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为什么说沙漠化将威胁人类的生存

火烧 2016-11-22 06:41:11 1055
1998年4月15~16日,我国西北、华北、华东等地出现了罕见的沙尘暴天气,突发性的灾害几乎袭击了大半个中国。可以说,这是自然界对人类的一种惩罚,又一次敲响了人们忽视环保所遭报复的警钟。 那天下午4~5时,银川市区狂风大作,风中夹带着黄沙,到傍晚,天空中弥

1998年4月15~16日,我国西北、华北、华东等地出现了罕见的沙尘暴天气,突发性的灾害几乎袭击了大半个中国。可以说,这是自然界对人类的一种惩罚,又一次敲响了人们忽视环保所遭报复的警钟。

那天下午4~5时,银川市区狂风大作,风中夹带着黄沙,到傍晚,天空中弥漫着大量红褐色沙尘,使能见度不到5米,飞机也不能正常起飞。16日清晨,兰州上空浮尘遮日;同一天,铺天盖地的浮尘与泥雨,使在北京街头上跑的汽车全成了“出土文物”,刚刚迎春绽放的花朵和绿叶沾满了灰垢。

造成这次大范围的沙尘暴天气,除了大气湍流作用以外,我国西北地区的土壤沙漠化日趋严重则是重要原因。而导致土壤沙漠化的原因之一,却在于开荒毁林破坏了植被。

这样的事例太多了。在刀耕火种的时代,古人虽然砍除树木、烧毁草地得到了土地,并收获了谷物,但却因为破坏了植被而失去了积聚和贮存水分的中心,竟使这些地区成为荒芜的不毛之地。前些年,人们片面理解以粮为纲,在内蒙古的一些草原上乱开垦,结果粮食长不起来,草场却遭到了破坏。宁夏盐池县曾是盛产甘草的地区,甘草是良好的固沙植物,由于人为的滥挖,现在连细如丝线的甘草也难以见到,呈现在人们眼前的“甘草之乡”,竟然是不尽的黄沙,这正是形成沙尘暴的“物质基础”。

地球上的土地,被科学家视为人类赖以生存的“面包房”和“食品库”,因为它每年为人类生长出上百亿吨粮食,并向牧民提供了放牧牲畜的基本条件。我们试想一下,从吃的粮食、用的木材到拯救生命的药材,人类哪一件事能离开土地。

然而,世界各国科学家们研究的大量材料表明,土地这个极为宝贵的资源正面临着沙漠化的威胁,人类的“食品库”正在被摧毁。就我国而言,已有13个省区33.4万平方千米土地受到沙漠化威胁,其中已经沙漠化的有17.6万平方千米。特别是西北地区,土地沙漠化面积远远大于人工治理的面积。20世纪70年代,沙漠化面积每年增加1560平方千米;80年代每年增加2100平方千米;90年代后沙漠化面积估计每年要增加2400平方千米。据统计,沙漠及沙漠化的土地已占我国土地面积的13.3%,而且还在一天天扩大。目前,全世界大约有100多个国家约1/4的土地及15%的人口受到了沙漠化的威胁,每年全球大约有600万~700万公顷耕地变为不毛之地,每年给人们带来的损失高达260多亿美元。科学家们大声疾呼,为了满足不断增加的人口的粮食需要,保护现有可耕地不被沙漠侵吞,已到了刻不容缓的时候了。

乱砍乱伐森林造成的严重恶果教育了人类,使人们逐渐认识到保护森林和植树造林的重要性。日本把大力植树造林作为国土整治的一部分。目前,日本的森林面积已达2500多万公顷,占国土面积的70%,成为“森林之国”。我国已认识到“要想风沙住,必须多栽树”,为此,营造了绵亘13个省区的“三北”防护林体系和沿海防护林带生态工程。

森林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摇篮。让我们以实际行动保护好地球,保护好我们的家。

关键词:沙漠化 植树抗沙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