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一什么衣袖 采采黄金花,何由满衣袖。原文_翻译及赏析

火烧 2022-10-09 18:08:45 1039
采采黄金花,何由满衣袖。原文_翻译及赏析 采采黄金花,何由满衣袖。——唐代·杜甫《九日寄岑参》采采黄金花,何由满衣袖。 出门复入门,两脚但如旧。 所向泥活活,思君令人瘦。沉吟坐西轩,饮食错昏昼。寸步曲

采采黄金花,何由满衣袖。原文_翻译及赏析  

采采黄金花,何由满衣袖。——唐代·杜甫《九日寄岑参》采采黄金花,何由满衣袖。 出门复入门,两脚但如旧。
所向泥活活,思君令人瘦。
沉吟坐西轩,饮食错昏昼。
寸步曲江头,难为一相就。
吁嗟呼苍生,稼穑不可救。
安得诛云师,畴能补天漏。
大明韬日月,旷野号禽兽。
君子强逶迤,小人困驰骤。
维南有崇山,恐与川浸溜。
是节东篱菊,纷披为谁秀。
岑生多新诗,性亦嗜醇酎。
采采黄金花,何由满衣袖。重阳节怀人

译文及注释

译文
方欲应邀出门造访,又返回门内,那密集落地的雨点只是依然下个不停。
去往你家的道路泥泞,欲去看望于你,无法启行,想你想得我容颜消瘦。
我独自坐在西窗下深思不已,连吃饭也辨不清是黄昏还是白天。
虽然我距您的住处很近,却难得去与您会面一次。
唉,可怜!那些受苦受难的老百姓,被水淹毁的庄稼是无可挽救了。
怎么才能除去那可恶的云师?谁能去将那天漏处补住?
日、月隐去了光辉,禽兽在空旷的原野里哀号。
官员们勉强做出从容自得的样子,老百姓却困于泥泞而难以行走。
城南边有座终南高山,恐怕它也会被那急流的河水淹没漂走。
今天这个重阳佳节,东篱的菊花你在为谁开的这么好?
岑参先生有很多新诗,生性也特别喜欢香醇的美酒。
雨中,眼看着那样繁多的黄菊花,怎能使你的衣袖装满呢?

创作背景

据《旧唐书·玄宗本纪》、《资治通鉴》记载,长安一带“霖雨积六十余日”,关中大饥,农田淹没,“稼穑不可救”,诗正作于其时。岑参,系杜甫好友。其时已辞安西四镇节度幕府书记职,返长安。面对当前的局势,杜甫以诗代柬,表达了对当时朝政的不满。

赏析

这首《九日寄岑参》,属于寄赠之作,相当于一封诗歌体的书信。这一类诗作,应酬性色彩较浓,内容往往比较空泛。然而,这首寄赠诗却大不相同。杜甫的这首诗寄赠岑参,一方面表达重阳节不能共赏秋菊把酒论诗的遗憾与惋惜,一方面对于天灾给苍生带来的苦难抱有一定的关怀和同情。诗中既有寄赠之作的一般特点,对友人表示怀念和问候,又有涉及当时的社会生活,即因大雨成灾对苍生稼穑表示的关切和忧虑。

这首诗较长,按其内容可以分为三个段落。

第一段,从开头“出门复入门”,到“难为一相就”,叙述访岑而阻于雨,与岑参的住处曲江虽然不远,但却不能去探访,倍觉思念,表现出了与岑参的深厚友谊。

第二段,从“吁嗟乎苍生”,到“小人困驰骤”,由大雨而联想到这场雨给苍生百姓带来灾害。看起来,这一段似与岑参或杜岑友谊没有直接联系,像是节外生枝。但细想还是有其内在联系的。这倒不仅仅在于都是说大雨,而是他们都是诗人,民间的疾苦是他们共同关心的问题。所以下一段内容,又回到作为诗人的岑参上来。

一什么衣袖 采采黄金花,何由满衣袖。原文_翻译及赏析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跟另外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来,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他的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备受推崇,影响深远。759-766年间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纪念。

杜甫

金风飘菊蕊,玉露泫萸枝。 雨荒深院菊,霜倒半池莲。 携壶酌流霞,搴菊泛寒荣。 欲知却老延龄药,百草摧时始起花。 遥怜故园菊,应傍战场开。 山远翠眉长。高处凄凉。菊花清瘦杜秋娘。 短篱残菊一枝黄。正是乱山深处、过重阳。 槛菊愁烟兰泣露。罗幕轻寒,燕子双飞去。 黄花深巷,红叶低窗,凄凉一片秋声。 求得人间成小会,试把金尊傍菊丛。 芙蓉金菊斗馨香。天气欲重阳。 离愁不管人飘泊。年年孤负黄花约。 斗万花样巧,深染蜂黄。 不如随分尊前醉,莫负东篱菊蕊黄。 菊花信待重阳久,桂子香闻上界留。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