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福临是多尔衮的吗? 爱新觉罗·多尔衮,多尔衮有没有后代

火烧 2022-03-21 16:21:24 1082
爱新觉罗·多尔衮,多尔衮有没有后代 多尔衮有没有后代有,多尔衮有一个亲生女儿和一个养子。1、爱新觉罗·东莪,出生于崇德三年(1638年),睿忠亲王多尔衮的独生女儿,传说其母为朝鲜宗室李世绪之女,但于史

爱新觉罗·多尔衮,多尔衮有没有后代  

多尔衮有没有后代

有,多尔衮有一个亲生女儿和一个养子。

1、爱新觉罗·东莪,出生于崇德三年(1638年),睿忠亲王多尔衮的独生女儿,传说其母为朝鲜宗室李世绪之女,但于史无据。

顺治七年,多尔衮殁,清世祖(顺治)纠其罪,下旨将其子女东莪、多尔博(多尔衮无子,过继豫亲王多铎之子)交由信郡王多尼看管。这是清史中关于东莪唯一记载,此后便不知所终。

2、爱新觉罗·多尔博(1643年2月20日—1673年2月7日),满清远支宗室。清太祖努尔哈赤之孙、豫通亲王多铎第五子、睿忠亲王多尔衮养子。

扩展资料

多尔衮的简介

爱新觉罗·多尔衮(1612年11月17日—1650年12月31日),清太祖努尔哈赤第十四子,阿巴亥第二子。

明万历四十年(1612年)出生于赫图阿拉(今辽宁省新宾县老城)。顺治七年(1650年)冬死于塞北狩猎途中,追封为“清成宗”,谥懋德修远广业定功安民立政诚敬义皇帝。

等多尔衮死后,被鞭尸之后,顺治就将东莪格格和多尔衮的继子下旨交于信郡王多尼府中看管。而这,也是历史上对东莪格格唯一的记载。

再这之后,东莪格格就像是消失在历史中一般,一点波澜也没有。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爱新觉罗·多尔衮

爱新觉罗·多尔衮的人物评价

《清史稿》:睿亲王多尔衮摄政有年威福自专,殁后其属人首告定罪除封。念定鼎之初王实统众入关,肃清京辇檄定中原,前功劳未可尽泯。今其茔域榛芜,后嗣废绝殊堪悯恻。交内务府派人员修葺,并令近支王公按时祭扫。

《清世祖实录》:凡一切政事及批票本章,不奉上命,概称诏旨。擅作威福,任意黜陟。凡伊喜悦之人,不应官者滥升,不合伊者滥降,以至僭妄悖理之处,不可枚举。不令诸王、贝勒、贝子、公等入朝办事,竟以朝廷自居,令其日候府前。 皇太极:朕爱尔过于诸子弟,赉尔独厚。 济尔哈朗:昔太宗文皇帝龙驭上宾,诸王大臣共矢忠诚,翊戴皇上。方在冲年,令臣济尔哈朗与睿亲王多尔衮同辅政。逮后多尔衮独擅威权,不令济尔哈朗预政,遂以母弟多铎为辅政叔王。背誓肆行,妄自尊大,自称皇父摄政王。凡批票本章,一以皇父摄政王行之。仪仗、音乐、侍从、府第,僣拟至尊。擅称太宗文皇帝序不当立,以挟制皇上。构陷威逼,使肃亲王不得其死,遂纳其妃,且收其财产。更悖理入生母於太庙。僣妄不可枚举。臣等从前畏威吞声,今冒死奏闻,伏原重加处治。 豪格诅咒多尔衮是“有病无福”之人,多尔衮身材细瘦,素患风疾,常常头昏目眩,壮年猝死,大抵跟纵欲有关。随着权力的迅速膨胀,多尔衮的生活穷侈极欲,“于八旗选美女入伊府,并于新服喀尔喀部索取有夫之妇”,还逼娶朝鲜公主,又嫌其不美,让朝鲜再选美女,搞得朝鲜朝野大怨。 顺治帝:①各处征伐,皆叔父倡谋出奇。攻城必克,野战必胜。叔父幼而正直,义无隐情,体国忠贞,助成大业。②又辅朕登极,佐理朕躬,历思功德,高于周公。 卫匡国:①他具有超人的谋略和精明,并以勇武和忠实著称。他的聪明才智使最有学识的中国人都钦佩不已,他的公正仁慈赢得平民百姓的爱戴。②阿玛王使鞑靼获得了中国,由於他的贤明公正仁慈和军事才能,鞑靼人和中国人都对他很敬畏。这个当权者的死给朝廷带来很大的麻烦。” 竹内藤右卫门:九王子是皇帝的叔父,是一位年在三十四五岁,身材瘦长,留有美髯,是个皮肤微黑,面貌英俊,目光锐利的人。他是皇帝下面第一个有地位的人,其他各王和所有的臣下,都尊重他,上上下下都怕他。 乾隆帝:①睿亲王多尔衮,摄政有年威福自专,扫荡贼氛肃清宫禁。分遣诸王追歼流寇,抚定疆陲,创制规模。奉世祖入都成一统之业,功劳最著。王之立心行事实为笃忠,感厚恩明君臣之大义。②睿亲王多尔衮扫荡贼氛肃清宫禁。分遣诸王追歼流寇,抚定边疆。创制规模皆所经画。奉世祖车驾入都,成一统之大业,厥功最著。 ” 徐珂:睿亲王多尔衮以元勋懿戚,横被流言,乾隆朝,始特旨昭雪,复爵予谥。 蔡东藩:若清则国势方盛,太宗晏驾,以六龄之幼主,安然即位,多尔衮等忠心辅幼,竟尔匕鬯无惊。至于明社已屋,又由多尔衮出师,唾手中原。 萧一山:在入关初,总成其事,揽权行政者,则睿王多尔衮也。使清无多尔衮之摄政,无范洪诸人之运筹,无多铎等之征伐,则清之一统,未可必也。 孟森:①清之入关创业,为多尔衮一手所为。②清饶天幸,以多尔衮入关成大功......其明达是以听纳正论,然其时能持论者,实无几人,旧人中唯范文程,降臣中唯洪成畴为有见地,而多尔衮皆能虚受其言。 周汝昌:多尔衮既亡,清政局遂一大变。 顾诚:对于清廷的最高统治者摄政王多尔衮来说,胜利却来得太容易,他以为清朝的两大对手大顺、南明都已经被彻底打垮,剩下的事不过是接管地方,享受胜利果实而已。 刘为:多尔衮短暂的一生中,戎马战事占用了他大部分的时间和精力。在整个皇太极统治17年期间,多尔衮主要经历是统军作战,并逐渐成为皇太极的亲信,以此积累了军事实力和从政经验。 李治亭:在清朝开国史上,摄政王多尔衮无疑是决定清朝命运的关键人物之一。他在明清兴亡的关键时刻,毅然决策进关夺权;又在关键时刻,指挥关键的山海关决战,一举击败李自成,清朝顺利进关;再决策,定鼎北京;国家初成一统!从一定意义上说,多尔衮之开创清朝历史新纪元,与努尔哈赤之开国奠基一样,同具深远的历史意义。 李鸿彬:多尔衮是清开国时期的一个有影响的重要人物,入关前他是太宗皇太极的得力助手,南征北战,出生入死,建立许多战功,成为智勇双全的著名将领。他继承了太祖、太宗入主中原,统一全国的遗愿,辅佐年幼的顺治帝建立清王朝,是清开国的第一大功臣。

皇太极和多尔衮是什么关系 皇太极篡夺了多尔衮的皇位?

皇太极和多尔衮是兄弟关系。

皇太极是清太祖努尔哈赤的第八子,多尔衮是清太祖努尔哈赤的第十四子。

首先,努尔哈赤并没有称帝,也不存在“皇位”这种说法。努尔哈赤死的时候并没有留下传位给多尔衮的诏书,也没有留下口喻。故而无法考证皇太极是否夺了多尔衮的可汗位。

扩展资料:

爱新觉罗·皇太极(1592年11月28日-1643年9月21日),即清太宗(1626年-1643年在位),又译黄台吉 、洪太主。清太祖爱新觉罗·努尔哈赤第八子,清初杰出的军事家、政治家,后金第二位大汗,兼任蒙古大汗,清朝开国皇帝。

皇太极自少年起常随父兄狩猎和征战,骑射娴熟。天命十一年(1626年)努尔哈赤去世后,皇太极受推举袭承汗位,改次年为天聪元年。皇太极即位之后进行大刀阔斧的封建化改革,加强中央集权;在战略上定先征服朝鲜和漠南蒙古,以解除攻明后顾之忧的战略方针。对明则采纳汉族降官建议,确立"讲和与自固之策",重用汉将,削弱明朝实力,志在入关夺取全国政权。

崇德元年(1636年),在盛京(今沈阳)称帝,建国号大清,并且迫使李氏朝鲜臣服于清朝。在崇德六年(1642年)的松锦大战中生俘洪承畴,自此明朝关外精锐丧失殆尽,宁锦防线彻底崩溃,清军入关已成必然之势 。崇德八年(1643年),皇太极猝死于清军入关前夕,未能实现夺取全国政权的夙愿。

皇太极前后在位17年。他在位期间,发展生产,增强兵力,不断对明朝作战,为下阶段清王朝迅速扩展入主中原,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庙号太宗,谥号应天兴国弘德彰武宽温仁圣睿孝敬敏昭定隆道显功文皇帝,葬于沈阳昭陵。死后其第九子爱新觉罗·福临即位。

参考资料:

爱新觉罗·皇太极_百度百科

爱新觉罗·多尔衮(1612年11月17日—1650年12月31日),清太祖努尔哈赤第十四子,阿巴亥第二子。明万历四十年(1612年)出生于赫图阿拉(今辽宁省新宾县老城)。清初杰出的政治家和军事家。

天命十一年(1626年),多尔衮被封贝勒;天聪二年(1628年),17岁的多尔衮随皇太极出征,征讨蒙古察哈尔部。因为军功被赐号“墨尔根戴青”,成为正白旗旗主。天聪九年(1635年),多尔衮等率军前往收降蒙古林丹汗之子额哲并获得传国玉玺。崇德元年(1636年)因战功封和硕睿亲王,次年正月,皇太极令多尔衮追击朝鲜国王家属。崇德六年(1641年)至七年(1642年)的松锦大战中立下卓越战功。皇太极死后,多尔衮和济尔哈朗以辅政王身份辅佐皇太极第九子福临即帝位,称摄政王;顺治元年(1644年)指挥清军入关,清朝入主中原,先后封叔父摄政王、皇叔父摄政王、皇父摄政王。

顺治七年(1650年)冬死于塞北狩猎途中,追封为“清成宗”,谥懋德修远广业定功安民立政诚敬义皇帝。两个月后,于顺治八年(1651年)二月剥夺多尔衮的封号,并掘其墓。乾隆四十三年(1778年),乾隆帝为其平反,恢复睿亲王封号,评价其“定国开基,成一统之业,厥功最著”。

参考资料:

爱新觉罗·多尔衮_百度百科

福临是多尔衮的吗? 爱新觉罗·多尔衮,多尔衮有没有后代

多尔衮为什么没有后代?

多尔衮有后代的,爱新觉罗·东莪,多尔衮亲生独生女。

爱新觉罗·东莪,出生于崇德三年(1638年),睿忠亲王多尔衮的独生女儿,传说其母为朝鲜宗室李世绪之女,但于史无据。

顺治七年,多尔衮殁,清世祖(顺治)纠其罪,下旨将其子女东莪、多尔博(多尔衮无子,过继豫亲王多铎之子)交由信郡王多尼看管。这是清史中关于东莪唯一记载,此后便不知所终。

扩展资料

多尔衮的妻妾

多尔衮的妻妾究竟有多少,很难说清楚,有名分可查的至少有10个妃子(六妻四妾),其中蒙古女子6人,朝鲜女子1人。以下有六人:

1、正妃,成宗义皇后,博尔济吉特氏。蒙古科尔沁部落出身,吉桑阿尔寨之女。天命九年(1624年)她与多尔衮成婚时,多尔衮只有13岁。

顺治六年(1649年)博尔济吉特氏逝世。他们相濡以沫,在一起生活了25年,多尔衮对她的感情很深,追封她为敬孝忠恭正宫元妃。多尔衮去世,博尔济吉特氏又被追封为敬孝忠恭义皇后。次年追封被夺。

2、继妃,佟佳氏。建州女真本部出身,尚书蒙格图之女。

3、继妃,博尔济吉特氏。蒙古扎尔莽部落出身,根杜尔台吉之女。

4、继妃,博尔济吉特氏。蒙古科尔沁部落出身,拉布什西台吉之女。

5、继妃,博尔济吉特氏。蒙古科尔沁部落出身,索诺布台吉之女,孝庄文皇后族妹。原为豪格之妻,因豪格与多尔衮政治斗争失败,在豪格死后被多尔衮娶之。

6、继妃,义顺公主李氏。李氏朝鲜宗室出身,朝鲜锦林君李恺胤之女,1650年多尔衮派人去朝鲜提亲,朝鲜孝宗封她为义顺公主,作为国王义女嫁给多尔衮,不久后多尔衮死去,改嫁给端重亲王博洛,之后清朝应朝鲜锦林君李恺胤请求将她送回国。

7、侧妃,公齐特氏,察哈尔部落出身,民族及父亲记载不明。

8、侧妃,博尔济吉特氏,蒙古族出身,部落名称及父亲记载不明。

9、侧妃,博尔济吉特氏,蒙古科尔沁部索诺布台吉的女儿。原是肃亲王豪格的福晋。豪格被幽禁而死,多尔衮把她迎进王府,成为自己的王妃。

10、侧妃,李氏。李什绪之女。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爱新觉罗·多尔衮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 爱新觉罗·东莪

历史上多尔衮唯一的的女儿:爱新觉罗·东莪究竟嫁给谁了?

据清史史料记载,1638年,睿忠亲王多尔衮的独生女爱新觉罗·东莪出生,母亲是朝鲜宗室李世绪之女。在顺治7年,多尔衮去世,顺治纠其罪,剥夺其封号,还掘其坟墓,并下旨将多尔衮的女儿东莪和养子多尔博交信郡王多尼看管。其他并无记载,所以,此后东莪嫁给了谁便不知所终。

但是,据民间最流行的一种传说认为,东莪格格因为不堪欺侮和歧视,于是便流落到了民间,最后嫁给了一个汉族的穷秀才为妻。其结局也算是终有所属,也算是比较幸运的了吧!当然,这只是民间的一种传说,不足为信。

据民间的说法,她极有可能嫁到了蒙古,因为当时满蒙联姻是很普遍的。现如今,在呼和浩特市内有座恪靖公主府,根据《公主府志》记载,这里曾经住过多尔衮的曾外孙女,此人是否是东莪格格的后人呢?

另据史料记载,在顺治7年到末年间,共有四位皇家女子下嫁蒙古,其中前两为是在顺治7年8月之前嫁过去的,而多尔衮则是死于12月,所以,这两位女子不是东莪。剩下两个,一个是在顺治13年下嫁科尔沁土谢图亲王巴雅斯护朗,封号是郡君;另一个是在顺治15年下嫁科尔沁台吉鄂齐尔,而且还没封号。

而据《公主府志》中所说,呼和浩特住过的是个和硕格格,而且这位女子的父亲或外祖父一定是一位亲王,如果这个记载是正确的话,这就与多尔衮对上了。综合以上分析,虽然不能确定东莪的最终归宿,但我觉得,东娥远嫁蒙古,土谢图亲王巴雅斯护朗是她丈夫的说法的可信度还是比较高的。

爱新觉罗多尔衮在满语中的意思!

爱新觉罗多尔衮其名字的满语意思为“狗獾”,多尔衮的名字是以动物命名的。

多尔衮(1612年11月17日-1650年12月31日),满洲爱新觉罗氏,曾一度追尊为皇帝,庙号“成宗”,谥号“懋德修道广业定功安民立政诚敬义皇帝”。

努尔哈赤第十四子,皇太极之弟,母为努尔哈赤大妃阿巴亥(乌拉纳喇氏),同母兄英亲王阿济格,同母弟豫亲王多铎。初称台吉。1626年封贝勒,后因战功封“和硕睿亲王”。

顺治朝多尔衮摄政时期,清军入关,对清朝入主中原起了关键作用。今北京故宫东侧南池子大街东侧的普度寺,即原为多尔衮在京城的宅邸。

扩展资料:

满人在传统上使用满语人名,满族人和汉族的取名截然不同。

满语人名可能因年代久远,大多数都难以找到定义。一些学者试图对其进行分类。埃里希·海尼士它们划分成十六类包括动物、植物、品质等。清史学者陈接先将满族人名划分为七个主要类别。

满人也有使用数字做名字的常得自其诞生时父亲或祖父的年龄。如那丹珠(七十)、乌云珠(九十),或用汉语,如六十七、七十五等。

表示品质的名字有的以“-ngga/-ngge/-nggo”结尾,也可以使用蒙古语后缀“-tai/-tu”结尾。清中期以后满人多用汉语名字。

传统上满人受蒙古人影响,称名不道姓,正式名字中通常不包含姓氏。然而为了表示家族源流,传统上满人有哈拉和穆昆的概念。哈拉和穆昆都表示血缘集团,穆昆是哈拉之下的次级区分。

早期满洲人单独使用名字,或将名字与头衔连用称呼,但不将姓氏和名字一齐称呼。例如在准噶尔之役中功勋显赫的满洲正白旗董鄂氏的费扬古,由于“费扬古(幼子)”是常见的名字,通常被称为"Fiyanggū be"(费扬古伯)。

与汉人和欧洲人不同的是,满洲人的名字并不与姓氏连用。虽然有爱新觉罗·乌拉熙春等连姓带名称呼的例子,但都是现代的用法。需要指明自己的姓氏时,传统上满洲人一般用“Donggo hala-i Fiyanggū”(董鄂氏的费扬古)这样的说法。

有些兄弟间的名字在发音上是类似的。例如努尔哈赤(Nurhaci)、舒尔哈齐(Šurhaci)、穆尔哈齐(Murhaci)兄弟。再比如,某家族的兄弟名字为:Ulušun、Hūlušun、Ilušun、Delušun、Fulušun和Jalušun。

由于汉语资料中,满族人名音译并没有一定的标准,从他们的汉语音译重建原始满语拼写是有困难的。有时候一个满族名字音译为汉语后,第一个字常被误解为中国姓氏。比如,编写了著名游记的满族官员图丽琛,常被误认为是汉人。

尼堪(Nikan,意思是“汉人”)是一个常见的满族名字。尼堪外兰是一个女真首领,为努尔哈赤的一个敌人努尔哈赤的孙子中也有一个名叫尼堪的亲王,乃是废太子褚英之子,是多尔衮的支持者。

自清初以来,满族逐渐倾向于采用两字的中文名(不包括姓氏),再将其音译为满语。例如乾隆帝的满文名字叫“Hung li”,就是派生自其汉语名“弘历”。上层人物满文名字倾向于将两个音节分写为两个词,而平民倾向于两个音节连写成一个词。

至乾隆时期,传统满族姓氏与汉族习俗结合,形成了随名姓。乾隆帝为避免这种汉化现象,曾特意下旨,要求大臣阿桂家子孙不得效法。在后宫中,他又将自己妃嫔的单字姓改为“某佳氏”,使其满化。

辛亥革命后,许多满人将传统上的满族姓氏改为汉姓,有一些是依据音节改为单字姓,另一些特殊的改姓是随名姓。现代满族人普遍使用汉名。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爱新觉罗·多尔衮

康熙在位的时候多尔衮还活着没

您好

康熙出生时多尔衮已经死了四年了 所以康熙在位时多尔衮已经死了 爱新觉罗·多尔衮(1612年11月17日—1650年12月31日),清太祖努尔哈赤第十四子,阿巴亥第二子 爱新觉罗·玄烨(1654年5月4日—1722年12月20日),清朝第四位皇帝、清定都北京后第二位皇帝。年号“康熙 多尔衮(84)后代(66)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