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慈禧太后 咸丰明知道慈禧有野心,为何不学汉武帝杀掉她
咸丰明知道慈禧有野心,为何不学汉武帝杀掉她 文:竹映月江(读史专栏作者) 公元1861年,咸丰皇帝病危。 自知不久于人世的咸丰紧急召见了重臣肃顺,并且定了下大阿哥载淳即位,肃顺等人辅佐的计划。 然而,
咸丰明知道慈禧有野心,为何不学汉武帝杀掉她

文:竹映月江(读史专栏作者) 公元1861年,咸丰皇帝病危。 自知不久于人世的咸丰紧急召见了重臣肃顺,并且定了下大阿哥载淳即位,肃顺等人辅佐的计划。 然而,载淳的生母懿贵妃该如何安置,却成为考验咸丰的重大问题。关于这个问题,肃顺曾建议咸丰效仿汉武帝杀钩弋夫人的往事,以免将来子少母壮于国不利。 肃顺是咸丰信任的大臣,懿贵妃的政治手腕咸丰也都看在眼中,但咸丰最终还是没有杀掉懿贵妃,这是为什么呢? 01、自身经历 咸丰没有杀掉懿贵妃的第一个原因,是咸丰不愿自己幼年失恃的悲剧在儿子身上重演。 咸丰的母亲全皇后年仅33岁就去世了,当时咸丰刚刚十岁,放在今天还是个上小学的孩子。 幼年的咸丰在全皇后的灵堂上哭的死去活来,却依然再也唤不醒深爱他的母后。 全皇后去世后,咸丰被送到静贵妃处抚养。虽然这位养母也对咸丰照顾有加,但终归比不上生母让人心生亲近。 这段悲惨的童年经历成为咸丰一生的痛,即便他后来做了皇帝,富有四海,也无法弥补从小失去母亲的遗憾。 因此,当肃顺提议杀掉懿贵妃时,咸丰很自然的想起了自己儿时的这段经历。 在咸丰看来,他的儿子载淳才6岁,如果杀掉载淳的生母懿贵妃,那么载淳无异另一个童年版的自己。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更何况父母对孩子的爱无私而广博。咸丰并非汉武帝那样的一代雄主,自然不忍心让儿子经历自己曾经的苦难。 02、防范权臣 除了感情上的因素,咸丰不杀懿贵妃的第二个原因,是为了防范权臣架空载淳。 肃顺建议咸丰杀懿贵妃,提出的理由是懿贵妃的政治手段太厉害,可能会重演汉代的吕后之祸。 那么,是否杀掉了强势的后妃,就能防止皇权旁落呢? 答案显然是否定的。汉代的汉武帝就曾想通过杀掉钩弋夫人保护儿子,可惜钩弋夫人虽死,却出现了霍光这样的权臣架空天子。 对于咸丰来说,若是儿子的皇权旁落,那么不管是后宫专权,还是权臣挟天子而令天下,都是同样的糟糕结局。 两害相权取其轻。如果载淳注定要做一个傀儡,一个掌权的亲生母亲和一个如同鳌拜一般的顾命大臣相比,显然还是让载淳被控制在亲生母亲手中更好。 因而,肃顺劝说咸丰杀懿贵妃的理由在咸丰看来是不成立的。既然杀掉懿贵妃并不能保证儿子的未来得以改善,那咸丰又有什么理由除掉自己的枕边人呢。 03、两宫制衡 作为一代帝王,咸丰在政治上绝非泛泛之辈,这也注定了咸丰的每一个决策都致力于维护儿子的皇权,而这也是咸丰不杀懿贵妃的第三个理由,因为咸丰想留着懿贵妃来制衡群臣。 咸丰临终前,做了一番精密的人事安排。他首先让肃顺等八大臣作为托孤重臣辅佐载淳,然后又让两宫太后各持一枚他的印章,日常的公文处理由八大臣商议后提交两宫太后盖章,方才生效。 咸丰认为,八大臣和两宫太后之后可以相互制衡,这样内外的势力就平衡了。而两宫太后各持一印,彼此也势力均衡。同时八位大臣有满有汉,他们互相间也可平衡各方势力。 如此重重制衡之下,任何一方都无法轻易撼动皇权。如此一来,载淳无疑是这场人事安排中最大的受益者。 由此看来,懿贵妃不但不是载淳的威胁,反而是帮助载淳制衡朝臣的武器。如果咸丰杀掉懿贵妃,那么仅凭慈安太后一人,根本无法对付外臣的庞大势力。 正因如此,咸丰才非得保下懿贵妃不可。其实说到底,咸丰保护的不是懿贵妃,而是自己家族千秋万载的江山。 咸丰死后,懿贵妃果然凭借她高超的政治手段,带着大清走过一段风雨飘摇的岁月,让大清的皇位,始终牢牢的掌握在爱新觉罗家族手中。 想来,杀掉懿贵妃的结局,未必会比这样更好吧。 《经典中国通史》(16册) ¥188.00 购买
很赞哦! (1044)
相关文章
- 男士围巾怎么围?选购男士围巾的7大原则!
- 慈禧太后十八岁照片 慈禧太后的秘密生活,慈禧太后的秘密生活
- 慈禧太后 慈禧为何宠信李莲英53年?李莲英最后结局
- 真实的慈禧太后的陵墓 解密:慈禧太后洗澡真的会用掉上百条毛巾吗?
- 真实的慈禧太后怎么死的 慈禧太后洗脚有多讲究?竟不让太监碰连水盆都要五行俱全
- 慈禧人物简介 揭秘:记者林白水写对联讥讽慈禧为什么没有被杀
- 孝哲皇后 状元女儿出身的孝哲毅皇后,因为不受慈禧待见而惨死?
- 还珠格格中的老佛爷是慈禧吗 慈禧是哪个皇帝的老婆 慈禧太后是谁的妃子?
- 愿世间美好与你环环相扣歌词 慈禧太后文化学养不高:世间流传书画多为代笔作
- 真实的慈禧太后怎么死的 东太后慈安比慈禧太后还要厉害