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河口战役 老河口天气历史
老河口天气历史
1.老河口最近天气预报一周
05月16日(星期天)
阴 转 小雨
19℃~17℃
微风05月17日(星期一)
小雨 转 阴
22℃~17℃
微风05月18日(星期二)
阴 转 多云
24℃~18℃
微风05月19日(星期三)
晴 转 多云
27℃~15℃
微风05月20日(星期四)
小雨
21℃~16℃
微风05月21日(星期五)
中雨 转 小雨
20℃~16℃
微风本站老河口天气预报前三天为精确预报,最后四天可能偶有误差,仅供参考!
05月19日(星期三)晴 转 多云27℃~15℃微风05月20日(星期四)小雨21℃~16℃微风05月21日(星期五)中雨 转 小雨20℃~16℃微风本文来自: 富农网() 详细出处参考:
2.天气预报的历史
历史的由来:
1,17世纪以前,人们通过观测天象、物象的变化,编成天气谚语,以此预测当地未来几天的天气,尤其是“看云识天气“的常识得到了广泛应用。17世纪以后,温度表和气压表等气象观测仪器相继出现,地面气象站陆续建立,这时主要根据气压、气温、风、云等要素的变化来预报天气。但用天气图来预报天气只有100多年的历史。
2,1820年,德国莱比锡大学教授布兰蒂斯绘制出世界上最早的天气图,它为切实可行的天气预报创造了条件。19世纪中期,英法两国与沙皇俄国为了争夺黑海海峡而发生了克里木战争,英法两国派出了大批舰队前往参战。1854年11月14日,黑海上刮起了狂风,卷起巨浪,把停泊在海上的英法联合舰队军舰猛烈摔向礁石、海岸,使联合舰队蒙受到巨大的损失。 法国皇帝拿破仑三世很震惊,立即命令巴黎天文台调查这场风暴的起因。天文学家勒威耶通过搜集、分析欧洲各地11月14日前后几天的气象资料,终于弄清了这场风暴的来龙去脉,并写出了调查报告。勒威耶认为,只要各地的气象观测网用电报迅速传递气象情况,便可即时绘制天气图,进行天气预报了。
根据勒威耶的建议,法国、英国先后开始了天气预报,并很快普及到世界各地。后来,观测天气的手段不断增多,尤其是气象卫星的发射,大大提高了天气预报的准确度。
3.为什么湖北老河口是一个历史人文景观底蕴丰厚的地方
老河口地处鄂豫川陕四省交会要冲,地理位置“四通八达、九省 通衢”,加之历史文化源远流长,历史上是重要的物资集散地,因而 旅游业资源十分深厚,极具开发潜力。
老河口有三千多年的古文明史,有许多名人雅士的典故和人文 景观,这里是伍子胥故里,萧何的封地,欧阳修曾在此任县令,沈括曾 在此隐居著书立说;抗战时期国民党第五战区长官司令部设在老河 口历时五年之久,荟萃了老舍、姚雪垠、臧克家、张光年以及国际友人 路易、金昌满、金炜等知名人士。这里仍遗留有近代西方传教士修建 的天主教堂、基督教堂、李宗仁先生题词并修建的“中山公园”。
有 欧阳修、恽代英、李宗仁等名人故居。有鄂西北最大的穆斯林朝拜地 “清真寺”。
谷城县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古城,位于鄂西北东部,汉水中游西南 岸,东邻襄阳,西靠武当,地处神龙文化的中间地带,是古隆中、武当 山、神农架旅游线的连接点和中心点。区位优势突出,交通发达 方便。

4.老河口地理环境,历史文化,风土人情有什么特色
老河口市位于湖北省西北部,居汉水中游东岸。全市共辖2个乡8个镇5个办事处,全市面积1032平方公里,其中市区面积27平方公里,总人口49万。1985年,被湖北省政府列为计划单列市。老河口市历史悠久,人杰地灵。老河口建城已有2000多年历史,古称赞阳,是春秋名将伍子胥的故里,汉代开国丞相萧何的封地,北宋大文豪欧阳修曾在此出任县令,宋代科学家沈括在此写下诗文。我国共产主义运动的先驱恽代英在这里渡过了少年时代,著名诗人张光年是老河口市路家巷人。抗日战争时期,著名作家老舍、姚雪垠、诗人臧克家,以及外国友人史沫特莱、路易·艾黎、朝鲜著名表演家金昌满、金炜等名人曾荟萃于老河口。
老河口自然资源丰富。市内有天然巨型“六股泉”矿泉水,经国家鉴定,水中含有多种有益于人体健康的微量元素。还有储量丰富、品质高的石灰石、露天圆型砂、大理石,含钒量较高的几条煤带。更为可贵的是,该市处于汉水中上游,上游无大中城市污染,汉江水质清纯,在生产加工无污染蔬菜等农副产品方面前景广阔。
老河口交通、通讯发达,电力充足。汉江水运可以上至陕西,下抵东海,常年通航。汉丹、襄渝两条铁路和汉孟(武汉至老河口孟楼)、老白(老河口至陕西白河)两条国家级干线公路穿境而过。老河口机场民航已开辟北京、武汉、上海、温州、广州五条航线。构成了水、陆、空立体交通网。市内程控电话和移动电话均具有国际国内直拨功能,现已通达全国各大中城市和世界190多个国家和地区,并能提供电报、用户传真、无线寻呼等现代化的通讯手段。新建丹江口至老河口输电线路和西关变电站。
老河口城市基础设施完备,荷载力强。改革开放以来,城市建设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城市总体规划模型进京参展,受到各级领导好评,并荣获全省一等奖。十多年来,老河口始终如一地按此规划建设城市,发展城市,美化城市,使城市面貌焕然一新。城市卫生连续多年在全省城市卫生检查评比中获得最佳成绩,被湖北省建设厅誉为“小城市建设的一面旗子”。1990年和1992年连续两次被评为全国“十佳卫生城市”,先后多次被评为“全国城市综合治理优秀城市”。市辖仙人渡镇被授予全国百颗星乡镇,孟楼镇、光化办事处被授予“楚天明星乡镇”。
老河口经济发展迅速。近年来围绕“版图小市、经济大市”的奋斗目标,解放思想,抓住机遇,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全市社会经济取得了长足发展。老河口为全国优质小麦生产基地和小麦商品粮基地。农作物以小麦、水稻、棉花、油料为主,其小麦单产居湖北省之首。近年来,老河口大力调整农业产业结构,狠抓农业综合开发,形成了以粮食生产为基础,林、牧、副、渔全面发展的新格局。乡镇企业快速发展,成为老河口经济新的增长点和农村经济的重要支柱。老河口工业门类齐全,体系完备。目前已形成以化工、机械汽车、纺织服装、建材、冶金五大行业为支柱,以精细化工、精密机械、新型建筑材料、有色金属冶炼、电子等新兴产业为先导的产业新格局,生产千余种产品。近年来,通过不断调整产业产品结构,推进技术进步,发展横向联系和大力开发新兴产业,一大批骨干企业迅速崛起。近几年来,老河口强化对外开放意识,外向型经济蓬勃发展。1994年7月获自营出口权。出口产品有木雕、玉雕、柠檬酸、羊角锤、钢锯架、棉纱、棉布、水泥、玻纤纱等204个产品,远销美国、日本、巴基斯坦、俄罗斯等17个国家和地区。老河口流通活跃、市场繁荣。历为鄂西北商业重镇,素有“小汉口”之称。建国后老河口商业得到迅速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