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清政府外交近代化 清政府腐败外交轶闻

火烧 2022-08-11 16:29:36 1057
清政府腐败外交轶闻 清政府始终认为自己是天朝大国,外国都是「 ”蛮夷小邦”。在外交上采取闭关自守、盲目自大的政策。凡外国使节来华,一律作为「 ”贡使”看待,觐见中国皇帝必须行三跪九叩之礼。1792年,

清政府腐败外交轶闻  

清政府外交近代化 清政府腐败外交轶闻
清政府始终认为自己是天朝大国,外国都是「 ”蛮夷小邦”。在外交上采取闭关自守、盲目自大的政策。凡外国使节来华,一律作为「 ”贡使”看待,觐见中国皇帝必须行三跪九叩之礼。1792年,英国派马戛尔尼为特使率二百多人。以补贺乾隆皇帝八十寿辰为名,赴华谋求通商。来华之后,在拜见乾隆皇帝的礼仪上,清政府坚持要行三跪九叩之礼,而马戛尔尼却坚持要用叩见英王的礼仪。后乾隆皇帝看在英使远道几万里前来祝寿的份上,才同意按英国礼节,屈一膝叩见,但免除吻手之礼。但这事使乾隆大为不快。后来以天朝上国的口吻给英王一道圣谕,表示「 ”我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原不藉外夷货物以通有无,”拒绝了英国的通商要求。二十多年后,英国再次派出使团来华,也是因为叩头问题相持不下,结果嘉庆皇帝龙颜大怒,连面也不给见,就下逐客令了。 道光皇帝时,清朝已经衰败得只剩一个大国的空架子了,但仍在外交礼仪上自大。当时,英国东印度公司的胡夏米要求来中国通商,当时清朝大臣苏松太道在对其回复的文件中仍称英国为东夷,胡夏米表示不满,又专门上书苏松太道,说他们大英不是夷国,乃系外国,是世界上无国能比的大国。而苏松太道的回书仍很强硬,书中写道:「 ”……南方谓之蛮,东方谓之夷,西方谓之戎,北方谓之狄。中国古圣人之书,固已明言之,自始至今,皆用如此称呼,不能更改!”而英国的胡夏米也较起真来,再次上书说不妥,并列了三条理由,一说英国在中国的西方,不在东方,称东夷不对;二说英国的屑土遍及中国的东西南北,并非仅东方;第三,引用了中国的典籍和名人苏东坡的话,说称英国为夷是对他们的侮辱。 一个国家不图富国强民之策,而只是在外交礼仪上妄自尊大,这样的国家怎么能不衰败呢? 从清政府对在派遣郭嵩焘为驻英使者引起的风波,也可看出清朝闭关锁国腐败外交的严重影响。 国与国之间互派使者本是外交惯例,但清政府的传统观念是,中国是天朝大国,外国都是蛮夷之邦。只有蛮夷之邦派「 ”贡使”来中国朝拜之说,而绝无中国派使「 ”驻外”之说。当国门被列强打开,不得不外派使者时,受派使者又成了被攻击的对象,说他们出洋是去「 ”事鬼”,好似汉奸。当郭嵩焘派出使英国的消息传到他的家长湖南时,湖南的土绅竟认为这是丢了湖南人的面子,是湖南人的耻辱,要开除他的省籍。他在英国的近两年时间里,处处小心行事,但仍不断受到指责。许多正常的礼仪活动也被视为有辱国体。一次,巴西国王访英,郭嵩焘参加了巴西使馆举行的茶会,当巴西国王入场时,郭嵩焘随大家一起起立,这本是起码得礼节,也被说成大失国体之举,说他「 ”堂堂天朝,何至为小国国主致敬,”并告到国内来,类似这样的例子,多不胜举。郭回国后还继续受人攻击,当他回到家乡长沙时,全城竟到处贴着揭帖指责他「 ”勾通洋人”,最终郭在一片辱骂声中离开了政治舞台,成了清朝腐败外交的牺牲品。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