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谁提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概念和理论
是谁提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概念和理论
新时期党对社会主义发展阶段的认识经历了一个过程。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不久,dp就提出,底子薄、人口多、生产力落后,这是中国的现实国情。
强调中国的现代化建设必然是长期的。
yj在庆祝建国30周年大会的讲话中也指出:我国社会主义制度还处在幼年时期,还不成熟、不完善,在我国实现现代化,必然要有一个初级到高级的过程。
1981年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第一次提出我国社会主义制度还处于初级阶段。
一九八六年九月中国共产党第十二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通过了《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指导方针的决议》,对这一阶段的精神文明建设等内容作了一定的分析。
但总的说来,这三次提出社会主义社会初级阶段或初级发展阶段时,都还没有把它作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全局性问题加以把握,因而也还没有把它作为制定党的路线和政策的根本依据加以展开和发挥。

党的十三大召开前夕,dp强调指出:“党的十三大要阐述中国社会主义是处在一个什么阶段,就是处在初级阶段,是初级阶段的社会主义。
社会主义本身是共产主义的初级阶段,而我们中国又处在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就是不发达的阶段。
一切都要从这个实际出发,根据这个实际来制定规划。”这个论述,第一次把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作为事关全局的基本国情加以把握,明确了这一问题是党制定路线、方针、政策的出发点和根本依据。
党的十三大之所以能够把初级阶段问题提到全局亮度加以论述,一是因为我们已经有了一段在改革开放中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经验;二是因为要继续推进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必须破除各种思想障碍,从根本上解决对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出发点问题的认识。
党的十三大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和党的基本路线的系统阐述,表明了党对社会主义和中国国情认识上的一次飞跃。
党的十五大进一步强调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问题,指出,面对世纪之交改革攻坚和开创新局面的艰巨任务,我们解决种种矛盾,澄清种种疑惑,认识为什么必须实现现在这样的路线和政策,关键还在于对所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要有统一认识和准确把握。
正是基于我国现在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一基本认识,党的十五大制定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精辟地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政治和文化,以及怎样建设这样的经济、政治和文化,进一步统一了全党全国人民的思想。
当我国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后,党的十六大指出,我国正处于并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现在达到的小康还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巩固和提高目前达到的小康水平,还需要进行长时期的艰苦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