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高三西城期中历史 2016历史高三第一学期期中
2016历史高三第一学期期中
河南省2015-2016高三上学期期中历史卷
历史:汉语词语,含义有三: 1.记载和解释作为一系列人类进程历史事件的一门学科。
2.沿革,来历。 3.过去的事实。
历史,简称史,一般指人类社会历史,它是记载和解释一系列人类活动进程的历史事件的一门学科,多数时候也是对当下时代的映射。如果仅仅只是总结和映射,那么,历史作为一个存在,就应该消失。
历史的问题在于不断发现真的过去,在于用材料说话,让人如何在现实中可能成为可以讨论的问题。[1] 历史是延伸的。

历史是文化的传承,积累和扩展,是人类文明的轨迹。
1号卷,2016年全国高三年级第一学期月考试卷2历史试题答案
(安徽1号卷)全国2016届高三第一学期月考试卷(一)历史试题(Word,含解析)第I卷选择题(共48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4小题,每小题2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 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下表反映的是西周重要的政治制度,对其分析正确的是( )A.反映了分封制度与宗法体制互为表里B.以札乐形式规范贵族内部的等级关系C.说明周王重视宫廷乐舞的差别化管理D.通过礼乐等级形成了权力的高度集中2.东汉末年设州,形成州、郡、县三级制度;唐代后期设道,形成 道、州、县三级制。
唐朝前后期与汉朝前后期地方行政区划的变 化趋势基本相似,其主要原因是( ) A.中央和地方权力分配上的矛盾 B.汉唐的主要政治制度基本相同 c.唐朝继承了汉代地方行政区划 D.汉唐盛世沿着相同的规律发展3.唐高宗后,“缙绅虽位极人臣,不由进士者,终不为美。以至岁贡 常不减八九百人。
其推重谓之‘白衣公卿’(指没有取得功名的读 书人),其艰难谓之‘三十老明经(精通经学)’,‘五十少进士’…… 其有老死于文场者,亦无所恨。”这主要体现了当时( ) A.对官员的文化素质要求很高B.参加科举考试的生员非常多 c.进士及第是极难企及的目标D.科举考试已取得实质性进步4.“(明代)大学士成为没有宰相名义的宰相……但大学士毕竟不 同于正式宰相,正式宰相可以单独推行政令,大学士便无此权。
他只能依靠‘票拟’——签注意见,来窃弄皇帝的权力,只有黑 市地位,没有法定地位。”材料表明( ) A.大学士行政权力是非法获得的 B.大学士和原来的宰相没有区别 C.大学士限制了皇帝的行政权力 D.大学士凌驾于宰相的权力之上5.雍正八年,添设军机章京,协助办理军机事务;乾隆中,内阁大 学士的某些职权,移归军机处掌理,大学士事权渐轻;乾隆以降, “威命所寄,不于内阁而于军机处,盖隐然执政府矣”。
从演变 情况来看,军机处( ) A.日益成为掣肘皇权的有力机构B.逐渐掌握裁决军国大事之权 C.最终与内阁共同组成权力中枢D.适应了君主专制加强的需要6. 1869年4月正式公布生效的《洋泾浜设官会审章程》规定,涉及洋人 的案件由领事或领事派陪审官会审;凡为外国服役及洋人延请之华民 涉讼,亦得由陪审官会审,如案件中并不涉及洋人,陪审官不得干 预;纯粹华人之间的案件,领事不得干涉。这种会审制度( ) A.推动中国司法走向近代化 B.带有浓厚的半殖民地特色 C.传播了西方自由平等思想 D.实质是文明间的平等交流7.恽代英在《中国民族革命运动史》中指出:“二百年来,几无时 或息,然终以满清势强,很难成功。
及鸦片战争后,满清为外人 屈服,人民看破了满清,觉得他已毫无力量,所以乘机起来想打 倒他。”这里提到的“人民”应指( ) A.太平天国起义军 B.义和团拳党势力 C.资产阶级维新派 D.武昌起义革命军8.下图所示漫画《迎接龙的挑战》寓指近代列强发动的一次侵华战 争。
该战争之后( ) A.列强侵华势力开始深入中国内地 B.列强从此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 C.帝国主义的对华资本输出合法化 D.清政府成为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9.袁世凯被选为临时大总统后,孙中山认为“袁氏可为善……他不 承认共和则已,既已承认共和,若是一朝反悔,就将失信于天下, 外国人也有不能答应的”。这说明( ) A.辛亥革命后,共和观念深入人心B.《临时约法》可限制袁世凯 C.革命派对反动势力没有清醒认识D.西方列强支持中国实现共和10. 1924年l1月孙中山在北上过程中途经上海的前一天,英国的《大 陆报》叫嚣要“驱逐孙中山出上海”等。
孙中山立即给予坚决回 击,他说:“以上海为中国之领土,吾人分明居主人之地位。住 在上海的那些外国人,都是客人。
主人在自己的领土之内,无论 干什么,客人完全不能干涉”。这表明孙中山( ) A.仍然没有认识到“客人”的本质 B.视帝国主义为中国崛起的最大敌人 C.表现出坚决捍卫国家主权的立场 D.准备以上海为中心推动国民大革命11. 1927年,gcdzg领导人民军队先后攻打南昌、广州和长沙, 都遭到优势敌军的反抗,损失惨重。
对此分析正确的是中国共产 党( ) A.开创了“工农武装割据”的革命道路 B.希望以俄国“城市道路”取得革命胜利 C.制定的民主革命纲领不符合中国国情 D.党中央的军事指挥犯了“左”倾错误。
1号卷,2016年全国高三年级第一学期月考试卷2历史试题答案
(安徽1号卷)全国2016届高三第一学期月考试卷(一)历史试题(Word,含解析)第I卷选择题(共48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4小题,每小题2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 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下表反映的是西周重要的政治制度,对其分析正确的是( )A.反映了分封制度与宗法体制互为表里B.以札乐形式规范贵族内部的等级关系C.说明周王重视宫廷乐舞的差别化管理D.通过礼乐等级形成了权力的高度集中2.东汉末年设州,形成州、郡、县三级制度;唐代后期设道,形成 道、州、县三级制。
唐朝前后期与汉朝前后期地方行政区划的变 化趋势基本相似,其主要原因是( ) A.中央和地方权力分配上的矛盾 B.汉唐的主要政治制度基本相同 c.唐朝继承了汉代地方行政区划 D.汉唐盛世沿着相同的规律发展3.唐高宗后,“缙绅虽位极人臣,不由进士者,终不为美。以至岁贡 常不减八九百人。
其推重谓之‘白衣公卿’(指没有取得功名的读 书人),其艰难谓之‘三十老明经(精通经学)’,‘五十少进士’…… 其有老死于文场者,亦无所恨。”这主要体现了当时( ) A.对官员的文化素质要求很高B.参加科举考试的生员非常多 c.进士及第是极难企及的目标D.科举考试已取得实质性进步4.“(明代)大学士成为没有宰相名义的宰相……但大学士毕竟不 同于正式宰相,正式宰相可以单独推行政令,大学士便无此权。
他只能依靠‘票拟’——签注意见,来窃弄皇帝的权力,只有黑 市地位,没有法定地位。”材料表明( ) A.大学士行政权力是非法获得的 B.大学士和原来的宰相没有区别 C.大学士限制了皇帝的行政权力 D.大学士凌驾于宰相的权力之上5.雍正八年,添设军机章京,协助办理军机事务;乾隆中,内阁大 学士的某些职权,移归军机处掌理,大学士事权渐轻;乾隆以降, “威命所寄,不于内阁而于军机处,盖隐然执政府矣”。
从演变 情况来看,军机处( ) A.日益成为掣肘皇权的有力机构B.逐渐掌握裁决军国大事之权 C.最终与内阁共同组成权力中枢D.适应了君主专制加强的需要6. 1869年4月正式公布生效的《洋泾浜设官会审章程》规定,涉及洋人 的案件由领事或领事派陪审官会审;凡为外国服役及洋人延请之华民 涉讼,亦得由陪审官会审,如案件中并不涉及洋人,陪审官不得干 预;纯粹华人之间的案件,领事不得干涉。这种会审制度( ) A.推动中国司法走向近代化 B.带有浓厚的半殖民地特色 C.传播了西方自由平等思想 D.实质是文明间的平等交流7.恽代英在《中国民族革命运动史》中指出:“二百年来,几无时 或息,然终以满清势强,很难成功。
及鸦片战争后,满清为外人 屈服,人民看破了满清,觉得他已毫无力量,所以乘机起来想打 倒他。”这里提到的“人民”应指( ) A.太平天国起义军 B.义和团拳党势力 C.资产阶级维新派 D.武昌起义革命军8.下图所示漫画《迎接龙的挑战》寓指近代列强发动的一次侵华战 争。
该战争之后( ) A.列强侵华势力开始深入中国内地 B.列强从此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 C.帝国主义的对华资本输出合法化 D.清政府成为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9.袁世凯被选为临时大总统后,孙中山认为“袁氏可为善……他不 承认共和则已,既已承认共和,若是一朝反悔,就将失信于天下, 外国人也有不能答应的”。这说明( ) A.辛亥革命后,共和观念深入人心B.《临时约法》可限制袁世凯 C.革命派对反动势力没有清醒认识D.西方列强支持中国实现共和10. 1924年l1月孙中山在北上过程中途经上海的前一天,英国的《大 陆报》叫嚣要“驱逐孙中山出上海”等。
孙中山立即给予坚决回 击,他说:“以上海为中国之领土,吾人分明居主人之地位。住 在上海的那些外国人,都是客人。
主人在自己的领土之内,无论 干什么,客人完全不能干涉”。这表明孙中山( ) A.仍然没有认识到“客人”的本质 B.视帝国主义为中国崛起的最大敌人 C.表现出坚决捍卫国家主权的立场 D.准备以上海为中心推动国民大革命11. 1927年,gcdzg领导人民军队先后攻打南昌、广州和长沙, 都遭到优势敌军的反抗,损失惨重。
对此分析正确的是中国共产 党( ) A.开创了“工农武装割据”的革命道路 B.希望以俄国“城市道路”取得革命胜利 C.制定的民主革命纲领不符合中国国情 D.党中央的军事指挥犯了“左”倾错误。
2015高一历史必修一期末考试卷
1.《荀子·儒效篇》记载:“(周公)兼制天下,立七十一国,姬姓(周王姓姬)独居五十三、”这段材料能够说明西周分封制中分封的主要对象是A、周王的亲族 B、在战争中立功的将士C、周王的姻亲 D、商朝的王族和贵族2.最早使用“皇帝”这一称号的是A、黄帝 B、周武王 C、秦始皇 D、汉武帝3.唐朝在门下省设置的供三省宰相共同议定军国大政的场所叫A、中朝 B、内阁 C、军机处 D、政事堂4.根据《马关条约》的规定,当时我省被迫对日开放的一处商埠是A、南通 B、无锡 C、常州 D、苏州。
初一历史试卷(跪求答案,把答案填进去)初一历史期末试卷七年级历
一、选一选(每小题1分,共10分) 1、(C )传说时代的治水英雄是 A尧 B舜 C禹 D鲧2、( A)春秋五霸中最先称霸的是______________。
A齐桓公 B宋襄公 C晋文公 D楚庄王3、( C)西周的众多诸侯是通过( )产生的 A奴隶制 B世袭制 C分封制 D禅让制 4、( )猜一猜这个 甲骨文是十二生肖中的哪一种? A.虎 B.鼠 C.兔 D.马 5、( D)新疆地区正式归属中央统辖开始于 Aر公元前138年 Bر公元前127年 Cر公元前119年 D 公元前60年 6、(B )世界上第一个把圆周率的数值计算到小数点以后第七位的人是A司马迁 B祖冲之 C贾思勰 D郦道元7、(D )词句“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 《沁园春?雪》中“秦皇汉武”指的是:A秦始皇 汉高祖 B秦二世 汉武帝 C 秦二世 汉高祖 D秦始皇 汉武帝8、( A)纸的发明始于什么时候?A 西汉前期 B 三国时期 C 东汉时期 D 西晋时期9、(B )小明出生于1978年,他出生于多少世纪多少年代?A 20世纪 80年代 B 20世纪70年代 C 19世纪80年代 D 19世纪70年代10、(B )为战国七雄中实力最强的国家,主要原因是 A 更多使用铁制农具 B 实行商鞅变法 C 重视水利工程建设 D 牛耕得到推广 二、知识擂台(每小题1分,共10分)1、 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战争是(大泽乡) 起义 2、 我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 史记》3、 夏、商、西周统治人民的主要手段有暴力镇压和(礼仪教化) 。
4、 目前世界上最大的青铜器是(司母戊鼎) 。5、 王羲之的行书代表作是《兰亭序 》6、 我国最早种植水稻的居民是(河姆渡人) 。
7、 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国家秦朝建立于(公元前221) 年。 8 、 (都江堰)是战国时期秦国蜀郡太守李冰父子在泯江流域主持修建的大型水利工程。
9、《 九章算术》的出现,标志着以计算为中心的中国古代数学体系的形成。10、张仲景被后世尊称为“ 医圣”。
求高一上半学期历史题和答案本人历史没及格挨罚了求150道题希望 爱
一、选择题1.我国境内目前已确定的最早人类距今( )A.300万年 B.200万年 C.170万年 D.70~20万年2.人和动物的根本区别在于( )A.会不会说话 B.能不能直立行走C.会不会制造工具 D.会不会使用工具3.关于山顶洞人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山顶洞人尚未进入原始社会的氏族公社时期B.生活在距今18000年前C.他们已懂得钻孔和磨制技术D.妇女是他们的生产和生活的组织者4.河姆渡原始居民是位于我国___ 的原始农耕时代的居民( )A.淮河流域 B.黄河流域 C.长江流域 D.珠江流域5.我国商代制造的造型奇特的青铜精品是( )A.司母戊鼎 B.四羊方尊 C.象尊 D.牛尊6.商朝最后一个国王,有名的暴君是( )A.桀 B.汤 C.纣 D.厉王7.周文王任用的贤才中最著名的是( )A.伊尹 B.姜尚 C.管仲 D.鲍叔牙8.下列关于西周分封制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目的是为了巩固西周的统治B.分封的方法是周天子把土地和人民,分给亲属、功臣,让他们去做诸候C.西周通过分封制,开发了边疆,加强了统治D.平民是统治阶级中最低的一层9.西周“国人暴动”发生时,哪一个国王在位( )A.周文王 B.周武王 C.周厉王 D.周幽王10.青铜文明灿烂的时期是指我国的( )A.原始社会后期 B.夏、商、西周 C.夏朝 D.西周11.战国时期由晋国分裂出来的是下列哪三个诸候国( )A.燕、赵、魏 B.韩、赵、魏C.楚、赵、魏 D.韩、赵、卫12.标志齐桓公霸主地位确立的是( )A.葵丘会盟 B.城濮之战 C.长平之战 D.桂陵之战13.铁器在农业和手工业生产上开始使用,是在( )A.商朝 B.春秋时期 C.战国时期 D.西汉14.战国时期,在各国掀起变法运动的是( )A.开明的奴隶主 B.新兴的地主阶级C.新兴的奴隶主 D.广大的农民15.关于甲骨文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甲骨文是我国最早的文字符号 B.我们今天的汉字就是从它发展而来的C.它已经是一种比较成熟的文字 D.它出现于商朝16.20世纪50年代,世纪和平理事会把我国的哪位著名的诗人定为世界文化名人 ( )A.老子 B.孔子 C.屈原 D.孙子17.下列哪一古代思想家的思想最能体现朴素辩证法( )A.孔子 B.老子 C.韩非子 D.荀子18.孔子的活动中不包括下列哪一项( )A.创办私学 B.要求统治者实行“仁政”C.因材施教 D.提出“仁”的学说19.下列人物中,哪一位的学说被秦始皇吸收并加以实践( )A.孔子 B.董仲舒 C.老子 D.韩非子20.秦始皇在全国实行郡县制采纳了谁的建议( )A.李斯 B.吕不韦 C.韩非 D.赵高21.秦始皇的历史活动中最不值得肯定的是( )A.修豪华的宫殿和陵墓 B.修筑万里长城C.焚书坑儒 D.把全国划分为36郡22.秦末农民起义爆发的根本原因是( )A.连年灾荒,百姓无法生活 B.民族矛盾尖锐C.秦统治者的暴政D.戍边的路上遇上了大雨,道路被冲坏,误了期限,按秦律当斩23.最后推翻秦朝的是( )A.陈胜、吴广领导的起义军 B.项羽领导的起义军C.刘邦领导的起义军 D.刘邦、项羽领导的起义军24.汉武帝的“罢黜百家”是指( )A.诸子百家 B.法家和道家C.道家和兵家 D.除儒家以外的诸子百家25.下列哪一项不属于汉武帝的治国措施( )A.建立地方每年向中央举荐人才的制度B.颁布“推恩令”,进一步削弱王国势力C.出兵直接铲除了各诸侯国D.接受董仲舒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二、论从史出26.“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
”阅读材料回答:(1)材料反映了什么时期的什么历史现象?(2)这种现象出现的原因是什么?27.将下列有关联的内容用线连起来。(1) 商 齐桓公 “有功于民”周 晋文公 牧野之战齐 李冰 尊王攘夷晋 汤 城濮大捷秦 武王 都江堰(2) 公元前2070年 秦孝公 秦统一六国公元前1046年 项羽 夏朝建立公元前356年 陈胜、吴广起义 大泽乡公元前221年 武王 巨鹿之战公元前209年 禹 商鞅变法公元前207年 嬴政 西周建立三、指点江山28.历史上常常是“秦皇汉武”相提并论,你能根据提示说出他们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吗?(1)在加强中央集权方面,秦始皇 汉武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加强对地方的控制方面,秦始皇 汉武帝在政治方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在经济方面 (3)在加强思想控制方面,秦始皇实行 汉武帝实行 (4)在军事方面,秦始皇 汉武帝 29.(1)商鞅变法的主要内容有哪些?(2)有何意义?(3)它为什么能够成功?(4)你从商鞅身上学习到什么?30.强大一时的秦朝灭亡的原因是什么?参考答案一、1.C 2.C 3.A 4.C 5.B 6.C 7.B 8.D 9.C 10.B 11.B 12.A 13.B 14.B 15.A 16.C 17.B 18.B 19.D 20.A 21.C 22.C 23.D 24.D 25.C二、26.(1)孔子。
(2)教师应“因材施教”;学生学习态度应谦虚、老实,学习还应经常复习。27.(1)反映了东汉末年生产遭到严重破坏,人口大量死亡流徙。
(2)军阀混战。三、28.(1)建立以皇帝为中心的中央集权制度,皇帝总揽一切大权 让地方定期向中央推荐人才(2)实行郡县制 打击地方豪富,颁布“推恩令” 把盐铁经营权、铸币权,收归中央(3)“焚书坑儒”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4)北击匈奴,南征越族,扩展疆域 征匈奴,解除对汉朝的威胁29.(1)承认土地私有,允许自由买卖;奖励耕战;建立县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