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观音菩萨劝人念阿弥陀佛 送行无酒亦无钱,劝尔一杯菩萨泉。原文_翻译及赏析
送行无酒亦无钱,劝尔一杯菩萨泉。原文_翻译及赏析 送行无酒亦无钱,劝尔一杯菩萨泉。——宋代·苏轼《武昌酌菩萨泉送王子立》送行无酒亦无钱,劝尔一杯菩萨泉。送行无酒亦无钱,劝尔一杯菩萨泉。何处低头不见我?

送行无酒亦无钱,劝尔一杯菩萨泉。原文_翻译及赏析
送行无酒亦无钱,劝尔一杯菩萨泉。——宋代·苏轼《武昌酌菩萨泉送王子立》送行无酒亦无钱,劝尔一杯菩萨泉。送行无酒亦无钱,劝尔一杯菩萨泉。何处低头不见我?四方同此水中天。 送别旷达
译文及注释
译文
替你送行时没有酒也没有钱,
规劝你饮一杯武昌的菩萨泉。
低下头哪里泉水不能照见我?
四方之地都如同这水中天。
鉴赏
这是一首送行诗。诗的开头一、二句“送行无酒亦无钱, 何处低头不见我?”描写了诗人自己为王子立送行,因为囊中羞涩,无钱买酒。但是作者心中是否因此而内疚呢,当然不是。因为诗人苏轼是一个清静、淡泊之人,他以一种达观的态度来对待人生,虽然是无酒无钱,但也毫不介意,酌一杯清甜的菩萨泉,以水代酒,照样可以见出真情。这首诗的三、四两句“劝尔一杯菩萨泉,四方同此水中天。”寓含禅意。《楞严经》说:“有佛出世,名为水天,教诸菩萨,修习水观,入三摩地。”作者由菩萨泉之名联想到水天之佛,由泉水映出自己的影子联想到“修习水观”,此处泉水可以照见“我”,别处的泉水不也是同样可以照见“我”吗。四方之水,如菩萨泉一样,水中映人,水中映天。末尾两句正是劝告人们“修习水观,入三摩地”,进入禅悟之境。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学识渊博,天资极高,诗文书画皆精。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艺术表现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世有巨大影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擅长行书、楷书,能自创新意,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画学文同,论画主张神似,提倡“士人画”。著有《苏东坡全集》和《东坡乐府》等。苏轼
任翠幄张天,柔茵藉地,酒尽未能去。 为我引杯添酒饮,与君把箸击盘歌。 饮酒莫辞醉,醉多适不愁。 不怕风狂雨骤,恰才称,煮酒笺花。 把酒送君天上去,琼玉琚玉佩軝鸿列。 人生有酒须当醉,一滴何曾到九泉。 遨欢任落风前帽,促饮争吹酒上花。 且乐生前一杯酒,何须身后千载名? 酒盈杯,书满架,名利不将心挂。 携壶酌流霞,搴菊泛寒荣。 待羔儿、酒罢又烹茶,扬州鹤。 道傍榆荚仍似钱,摘来沽酒君肯否。 盘飧市远无兼味,樽酒家贫只旧醅。 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 酒后竞风采,三杯弄宝刀。 很赞哦! (10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