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联解体俄罗斯继承多少武器 蘇聯解體俄羅斯繼承了80%其餘14國分20%為何俄羅斯能繼承這麼多
蘇聯解體俄羅斯繼承了80%其餘14國分20%為何俄羅斯能繼承這麼多

上世紀90年代,世界上發生了很多大事,先是爆發於中東的海灣戰爭,接著是超級大國蘇聯的解體,每一件都產生了許多影響。蘇聯由15個成員國組成,解體之後又重新分為了15個獨立的國家,雖說蘇聯因經濟失衡而解體,但瘦死的駱駝比馬大,15個成員國是如何劃分遺產的呢?
領土方面,按照15個成員國原先的地域劃分,沒有變化;軍隊方面,除了駐東德蘇軍歸俄羅斯,其他的軍隊駐守在哪裡,就歸哪個國家管理;武器方面,俄羅斯繼承了80%,剩下20%中烏克蘭由佔了大頭,其他13個成員國僅分到很少;核武方面,俄羅斯佔90%,烏克蘭佔10%;外交方面,蘇聯的聯合國常任理事國之位由俄羅斯繼承。那麼問題就來了,蘇聯有15個成員國,為何俄羅斯能拿到最多的遺產呢?我們可以從三個方面來看。
1.政治、經濟、外交等
蘇聯為何會解體?最直接的原因就是經濟失衡,欠下了鉅額債務。這些債務在當時只有俄羅斯有能力償還,其他成員國甚至還需要俄羅斯的援助,自然是沒可能償還的,因此俄羅斯負擔了所有債務。作為承擔債務的代價,蘇聯大部分政治、經濟、外交方面的遺產都給了俄羅斯。
2.軍隊方面
蘇聯時期,絕大部分軍隊和武器都在俄羅斯和東德。蘇聯解體後,武器裝備、軍隊按領土劃分,在誰領土內就是誰的,自然俄羅斯佔了大多數。烏克蘭因為是重工業基地,擁有數量龐大的武器裝備,還駐守著不少部隊,所以也得到了可觀的軍隊和武器。
3.核武方面
蘇聯解體時留下了數萬枚核彈,這是一筆危險而又誘人的遺產,但最終只有俄羅斯、烏克蘭得到了核武。核武器的保養、維護都需要專業人才,而這些人才又集中在俄羅斯和烏克蘭,其他13國並不具備這樣的能力,加之俄羅斯與烏克蘭的軍事實力最強,拳頭最大,所以最終俄羅斯分到了90%核彈,烏克蘭則分到了10%。
不過最終,核彈還是集中在了俄羅斯手裡。烏克蘭當時大概擁有1400枚核彈,這一數量足以給地球帶來毀滅性打擊了。西方國家認準烏克蘭經濟薄弱,無力承擔這麼多核彈的維護,因此以援助金為交換,要求烏克蘭摧毀所有的核武和戰略武器。最終,烏克蘭將所有核彈都給了俄羅斯,還拆毀了戰略轟炸機,俄羅斯成為蘇聯15國中唯一一個擁有核武器的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