聂树斌案 黄山冤案
黄山冤案
二是吴养春与族人吴孔嘉的恩怨。吴孔嘉,字元会,号天石,也有称文石者,万历十六年(1588)生于歙县溪南村。这一宗支在宋元间曾经“派主宗盟,奕叶荣显”,后来虽渐式微,但仍经常参与族中事务。一次议事时,吴孔嘉的父亲与吴养春意见不一,“众辱之,文石之父因郁郁死”。俞正燮《癸已存稿》卷14《芦城评话叙录》也说:“其实,孑L嘉父以弱病死。”对年幼失怙的吴孔嘉。吴养春是照顾有加,从饮食起居、赡养母亲,到读书赶考,一应费用都由他供给。然而,令他始料未及的是,吴孔嘉还是把父亲之死归怨于他。成年后,吴孔嘉寄居黄山祥符寺发愤攻读,6年间竟在帐上写满了“死”字,借以渲泄内心的仇恨。天启五年(1625),吴孔嘉题名金榜,举一甲第三名进士,授翰林院编修。翌年,即参与编修臭名昭著的《三朝要典》,由此巴结上了魏忠贤,成为他的义子。清华之地的尊荣,未能清除他内心的阴影。此时,他意识到报父仇的日子不会太远了。变生意外 就在吴孔嘉高中探花的这一年,烧毁近30年的三殿重建工程终于被提上了议事日程。九月,刑科给事中霍维华提议采取黄山木材,供殿工使用。吴养春听说这个消息后大为不安,吩咐家人吴文节持亲笔书信一封,赶赴京师疏通关节,以期打消采办黄山木材的旨意。

吴文节于次年三月二十日来到天津,因吴家派驻天津作盐的吴逢元、方中凡都回徽州去了,便让留守在此的吴君实取了3万两本金,随同他进京,下榻于箔子街吴蹇叔寓所,由吴蹇叔、程梦庚、许应章、许应荐、茅培等人拿着这笔银两四处打点。程梦庚是监生,在京师熟人较多,居然活动到了内阁首辅冯铨府中。百忙之中,吴文节未曾忘记去拜访族中新贵吴孔嘉,可万万没有想到会在那里遇上寻找多年不见形迹的吴荣!他顿时血脉贲张。紧抓着吴荣要去见官,只是碍于吴孔嘉的面子才不得不作罢。临走还恨声不已。吴荣这些年来行踪飘忽,居无定所,前不久听说吴孔嘉已成为京师有头有脸的人物,才来投靠他的。当夜,吴荣以见证人的身份绘声绘色地讲述吴养春“杀死”吴孔嘉父亲的那段往事,借以激发他埋藏心底的旧恨。第二天,吴孔嘉果真去诉求于阉父魏忠贤,恳请为自己作主。这对大权在握的魏忠贤来说,无疑是区区小事。他笑着安慰道:“吾得财,汝复憾,吾义儿固孝子也!汝使吴荣来,吾为杀文节。”闰六月初一日,魏忠贤具疏题奏,称徽州小民吴荣到东厂状告吴养春,随差旗尉王应元等将在京吴君实、吴蹇叔、程梦庚、许应章、许应荐、茅培等人拘押在镇抚司狱。现供认:一、“吴养春家资巨万,交结缙绅,霸占黄山,盗卖木植。
近闻黄山取木之旨,挟资打点,希求停侵”。二、私创崇文书院,不遵旨拆毁,“巧立名色”,“招聚朋党”;三、“有弟吴养泽,因家财不均具告抚按成仇,养春父子将亲弟弟养泽谋死,后将七岁孤子嗣鹏鸩死,希图鲸吞”。对“为恶多端”的吴养春等徽州府涉案人犯,他请旨刻日前往缉拿,被他玩弄于股掌的熹宗皇帝应允了。七月间,吴养春、吴继序、吴继武父子,及吴用誉、吴邦宰、汪时胤、吴逢元、方中凡8名钦犯坐上槛车,在锦衣卫千户王莅民所率缇骑的押送下抵达京师。吴养春顾不上道途劳顿,带着“就逮时卖数万金,随王莅民至田尔耕家,张筵剧饮,意图续命”。他以为这些馈遗已有足够的份量使天平向自己倾斜。然而往昔屡试不爽的经验在这位掌锦衣卫事的左都督、魏忠贤的“大儿”田尔耕身上全然失效了。他仍被拖进了镇抚司狱。经过几次严刑拷问,当堂质对,到九月间,此案就审结了。坐“吴养春赃银六十余万两”,“程梦庚等赃银十三万六千两”,“其山场木植银三十余万两,工部即差官会同抚按估计变价解进,以助大工”。吴养春父子都未能听到这一判决。由于经受不住镇抚司的非人折磨,当理刑官还没有来得及从《大明律》中找到可供比照的律例为其量刑时,父子三人就已命归黄泉了。为平息议论,阉党徒众将吴养春列入了东林党人黑名册《盗柄东林夥》和《东林同志录》。后者还特地在他名下注上了“东林府库”几字,把他编造成一个专门为东林党提供经济支持的幕后人物。就这样,黄山案变成了事关东林党禁的政治大案,吴养春是死有余辜了。而魏忠贤以缉获有功,则得到了银两、钞币和荫叙弟侄的奖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