝世,享年 61 岁。在我国近现代美术史上,傅抱石的地位举足轻重。他不仅是开宗立派、打造一代新风的国画艺术大 师,也是中国美术史论研究的奠基人,杰出的金石篆刻家和诲人不倦的美术教育家。傅抱石在艺术 上崇尚革新,他的艺术创作以山水画成就最大。在日本期间研究日本绘画,在继承传统的同时,融 会日本画技法,受蜀中山水气象磅礴的启发,推陈出新,独树一帜,以皮纸破笔绘山水傅抱石简介,创独特皴 法——“抱石皴”,起到了继往开来的作用。他的新一代山水画出于对真山真水的体察,画意深邃, 章法新颖,浓墨渲染,把水、墨、彩融合一体,达到翁郁淋漓,气势磅礴的效果。其人物画,线条 劲健,深得传神之妙。

他笔下的人物形象大多以古代文学名著为创作题材,用笔洗练,注重气韵, 以形求神,刻意表现人物的内在气质,虽乱头粗服,却矜持恬静,达到了出神入化的效果。傅抱石 先生人物画的线条极为凝练,勾勒中强调速度、压力和面积三要素的变化,不同于传统沿袭画谱的 画法。他还把山水画的技法融合到自己的人物画之中,一改清代以来的人物画画风,显示出独特的 个性。奠基石 傅抱石开宗立派根基扎实牢固。他少年家贫,11 岁在瓷器店学徒,自学书法、篆刻和绘画。1921 年 由于成绩优异保送江西省第一师范艺术科就读, 1925 年还是学生的他就发表论著 《国画源流概述》 , 1929 年又著《中国绘画变迁史纲》,轰动了美术界。在日本留学期间,又完成了《中国绘画理论》 和《论秦汉诸美术与西方之关系》的研究和写作。傅抱石绘画的成功,精通美术史是一个很重要的 因素。可以说,研究美术史是傅抱石绘画的基石,其学术成就和绘画成就是相辅相成的。他一生努 力著述,撰写美术论著 150 多篇,200 余万字,洋洋洒洒,蔚为大观。傅抱石的著作,凡绘画史、 篆刻史、工艺史等,或钩沉于古籍,或考证于文物,研究范围涉及美术的各个方面,深刻阐述了中 国美术的伟大精神。

傅抱石在中国美术史研究方面的最大成果和最重要的著作, 应当是他的全本 《中 国美术史》,这是他几十年教学、治学生涯的心血结晶,由课堂讲义不断修订、补充而写成的,最 后定稿于 1953 年。全稿数十万字,卷帙浩繁、史料丰富,是傅抱石最为重要的著作之一。由著名美术理论家陈履生主编的《傅抱石全集》,详细记录了傅抱石一生的艺术活动和生活经历, 录入了傅抱石 1932 年—1965 年创作的 2000 余件作品。 既有传世的代表名作, 也有首次面世的精品, 并附有作品详细资料及作品点评,部分作品相应附上傅抱石文论精选段落,充分地展现了傅抱石的 绘画风格和艺术思想,为傅抱石艺术研究及傅抱石艺术收藏提供了珍贵的第一手资料。全面性与权 威性是《傅抱石全集》的灵魂,也是这套书无可匹敌的价值所在。所谓全面性是指,与以往出版的 傅抱石画册相比,这套书所收集的傅抱石作品是数量最多、最全面、最丰富的,几乎囊括了他各个 时期、不同风格的代表作。尤其在绘画上,傅抱石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的成就:人物故实与唐人诗 意、md诗意、写生、傅家山水与“抱石皴”,都有全面的体现。 引路人傅抱石在学业、成名、开宗、立派的探索奋斗道路上,有三双无形有形的手牵引扶携着他: 一是石涛(1630 一 1724 年),明末清初僧人画家(见右图),作画构图新奇,无论是黄山云烟、 江南水墨,还是悬崖峭壁、枯树寒鸦,或平远、深远、高远之景,都力求布局新奇,意境翻新。

傅 抱石在第一师范读书的这段时间,不断地去旧书店,读一些古代画史画论方面的著作。当他读到记 述石涛的《瞎尊者传》中的一句“我用我法”时,傅抱石顿开茅塞,并对石涛“搜尽奇峰打草稿”的思 想赞叹不已。为了表达自己对石涛的情有独钟,自谓与他有“前世孽缘”,既与石涛神交,又与刻石 朝夕相处,并学石头坚硬,宁碎不弯的个性,遂更名“抱石”,他不仅刻制了“我用我法”的印章傅抱石简介,还 开始用“抱石斋主人”作为自己的别号。傅抱石对石涛佩服至深,对他的研究很深人,借鉴也很多。 但是另一方面,傅抱石对石涛的反叛也最彻底。学习石涛山水画的人很多,但大多都被石涛那博大 精深的理法所束缚,难作透网之鳞。而傅抱石最终却钻出了这张网,这得益于他对前人既师承又反 叛的学习态度。二是徐悲鸿(1895-1953),(左图居中者),他是融合中西技法的现代绘画大师,美术教育家, 擅长油画、中国画,尤精素描,所画花鸟、风景、走兽,简练明快,富有生气,尤以画马驰誉中外。 1931 年,徐悲鸿利用暑假之便,去了南昌。傅抱石(左图右 1 者)经友人介绍拜见了徐悲鸿,徐悲 鸿看了他的篆刻、绘画作品十分赏识。相见后的第二天,徐悲鸿冒雨来到傅家。

徐悲鸿说:“傅先生 的画,我都看了。顶顶好!”又说:“您应该去留学,去深造,你的前途不可限量啊!”“经费困难, 我给你想办法。 ”雨后, 徐悲鸿与傅抱石等四人兴趣勃勃逛庙会, 走到水观音亭附近, 轰然一声巨响, 置放在偏殿里的弹药着火爆炸,四人同时被震倒在地而大难不死,自此,徐悲鸿与傅抱石产生了共 患难同生死的特殊感情,终生成为至好。1933 年徐悲鸿说服江西省主席熊式晖批准傅抱石公派赴日 留学。傅学成归国后,徐悲鸿又将他安排在中央大学艺术系执教。可以说,是徐悲鸿为傅抱石打开 了攀登艺术高峰的视野和天梯。三是郭沫若(1892—1978),(右图左 1 者),众所周知,他是我国现代著名文学家、诗人、剧作 家、考古学家、古文字学家、历史学家、书法家、思想家、革命家、社会活动家,蜚声海内外;他 是我国新诗的奠基人, 是继鲁迅之后革命文化界公认的领袖。 在日本留学时, 傅抱石专门拜访了因“四 一二”政变而流亡日本的郭沫若,彼此建立了亦师亦友的深厚友谊。郭沫若也在这种交往中不断地发 现傅抱石的艺术天分和才华,每见其得意之作都为之题咏,并为他在日本的首次画展题写了展名。 可以说郭沫若广博的学识和在日本的影响,为傅抱石在日本的发展给予了很大的帮助。

1937 年,抗 战爆发后,傅抱石应郭沫若之邀,于 1938 年进入国民革命委员会政治部第三厅工作,后随三厅撤至 重庆。在重庆,傅抱石迎来了他艺术创作的第一个高峰期。1947 年 10 月 27 日,傅抱石(左图居中者)在上海南京东路举办《傅抱石教授画展》,郭沫若(左 图居右者)提前在《大公报》上专门为傅抱石的画展发表文章《勖抱石:为傅抱石画展作》,他在 文中指出:“傅抱石教授在中国画坛上有他卓越成就是毫无疑问的事。”并对傅抱石的艺术成就作了 评价: “他的才力丰裕, 学力深厚, 工力稳健。 作画大有气魄而不荡逸规矩, 时新机杼而不卖弄才气。 韩退之于其为文, 以?沉浸浓郁, 含英咀华?自标举, 我觉得这八个字是可以移来评抱石其人及其画的。 抱石多才多艺,擅篆刻,能文章,精鉴别,书法亦雅静可喜。但这些都集中起来,蔚成了他的画艺。 读书多,游迹广,阅历深。于其所业,专心致志,决少旁骛。他能有斐然的成绩是理所当然的。” 并称赞傅抱石“军兴以后,居蜀八年,蜀中之山水奇气,战时之烽燧严警,错节盘根,惊心动魄,遂 使今日之抱石更已骎骎乎迈入大家之林,欧美人士之识画者亦无不讶其独造。” 1958 年,傅抱石的个人画集《傅抱石画集》出版,郭沫若又为之作序,并在序中指出“我国绘画,南 北有二石。

北石即齐白石,南石即傅抱石。”郭沫若还手书“南石斋”赠予傅抱石。这本画集的出版, 也使傅抱石在中国画坛上奠定了具有历史意义的地位。 代表作《屈子行吟图》,作于 1942 年。画面上,面容憔悴、形容枯槁的屈原行走于浩淼的烟波上,似乎可以听到屈夫子惊天地、泣 鬼神的吟咏,表达了“百代悲此人,所悲亦自己。中国决不亡,屈子芳无比”的主题。郭沫若称这幅 画和历史剧《屈原》有异曲同工之妙,并为此画赋诗,成为一时的美谈。 《丽人行》,作于 1944 年。徐悲鸿赞此“乃声色灵肉之大交响”,一语点出此画真谛。后来张大千也为此画题词:“开千年来未 有奇,真圣手也。色勒衣带如唐代线刻,令老迟(陈老莲)所作亦当检衽。”作品表现了杨贵妃家族 三月三外出郊游时的盛况,“长安水边多丽人”,“态浓真远淑且真”,反映了君王的昏庸和时政腐败。 无疑,傅抱石此时此地的表现,所指是显而易见的。 《将进酒》,作于 1948 年。傅抱 石选择的是“五花马,千金裘,呼儿 将出唤美酒”的场面,将一位原本隐匿的“儿”——童子,从饮酒的氛围外拎到正面处来描绘。三扇淡 墨的屏风构成了饮酒的清雅环境, 据案共饮的三人已进入微熏状态, 头戴学士冠、 背面向人的李白, 伸出右手,与之而立的是束手无策、不知如何是好的童子。

对于应邀而来的客人醉后的反客为主的 指令,用宝马和裘皮大衣去换酒的率情率意的吩咐,不能不让显然不是李白书童的少年侍者感到有些意外, 惊愕之余也有些左右为难。 这是反衬的手法, 在情绪的对比中完成人物精神面貌的刻画。 “与 尔同销万古愁”, 一醉方休。 李白的这种性格与傅抱石又何其相似乃尔! 古今两人真无愧为“酒中仙”, 好似画家自己也参与了这次酒宴,才有此神来之笔。 《江山如此多娇》,作于 1959 年。 1959 年 7 月,为迎接国庆十周年大庆,ze总理亲自点将、亲自命题,要金陵画家傅抱石与岭南 画家关山月合作, 以md诗词 《沁园春· 为内容, 雪》 为人民大会堂作画, 题目叫 《江山如此多娇》 。 陈毅、郭沫若、吴晗、齐燕铭等人在傅、关下榻的饭店和他们共同构思,郭沫若提出:“从江山如此 多娇之?娇?字上下功夫,图中应包括长城内外,大河上下,季节也可包括春夏秋冬,只有这样才能概 括祖国的壮美江山,只有这样才能?娇?得起来,才能体现?多?的磅礴气势。”“主席写这首词的时候, 全国还没有解放,词里有?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可是,今天情况不同了,?太阳?已经出 来了,?东方红?了,还不出太阳?它的光芒已以普照着祖国大地,画面上一定要画出一轮红日。

” 傅 抱石后来在 《北京作画记》 一文中如此追述: “我们力求在画面上, 把关山月的细致柔和的岭南风格, 和我的奔放、深厚为一体,而又各具特色,必须画得笔墨淋漓,气势磅礴,绝不能有一点纤弱无力 的表现。”画幅高五米半,宽九米,计有 50 平方米,荣宝斋的老师傅用 30 多张清朝乾降年间的“丈二匹”宣纸 拼接而成,在画厅里立起一块约 3 米高、9 米宽的大画板,上下设 9 米长的两根轴,先把纸卷在上 轴,从下端开始逐段往上画,纸随着往下卷,作画时是看不到全貌的。傅抱石作画所用的大笔和排 笔的竿子,就有 1 米多长,似扫帚般,调色用大号搪瓷面盆,一摆就是五六个。他们夜以继日地工 作,前后用了两个月的时间,关山月画几株大松树,傅抱石画山岩瀑布、远景雪山和长城等,赶在 国庆节之前完成了这幅旷古未闻的巨制。傅抱石后来较详细地作了描述:“近景是高山苍松,采用青 绿山水重彩画法,长城大河和平原则用淡绿,然后慢慢虚过去。远处则云海茫茫,雪山蜿蜒。右上 角的太阳,红霞耀目,光辉一片,冲破了灰暗的天空,使人感到?红装素裹,分外妖娆?。”这幅煌煌 巨制庄重典雅,笔墨淋漓,气势磅礴,尺幅之大创下了历史记录,画面右上角的一轮红太阳的直径 就将近一米。

它一面世,就成为“人民坐江山”的立国、卫国、兴国的无价之宝。9 月 27 日,从外地回京的md主席为画题写了“江山如此多娇”六个字。这是md一生 惟一为绘画作的题字。题字放大后,由沈左尧和李方白两位先生描到画面上,仅一个“娇”字就将近 一米。大画装裱上墙后,以恢宏的气势、深远的意境和昂扬向上的主题风貌,赢得全中国乃至世界 不同文化层次人士的欣赏、赞美,立即成为许多报刊竞相报道、登载的内容,很长一段时间内作为国家领导人会见重要外宾时合影的背景而经常出现在各种新闻媒介中,从而作为中华民族精神的象 征而家喻户晓、妇孺皆知,同时,也在中国绘画史上留下了永不磨灭的重要一章。 拍卖价 巨星坠落 书画家们都有笔、墨、纸、砚文房四宝,可在傅抱石那里,却还要再加第五宝——酒。傅抱 石性情豪放,嗜酒善饮,他常常是以酒当茶,无须下酒菜而干喝。傅抱石常说的一句话就是:“酒后 吐真言, 醉后成自然。”待酒醉微醺之际, 灵感大发,握笔作画, 在宣纸上大刀阔斧地挥洒, 惊风雨, 泣鬼神,得意之作,就常常钤上“往往醉后”一印。1959 年傅抱石与关山月在创作巨画《江山如此多 娇》时,向ze总理索酒喝,说是无酒不成画,后来,ze总理派人给他送了 2 箱特供茅台酒, 成为艺坛佳话。

在完成《江山如此多娇》巨 画之后,傅抱石名扬四海,绘画艺术处于巅峰状态,酒量也与日俱增。杜康造酒,本是给人添喜忘 忧,但喝酒的人都知道,酒是越喝越乐的东西,开心了就难以止杯。1965 年国庆前夕,上海市委邀 请傅抱石为新建成的虹桥机场作画,傅抱石非常高兴,在上海一边作画,一边会友。节日临近,他 要回南京,打算过完节再回上海绘画。于是朋友们盛情款待他。酒宴上,他放开豪饮。酒后,机场 方面还专门安排飞机送他回南京。谁也没有料到,就是这一次喝酒,导致了他脑溢血发作,第二天 ——1965 年 9 月 29 日,傅抱石就离开了人世。酒啊酒,酒成就了他的艺术,也浓缩了他的生命。 五百年以后,这会不会成为又一个文豪传奇?人活世上不就是为了图个生命的价值吗?没有价值哪 怕寿高百岁又意义何在?!画价飞升 由于傅抱石离世较早, 存世作品数量较少, 因此尤其珍贵。 经过专家考证, 傅抱石存世作品, 包括没画完或基本画完但未落款的,总计约 3000 件左右,全部画作中可报出画名的约 1000 多件。 这些作品中 60%在国内,40%散落在海外。有专家指出,傅抱石创作时,自认为不好的肯定要撕掉, 有希望画好的,往往画到一大半就放在一边,等下次接着画,有的落款也要再等上一段时间,这也 在客观上造成了存世作品数量的减少。

因此,其作品近些年日益受到海内外藏家的关注和追捧,拍 卖价格一路走高,已超出同一时期的齐白石、张大千,列为榜首。2004 年,翰海秋季拍卖会上,傅抱石的《茅山雄姿》以 2090 万元人民币成交。 2006 年,北京嘉信艺术品拍卖会上,傅抱石的《雨花台颂》以 4620 万元成交。 2009 年,中国嘉德 2009 秋季拍卖会上,傅抱石的《巴山夜雨》以 1848 万港元成交。2009 年,香港佳士得秋季拍卖会上,傅抱石的《杜甫诗意图》以 6002 万港元成交,刷新了 傅抱石作品的拍卖纪录。2010 年,香港苏富比拍卖会上,傅抱石的《东山丝竹》镜心以 1466 万港元成交。 2010 年,上海工美拍卖会上,傅抱石的《湘夫人》立轴在以 3136 万元成交。 2010 年,安华白云春季艺术品拍卖会上,傅抱石的《山鬼》以 336 万元成交。傅抱石这幅创 作于 1947 年的《山鬼》面积很小,仅为 0.8 平方尺,但画面非常精致:巫山女神瑶姬,在风狂雨骤、 电闪雷鸣之际跨虎飘然而至,其神情高傲冷艳,撼人心魄。然而小品《山鬼》的 336 万元的成交天 价,却一举令傅抱石画价成功突破了 400 万元/平方尺。

故乡情 月是故里明,人是家乡亲。在傅抱石的许多画作和治印中,都留下了“新余抱石”的印迹,充 分表明了他对家乡的深厚感情,新余人民为有傅抱石这样的杰出人才深感骄傲和自豪。为纪念这位 开宗立派的国画大师, 新余市在建设路西端的龙虎山, 修建了一座占地面积 29.13 公顷的“抱石公园” (由赵朴初题写园名)。这是中国首座以美术家名字命名的公园,也是江西省重点文化设施之一。“抱石皴”与江西国画大师傅抱石

傅抱石山水精品图片 傅抱石简介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