稿酬所得个人所得税计算方法 高所得节税大公开

高所得节税大公开
高所得者最常用且「实际又便利」的节税方式就是捐赠,尤其是非现金捐赠。在捐地节税管道被财政部封死,再加上今年实施最低税负制后,富人圈中最热门的节税方式,就是在海外成立投资公司来节税。 「Yahoo!奇摩董事总经理邹开莲,涉嫌买纳骨塔逃漏税金额高达1,000多万元!」4月12日各报都以醒目的标题,报导名人逃漏税事件;再看看英业达集团前副董事长温世仁及其妻子先后骤逝,却因来不及节税而共课60亿元遗产税。在即将进入报税季节的此刻,高所得者的节税手法再次引人好奇,他们又是为何从节税变成逃税?
高所得者爱非现金捐赠节税目前,台湾节税的方法可大分为两种,一种是让所得减少,也就是说税基小了,所得税自然就减少;一种是增加列举扣除额,例如保险费、医疗费、捐赠(现金、实物、土地、政治献金)、灾害损失、贷款利息及房租支出……等。对高所得的人来说,保险费2.4万元的扣除额太少,也不会有人为了节税而希望自己与家人常生病,或遭遇天灾造成的财产损失。会计师表示,高所得者最常用且「实际又便利」的节税方式就是捐赠,尤其是非现金捐赠。非现金捐赠之所以受到高所得者的偏爱,就在于它具有相当大的操作空间。如果捐赠的是现金,就是「捐多少,报多少」。财政部赋税署专门委员蔡碧珍表示,即使民众常会捐赠自家企业的商品来帮助弱势或公益团体,但怎么说还是现金最好用,受赠者缺什么就买什么,而且在帐务处理上也比较简单,不会有捐赠者要求受赠者开立不实收据的道德风险。像这次爆出的纳骨塔逃漏税案,就是在收据上做手脚。名人以2.2万元低价买入纳骨塔,却在捐赠给台北县万里乡公所时,使用相关业者开立的8.8万元高价发票以供报帐使用,两者间价差高达6.6万元,也使得捐赠行为从合法的节税,转变成非法的逃漏税。另外,有些捐赠物品的价值不易衡量,也是节税的灰色地带,例如书本、艺术品、实验器材等。国税局审查二科表示,这个时候的确难以计算捐赠品「金额」,像是艺术品的价值,一般人无法评估,所以在受赠者的帐面记载上,就容易让以逃税为目的的捐赠者有运作的空间。但如果这类的捐赠,采用鉴价机构所评估出的价值金额来呈报,税务单位会予以尊重,不会将其列为查核案件。
封了捐地空间 富人另有妙招除了实物捐赠外,过去最常见的高所得者节税法,还有捐地。像是公共设施保留地或畸零地,因为可利用价值不高、市价低(一般公设地的市价只有公告现值的2成左右),但申报时的扣除额却是以公告现值计算,价差高达8成。不过,从2004年起,捐地的扣除额以公告现值的16%来计算,当下截断了高所得者的节税美梦。例如,美芳以市价50万元买下一块公设地捐给桃园县政府,因为地段不差,其公告地价为250万元,在2004年以前申报时,就可以250万元列举捐赠扣除额,但是在2004年以后,就只能以40万元来申报列举捐赠扣除额。在捐地节税「利多」受阻后,高所得者会乖乖纳税?那可不见得!会计师指出,目前高所得者主要的租税规画工具,是到国外设立公司,再以外国公司的名义回国投资各类股票(亦有至香港开证券户与银行户者,既可投资香港及大陆股市,又可享有遗产免税);或者是将手上股票卖给自己设立的投资公司,要增资配股时,利用每年赠与子女的免税额度,让子女参与认购,达到财富移转下一代的目的,而这两类的租税规画则是以财产移转为重点,而非所得税节税。例如,大华在5年前投资成立A公司500万元,并拥有100%股权,而今A公司需要增资,大华便利用这5年来陆续赠与儿子的500万元,并以儿子的名义来参与增资,使得自己和儿子各持有A公司50%的股权,成功地将财产移转给下一代。会计师表示,这种方式并不是100%免税,而是延后课税的概念(郭台铭的股票信托亦属此类),因为在物质不灭定律前提下,不可能有完全免税的事。只是有些人看上的是投资公司未分配盈余,未来可能不课税的好康;有些人看上的是赠与税及遗产税的节税规画。
查税与节税 互相角力台湾查税作业属于事后查核,民众要想出什么节税撇步,税务单位只能接招,再加上所得税仅有5年追溯期的诱因下,蔡碧珍表示,不少人选择「赌上一赌」。像近日曝光的纳骨塔逃税案,之所以会被锁定查核,多半是已形成一种「趋势」,也就是说有些利用这种方式节税的民众,发现操作空间很不错,就「呷好逗相报(台语)」,案件一增加,就引来查税人员的注意。也因为纳骨塔的价值没有一定的标准,在中国人笃信风水的情况下,风水位置的好坏,会造成价差,所以税务稽查的重点在于资金流向。此外,受赠的对象,也是查核的方向之一。如果是捐给政府,查核的重点就在于捐赠物的金额是否有虚报不实;但如果是捐给一般财团法人,则该单位立案与否就是查核的第一步。国内许多大企业都出资成立自己的文教基金会,以节税为主要设立动机者,不在少数。蔡碧珍指出,只要程序合法,税务机关也没辙。而个人捐赠给财团法人,无论实物或现金,上限为综合所得总额的20%。 在捐地节税管道被财政部封死,再加上今年实施最低税负制后,诸如高额保单、未上市股票买卖等节税的空间大幅缩减后,富人圈中最热门的节税方式,就是成立投资公司来节税,尤其是透过海外注册的公司,把钱绕到外国再回台投资股市是最常见。不过,会计师表示,这种方式的操作较为复杂,不只游走在所得税、营业税,甚至赠与税的税率中求取获利空间,还多了该公司经营及行政帐务上的成本,严格说来,是「挺费事」的。
(摘自台南会计事务所网站资讯)
参考文献:1全国法规资料库2王建煊 1991 税务法规概要3许郁琦 2002 我国遗产及赠与税税制之探讨
资料来源:永信租屋网 理财周刊
关联关键字: 关键字行销 本页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