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菊枝头生晓寒。人生莫放酒杯干。原文_翻译及赏析
黄菊枝头生晓寒。人生莫放酒杯干。原文_翻译及赏析

黄菊枝头生晓寒。人生莫放酒杯干。——宋代·黄庭坚《鹧鸪天·座中有眉山隐客史应之和前韵即席答之》黄菊枝头生晓寒。人生莫放酒杯干。黄菊枝头生晓寒。人生莫放酒杯干。风前横笛斜吹雨,醉里簪花倒著冠。
身健在,且加餐。舞裙歌板尽清欢。黄花白发相牵挽,付与时人冷眼看。 宋词三百首 ,宋词精选,饮酒,抒怀旷达
译文及注释
译文
深秋的清晨,黄菊枝头显露出了阵阵寒意,人生短促,今朝有酒今朝醉。冒着斜风细雨吹笛取乐,酒醉里倒戴帽子、摘下菊花簪在头上。
要趁著身体健康努力加饭加餐,在佳人歌舞的陪伴下尽情欢乐。头上黄花映衬著斑斑白发,兀傲的作者就要以这副疏狂模样展示在世人面前,任他们冷眼相看。
鉴赏
此词是黄山谷与甘居山野、不求功名的“眉山隐客”史应之互相酬唱之作,全词通过一个“淫坊酒肆狂居士”的形象,展现了山谷从坎坷的仕途得来的人生体验,抒发了自己胸中的苦闷和激愤。词中所塑造的狂士形象,是作者自己及其朋友史念之的形象,同时也是那一时代中不谐于俗而怀不平傲世之心的文人的形象。
上片是劝酒之辞,劝别人,也劝自己到酒中去求安慰,到醉中去求欢乐。首句“黄菊枝头生晓寒”是纪实,点明为重阳后一日所作。因史应之有和词,故自己再和一首,当亦是此数日间事。赏菊饮酒二事久已有不解之缘,借“黄菊”自然过渡到“酒杯”,引出下一句“人生莫放酒杯干”。意即酒中自有欢乐,自有天地,应让杯中常有酒,应该长入酒中天。“风前横笛斜吹雨,醉里簪花倒著冠”,着意写出酒后的浪漫举动和醉中狂态,表明酒中自有另一番境界。横起笛子对着风雨吹,头上插花倒戴帽,都是不入时的狂放行为,只有酒后醉中才能这样放肆。
下片则是对世俗的侮慢与挑战。“身健在,且加餐。舞裙歌板尽清欢。”仍是一种反常心理,其含意于世事纷扰,是非颠倒,世风益衰,无可挽回,只愿身体长健,眼前快乐,别的一无所求。这是从反面立言。“黄花白发相牵挽,付与时人冷眼看”,则是正面立言。菊花傲霜而开,常用以比喻人老而弥坚,故有黄花晚节之称。这里说的白发人牵换著黄花,明显地表示自己要有御霜之志,决不同流合污,而且特意要表现给世俗之人看。这自然是对世俗的侮慢,不可能为时人所理解和容忍。
创作背景
黄庭坚(1045.8.9-1105.5.24),字鲁直,号山谷道人,晚号涪翁,洪州分宁(今江西省九江市修水县)人,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为盛极一时的江西诗派开山之祖,与杜甫、陈师道和陈与义素有“一祖三宗”(黄庭坚为其中一宗)之称。与张耒、晁补之、秦观都游学于苏轼门下,合称为“苏门四学士”。生前与苏轼齐名,世称“苏黄”。著有《山谷词》,且黄庭坚书法亦能独树一格,为“宋四家”之一。黄庭坚
菡萏香销翠叶残,西风愁起绿波间。 亭皋木叶下。陇首秋云飞。 秋色从西来,苍然满关中。 秋波落泗水,海色明徂徕。 秋萧索。梧桐落尽西风恶。 远书归梦两悠悠,只有空床敌素秋。 今日山城对垂泪,伤心不独为悲秋。 重见金英人未见。相思一夜天涯远。 夕阳鸟外,秋风原上,目断四天垂。 浓雾知秋晨气润,薄云遮日午阴凉,不须飞盖护戎装。 客睡何曾著,秋天不肯明。 镜水夜来秋月,如雪。 远村秋色如画,红树间疏黄。 知音如不赏,归卧故山秋。 风紧雁行高,无边落木萧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