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货币之间为什么有汇率 全球最大面額貨幣,無本國貨幣流通,人類貨幣史上的一朵奇葩

火烧 2022-06-16 20:50:53 1046
全球最大面額貨幣,無本國貨幣流通,人類貨幣史上的一朵奇葩 辛巴威共和國(Re u lic of Zim a we),簡稱辛巴威,是非洲南部的內陸國家,1980年4月18日獨立建國。建國之前原本稱為羅得

全球最大面額貨幣,無本國貨幣流通,人類貨幣史上的一朵奇葩  

辛巴威共和國(Republic of Zimbabwe),簡稱辛巴威,是非洲南部的內陸國家,1980年4月18日獨立建國。建國之前原本稱為羅得西亞,源自於替英國在這地區建立殖民地的塞西爾·羅茲。國土面積39萬平方米(相當於我國的雲南省),人口1600餘萬。

辛巴威地圖和國旗

辛巴威礦產資源豐富,土地肥沃,曾被譽為“非洲麵包籃”,曾經經濟實力僅次於南非。然而津元從最早的比美元更值錢,到現在的一文不值,津元是如何一步步成為人類貨幣史上的一朵奇葩的?

1980年辛巴威獨立的時候,津元與美元匯率為1:1.47,與英鎊匯率1:1。2000年辛巴威總統穆加貝推行土地改革政策,強行沒收白人的土地等資產分配給黑人。正所謂No zuo no die,那些黑人兄弟並沒有相關的經營管理經驗,拿到手的資產也不知道如何處理,很快辛巴威的農業、旅遊業和採礦業一落千丈,經濟逐漸瀕於崩潰。而由於經濟崩潰,政府財政入不敷出,政府也想不出可以增收的法子,採用了最簡單粗暴的方式---印鈔!

2006年8月,辛巴威央行以1比1,000的兌換率用新元(第二代津元)取代舊幣(第一代津元),財富收割機有沒有!

萬千財富卻毫無購買力

2008年5月,津央行發行面額1億和2.5億津元的鈔票;時隔兩週,5億面值的新津元面世(大約值2.5美元),緊接著不到一週,5億、25億和50億新津元紙幣發行(有沒有被炸暈?);

貨幣面額逐步增大

2008年7月,津央行發行100億面值的紙幣;

2008年8月,政府從貨幣上勾掉了10個零,100億辛巴威元相當於1新辛巴威元(第三代津元),再次財富收割機;

2008年12月4日 推出面額為1000萬、5000萬和1億津元三種新鈔;

2008年12月12日 推出面額5億的鈔票;

货币之间为什么有汇率 全球最大面額貨幣,無本國貨幣流通,人類貨幣史上的一朵奇葩

2008年12月19日 推出面額100億的鈔票。

要注意到2008年8月到2008年12月中間發行的各種面額的貨幣,已經是在前一代貨幣的基礎上按1:100億折算了的。試想,如果沒折算,是不是這張貨幣上的零已經排出了那張紙幣。

2009年1月,津央行發行100萬億面值新津元(不好意思,只值1美元左右),至此,全球最大面額貨幣隆重誕生了!

全球最大面額貨幣---數一數有幾個零

2009年2月2日辛巴威中央銀行再次從鉅額鈔票上勾掉12個零,也就是第三代的10000億鈔票將等於1新津元(第四代),再一次財富收割。

從2001年,100津元可以兌換1美元;到2009年10的31次方的新津元才能兌換到1美元,津元最終淪為了貨幣史上的一朵奇葩!

2009年4月,津政府宣佈,新津元退出法定貨幣體系,以美元、南非蘭特、波札那普拉作為法定貨幣,以後的幾年中,澳元、人民幣、日元、印度盧比又加入到津國法定貨幣體系。至此,辛巴威形成了世界金融體制中獨特的貨幣現象:美元、南非蘭特、波札那普拉、英鎊、歐元、澳元、人民幣、日元、印度盧比九種貨幣作為辛巴威的法定貨幣共存(唯獨沒有辛巴威本國貨幣),並且官方也不設定匯率,一切交由市場自行安排,出其不意的是,這種金融安排竟然讓辛巴威的通脹得到了緩解,國內經濟趨於穩定。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