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阳名人 高阳的名人小故事
高阳的名人小故事
1、抗清英雄孙承宗。
明代保定高阳人孙承宗,老百姓口口相传的“孙榜眼”大学士,当过兵部尚书,边关危急时,他自请督师,是晚明最著名的军事统帅。
曾让努尔哈赤、皇太极的虎狼之师忌惮不已。
清朝皇太极和多尔衮不会忘记这块大心病。
他们派出一支骠骑绕道长城,直取高阳,在攻陷北京之前,欲先剪除孙承宗这个眼中钉肉中刺。
孙承宗镇定自若对劝他逃跑的地官员说:父母之邦,去将安之?我深受国恩,有死而已,余非所问!

孙榜眼和他的18个儿子孙子侄子在这场家乡保卫中喋血殒命,19个妇孺殉节而死。
孙承宗以自己七十六岁的高龄英勇牺牲,壮烈殉国,当得起“出将入相,大烈元英”的尊崇称号。
2、抗日英雄佟麟阁
佟麟阁(1892-1937)著名抗日将领,直隶高阳人。
七七事变时,指挥29军浴血抗战,喋血南苑,壮烈殉国,是全面抗战爆发后捐躯疆场的第一位高级将领。
国民政府追赠陆军二级上将。
1933年5月,冯玉祥在张家口组织察哈尔抗日同盟军,佟麟阁任同盟军第一军军长兼代察省主席,领导对日作战,保卫察省,收复失地。
宋哲元任命佟麟阁为29军副军长兼军事训练团团长,负责军事,坐镇南苑。
佟麟阁曾对部下说:“中央如下令抗日,麟阁若不身先士卒者,君等可执往天安门前,挖我两眼,割我两耳。”有志青年仰慕佟将军坚决抗日的声誉,纷纷赶来参加29军。
七七事变后,佟麟阁以副军长之职负责军事指挥,以军部名义向全军官司兵发出命令:凡是日军进犯,坚决抵抗,誓与卢沟桥共存亡,不得后退一步。
时人在《北平时报》赞佟麟阁说:“佟副军长善治军,第二十九军纪律严明,勇于作战,而于老百姓秋毫不犯,佟将军训练之力也。”“军士于烈日守城,各队前置水一桶,用开水以止渴,商民感激欲泣,敬献西瓜,坚决不受,对老百姓恭而有礼,杀敌则勇猛武伦,堪称模范军人”
1937年7月28日,日军向北平发动总攻击,进犯南苑,佟麟阁与132师师长赵登禹指挥29军死守南苑,佟麟阁被机枪射中腿部,部下劝其退下,他执意不肯,仍带伤率部激战。
与日军从拂晓战至中午,头部又再受重伤,终因流血过多壮烈殉国,时年45岁。
3、至于典故“高阳酒徒”中的高阳,则是古乡名,在今河南杞县西南,非河北之高阳县。
该典出自秦末郦食其即此乡人,对刘邦自称“高阳酒徒”。
用以指嗜酒而放荡不羁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